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LPWAN实验室”计划从收集、整理、翻译实用的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帮助各高校物联网专业学生利用这个实验室学习平台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虽然现在面临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情况,但实际各行各业却急需物联网领域相关专业的人才,从目前情况来看,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这也是成为高校热门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而物联网技术人才也势必将会“迎娶”属于它的一个美好时代。

LoRa Gateway 源码工程梳理
本文作者twowinter,转载请注明作者:http://blog.csdn.net/iotisan/ 1.核心库:libloragw 这个目录包含了编译一个多通道基站库所需的源码。编译之后就会生成固定链接的libloragw.a。 lora_gateway\libloragw\tst 目录下还有不同子模块的测试程序。 1.1 HAL介绍 这部分也就是LoRa集中器的HAL层(LoRa concentrator 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它是个C库,让大家使用少量的C函数就可以对LoRa集中器芯片进行配置硬件,以及收发数据包。 LoRa集中器是数字化的多信道多数据包标准的射频芯片,使用LoRa或者FSK模式进行收发数据。 1.2 HAL的组成 这个库是由6(8)个模块组成: loragw_hal 主模块,包含高等级函数来配置和使用集中器 loragw_reg 这个模块用来操作集中器的寄存器 loragw_spi 通过SPI接口来操作集中器的寄存器 loragw_aux 包含一个主机需要的wait_ms函数,用于指定ms的延时 loragw_gps 通过基准时基来同步集中器内部计数,例如例程中的GPS授时。 loragw_radio 配置 SX125x 和 SX127x。 loragw_fpga (only for SX1301AP2 ref design) SX1301AP2参考设计才需要,用于操作FPGA的寄存器,以及配置FPGA功能。 loragw_lbt (only for SX1301AP2 ref design) SX1301AP2参考设计才需要,用于配置和使用LBT功能。 1.3 软件编译 1.3.1 软件细节 这个库按照ANSI C99进行编写。loragw_aux模块中的ms精确延时含有POSIX格式函数,嵌入式平台可以用硬件定时器进行重写。 1.3.2 编译选项 library.cfg 中 […] Read more.
(视频)中电港IoT北京现场研讨会之Lora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Read more.
浅谈LoRa及在无线抄表中的设计思路和应用举例
大多数厂家对LoRa的理解或印象仅仅停留在普遍被宣传的距离远,抗干扰,低功耗,如被洗脑一般,更有甚者,过度神话LoRa,简直无所不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极其容易被忽悠掉坑里,我想应该先吐糟一下。 某些厂家使用或者测试LoRa,往往过于肤浅,只关注LoRa能传多远距离、穿几层楼层,甚至在对比不同厂家产品的时候都只以距离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其实LoRa芯片只来源于美国SEMTECH,各家拿到的是一样的芯片SX1278/6,如果公司不是技术实力太差,相同条件下的传输距离基本都不会相差太远。 同样道理,如果LoRa做成透传模块,只进行简单的发送和接收,各家的模块功耗也应该是差不多的水平。 由此来看,排除各家公司的细节处理、工艺、用料等差异,各家的LoRa产品性能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水平,而真正体现各家LoRa产品水平的就是上层的应用,如功耗控制方法、LoRa互联技术等。 以水表无线抄表举例(燃气表适用): 手抄机抄表已经是很普遍的抄表方式,成本低易于实施,稍有开发能力的公司或技术人员都能设计和使用LoRa,但基于目前的趋势判断(美其名曰:智慧城市,智慧抄表),自动化远传抄表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此处讨论的即是集中器或者基站抄表,通俗点讲,即只部署1个基站抄收整个小区内的LoRa水表,再通过运营商的2G/4G网络,水司/水务公司在办公室就能远程抄收水表数据,全自动远传抄表。 水表无线抄表,或者说无线抄表核心需求就3点: 1.可抄到 2.使电池长时间待机 3.双向交互 1. LoRa比传统的FSK、GFSK传输距离更远,安装在水表中的确距离和穿透力有了提升,但依然和实际需求有差距,特别是小区环境,所有水表到集中器肯定无法都进行直接传输,完全做不到一级就到,1个集中器肯定无法覆盖所有的水表,此处读者不禁要问,为啥不把LoRa的扩频因子(SF)调到最高12,速率也调到最低,那样不就可以传输最远了吗,说不定小区就全覆盖了?真的是这样吗?No, Too young, too simple,的确,扩频因子最高,速率最低可以提高LoRa的传输距离,但这仅仅就足够了吗,SF到12模块可以穿12-15层楼,假如集中器设置在30层楼的楼顶,显然还是无法保证无盲点,有人会说多加集中器,土豪当然可以这么干,众多集中器,水表肯定能百分百覆盖了,但为了几个盲点加集中器,值得吗!当然,解决方法显而易见:加中继(第3点),但同时另一个致命问题又来了:功耗(第2点)。 多数希望做无线水表的厂家还是表本位的思路(其它产品亦适用),认为LoRa或者无线只是无线水表的简单附属品,很多厂家将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效果完全寄托于LoRa,而忽略了表本身的结构对无线的影响,特别是表内的LoRa天线,其重要程度甚至高于LoRa本身,设计人员以为随便找个位置塞进去就行,其实不然,特别是如LoRa之类的甚高频RF无线类型,对金属等结构件极敏感,设计上的稍作改动都会使无线传输效果大打折扣,水表与LoRa或者说水表与无线的组合应该是相辅相成,不应该孤立的看成是两种组件简单的组装,厂家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应该特别注意。 如图,两种常见的浪花水表,改造为LoRa远传无线表,如果天线设计和匹配良好,两种效果不会相差太大。   2. 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想省电做到常年运行,降低LoRa的功耗就至关重要,在发射功率50mW情况下,LoRa在各个状态的功耗可由电流得出: 发射85mA,接收10mA,休眠4uA,发射、接收和休眠功耗都是LoRa模块硬性的功耗支出,任何厂家也无法改变,由此可见模块消耗的功耗主要是发射和接收状态下(当然,常年工作的情况下休眠功耗也很可观,可另做分析),在实际场景中,水表抄表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高,如每月抄表,每天抄表,每小时抄表,为了节省电池功耗,厂商只能通过控制LoRa的工作方式节省功耗,有且只有一种(主动上传方式下文有分析):即LoRa模块在非抄表状态下进行呼吸工作方式,或称之为心跳方式,非抄表状态省电运行,而抄表时能即时响应,以此达到省电的目的。 LoRa呼吸/心跳工作方式: 休眠一段时间——-接收打开搜索唤醒信号——–如有唤醒信号则正常收发进行抄表或发现无唤醒信号则进入休眠 抄表状态下的功耗无法节省,真正能控制省电的部分就只能是呼吸状态下的电流消耗,呼吸状态只产生休眠和接收功耗,显而易见,控制接收功耗就是关键,要做到模块省电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缩短接收时间,然而,如果把LoRa扩频因子调到最高,速率最低,传输相同数据的情况下唤醒时间(接收时间)必将被成倍拉长(SF=7, 18.23Kbps;SF=12, 0.3Kbps; 两相对比可见差异之大),即使是毫秒级的mA级接收电流消耗对电池寿命影响将是致命的,多数水表为了防水都将电池灌胶封住不可更换,无线水表一般要求6-10年的保证期,一旦没电,也许就只能‘呵呵’了;速率太高,距离短,速率太低,太耗电,所以,水表无线抄表中扩频因子的选择,即速率的选择与接收时间必需取得一定意义上的平衡,而不能走极端。 3. 既然有了距离和功耗的双重限制,大家肯定也想到只有一种办法解决问题了:加中继,即在水表和集中器直接加中继进行接续传输,而且需要至少满足3点,1.支持多级中继,水表数据能通过多级跳方式传回集中器;2.中继器的成本还要远低于集中器,土豪请忽略。3.中继器也是电池供电,不然无线抄表就失去了意义。What’s more, 中继之间还需要进行联网并自动进行路径选择,一条中继路径阻塞自动选择另一条,如果是人工设置路径,麻烦就大了,假如小区内环境产生变化,树木长大了,车辆增多了,居民家里物体介质变化了,水表连不上之前的中继了,那请水表厂家再来设置吧,而且未来会不定时要来哦! 理想状态下,每个水表既做表又做中继是最佳方案,那么整个方案就无需额外增加中继器,但如果按照水表6-10年的电池寿命,LoRa的10mA接收功耗不足以支撑其再扮演中继器的角色,如果表数据通过的路径不均衡,比如某些表承担了更多的中继任务,更会导致有的表耗电慢,有的表耗电极快。国内大多数开发者使用最多的CC1101,接收电流在14mA左右,更不适合用于表或者中继设备,目前国内除了SX1212组网模块大批量商用外(SX1212接收电流2.8mA),基本没有其它芯片可以做到这点。 电池的自放电损耗与一致性在无线水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影响也是必需考虑的因素,常年工作运行的电池自放电最少可达电量的1/10,再加上一致性上的差异,最差的情况下电池实际放出供模块使用的电量只有70%左右,如:3600mA实际只放出2500mA电量。 关于功耗和距离还有另一种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市场火热的LoRaWAN等主动上传产品。 主动上传是在固定时间或规定的时间窗口进行数据传输,其它时间则可处于休眠状态,以LoRaWAN为例,最大64个通道,如果发射间隔周期够长,在功耗方面的确要比主从式工作方式更省电(忽略1个LoRaWAN基站带几千至上万个点竞争时间窗口造成的数据冲突,重发功耗损失),但是其优势恰恰暴露了其弱势,下行,下行,下行,说3遍表达重要性,例如要进行双向交互怎么办?如阀控。 更为致命的也许是:盲点怎么办!!当然,土豪又要说了,多加基站,仅此而已。   集中器/基站控制第1级中继器,第一级中继再向下延伸控制多级中继器,多级中继器组成的网络才足以提供覆盖整个小区的深度和广度。 鉴于此,无线水表抄表如果要做成双向交互的LoRa远传抄表系统,无疑只能在功耗、距离上取得平衡,在整个结构中加入中继器,使用LoRa 做成MESH组网设计才能实现,即LoRa MESH,但是LoRa通过协议做成MESH网络看上去很美,但很多问题需要协议解决,冲突机制如何设计,中继与路径选择,唤醒方式等等(特别是唤醒机制,如果如同手持机一样将所有表都同时唤醒,假设小区有1000块表,在第1000块表没有抄读完之前,所有表都需要处于收发状态,无疑功耗损失就非常大,解决方式可以是整个小区内的表都是异步通信,表按照某种时序传数据,传输完成则进入呼吸状态),国内某些厂家能做好其中的某点或几点,但完全将所需的功耗控制和网络技术糅合在一起,再加上需要规模化的验证其稳定性,能成型大规模商用的水表LoRa抄表解决方案已经屈指可数。 最理想状态当然是:水表全覆盖,路径自动选,成本绝对低,后期免维护;说到这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各家做LoRa的实力对比就在此,LoRa大家都能用,真正拼的恰恰是LoRa以外的东西。 Read more.
了解物联网安全-第2部分(2/3):物联网云的安全和生命周期管理
在本站已分析了“了解物联网安全”的第1部分(LoRa物联站),其中第一部分我们从设备和通信层的角度来看物联网的安全架构。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解物联网安全”的第2部分:我们把重点转移到云计算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出完全不同挑战和风险。 连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关注将数十亿互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担忧。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委托了一份报告,以创建一套指导方针,专为董事会层面使用,解决在新兴市场基于超连接技术的网络安全挑战和风险。 然而,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开发安全的端到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需要一个全面的方法,涉及多个层次,并融合在四个重要安全功能层次:设备,通信,云计算和生命周期管理。再次,George Cora,首席执行官ardexa提出物联网网络安全关键原则在于云计算安全和生命周期管理这两个方面: (接第一部分A/B) C、安全云层 云是指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软件后端,即从设备的数据被摄入、分析和解释规模产生见解和执行行动。安全性一直是评估使用云与内部解决方案的风险讨论的主要议题。然而,对于物联网云是广泛采用的一个关键因素。默认情况下云提供商预计将提供安全和高效的云服务,从数据泄露或解决方案停机问题的保护正在成为常态。 *敏感信息存储在云中(即,在静态数据)必须加密,以避免容易暴露于攻击。例如,当一个妥协的第三方与较低的安全控制访问您的数据(高级)分析操作时。 *它也有利于验证其他云平台或第三方应用程序试图与您的云服务沟通,以帮助防止恶意活动的完整性。 *在规模所需的物联网,数字证书起到关键作用识别和身份验证需要。 在云层物联网的安全原则: 5.识别、认证和加密的机器 “访问云服务的人几乎总是使用口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双因素身份验证,如密码加上一次性密码生成器。密码是公认的人类使用的认证方法。然而,机器在访问云服务时更擅长处理数字证书。数字证书使用一个非对称的,基于加密的,身份验证系统设计,不仅验证一个交易,但也加密通道从设备到云认证之前发生。数字证书还可以提供加密识别,这是很难实现与用户ID /密码。 D、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层: 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指的是一个整体层的连续过程,需要保持最新的安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即就是确保足够的安全水平,从设备制造,初始安装到控制的东西。通过设计的安全是唯一的第一步,在不断努力,以保持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进一步步骤,包括政策执行,定期审计和供应商控制。有关我们即将推出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LoRa)的更多信息联系我们。 *活动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跟踪、记录和检测可疑的活动。 *物联网设备和应用程序需要定期的安全补丁,以保持最新的,加强抵御攻击和修复可能出现的漏洞。 *安全的远程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保持数十亿的物联网设备。 6.远程控制和更新的安全性 “远程控制”或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向设备发送命令的能力,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一个设备的远程控制是允许远程诊断,设置一个新的配置,更新软件漏洞,检索文件,复位产品,新一套学习资料和学习算法,对产品增加新的功能。安全更新和远程控制的关键是确保设备不允许传入的连接(设备启动连接),但有一个双向连接,正确固定(设备智能),采用报文交换作为通信信道(消息传递控制)和正确实施。最终,该设备上的软件充当服务器,尽管只有一个与云通信,不允许任何人连接。然而,实现远程控制软件和管理整个设备生命周期的安全更新是棘手的,而不是每个人。 本文介绍了几个重要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的特点,在四个不同的层次和突出的重要原则,总的来说,物联网安全设计是复杂的。安全解决方案通常涉及一些关键要素会一起工作,以尽量减少各种威胁或风险。在更简单的解决方案中,这种复杂性常常被忽视或处理不当。最近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表明,解决方案往往需要一个广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例1:AFIT改变PLC固件(设备层) *2014、随着技术的美国空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AFIT)显示启动安全装置与恶意固件的可行性。他们创建了一个原型的rootkit可以坐未被发现的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固件,使他们腐败的效用和车间工厂中的操作。 设备层解决方案需要考虑: *做设备厂商提供的rootkit恶意软件保护? *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易受攻击吗? *设备的恶意rootkit定期测试吗? *物联网体系结构使固件远程测试? *能否将自动化设备的常规服务程序引入漏洞? *我们可以检测Rootkit恶意软件问题? 例2:远程控制汽车(通讯层) 2015年两个网络安全专家,控制高速公路上的一辆吉普车,向汽车发出攻击(例如,控制空调、收音机、雨刷、刹车)。虽然这是演示,攻击显示潜在的危险攻击可以在理论上,导致召回140万辆车。 通信层解决方案考虑: *我们可以远程修补设备吗 *物联网架构的限制未经授权的侵入造成的么? *第三方测试能起作用吗? *我应该如何防止“边缘”漏洞? *一个大的物联网系统的段之间有没有意想不到的联系? 例3:无担保客户数据(云层) 2015,一个英国的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谈谈受到几个网络安全漏洞,用户的数据被暴露了在云存储加密。黑客,能够轻松地访问和窃取数以百万计的客户的信用卡和银行的详细信息。 通信层解决方案考虑: *什么时候数据应该存储在设备或云上? *哪些数据元素需要加密到什么级别? *什么类型的防火墙中使用的物联网云? *企业是否有正确的文化来解决物联网的安全风险? 例4:一个医疗设备安全更新过程(生命周期管理) 2015,黑客能够提高通过Hospira药物输注泵送到患者用药剂量限制。主要的问题是从一个不安全库更新过程和通信的泵模块。 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维护过程能引入新的漏洞吗? *访问和特权级别正确的物联网实施? *软件或固件的更新是数字签名还是认证? Read more.
七大LPWAN:NB-IoT/LTE-M/Sigfox/LoRa/RPMA/Weightless/HaLow技术之争
一场旷世的物联网大战拉开序幕! 无线通信技术已高速发展20多年,在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后,物联网为无线产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由于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相对难度不高,各种技术陆续推出,举目遥望,可谓是山头林立、遍地插旗。较受关注的是采用授权频谱的NB-IoT和LTE-M,主要由3GPP主导的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投入;以及采用非授权频谱的LoRaWAN、Sigfox、Weightless、HaLow、RPMA(Random Phase Multiple Access)等技术,其大部分投入为非电信领域。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抓住两个关键词:低功耗和广域覆盖,简单的说,就是在特省电的情况下,实现长距离通信的无线技术。这种技术的共同点就是,远距离通信能力可支持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低功耗可避免经常更换电池,降低维护成本。 LPWAN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智慧城市,城市路灯、智能电表、下水道水位探测、智能交通等等,远距离无线通信可避免铺设有线管道,低功耗可保证几年不用更换电池,省事省成本,这对于规模浩大的智慧城市建设简直是不二选择。 1 NB-IoT vs. LTE-M,市场碎片化? NB-IoT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2016年3GPP惊觉LPWAN商机已来,火速在6月推出R13 NB-IoT标准。尽管来得稍晚,却备受瞩目。3GPP主导,几大电信设备商支持,全球300多家运营商的已完成全球90%覆盖的移动网络,无以伦比的生态系统让其他LPWAN技术直呼狼来了。 •支持现网升级,可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 •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标准不断演进和完善。在3GPP R14标准里,NB-IoT还将会增加定位、Multicast、增强型非锚定PRB、移动性和服务连续性、新的功率等级、降低功耗与时延等等,让NB-IoT技术更具竞争优势。 因为NB-IoT采用授权频谱,可避免无线干扰,且具备运营商级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所以,与其他LPWAN技术比起来,似乎更高逼格。但是,这是有代价的,如果算上频谱拍卖价格,NB-IoT的部署成本其实是高于一些其他的LPWAN技术的。根据一份NB-IoT vs LoRa Technology研报,NB-IoT的部署成本高于LoRa(如下图)。 这就像寄快递一样,一些小快递公司价格便宜,但是不能保障速度,没准还把你的充气娃娃搞丢了,而NB-IoT就有点像快递中的顺丰。所以,对一些对可靠性、包括时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NB-IoT不可替代。B-IoT自R13标准冻结后,正以惊人的速度占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已经宣布计划商用NB-IoT。 •中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6月商用第一张全覆盖的NB-IoT网络。 •德国电信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商用NB-IoT网络,采用LTE 800MHz和900MHz频段,首先应用于智能电表、智能停车和资产追踪管理等。 •荷兰计划于2017年前完成国家级的NB-IoT网络建设。 •在西班牙,Vodafone首先在巴伦西亚和马德里部署了NB-IoT,并在3月底将城市扩展到巴萨罗拉、毕尔巴鄂、马拉加等地,已有1000个以上的基站支持NB-IoT。 … 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3GPP的另一股力量——LTE-M。2017伊始,LTE-M也在迅速蔓延扩张。2017年2月27日,在MWC2017上,AT&T (美国和墨西哥)、KPN (荷兰)、 KDDI (日本)、NTT DOCOMO (日本)、Orange (欧洲、中东和非洲)、Telefonica (欧洲)、Telstra (澳大利亚)、TELUS (加拿大) 和Verizon (美国) 联合宣布支持LTE-M全球部署。 •KPN已经在荷兰完成了LTE-M测试,采用的是爱立信和高通设备。 •AT&T早在2016年就于旧金山部署了LTE-M网络试点项目,2017年2月,宣布计划于2017年第二季度完成美国首个国家级的LTE-M网络部署。 •这还了得,友商Verizon一万个不服。就在几天前,2017年3月31日,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首个推出全国范围的LTE-M网络,并表示正在加速建设,言外之意就是,甭管你AT&T啥时建成,劳资就是要比你快一步。 3GPP在R13版本出现了两种物联网版本:LTE-M和NB-IoT。坦白的讲,这是妥协的结果,3GPP和了稀泥,这导致了市场碎片化和混乱。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种技术: 一眼便知,NB-IoT在频谱上更具灵活性,可支持三种部署方式。LTE-M的速率更高。 但是,这不够,物联网的关键是性能、成本和功耗,所以我们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比。 1)性能 由于NB-IoT的比特率较小,因此链接预算更好,所以,普遍认为NB-IoT的覆盖范围比LTE-M更大。不过,最近看到国外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反驳。我只当搬运工,大家来评理。 原文如下: 最大耦合损耗(MCL)是传送数据时UE和eNodeB的天线端口之间的最大总信道损耗。MCL越高,链接越强大。根据3GPP,CAT-M1的MCL为155.7dB,NB-IoT为164dB,有8dB的差异。表面上看,NB-IoT更具优势。但是,根据香农定理,当信噪比(SNR)很低,噪音是白噪音的情况下,信道容量的近似值是和带宽无关的。 […] Read more.
系统梳理与分析:NB-IoT与eMTC的十轮鏖战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物联网即将迎来快速的发展。在国际运营商中, AT&T、Verizon、KDDI、KPN、Orange、NTT DoCoMo、Telefonica、Telstra、Telus都先后开展了eMTC的商用。 在我国,电信率先起跑,在确立了800MHz组网能力之后,一口气要建成30万NB-IOT基站。联通与Jasper签订双排他协议,早早确定了NB-IOT作为发展方向。 而最早提出的中移动,却在NB-IoT 与eMTC之间徘徊不定,这之间的原因,主要是两种制式各有所长,而中移动的TDD网络决定了其决策上的纠结性。 本文就NB-IoT 与eMTC 的主要性能,在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及详细地分析,在十轮论战过后,让我们再重新审视中移动的最佳决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选择战场 在物联网的建网中,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需要满足,那么NB-IoT 与eMTC是在哪个场景下进行PK的呢?主要有三个场景,我们依次来看一下。 物联网应用可根据速率、时延及可靠性等要求,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场景一:低时延、高可靠性业务。该类业务对吞吐率、时延或可靠性要求较高,其典型应用包含车联网、远程医疗等; 场景二:中等需求类业务。该类业务对吞吐率要求中等或偏低,部分应用有移动性及语音方面的要求,对覆盖与成本也有一定的限制,其典型业务主要有智能家防,可穿戴设备等; 场景三:LPWA(Low Power Wide Area)业务。LPWA业务的主要特征包括低功耗、低成本、低吞吐率、要求广(深)覆盖且所涉终端数量巨大,其典型应用包含抄表、环境监控、物流、资产追踪等。 在以上各类业务中,LPWA业务由于连接需求规模大,是全球各运营商争夺连接的主要市场。NB-IoT 与eMTC也主要是在这个战场上进行PK的。 二、战败了哪些对手 NB-IoT 与EMTC一路走来,是战败了哪些网络制式,才走到最后的呢? 目前,存在多种可承载LPWA类业务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如GPRS、LTE、LoRa、Sigfox等,但存在如下问题: 1.终端续航时长无法满足要求,如:目前GSM终端待机时长(不含业务)仅20天左右,在一些LPWA典型应用如抄表类业务中更换电池成本高,且某些特殊地点如深井、烟囱等更换电池很不方便。 2.无法满足海量终端的应用需求,物联网终端的一大特点就是海量,因此需要网络能够同时接入大量用户,而现在针对非物联网应用设计的网络无法满足同时接入海量终端的需求。 3.典型场景网络覆盖不足,例如深井、地下车库等覆盖盲点,室外基站无法实现全覆盖。 4.成本高,对于部署物联网的企业来说,选择LPWA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署的低成本。智能家居应用主流通信技术是WiFi, WiFi模块虽然本身价格较低,已经降到了10元人民币以内了,但支持WiFi的物联网设备通常还需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做网络接入、或只能做局域网通信。而蜂窝通信技术对于企业来说部署成本太高,国产最普通的2G通信模块一般在30元人民币以上,而4G通信模块则要200元人民币以上。 5.传输干扰大,这主要针对的是非蜂窝物联网技术,其基于非授权频谱传输,传输干扰大,安全性差,无法确保可靠传输。 上述几点已经成为阻碍LPWA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这些制式相比,NB-IoT 与EMTC优势较为明显。 三、NB-IoT与eMTC的十年鏖战 1.覆盖 NB-IOT :设计目标是在GSM 基础上覆盖增强20dB。以144 dB 作为GSM 的最大耦合路损,则NB-IoT 设计的最大耦合路损为164 dB。其中,其下行主要依靠增大各信道的最大重传次数以获得覆盖上的增加。而在其通过上行覆盖增强技术,尽管NB-IoT 终端上行发射功率(23 dBm)较GSM(33 dBm)低10 dB,其传输带宽的变窄及最大重复次数的增加使其上行可工作在164 dB 的最大路损下。 eMTC:其设计目标是在LTE 最大路损(140 dB)基础上增强15 dB 左右,最大耦合路损可达155 dB。该技术覆盖增强主要依靠信道的重复,其覆盖较NB-IoT […] Read more.
LoRa定位技术
物联网应用对位置的需求越来越多,LoRa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定位选择 LoRa在LPWAN中是独一无二,提供原生免GPS定位技术。 LoRa地理位置允许用户定位资产、跟踪设备和检测地理围栏知道某些东西在哪里。这种地理位置功能是LoRaWAN独有的,通过LoRa技术来实现。 Machina Research预测,60%的物联网设备将会使用地理位置数据,其中三分之一的应用将严重地依赖于位置。 Semtech早期就明确了低功率广域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地理定位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经过了三年多的开发,于2016年6月宣布增加此功能。 地理位置有四个主要用处:定位、导航、管理和跟踪。 定位: 快速识别位置意味着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了解事件的确切位置,用户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并可能提高安全性。 导航: 即时的位置信息开启导航功能,帮助确定一个可靠的和有效的路线,并避免延迟和/或拥堵。 管理: 提供数据的位置关联性有助于增强其价值和实用性。 这对于温度和水位监测特别有用,可以改善自然灾害的反应时间,如火山爆发和洪水。 跟踪: LoRa地理位置对跟踪资产和传感器特别有用。 通过访问地理标签的数据,用户可以对偏差做出反应,预测潜在的问题。 各种不同的技术都提供了定位解决方案,需要对精度、设备价格、覆盖范围和功耗做个权衡取舍 LoRa是唯一无二的,只要终端节点与网络通信,就可以得到地理位置数据。 对物料清单和功耗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基于LoRa的地理位置可以工作在室外和室内,精度取决于地形和基站密度。 我们来看看地理位置的一些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和交通监控: 汽车应用中的地理位置功能可用于事故跟踪和通知,以及预测性维护需求。具体位置的数据有助于算法做出更好的预测。 计量和物流: 地理位置功能在物流中有各种应用。 一些例子包括垃圾桶、回收库、气罐或任何其他任何容器的填充率监测。 数据可用于自动优化收集路线并节省运营成本。 此外,地理位置可用于资产跟踪实现更有效的库存管理。 农业: LoRa地理位置目前用于家畜跟踪。 通过跟踪牛并监测它们的健康,例如,你可以更快更容易地照料生病的牛。 在一个大牧场上,了解病畜的具体位置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应时间。 LoRa地理位置还应用在建筑、保险和消费行业等,用于跟踪高价值资产,如建筑材料、保险商品、宠物甚至人等! LoRa地理位置提供最低的功率、成本和环境影响。 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接收、传输或处理在传感器外面完成,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池或时间。 介绍LoRa定位技术 继续介绍LoRa地理位置,让我们来快速看一下基础的技术。 目前,LoRa使用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来实现地理定位。 要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我们来看看从终端节点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步骤。开始,所有的基站或网关共享一个共同的时基,这是重要的。 当任何LoRaWAN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包时,该数据包被范围内的所有网关接收,并且每个报文都将报告给服务器。所有的网关都是一样的,它们一直在所有信道上接收所有数据速率的信号。 这意味着终端设备上没有开销,因为它们不必扫描和连接到特定的网关。 传感器简单地唤醒,发送数据包,范围内的所有网关都可以接收它。 然后,所有网关都会将相同的数据包发回到服务器,使用内置在最新一代网关中的专用硬件和软件捕获高精度到达时间。 接下来,服务器端的算法比较到达时间、信号强度、信噪比和其他参数来计算终端节点的最可能位置。未来,我们期待混合数据融合技术和地图匹配增强来改善到达时间差,提高定位精度。 为了使地理位置准确地工作,需要通过至少三个网关接收到数据包。更多网关的更密集网络会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容量。 这是因为当更多的网关接收到相同的数据包时,服务器算法会收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地理位置精度。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硬件。 网关内部需要下一代的硬件来计算地理位置中使用的一些参数,如高精度的到达时间。Semtech于2016年初创建了网关参考设计,此后在许多网关中成功实现。 它包括了所需的高质量时间戳功能,并且适用于获得授权的网关合作伙伴。 这样确保了多个供应商的部署都能一致地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时间戳,从而实现最高质量的地理定位服务。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地理位置完全依靠网关和网络技术,因此一旦网关升级,地理位置功能就可用于所有设备。 […] Read more.
LoRaWAN的起源和网络架构
作者:王志杰 来源:芯资讯 LoRaWAN的起源 LoRaWAN缘何而来?都解决了什么问题? LoRaWAN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规范,基于MAC层定义,面向物联网应用。该规范主要使用LoRa调制解调支持大多数的物联网应用。 Semtech、Actility和IBM Research在苏黎共同制定了物联网的规范。自2014年以来,这几家公司合作设计了LoRaMAC,一个解决了物联网市场安全、能源效率、漫游和配置入网(onboarding)挑战的规范。 2015年2月,LoRa联盟成立于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 LoRaMAC被重新命名为“LoRaWAN”,成为LoRa联盟成员的规范。所有成员现在通过联盟技术委员会对本规范作出贡献。LoRaWAN 1.0规范可以从LoRa联盟网站下载,www.lora-alliance.org LoRaWAN规范解决了广阔的物联网市场所带来的挑战,其特性包括: 双向性:任何的LPWA技术提供完全双向通信是关键的;任何设备都能够向网络报告(称为UpLink消息),还可以由网络(称为DownLink消息)来控制。 这在许多方面是有意义的,例如设备的配置入网(onboarding)、网络管理和许多需要用到应答(Acknowledgement )或设备执行机构的其他应用。 安全性:分析师预估到2020年将会有数十亿的连接设备,保护物联网用户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LoRaWAN使用与金融行业类似的智能密钥生成机制,提供数据认证以及端到端有效载荷的加密。 易于调试:如果今后要将数十亿台设备连接到网络,其配置入网(on‐boarding)的过程应该是无缝的,不需要考虑SIM卡的分发。 地理定位:许多物联网应用需要设备位置跟踪。 LoRaWAN使用免GPS的地理定位功能,以合理的成本无缝地规划网络内外的设备漫游。 可扩展性:这也是关键。可从数千的终端设备开始部署新的网络;但是,当需要更大容量时,可以增加基础设施最终连接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终端设备。 标准化:通过LoRa联盟,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都使用相同的标准来创建网络。 最新版本的LoRaWAN可以从LoRaAlliance网站www.lora-alliance.org下载。 关于LoRaWAN网络架构 LoRaWAN网络架构图 终端节点 在上面的LoRaWAN网络架构图中,终端节点是在最左边,异步地广播数据包到网络。 遵循Aloha网络规范,保证终端设备可以将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模式,功耗少于1uA。 这种方法可确保在小型电池上的应用可以实现10至15年的使用寿命。 因为低功耗,LoRaWAN网络是Aloha介质访问网络规范最适合的技术选择,广域网络主要工作在ISM频段。 在免授权频段中,介质质量和可访问性不能被保证,这意味着任何类型的时隙多址技术都将会面临信道可用性问题。 时分多址,需要设备同步,可能会在终端设备上造成很大的成本,并且与LPWA中的一些用例不兼容。 集中器/网关 通过终端节点广播的数据包将会被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网关接受到。网关有一个多信道和多数据速率的射频嵌入式设备,可以扫描和检测任意活动信道上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解调。 网关是到核心网络简单的通信通道,而且它们通常没有内置的智能处理。 这有两个主要优点: 网关是由非常简单的、便宜的硬件组成 不需要从单元到单元的漫游。 终端节点广播其数据包,不需要考虑哪个网关会接收它们,并且多个网关可以接收数据包,而对其能量消耗没有任何的影响。 不需要切换过程或同步。 回程 网关通常需要一个以太网的回程。不过,目前的一些部署使用了2G、3G或4G作为回程。 例如,在LoRaWAN生态圈里的一些公司还提出了一种替代的解决方案,在没有蜂窝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使用了卫星作为回程。 网络服务器 核心网络是LoRaWAN系统的重要部分。 它承载所有需需的智能来管理网络并将数据分发到其他服务器。 一些功能包括: 消息合并:来自多个网关相同数据包的多个副本被转发到网络服务器。 网络服务器记录这些数据包,分析数据包的接收质量,并通知网络控制器。 路由:对于下行链路,网络服务器决定到终端节点的最佳路由。 通常,这个决定是基于先前传送数据包的链路质量指示,从接受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 Read more.
LoRaWAN相比LoRa私有协议应用的优势
很多应用用上了LoRa技术的芯片,但没有使用LoRaWAN网络协议。有些是因为应用点数少、规模小,用LoRaWAN网络成本高。有些是因为LoRaWAN技术门槛高,短期掌握不了,遂退而求其次。但是,在未来随着物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接入的监测点和控制点越来越多,使用LoRaWAN将是大势所趋。 LoRa是物理层传输技术,典型特点是距离远、功耗低。速率相对较低。LoRa对应的产品就是收发器(tranciever)芯片,例如semtech的SX1278。使用这种技术和产品,就是把自己业务bit输入或者读出,所有再往上层的协议和业务都是自己定义的。 LoRaWAN是在LoRa物理层传输技术基础之上的以MAC层为主的一套协议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之后,LoRaWAN的就变成一种网络技术。这套技术对应的产品包括LoRaWAN节点,LoRaWAN网关和LoRaWAN的协议和数据云平台。使用LoRaWAN网络产品时,对用户的接口有两个:一个是在底层传感器和LoRaWAN节点之间有一个数据接口,传感器数据通过这个接口传到网络;一个是LoRaWAN的协议和数据云平台和用户的应用之间有一个数据接口将网络的数据传送应用。 LoRaWAN提供了多信道接入、频率切换、自适应速率、信道管理、定时收发,节点接入认证与数据加密、漫游等特性。除在物理层仍具有传输距离远、功耗低的优势之外,相对于仅使用LoRa物理层的传输方式具有如下优势: 1.具有兼容性。不同厂家的不同传感器节点可以接入同一个LoRaWAN网络,在LoRaWAN的协议和数据云平台端的接口是统一的。对于应用开发商来讲不用定制化开发所有传感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能够快速交付。 2.网络容量大。通过多信道接入、频率切换、自适应速率LoRaWAN网络相对于基于LoRa物理层的点对点或者点对多点应用数据容量更大,能接入节点更多,可扩展性强。有利于应用开发商开发较大规模应用和持续升级性应用。 3.安全性好。LoRaWAN网络设计了节点接入认证,数据加密等安全机制。这些机制经过业界专家审查,并经过全球各个技术公司的多种应用验证,在安全性上相对于应用开发商的临时协议会高很多。为应用的持续安全提供保障。 4.特性不断扩展升级。随着LoRaWAN网络标准的演进,可以不断加入定位、漫游、广播、多播等特性。相当于在一个公共的技术平台上,持续受益。 Read more.
深入解析8大关键技术,4大应用场景,看完秒懂5G
未来的网络将会面对:1000倍的数据容量增长,10到100倍的无线设备连接,10到100倍的用户速率需求,10倍长的电池续航时间需求等等。坦白的讲,4G网络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所以5G就必须登场。 但是,5G不是一次革命。5G是4G的延续,我相信5G在核心网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变动,5G的关键技术集中在无线部分。虽然5G最终将采用何种技术,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综合各大高端论坛讨论的焦点,我今天收集了8大关键技术。当然,应该远不止这些。 八项关键技术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我们知道3G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技术,手机接收端使用Rake接收器,由于其非正交特性,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来解决手机和小区之间的远-近问题。 而4G网络则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技术,OFDM不但可以克服多径干扰问题,而且和MIMO技术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速率。 由于多用户正交,手机和小区之间就不存在远-近问题,快速功率控制就被舍弃,而采用AMC(自适应编码)的方法来实现链路自适应。 NOMA希望实现的是,重拾3G时代的非正交多用户复用原理,并将之融合于现在的4G OFDM技术之中。 从2G,3G到4G,多用户复用技术无非就是在时域、频域、码域上做文章,而NOMA在OFD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功率域。 新增这个功率域的目的是,利用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来实现多用户复用。 实现多用户在功率域的复用,需要在接收端加装一个SIC(持续干扰消除),通过这个干扰消除器,加上信道编码(如Turbo code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等),就可以在接收端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号。 2、FBMC(滤波组多载波技术) 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载波在时域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相互重叠,因而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技术一般应用在无线系统的数据传输中,在OFDM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从而使符号间产生干扰。 为了消除符号问干扰(ISl),在符号间插入保护间隔。插入保护间隔的一般方法是符号间置零,即发送第一个符号后停留一段时间(不发送任何信息),接下来再发送第二个符号。在OFDM系统中,这样虽然减弱或消除了符号间干扰,由于破坏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了子载波之间的干扰(ICI)。 因此,这种方法在OFDM系统中不能采用。在OFDM系统中,为了既可以消除ISI,又可以消除ICI,通常保护间隔是由CP(Cycle Prefix ,循环前缀来)充当。CP是系统开销,不传输有效数据,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   而FBMC利用一组不交叠的带限子载波实现多载波传输,FMC对于频偏引起的载波间干扰非常小,不需要CP(循环前缀),较大的提高了频率效率。 3、毫米波(millimetre waves ,mmWaves) 什么叫毫米波?频率30GHz到300GHz,波长范围10到1毫米。 由于足够量的可用带宽,较高的天线增益,毫米波技术可以支持超高速的传输率,且波束窄,灵活可控,可以连接大量设备。以下图为例:   蓝色手机处于4G小区覆盖边缘,信号较差,且有建筑物(房子)阻挡,此时,就可以通过毫米波传输,绕过建筑物阻挡,实现高速传输。 同样,粉色手机同样可以使用毫米波实现与4G小区的连接,且不会产生干扰。 当然,由于绿色手机距离4G小区较近,可以直接和4G小区连接。 未来毫米波也会成为5G的关键技术,但因为毫米波频率太高,导致信道太“直”,移动起来不容易对准,另外5G时代的入网设备数量会呈爆发式增长,传统的宏基站变成站点更多密度更大的微基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基站微型化则布设密度会加大。为避免基站之间的频谱互扰,基站的辐射功率谱就会降低,这样手机的辐射小了,待机也长了。 4、大规模MIMO技术(3D /Massive MIMO) 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WIFI、LTE等。理论上,天线越多,频谱效率和传输可靠性就越高。 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由一些并不昂贵的低功耗的天线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在高频段上进行移动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它可以成倍提升无线频谱效率,增强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站址和频谱资源。 我们以一个20平方厘米的天线物理平面为例,如果这些天线以半波长的间距排列在一个个方格中,则:如果工作频段为3.5GHz,就可部署16副天线;如工作频段为10GHz,就可部署169根天线。。。。。   3D-MIMO技术在原有的MIMO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维度,使得波束在空间上三维赋型,可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配合大规模MIMO,可实现多方向波束赋型。 5、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s) 认知无线电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动态的选择无线信道。在不产生干扰的前提下,手机通过不断感知频率,选择并使用可用的无线频谱。 […] Read more.
自制你的LoRa设备(英文:Building your LoRa devices)
Introduction This page describes how to build LoRa end-devices. We mostly focus on Arduino platforms ( and describe how to connect and use various LoRa radio module: Libelium LoRa, HopeRF RFM92W/RFM95W, Modtronix inAir4/9/9B and NiceRF 1276. Regarding the software, we use a modified, enhanced version of the SX1272 library initially developped by Libelium for their […] Read more.
DIY自制低成本LoRa网关(英文:A DIY low-cost LoRa gateway)
1. Introduction This page describes our low-cost LoRa gateway based on a Raspberry PI. The gateway can receive from any LoRa device and is designed to be fully customizable for a targeted application with post-processing features based on high-level languages such as python. Typical post-processing features are to push the received data on various IoT/cloud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