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LPWA物联网应用站通过本栏目为您整理和收集的NB-IoT最新市场与商业应用信息,帮助您了解NB-IoT物联网市场行业动态,分析行业方向与前景,传播企业品牌方案和实际客户需求,也帮助LPWA从业者把握这些市场机会。

NB-IoT资费太贵怎么办?中国电信:先干再说!
昨天,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开启重磅行动:隆重举办了NB-IoT在京正式商用发布会。 公布四大重要消息 之前我们有提到过,中国电信在布局NB-IoT上一直走在前面,拥有许多“首个”。此次发布会主要公布了四大重要消息,其中就有新“首个”。  1  “样板”商用 中国电信与ofo、华为共同发布了基于NB-IoT技术的ofo智能单车正式商用。该NB智能锁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内、外场测试,智能车锁关闭结单时间小于5秒,电池可待机2年以上。NB智能单车计划7月份在北京规模投放,并陆续推广全国市场。  2  重申补贴 中国电信宣布对物联网模块和物联网项目提供3亿元的补贴,这个补贴与之前中国电信公布的情况一致。 其中,2亿元用于物联网重点模块产品直补,包括CAT1单模产品补贴和NB-IoT产品补贴。CAT1单模产品补贴额为40元/模块,NB-IoT产品补贴额20元/模块。但是均设置了在网时长、补贴率等门槛。  3  打造生态圈 北京电信与北京燃气、北京环卫集团、ETCP集团以及上海移远、芯讯通、利尔达、联想懂的通信等模组厂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北京物联网产业生态圈。 在发布会上,北京电信副总经理项煌妹回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电信能率先大规模商用NB-IoT业务。她说,因为中国电信拥有800MHz频段,可以更快更低成本建设覆盖更好的NB-IoT网络。 中国电信NB-IoT基站超过30万,其中,在北京有4000个 。由此看来,本次发布是中国电信NB-IoT真正从网络准备完善到业务商业化的关键环节,接下来,中国电信各地公司将纷纷发布商用NB-IoT业务。 不是说四大重要消息吗?还有一个呢?其实发布会的顺序并不是这样的,我故意把它打乱了,下面就是今天的重点——资费。  4  介绍NB-IoT资费 项煌妹介绍NB-IoT套餐 发布会上,中国电信也介绍了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NB-IoT资费。事实上,中国电信已经在6月20日发布了NB-IoT套餐,于上周开始广泛流传,而本次发布会是首次在公开场合介绍NB-IoT资费套餐的具体情况。 独具创意的物联网资费设计   由于中国电信的NB-IoT业务套餐早于德国电信推出,因此被称为“全球首个NB-IoT套餐”。套餐具体内容如下: 连接服务费分成两类套餐: 1)包年套餐,即每年固定的费用,单用户20元/年的连接服务费; 2)生命周期套餐,即按照多年累计的套餐费用,单用户按2-8年共分成7个档位,其中8年只需105元,相当于一年只要大约13元。 此外,在连接服务费以外还设定了一个高频功能费的叠加包,每达到20000次/年(约平均半个小时产生一次数据流量)就定义为高频使用,在高频使用情况下每用户需叠加20元/年。 根据中国电信公布的套餐内容,可以看出显著特点是“重连接、轻流量”。它没有采用以往的流量计费方式,而是以“连接数”计费。 由于NB-IoT场景本来就应对小流量、低速率的场景,采用流量计费的收益可能远低于按连接计费,会对运营商的网建投资回报造成更大的压力。流量计费法也没有反应物联网给客户带来的连接价值,因此这一举措是非常合理的。 目前,已公布物联网(LPWAN)资费套餐的运营商并不多,国际上只有韩国SK电信、美国AT&T、Verizon和德国电信共4家,而中国电信的资费设计思路还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 LoRa 2016年7月份,韩国SK电信完成了运营商级LoRa网络的部署并发布了一个标准套餐。这一套餐以流量为依据来收取费用,设置套餐中的流量上限。 其中,入门级资费标准是350韩元每100KB流量,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元。根据合同时间长短和所连接的物品数量,SK电信还将给客户提供不同的折扣。  eMTC 今年5月,美国运营商AT&T宣布建成覆盖全美的eMTC网络时,制定了eMTC业务套餐,分为1年、3年、5年、10年和月套餐包五种类型,每个套餐包包含一定的数据流量。 AT&T含0KB流量的套餐 比较好玩的是月套餐包。 最低档为1.5美元/月/设备,包含0KB流量,超出流量按2.49美元/MB收费,还需2美元的激活费。 0KB流量?是的,你没听错!意思是说,连接要收费,流量也要收费。 美国另一家运营商Verizon在今年3月也推出eMTC业务套餐。其套餐按月收费,月套餐内含一定流量,超出流量另收费。 Verizon资费标准 和AT&T一样,其套餐规则的总趋势是,用的越多,连接越多,越便宜。 比如,最低档每月每设备接入费用为2美元,内含200KB流量,超过流量按1美元/MB收费。最高档每月每设备接入费用为80美元,内含10GB流量,超出流量仅按0.015美元/MB收费。 NB-IoT 德国电信是NB-IoT的大力推动者,其于6月26日发布了NB-loT资费套餐,分两档。 1)NB-IoT接入 这是一种只提供连接的套餐包,起步价为199欧元,包含25张SIM卡,每张SIM卡500KB,6个月起。 2)NB-IoT接入以及物联云 这是一个服务更全面的套餐包,除了NB-IoT接入服务外,还可接入德国电信的物联网云平台实现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起步价为299欧元。 德国电信在美洲的网络覆盖 德国电信是欧洲主流运营商,同时也是第二个推出NB-IoT业务套餐的运营商,其方案对行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比以上运营商的物联网资费套餐发现,唯中国电信的资费结构最简单,不提流量,显然电信初期不在意连接收入。 NB-IoT资费太贵? 中国电信不在意连接收入?有没搞错?不少人认为,这资费太贵了! […] Read more.
NB-IoT、eMTC、LoRa都想成为老大的LPWAN们
随着物联网需求爆发式增长,物联网技术标准的混战也在不断升级,以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NB-IoT、eMTC、LoRa甚至是WiFi都想在LPWAN市场尚未大规模部署前获得各方最大的支持,从而占据商用的领先位置。 以电信运营商市场为例,目前众多电信运营商支持并开始部署NB-IoT网络,GSMA的预测显示,NB-IoT的出现将极大促进蜂窝物联网产业发展,在2020年将有30亿物联网连接承载在运营商网络上,相比今日有7倍的增长。 今年3月,Verizon在美国开启了eMTC的全国商用。在MWC2017(移动世界大会)上eMTC得到了众多运营商的支持,AT&T、KPN、KDDI、NTT docomo、Orange、Telefonica、Telstra、TELUS和Verizon确认支持eMTC的全球部署。 LoRa由于采用非授权频谱,技术标准成熟更早,相较于NB-IoT及eMTC发展更为迅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17个国家公开宣布建网计划,120多个城市地区已运行LoRa网络。荷兰、瑞士、韩国等更是部署或计划部署覆盖全国的LoRa网络。 NB-Iot网络,工信部已经明确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全球目前覆盖最广NB-IoT网络,实现31万个基站升级;中国联通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开通了NB-IoT试点,预计到2018年将具有千万级连接的支持能力;中国移动则是对NB-IoT、eMTC进行场外测试。 每个LPWAN技术的背后都站着数个行业巨头,这让每个LPWAN技术都想成为未来物联网的老大。不过,中国联通认为这物联网技术间并不存在互斥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目前,中国联通在推进NB-IoT试点商用的过程中,启动了eMTC试点,还会依需求局部LoRa;中国移动也在进行NB-IoT、eMTC、LoRa的测试工作。设备厂商如华为、中兴等均推出了NB-IoT、eMTC、LoRa不同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作为物联网技术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芯片厂商也同样认为未来是多种物联网技术互补。不过,芯片厂商比其他厂商走的更为激进,其将多种物联网技术整合到一个芯片,让物联网设备更加简单。 不管NB-IoT、eMTC、LoRa如何想独家霸占物联网市场,但由于物联网应用碎片化、场景多样化,最终只能是多种技术互补。运营商、设备厂商及芯片厂商等的支持已经得到了验证。面对物联网复杂的应用场景,单纯的NB-IoT或者eMTC将难以满足需求,构建复合型精品网络,携手产业链推进多模终端成为了运营商们的共同选择。 Read more.
NB-IoT开启规模商用黄金时代
无论是对国内运营商,还是对国外运营商而言,2017年都称得上是移动物联网规模商用的元年。正在举行的“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成了移动物联网“秀肌肉”的舞台,尤其是NB-IoT(窄带物联网),从芯片模组、平台支撑、应用场景等各层面,在这次通信业盛会上得到了展示,显现出产业链的强大实力。 在国内,工信部发布重磅文件要求加快推进NB-IoT发展步伐,到2020年实现NB-IoT网络在全国范围的普遍覆盖。放眼国际,预计在2017年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用超过30多个NB-IoT网络,覆盖全球50%的人口。 排除了纷纷扰扰,NB-IoT正在开启规模商用的黄金时代,技术和标准不再是问题的关键,接下来产业链要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低速率物联网市场是片大蓝海 如果按照速率、时延等纬度来划分,物联网应用场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讲究的是高速率、低时延,主要应用于车联网、视频监控等领域;第二类是对速率和时延较有要求,主要用于智慧家庭、POS机等领域;最后一类则是强调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和广覆盖。每一大类应用场景,都由不同的物联网技术连接,比如2G、3G、4G、卫星、LoRa、SigFox、eMTC、NB-IoT。 在物联网的三大类场景中,最后一类场景,也就是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和广覆盖场景的市场规模最为庞大。在GSMA全球移动物联网峰会上,上海联通总经理沈洪波表示,联通预计低速率领域市场规模将达30亿个连接点,而在高速率物联网领域,连接点数量只在2亿个,中间层次的连接规模将在10亿个左右。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数量有限,而且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对于运营商来说,必须要找到新的拓展空间,这就是物联网市场。尤其是市场规模庞大的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领域,是运营商不容错过的,这不仅是蓝海市场,更确切说是“深蓝”市场。所以,几年前运营商就将目光聚焦在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领域,LPWA(Low Power Wide Area )技术应运而生,满足了运营商开拓低速率低成本广覆盖物联网领域的市场需求。 当时在市场上,基于非授权频谱的LPWA技术成为主角,主要就是LoRa和SigFox。 LoRa和SigFox技术都是在非授权频谱,也就是在公共频谱上开展连接,所谓公共频谱,就是说这段频谱大家都能使用,就像是公共跑道,不像运营商的2G、3G、4G网络是在授权频谱上开展连接的,有自己的“专属跑道”。 2013年左右,LoRa就开始在一些国家得到规模部署,之后LoRa联盟也发起成立,产业链力量得到增强,包括一些国际知名运营商和相关企业都加入其中。另一种非授权频谱技术SigFox商用时间落后于LoRa,在国际范围也得到一定范围的部署。当时,国际上不少运营商都选择了LoRa,比如法国Orange、韩国SK电讯等。 授权频谱技术后来居上 对于为什么一些运营商会采用LoRa或SigFox,GSMA物联网项目执行总监Shane Rooney博士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运营商当时没有其他选择。“当时市面上基于授权频谱的LPWA技术不成熟,但LoRa可以规模商用,运营商的客户有低功耗广覆盖连接这方面的需求,所以运营商就采用了这种技术。”Shane Rooney博士在接受《IT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到了2016年中期,LoRa或SigFox的对手出现了,而且对手十分强大,这就是NB-IoT和eMTC,这两项技术均采用全球统一的3GPP标准来扩展物联网。“这是很多企业在一起制定的统一行业标准,它是开放的,而且是向5G演进的,每年标准都会不断地提高。”Shane Rooney博士说道。在他看来,使用基于授权频谱的NB-IoT和eMTC会让客户能够更加安心,“如果客户问5年后或者10年后,这个技术还在吗,我们可以非常有信心地告诉他,没有问题。”而且,客户即使更换服务提供商,也不影响使用NB-IoT或eMTC服务。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之前选择部署LoRa或SigFox的运营商现在有了新动向,比如法国Orange刚刚宣布要采用eMTC技术。在Shane Rooney博士看来,当初采用非授权频谱技术的运营商将会慢慢转向授权频谱技术,“在一到两年内,基于授权频谱的LPWA技术将会成为市场领先者。” 那么,LoRa和SigFox是否都会消失呢?Shane Rooney博士给出的答案是:有去有留,“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有的技术和公司会离开,有的技术会留下来,处于夹缝市场,尤其是关注成本的一些市场。”但是谁会留下来?谁会离开呢?Shane Rooney博士并未明确说,不过他称:“从技术上说,LoRa的技术更强大一些。”这似乎意有所指。 去年SK电讯在韩国部署了全国性的LoRa网络,在这其中,Contela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大部分的LoRa网关和LoRa网络服务器。在这次MWCS展会上,出现了这家韩国通信设备商的身影,展示了室内型和室外型LoRa网关。Contela公司海外事业部副部长杨恒对《IT时报》记者表示,之所以前来参加MWCS,是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即使是运营商在大规模部署NB-IoT,但是在企业专网市场LoRa仍有机会拓展,“我们目前正和一些大型企业在商谈。” NB-IoT、eMTC不是单选题 其实相比和LoRa、SigFox之间的关系,NB-IoT和eMTC这对兄弟之间的关系目前更受业界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NB-IoT和eMTC各有优劣势。NB-IoT的速率更低、成本更低、覆盖范围更广,而且支持的连接数更多,从这些特点来说是低速物联网领域的最佳选择。“从目前AT&T的情况来看,LTE-M模块的成本大概在7.5美元左右。NB-IoT的模组成本肯定比这要低,但是低多少很难说清楚,这也和采购规模有关。”Shane Rooney博士说道。不过,eMTC也有自己的优势,支持移动性、语音功能,适用的场景比NB-IoT更丰富,比如说可用于可穿戴设备等。 所以说,NB-IoT和eMTC之间有竞争,更有差异互补。正因为此,NB-IoT和eMTC对于运营商来说不是单选题,两者可以同时拥有。 中国电信是NB-IoT的坚定推动者,不过这家运营商也在拥抱eMTC。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在全国范围部署NB-IoT网络以及800M频段eMTC网络,打造高低频融合、高低速兼顾、全场景适用的精品物联网。对于NB-IoT态度积极的中国联通也没放弃eMTC,在这次MWCS展会现场,中国联通联合爱立信、高通展示了全球首个eMTC物联网VoLTE业务应用案例。一旦火灾等灾害发生,现场人员按下报警装置上的按钮,消防中心立刻接到警报,同时语音功能开启并接通,双方之间可以及时沟通情况。与此同时,地理位置等信息也通过eMTC网络发送出去。这样消防队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火警,最大程度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NB-IoT和eMTC并不是单一的技术选择,即使是美国运营商,现在也在研究跟进NB-IoT。”Shane Rooney博士表示。而在未来,不排除NB-IoT、eMTC走到一起的可能,据了解3GPP曾有过这方面的讨论。 从芯片层面来看,目前有支持NB-IoT或者eMTC的单模芯片,但是同时支持这两者以及GSM的多模芯片不在少数。而且在基站设备层面,从展会现场设备商展示的结果来看,实现了一套基站可同时支持GSM/NB-IoT/eMTC,从而方便运营商快速部署。 NB-IoT“粉丝”更多 虽然eMTC和NB-IoT对运营商来说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NB-IoT似乎更受运营商的欢迎。 GSMA物联网项目负责人Graham Trickey介绍,目前美国运营商AT&T、Verizon在推eMTC技术,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推NB-IoT,德国电信在德国若干城市和荷兰全国范围内推NB-IoT,沃达丰在西班牙与荷兰推NB-IoT。 华为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IOT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在GSMA全球移动物联网峰会上表示,2017年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商用30多个NB-IoT网络,覆盖全球50%的人口。而从这些国家的名单来看,欧洲国家对NB-IoT兴趣相当浓厚,包括比利时、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等都将在今年进行部署。 而且,NB-IoT走出了前段时间的舆论风波,从技术层面来说,NB-IoT的规模部署和商用不存在绊脚石。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不同厂商之间的NB-IoT设备不兼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NB-IoT的商用进程无疑会受到极大阻碍。而在这次MWCS展会上,设备商和运营商人士都站出来辟谣,称并不存在不兼容的情况。 沃达丰研发及科技战略部负责人Luke Ibbetson表示:“NB-IoT是很重要,也是非常正确的技术,沃达丰现在有5500万个连接设备。”针对设备兼容问题,沃达丰方面称并不存在,经过全面网络测试,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这些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兼容性完全没有问题。 蒋旺成也表示:“互联互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厂家芯片和基站的互通、基站和核心网的互通。现在全球多家运营商测试验证,互联互通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进入NB-IoT商用阶段 经过了技术之争、舆论风波,对于NB-IoT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应用创造价值,让整个产业更加健康发展。 之前,运营商、设备商在国内一些地方进行了NB-IoT试商用,目前来看取得不错效果。 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全面建成商用新一代物联网(NB-IoT)网络,这也是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物联网(NB-IoT)网络。“20db增益、10年电池使用寿命、50K连接数每小区以及5美元的模组成本”的优势让MWCS上中国电信的物联网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为什么大家更看好中国电信的NB-IoT?中国电信的产品经理告诉《IT时报》记者,物联网产业发展催生的LPWA技术,现有技术方案难以满足其业务需求。“中国电信NB-IoT采用的是独立部署方式载波配置位置879.5—879.7MHz,空闲频谱较为充裕。按照未来的发展规划,很可能预留295KHz作为与CDMA的邻频保护带,NB-IoT部署在800M尾端空间的850K频谱中,不会影响后续的L800部署。” 800M频段的优势让中国电信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先行一步,也更有底气,行业人士也一直对中国电信发展物联网持乐观态度。去年12月,上海电信在嘉定、杨浦、松江3个试点区域进行规模外场试验,今年3月完成网络侧测试及功能验证,5月10日,上海电信首个NB-IoT自动环境监测及井盖监测应用正式在世博智慧园区落地。在GSMA创新城市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NB-IoT的空气监测和窨井盖监测,数公里之外的世博园区的空气质量和窨井盖状况,展馆内的人们一目了然。就拿窨井盖来说,一旦倾斜度超过了一定值,系统就会报警,提醒市政人员尽快处理。 中国联通也在加速NB-IoT布局,通过物联网寻求发展,以推动未来收入增长,弥补移动流量收入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国联通总裁陆益民在MWCS大会演讲时指出,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基石,其中三大要素:连接、平台、数据,营运商要构建强大的连接网络,要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打造好开放平台,做好完善大数据的运营。 在中国联通展台,物联网分别通过消费物联网、工业物联网、NB-IoT网络、全球化物联网、下一代连接管理五个板块展出。其中沃·根云工业物联网平台可以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分析为机器画像,并希望通过一站式物联接入核心产品让设备物联入网上云不再是难事。中国联通的展台讲解员告诉《IT时报》记者,中国联通正通过IMSI切换的方式,在部分地区提供本地资费,从而帮助企业客户减少业务成本。 基于5G方面的优势,中国移动正积极构建面向5G的蜂窝物联网新型云管端生态系统。今年,中国移动会陆续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开展NB-IoT及eMTC的规模试验,之后在重点城市开展商用,预计到2018年实现全网规模商用。在中国移动展台,蜂窝物联网智慧工业目前还仅能通过传感器完成简单的动作,比如更新实时连接数。 智能应用正在慢慢成熟 […] Read more.
LoRa vs NB-IOT:哪个物联网标准更具优势?
近期全球低功耗广域网(LPWAN)市场的激增可归因于多个因素。机器学习和 M2M 通信标准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全球对物联网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低价的 LPWAN 工具和节能机会的增多。 预计在2022 年,全球 LPWAN 市场的价值将会提升至 460 亿美元以上(2015 年的价值刚刚超过 5 亿美元)。虽然 Semtech 的 LoRa 技术在这一领域稍早处于领先地位,但 NB-IOT(窄带物联网)作为强大的 LPWAN 标准也正在迅速得到广泛认同(今年 1 月,Vodafone 在西班牙推出商业 NB-IOT 网络)。本文对 LoRa 和 NB-IOT 进行逐点分析比较,尝试找出哪一个 LPWAN 协议更具优势: 1.本质 虽然“LoRa”和“LoRaWAN”通常被当做同义词使用,但两者所指并不相同。LoRaWAN 是在 LoRa 技术环境中运行的 LPWAN 协议标准。而 LoRa 本身是一种用于物联网通信的调制方式。另一方面,NB-IOT 在 2016 年中期由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定义,对低数据速率的设备来说优势甚微。NB-IOT 可以独立或通过“带内频谱”的方式实现,它有两个主要的变体——一个由诺基亚、爱立信和英特尔发布;另一个由沃达丰(Vodafone)和华为发布。简而言之,NB-IOT 是一种蜂窝标准,而 LoRa 不是。 2.宽带支持 NB-IOT 通常在比 LoRaWAN 稍高的带宽上工作。3GPP 技术的信号带宽要求为 […] Read more.
NB-IoT火爆之下隐藏三大问题,最大问题还是成本?
业界除了AI吸晴不止之外,NB-IoT的新闻也是隔三差五曝光,显示NB-IoT芯片、网络、部署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发力,让业界群起热议NB-IoT的春天是否已然来到?2017年,全球NB-IoT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3.21亿美元,2022年将达82.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1.3%。然而,表面的热闹能掩盖深藏的问题吗?有分析说,该领域发展仍是一个供给推动为主的阶段,即NB-IoT赋能者为主在积极推进,应用者相对被动和跟随,后续仍需时间待需求拉动的力量来引导应用爆发增长。 1. LoRa和NB-IoT会长期共存? 现在已不需要再次为NB-IoT “扫盲”了,在去年夏天最终确立标准以来,产业链相关环节均在频抛“橄榄枝”,但NB-IoT在LPWAN(低功耗广域网)中并不能说“风头无俩”,其他技术也都各有优势和拥趸。 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很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Zigbee、WiFi、蓝牙、Z-wav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另一类就是LPWAN。在LPWA的两大类中,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支持的2G/3G/4G蜂窝通信技术,比如EC-GSM、LTE Cat-m、NB-IoT等。 NB-IoT方案的价值在于覆盖广且深、低功耗、低成本、大连接。由于其是在LT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授权频段,可叠加在现有的2G/3G/LTE蜂窝网络上。目前已被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大运营商采纳,并被华为、高通、英特尔、中兴微等产业链上游厂商追捧。但它毕竟是一个全新标准的技术,且受到Sigfox和LoRa的竞争压力,两者产业链较为成熟,商业化应用较早,虽Sigfox和LoRa属于非授权频段。 从应用来看,LoRa和Sigfox 已被证明是重要的发展技术,其中Sigfox已在24个国家投入使用,LoRa也继续在一些国家、专网和社区网建设中使用。虽然NB-IoT和LoRa均处于起步阶段,也各有优势与不足,需要各方的投入和共同的发展。在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应用环节来对比, NB-IoT的产业链上多个环节具有高度市场集中度,这一领域更多是巨头主导;LoRa产业链上芯片环节形成高集中度,其他环节皆是大量参与者的形态。后续赢利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行业的紧密结合等均将微妙影响未来走势。 因而,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终端市场规划部总监周晋表示,物联网需求是多样化的,LoRa和NB-IoT会长期共存,但目前Sigfox还没看到在中国落地计划。 2. 部署如何加快? NB-IoT凭借着优势吸引了主流运营商和设备商的青睐。据相关市场调查,今年年底全球将有50家主流运营商支持NB-IoT,NB-IoT未来将覆盖物联网联接的1/4,到2020年M2M设备可达到70亿个连接数。 但在展望“美好”之际,当下的挑战也需要合力破解,否则“厚望”难免大打折扣。首当其冲应是芯片和模块的成本,大规模应用下成本应降至1美元,单个连接模块应在5美元左右,短时间内恐还难以与此期望“持平”。 此外,在网络部署和优化方面,最大问题是时间和成本。根据沃达丰的估计,85%的企业基站可支持NB-IoT,只需进行软件的升级,但对基站陈旧的网络运营商而言,则需对硬件进行升级,这将导致NB-IoT网络建设的成本增加和时间消耗。此外,在进行网络部署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尤其是不少复杂、恶劣的环境因素对于网络覆盖、信号传递形成极大的干扰和衰减,需要采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合理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根据运营商的规划,2017年后半年和2018年是网络大规模实现部署的时间,在此之后仍需一年时间进行网络优化和示范应用。 在应用和商业模式层面的问题也不容小觑。NB-IoT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极为广阔和分散,涵盖智慧市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路灯)、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能家居(智能锁、智能灯、智能插座等)、消费电子、物品追踪、工业控制、农业监测、安防与零售,将有望颠覆传统行业。但在推进过程中要破除各行业进入门槛的“无形”壁垒,殊非易事。同时,为了建立NB-IoT商业模式,如何加快建立合作伙伴生态圈,解决互操作和一致性问题也是持续的考验。 3. 芯片和模组成本难以下探? 物联网是一个长尾市场,覆盖芯片、模组、终端、网络、平台和应用等多个领域。因此 NB-IoT的真正落地,需要形成从“底层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可以说芯片性能、模组成本等将对NB-IoT产业链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有分析称,NB-IoT芯片1美元、模组趋向5美元,才能使得商用门槛进一步降低,目前显然还太偏高。虽然各大运营商火力十足地投入NB-IoT阵营,但却各自为政,支持不同的频段,不仅在中间的网络层造成了数据互通的阻碍,而且因为其频段各异,对于下游的芯片、模块产业来说,因为多频段支持的需要而必须额外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与eMTC的竞合关系也或面临微妙的此消彼长,是齐头并进还是各行其是,难以厘清。 虽然传言说现在几乎所有主流的芯片和模组厂商都有明确的NB-IoT支持计划,但真正有所动作和时间表的芯片厂商恐只有华为、高通和中兴微等。 对作为NB-IoT的积极参与者华为而言,NB-IoT是一个大战略。在此领域的布局可谓是全方位覆盖式的,已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端到端NB-IoT解决方案。近日,华为表示由台积电代工的 NB-IoT芯片将在6月大规模发货。从具体产品来看,华为单模芯片共有 2 款,即 Boudica120 和 150;NB-IoT 双模芯片方面,目前华为还未推出相关产品。模组方面,华为表示将加大相关产品的进展。 高通的芯片是NB-IoT和eMTC双模芯片;Intel的芯片目前主要是以测试为主,商用芯片也将晚一些发布;中兴微、大唐的芯片也都在研发当中。 周晋表示,目前主要是芯片太少,大部分厂家芯片没上市,中兴微也是9月底商用。中兴微芯片是700Mhz到2100Mhz全频段的,未来合作伙伴模块第一版会是800Mhz/900Mhz/1800 Mhz三频段同时支持的。 NB-IoT究竟能在物联网中占有多大的市场,占领多少应用场景,还需要芯片、模组、终端、运营商和垂直行业各个环节共同的努力和探索。目前来看,LPWAN技术的发展仍将存在分歧,而NB-IoT必须加速发展,才能赢得市场机会。 Read more.
干货:关于NB-IoT的27个技术对答
1、NB-IoT的网络架构如何组成? 建设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将趋于更加简单,分工更加明晰。 2 国内外运营商对NB-IoT的频段是如何划分的? 全球大多数运营商使用900MHz频段来部署NB-IoT,有些运营商部署在800MHz频段。 中国联通的NB-IoT部署在900MHz、1800MHz频段,目前只有900MHz 可以试验。 中国移动为了建设NB-IoT物联网,将会获得FDD牌照,并且允许重耕现有的900MHz、1800MHz频段。 中国电信的NB-IoT部署在800MHz频段,频率只有5MHz。 3 国内运营商拥有的可使用的NB-IoT频段 4 NB-IoT网络部署时间表? 中国联通在2016年在7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长沙、银川)启动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以及6个以上业务应用示范。2018年将开始全面推进国家范围内的NB-IoT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计划于2017年开启NB-IoT商用化进程。 中国电信计划于2017上半年部署NB-IoT网络。 华为联合六家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沃达丰、阿联酋电信、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在全球成立六个NB-IoT开放实验室,聚焦NB-IoT业务创新、行业发展、互操作性测试和产品兼容验证。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完成NB-IoT协议的技术验证演示。 5 非运营商能否部署NB-IoT网络? 答案是否定的。 6 NB-IoT是否需要实名制? 全部需要,跟踪到责任主体。 7 NB-IoT是不是都采用eSIM? NB-IoT的产品特点是不需要安装配置,直接开机连接网络就能工作,并支持自动登记设备和空中升级等功能。 SIM卡和eSIM将会长期共存,运营商拒绝软SIM的模式。 8 运营商对2G/3G网络的退网计划是什么? 中国联通有可能在2018年逐步关闭2G网络,有些地方可能是关闭3G网络。 日本的移动运营商已全部关闭2G网络,美国的AT&T、澳大利亚的澳洲电讯(Telstra)和澳都斯(Optus)已经宣布2G网络关停计划。 Telenor计划于2020年关闭其在挪威的3G网络,随后在2025年关闭其2G网络。 有些运营商考虑到有超过1亿的GPRS物联网终端、以及低端GSM手机的长期存在,又因为GSM复杂度较低和没有专利费的原因,成本长期低于LTE,因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运营商会维持GSM频段来继续运营。 9 运营商之间是否支持NB-IoT漫游? 答案是否定的 10 运营商如何保障NB-IoT网络的稳定性? NB-IoT直接部署于GSM、UMTS或LTE网络,即可与现有网络基站复用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但是使用单独的180KHz频段,不占用现有网络的语音和数据带宽,保证传统业务和未来物联网业务可同时稳定、可靠的进行。 NB-IoT的控制与承载分离,信令走控制面,数据走承载面。如果是低速率业务就直接走控制面,不再建立专用承载,省略了NAS与核心网的建链信令流程,缩短唤醒恢复时延。 NB-IoT是可运营的电信网络。 这是NB-IoT区别于GPRS、LoRa、SigFox等技术的关键。 11 运营商如何利用NB-IoT网络盈利? 运营商已有的QoS服务质量保证、网络安全、电信级计费、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继续保持行业优势,NB-IoT网络可以让运营商加固物联网领域的业务服务能力,包括云服务提供、海量客户管理、物联网实名认证、系统总包集成、大客户高端定制服务等方面。 12 和NB-IoT相关的价格问题? 运营商资费:一种是按流量计费,一种是按消息计费,趋势将低于GPRS费用 芯片价格:低于2G主芯片,合理期望价$1 模块价格:低于GPRS模块价格,合理期望价$2 终端价格:依据实际功能定价 维护成本:远低于现有网络维护成本 补贴政策:前期运营商将提供较大的运营补贴 13 […] Read more.
NB-IoT/LoRa/eMTC和蓝牙/WiFi互补效应的几个典型案例
本文来自:2017-06-03 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在物联网商用中,已有不少企业通过低功耗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补实践带来更好的物联网用例。总结来看,这种“互补效应”体现在对原有解决方案的纵向扩展、复杂场景下更多选择以及新增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使得现有的产业可能形成新的生产经营模式。 1、对原有解决方案的纵向扩展 不可否认,在大量固定场所中,局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具有优势,如智能家居频繁、实时、大数据量交互中,WiFi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室内照明、开关等场景下,低功耗蓝牙、Zigbee的Mesh功能发挥作用;室内定位往往借助于蓝牙Beacon,还有传统的433无线等局域连接方式的超低成本也成为不少室内场景中的选择等。不过,当这些固定场所的应用往往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管理,一些可复制和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没法形成。 举例来说,国内一家名为Sensoro的创业公司起初为大量商场、体育场馆、旅游场馆等室内场景中部署了数十万低功耗Beacon传感器,实现室内定位、客流分析、环境监测、数字化体验等服务,然而对这些在室内广泛部署的传感器进行统一管理时往往需要本地的网关设备,而Beacon有限传输距离的特点使得需要大量网关,带来施工、管理成本。在引入LoRa技术后,Sensoro开发出内嵌近场和远场通信协议无线通信芯片,近场通信通过低功耗蓝牙实现,远场通信通过增强的LoRa协议实现,其传感器嵌入该芯片后,实现了对原有室内定位场景解决方案的纵向扩展。此时,仅需在传感器密集区域部署少量LoRa基站,即可将所有传感器远程管理起来。 无独有偶,寻息电子也推出了蓝牙+LPWAN位置服务系统,通过iBeacon实现近场各类感知数据的采集,通过LoRaWAN将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回传。 室内定位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蓝牙解决方案借助低功耗广域网络实现纵向扩展的案例,这里LPWAN和LAN只有互补关系,没有替代关系。 2、复杂场景下更多选择 不少物联网应用面对着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往往需要多种无线方式互为备份和补充,尤其是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物联网终端和应用。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多种无线方式共存的设备:2G/3G/4G蜂窝网络和WiFi、蓝牙、NFC等近场网络功能均存在,在不同场景下用户可切换至合适的无线方式,实现最好体验。 大家还记得5月23日摩拜单车和美国高通、中国移动合作启动中国首个eMTC/NB-IoT/GSM多模外场测试吗?共享单车采用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来进行数据传输,而面对城市中复杂的环境,车锁通信采用eMTC/NB-IoT/GSM多模方式,根据网络环境、车辆速度、车辆状态选择通信方式,保障了在城市环境中的无缝通信。除了这些广域通信技术外,蓝牙这种局域通信技术和其互相补充,其中高通MDM9206调制解调器和摩拜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将被用在摩拜单车“智能推荐停车点”中,全面实现“亚米级”定位;另外,大部分时间中,用户开锁主要是通过广域网络实现指令传输的,而当广域网络不能支持快速开锁时,用户可以通过蓝牙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快速开锁,蓝牙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备份方式,这无疑是共享单车应用场景中低功耗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互补性的典型表现。 3、新增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以往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局域网络技术的物联网场景中,厂商更多构建的是用户合适的使用场景,而对自己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缺乏更好的方式。低功耗广域网络在各类产品中商用后,厂商可以对自己已经卖出去的产品进行远程生命周期管理,或许基于此能够形成更好的商业模式。 举例来说,以往智能家居厂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局域网络技术带来的使用场景和体验上,尤其是一些用电的家电、家居类设备,通过WiFi、蓝牙等技术提升用户和设备之间的交互,或形成场景化体验。厂商对于这些设备的管理也是通过家庭网关收集设备的无线模块采集的信息。不过,家庭中大部分设备并非每天24小时带电运转,用户对家庭中的洗衣机、空调、电饭煲等终端只在需要的时候通电,而且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使用这些家电、家居设备时并不一定要连接网关,有些甚至从未使用联网的功能。此时,这些智能家居厂商并不能了解到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售出后和厂商之间的信息来源被切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无从说起。 此前曾有厂商考虑过通过蜂窝网络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但2G/3G/4G模组功耗较高,在设备不带电时电池供电无法支撑,而低功耗广域网络,尤其是运营商级网络的部署,给这些厂商前所未有的机会。以空调为例,嵌入NB-IoT模块并用电池对模块供电,定时采集空调中滤网、电机等核心元器件状态以及位置信息等,在空调5-10年的更换周期中,不论空调是否接通电源都能够做到持续在线,且在空调出厂、销售、使用、转售、回收、报废等一系列生命周期各阶段能够及时获取信息,提供合适的服务,达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近期,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厂商纷纷和通信设备、运营商合作,研发和测试基于NB-IoT的家电,能够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可以说是其积极拥抱NB-IoT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像目前不少重型机械、打印机、洗地机等设备已经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一样,对于一些通过低功耗广域网络可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设备产生来说,也可以探索向服务供应商转型,未来该行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模式或许发生根本性变革。不得不说,低功耗广域网络让原来仅采用WiFi、蓝牙、Zigbee的智能设备的厂商有了更好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可以看作是两者“互补效应”带来的产业变革。 作为一个多样化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物联网应用的问题,在NB-IoT/LoRa/eMTC等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还未大范围商用的时间里,我们更需要从整体视角去考虑各种技术之间的互补替代关系,而不是一味强调新兴技术的“无所不能”。 Read more.
NB-IoT/eMTC/LoRa正和WiFi、蓝牙、Zigbee激烈竞争?
近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在其最新的无线连接技术市场报告中称,在物联网领域,无线局域网络解决方案正在面临着蜂窝网络和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的激烈竞争和威胁,在交通、物流、公用事业、能源管理、智慧建筑、工业自动化以及智慧农业等一些垂直行业中尤其如此,而低功耗广域网络的威胁效应更为明显。 不可否认,低功耗广域网络在大量场景中解决了原有局域网络存在的难点,如一些设备的功耗可以大大降低、不局限于某个固定场所的网络环境等。不过,与其说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对于局域网络技术形成激烈竞争,不如说是它弥补了局域网络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短板。从物联网整体发展角度来看,低功耗广域网络对于WiFi、蓝牙、Zigbee等局域网络形成的互补效应大大高于替代效应。 低功耗广域网络对局域网络技术发起竞争? 在近一年前NB-IoT核心协议冻结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界相关人士对物联网高度关注,不少人认为NB-IoT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原来局域网络方案为主的场景中会有大量的应用,替代原有局域网络方案。 事实上,大量原来采用WiFi、蓝牙、Zigbee技术来进行物联网方案设计的厂商高度关注技术进展,不少开始研发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络的产品和方案,在一些场景下替代了ZigBee、Z-Ware和WiFi的功能。今年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期间,海尔发布了首款NB-IoT空调,一些媒体就针对WiFi的配置复杂度、穿透能力等弱点来暗示NB-IoT在家电中对WiFi的替代效应。 媒体宣传和企业的关注,无怪乎人们会形成低功耗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的激烈竞争的观点。在ABI Research看来,LPWAN对局域网络的替代效应可以总结出一些理由: (1)低功耗广域网络一开始就专为物联网设计,由于其更广的覆盖范围、便于部署、扩展性强,使得它们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而如WiFi、蓝牙等无线局域网连接技术一开始主要是为计算机和消费应用而生,只是物联网设备的一些需求后来才逐渐进入到物联网一些垂直领域。 (2)低功耗广域网络,尤其是基于蜂窝网络的技术在可靠性方面往往优于局域连接解决方案,与局域网络技术相比,低功耗广域网络只需要少量的中继、网关即可支持终端之间远距离传输,且终端连接规模伸缩性强,可支持从少量终端接入,亦可支持海量接入,还能提供数年甚至10年超低功耗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局域网络技术所不具备的。 因此,面对商用速度日益加快的物联网市场,ABI Research认为,局域网络解决方案要保持竞争优势,其产业链参与者,尤其是芯片和终端供应商应该充分利用局域网络技术的Mesh功能、超低芯片成本、广泛的可用性、已有的品牌形象、已被验证的技术场景、支持IPv6、没有网络费用的优势,以及具备高数据速率、可以与手机等界面建立起较好的人机交互体验等,和低功耗广域网络形成差异化。 基于对整个物联网市场的观察,ABI Research预测到2022年低功耗广域网络和传统的M2M蜂窝网络技术将带来5.75亿的出货量,其增速将快于采用局域网络技术的设备。 “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这些“替代效应”好像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WiFi、蓝牙、Zigbee产业链的从业者们感到压力。不过,从产品体验和技术实现角度来看,大部分所谓的“替代效应”其实只是“互补效应”,不少场合是原有局域网络本身就没法很好解决的,而目前使用LPWAN方案后,能够实现更好的体验。 Read more.
云狐时代:lora、NB-lot技术加速工业4.0物联智能时代
中新网5月25日电  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工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概念。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工业制造的紧密融合,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智能物联网将成为工业4.0的主动力。云狐也在早已构建基于lora、NB-lot等新型技术的物联应用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新型物联解决方案。 Lora和NB-lot作为低功耗广域网的两个代表性技术,其在物联网发展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的发展要考虑到应用成本、覆盖率、传输速率需求等,其很大一部分需求低功耗、寿命长的传输模式,而Lora和NB-lot可以根源上解决这一部分问题。例如:Lora具备超低功耗、超强穿透能力、超强传输距离、超强寿命、连接广泛、成本低等优势特性,可以智能的化的解决智能抄表、智能路灯监控、智能停车泊车、智能家居、井盖检测、弱势人群监护、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污染监控等一系列的实用性智能应用。进而改变了以往繁琐布线布网、网络资源占用、成本高等致命缺陷,可以极大的促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而近年NB-lot的出现,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将广域网的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模式正好解决了多项小型数据传输需求,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引领出爆发式的智能物联应用。 在国内大型智能研发企业中,云狐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Lora和NB-lot只是其应用的技术之一。近年云狐将智能工作装备和平台作为业务核心,通过“云+移动应用+智能工装”的高维度生态服务,实现各个行业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应用,为军队、警务、政府、企业等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云狐独立开发了worksforce智能平台和云狐智能工装,可为政企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快速实现智能综合应用。目前,云狐worksforce平台及智能工装已经在石化、测绘、警务、电力、石化、单兵作战、快消品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云狐结合软硬一体式发展,将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应用装备实现软硬结合,形成物联式的智能应用。云狐的防爆终端、信息加密终端、以及测绘终端、扫描终端等智能工装,在行业内都具有了广泛应用。 云狐在逐步实现行业的智能化应用,力致将更多的智能工作装备及平台应用到各行各业,全面助力于工业4.0时代。 Read more.
NB-IoT、eMTC、LoRa的商用进展
当前,NB-IoT炙手可热,得到三大运营商的高度关注。但与此同时,eMTC、LoRa等其他物联网标准,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哪种物联网技术更加成熟?运营商应重点发展哪种技术?这些问题引起各方的诸多争议。 据悉,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厂商,大唐移动具备得天独厚的管道技术能力,研发了从核心网到接入网,以及匹配主要芯片厂商的端到端管道网络。不仅如此,大唐移动还推出了物联网安全云平台,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传输,满足了专用及通用通信系统的安全需求。在物联网终端布局中,大唐移动通过合作与自研的方式推出了多种行业应用终端,具备完善的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 三大技术都是主流,各有优劣 “这3种技术都属于物联网的主流技术。”陈博说。NB-IoT基于LTE频段,带宽只有200kHz,特别适合广域网、低功耗、低速率的连接。作为蜂窝物联网Pre 5G的重要演进路线,全球主流运营商以及各种垂直应用行业都比较看好这种方式。 eMTC名为增强的机器类通信,天生就带有LTE血统,带宽1.4MHz,可以在LTE系统上直接升级软件支持;同时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语音功能。但其成本要比NB-IoT高,可以考虑用作蜂窝物联网的重要补充。 而LoRa属于非授权频段的物联网技术,更适合在小范围网络内部署应用。 “这3种技术各有优势,通过结合不同应用,可以发挥自身最大优势。”陈博介绍。比如,在绝大多数场景的应用是以低速率、广覆盖、低功耗为基础的,如环境监测、智能停车、智能抄表等,可以通过NB-IoT解决;在少部分需要中速率业务甚至语音业务的场景中,比如智能手表、车辆移动性管理等,需要使用eMTC加以解决;而LoRa由于主要承载在非授权频段,且受限于无线覆盖范围,在一些短距覆盖和专用网络场景中,比如同一农场内的数据处理,运营商可以通过LoRa来解决。 从标准和试商用进程看,三大技术各自进展如何,哪些会更快成熟?对此,陈博说,2017年已经是NB-IoT技术的商用元年,虽然NB-IoT产业链的推进和商用模式已清晰,但受限于产业链和成本,真正蓬勃发展预计还需1~2年。不过,一旦NB-IoT模块价格因规模量产下降到预期水平时,NB-IoT技术的发展将得到大力推动。 另一方面,eMTC支持“VoLTE+移动性+定位功能”,可以灵活满足各种商用场景的需求;而且,eMTC在900MHz频段上商用的成本和时间将远远小于NB-IoT。从标准和产业链上看eMTC具备先发优势,但从发展潜力和物联网自身特点上看,NB-IoT将会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而LoRa已经商用多年,不存在技术瓶颈,因此短期内仍然会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有人提出,目前热门的NB-IoT技术存在互通问题,LoRa将成为主流。这样的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对此,陈博表达了不同理解。他提到,NB-IoT适合于广泛的通信网络应用部署,而LoRa相对更加适合在局部场景内应用。比如在一个汽车工厂里,可以使用LoRa技术对汽车的生产环境、生产线进行数据跟踪分析,可是一旦汽车离开工厂成为共享汽车,LoRa就鞭长莫及,但可以通过运营商的广域网络利用NB-IoT技术传输数据。未来发展上NB-IoT和LoRa在不同应用场景内均会存在大量应用,短期内将会共存。 eMTC得到了诸多国外FDD运营商的支持,FDD制式的eMTC技术在网络和产业上并不存在瓶颈。在中国, eMTC迟迟没有商用。对此,陈博解读说,一项技术是否能商用一方面取决于其端到端的成熟度,高通等外企已推出支持FDD的eMTC芯片,但TDD的eMTC芯片商用进度相对缓慢。而华为则主要着眼于NB-IoT。另一方面芯片成本和物联网应用场景也是垂直行业部署应用的重要考量之一,现阶段eMTC的成本比NB-IoT要高,这也是其商用缓慢的原因。 国内NB-IoT技术发展迅猛 近期中国电信召开物联网恳谈会,公布NB-IoT以及Cat1模块芯片补贴政策,还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商用网。中国联通在上海发布NB-IoT试商用策略,声势浩大。中国移动虽然未确定重点推NB-IoT还是eMTC,但现阶段中国移动NB-IoT在全国试点火热。 从设备商角度看,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对不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态度和补贴政策有何差异?陈博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明确表示先商用NB-IoT,后商用eMTC;中国移动则对两种技术进行并行测试,首先商用NB-IoT还是eMTC悬而未决。 具体而言,中国电信即将完成800MHz LTE全网重耕,届时其4G网络覆盖可实现CDMA覆盖水准。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商用的新一代物联网(NB-IoT)网络。这是全球目前覆盖面最广的窄带物联网,全网31万个基站实现同步升级,不仅让中国引领了全球物联网的发展潮流,也为全球其它运营商部署NB-IoT提供了商用经验。 中国联通考虑同步推进NB-IoT和eMTC,在NB-IoT频率选择方面,中国联通将推进900MHz与1800MHz双频组网的方式。这项决策基于多方面考虑,既包括对中国联通900MHz频段清退压力的考虑,也包括对目前市场核心产业支撑情况的考虑。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覆盖方面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争取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产业聚焦的省会及重点城市规模覆盖、有潜在需求的城市提前布局。在核心网方面,中国联通将集中建设独立的NB-IoT虚拟化核心网,以实现核心网平滑升级。 从中国移动角度看,eMTC支持TDD接入,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900MHz重耕许可获批之前,即可开展基于eMTC的商用。不可否认的是,eMTC在900M频段上商用的成本和时间将远远小于NB-IoT;同时,eMTC也是支持FDD接入的,这意味着其面向的全球市场将更加广泛。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在绝大多数场景下,eMTC不仅商用风险小于NB-IoT,而且商用模式更加成熟、丰富。比如eMTC可应用在儿童手表、电梯管理、公交出行、户外广告、无人机(行业)等领域。并且eMTC芯片也有华为、高通、英特尔等芯片厂家的支持,且相较而言更加开放。在网络层面,eMTC仅需软件升级即可。这是NB-IoT网络系统层面所不具备的。 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在NB-IoT技术上也持续推进。中国移动已经在鹰潭部署地市级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并具备业务的实用功能。而且,既然中国电信和联通均将相继前后商用NB-IoT和eMTC,预计中国移动也不会例外。 中国移动同时推进NB-IoT和eMTC两种技术验证与测试。虽然中国移动推进步伐没有计划的快,但是稳健扎实的节奏,帮助设备商与运营商能够在技术测试和产品验证方面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往往扎实的技术性能是成功商用的基础。 Read more.
NB-IoT、eMTC与LoRa三大物联网技术相争,共存还是鏖战?
近两年,各个物联网技术利益方发生了不少争论,到底哪种技术更有优势?这些技术是走向融合还是继续鏖战?未来是共存还是选择性发展 咨询机构IDC认为,到2020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最大的需求来自工业,“工业4.0”、智能制造概念加速照进现实,McKinsey预计,2025年制造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到2.5万亿美元。因此,在今年2017世界移动大会(MWC)上,物联网成为最热话题,垂直行业及来自全球各大洲的运营商都进行了IoT应用及技术相关的展示。其实,物联网是5G的重要场景,各国都展开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涌现出多种不同速率的物联网技术。其中,NB-IoT、eMTC以及LoRa关注度很高。 NB-IoT是基于窄带(200KHz)的蜂窝物联网技术,是专门为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业务设计的(基于FDD模式);eMTC工作在在LTE系统基础上,为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业务拓展新功能,可在LTE系统上实现软件升级(FDD模式、TDD模式)。除了工作在授权频段的上述两种物联网技术外,业界还存在工作在非授权频段的物联网技术,如LoRa/Sigfox。尤其是LoRa,在低功耗、短距离应用方面已经走在市场前列,已有运营商表示支持这两项技术。 2017年,全球的物联网建设将迎来大规模发展,上述几种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进展和商用情况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全球电信运营商市场上,中、美、日、韩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均在广泛布局NB-IoT与eMTC技术。而在NB-IoT方面,GSMA的预测显示,NB-IoT的出现将极大促进蜂窝物联网产业发展,在2020年将有30亿物联网连接承载在运营商网络上,相比今日有7倍的增长。在NB-IoT方面,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商用进展和规模已走在世界前面。不过,国外运营商对三大技术的态度与中国运营商有很多差异。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上万亿美元的物联网市场空间中,北美、西欧、亚太市场空间将占据超过80%市场规模。据悉,欧洲运营商同时考虑NB-IoT和eMTC,但NB-IoT进度更快。而北美运营商青睐eMTC。2017年3月,Verizon在美国开启了eMTC的全国商用,网络覆盖广阔。而2017年2月底,AT&T、KPN、KDDI、NTT docomo、Orange、Telefonica、Telstra、TELUS和Verizon在MWC2017(移动世界大会)上确认支持eMTC的全球部署。此外,LoRa也在全球范围内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韩国电信SKT、印度塔塔电信等都开始在全国完成LoRa骨干网络的部署。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已有包括法国、荷兰和美国在内的16个国家部署了LoRa网络。 有分析认为,这是部分运营商迫于市场压力而做出的选择。“国外运营商建设物联网也是综合考虑成本、升级方式、发展前景等多种因素。”一位业界专家表示。这点与国内运营商是如出一辙的。但是国外中小运营商众多,其管理方式决定了其建设思路多样化。具体到国内运营商,对这三大技术是如何定位的?中国电信:坚定NB-IoT,年内升级网络支持eMTC由于中国电信CDMA网络发展到3G之后,没有后续演进路线。所以中国电信必然全力以赴建设基于FDD的NB-IoT网络,不存在选择上的纠结,力量用在一处。 5月17日,中国电信宣布建成全球目前覆盖最广的商用新一代物联网(NB-IoT)网络,实现31万个基站升级。 2017年1月20日,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基于3GPP标准的NB-IoT V1.0网络版本,这是全球首发的可测试、可建设、可商用的全套NB-IoT企业标准。2017年一季度,中国电信通过7个省市、12个城市的规模外场试验,将NB-IoT V1.0网络版本在商用网络中进行网络试验和互通穿透工作,并于今年3月完成网络侧测试。2017年3月,深圳水务集团、中国电信联合宣布全球首个NB-IoT物联网智慧水务商用项目成功上线。为发展NB-IoT和CAT1,中国电信正式发布3亿元物联网专项补贴,其中NB-IoT模块补贴额20元/模块,计划补贴500万模块;CAT1单模模块补贴额40元/模块,计划补贴250万模块;另外中国电信计划投入1亿元补贴物联网重点项目,以模块补贴为主要激励方式,延续2016年基本政策:2G/3G补贴额20元,4G全模补贴额40元。未来,中国电信计划承载从高速4G+(CA)、中低速CAT1,到NB-IoT等全系列业务。同时,中国电信正积极准备和试商用5G,提前进行下一代物联网业务与生态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移动目前没有FDD牌照,中国联通的NB-IoT主力部署在1800MHz频段,产业链不够成熟。因此,在NB-IoT大规模商用方面,中国电信有望长时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中国联通旗帜鲜明推NB-IoT,试点eMTC,关注LoRa在LPW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发展上。但是,中国联通在发展节奏上要慢一些,在规模上小一些。双方采用的频段也不同。在发力NB-IoT同时,中国联通启动了eMTC试点,未来计划规模发展eMTC应用。而且,中国联通认为LoRa可能会是蜂窝广域接入很好的补充。中国联通是最早投身于物联网产业的运营商之一,2015年2月其智能水表原型机即亮相于世界移动大会,在NB-IoT的早期阶段便已积累起大量成果。在去年,中国联通发布了迪士尼智能停车样板,其中包括10个NB-IoT规划站点,超5000个乐园停车位,可实现车位管理、车位查询、反向寻车等智能化功能。 目前,中国联通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开通了NB-IoT试点,预计到2018年将具有千万级连接的支持能力。其中,上海联通作为联通集团NB-IoT领域的桥头堡,截至今年2月已经建成800个站点的全国最大规模试商用网络,是中国第一家实现全域覆盖的省级运营商,并推出了众多商用案例。但是在整体推进节奏上,中国联通慢于中国电信。而且在网络部署策略上,两家运营商也有差异,中国电信是在800MHz低频段上部署NB-IoT,而中国联通则是在900Hz/1800MHz双频上进行部署。中国联通900MHz频谱资源受限,不得不将超过80%的NB-IoT基站在1800MHz频段升级部署。中国联通在推进NB-IoT试点商用的过程中,启动了eMTC试点。这是因为,中国联通认为这两项技术并不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未来eMTC将更多承载传统蜂窝网业务升级以及部分LPWN的需求。除了NB-IoT和eMTC,中国联通还关注其他物联网技术,如LoRa。中国联通认为,虽然目前从整个产业和商用的情况来看,LoRa商用有超前的趋势,但是LoRa在覆盖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受政策影响,室外广域覆盖受限),所以LoRa可能会是蜂窝广域接入很好的补充。因此,中国联通在推进蜂窝网演进部署同时,会依需求局部LoRa补充,加快2G物联迁移 。 中国移动NB-IoT和eMTC两手抓,或将LoRa当补充。国内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NB-IoT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纷纷宣布各自NB-IoT网络已可商用。中国移动虽然没有宣布商用,但也不甘落后。近日在成都,摩拜单车宣布和四川移动、设备商达成战略合作,全球第一个基于NB-IoT 900MHz共享单车业务试验将落地四川。对NB-IoT的部署和eMTC的研发中国移动早已着手,于今年1月部署了国内首张地市级NB-IoT网络,eMTC商用尚待时日。“2017年中国移动将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4个城市开展NB-IoT及eMTC的规模试验,后续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开展商用,2018年将实现全网规模商用。”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MWC2017上如此宣布。在中国移动专家看来,相对于NB-IoT,eMTC有多方面优势:eMTC带宽约为1.4MHz,而NB-IoT的带宽只有几百kHz,所以eMTC更适合速率要求比较高的业务;eMTC支持语音,理论上支持VoLTE;eMTC对移动性的支持更好,小区切换时业务连续性好。但目前NB-IoT只有FDD一种制式,而eMTC有FDD和TDD两种制式。eMTC的FDD产品研发已经比较成熟,鉴于中国移动现没有FDD牌照,所以还不能使用FDD eMTC。因为目前全球使用FDD网络的运营商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一般全球厂商开发eMTC都从FDD制式开始,TDD的eMTC产业进展要比FDD eMTC慢。在TDD网络方面,目前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TDD网络运营商,正积极推动TDD制式的eMTC产业发展。在中国移动看来,除了积极研发的授权频段物联网技术外,非授权频段的技术如LoRa等或许可以作为物联网的补充。 Read more.
联通物联网建设全面提速 推进NB-IoT和eMTC技术试点
在大连接时代,运营商都在积极把握物联网发展机遇,推进蜂窝物联网的建设。中国联通在移动蜂窝物联网演进及业务探索方面全面提速,争取实现物联网技术尽早商用。 物联网产业热度持续升温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都对信息产业升级抱有极大的热情,物联网在这一浪潮中受益颇多,各大知名投资公司、咨询机构都对物联网给予了非常乐观的评估。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人口、政策以及技术产业升级等多重福利的推动,因此中国成为了全球物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与人的互联已趋向饱和,万物互联催生海量基础连接需求,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契机和利润增长点,运营商纷纷瞄准广阔的物联网业务空间。目前物联网业务增长迅猛,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量将达到300亿,收入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国内年复合增长率达50%。 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也需要更新换代。2015年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移动蜂窝技术形态和应用场景都得到了扩展。 海量物联是5G的重要场景之一,各大标准组织纷纷推出了LPWA技术。3GPP针对各种典型物联网场景已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在低功率、大连接场景中,基于LTE的NB-IoT/eMTC已被定位为5G基础技术;在高速率、大带宽场景中,载波聚合、MIMO等技术陆续推出;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中,MEC、V2X等技术正在研发中。在短距离物联网接入方面,IEEE将于2018年推出IEEE 802.11ah(HaLow)标准。IEEE的目标是拓展覆盖能力,向广域方向演进。除了这两大标准组织外,还有其他各类技术联盟在推出新的广域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如2015年Semtech成立的LoRa联盟推出了LoRa技术。 内外场测试积极展开 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推进NB-IoT和eMTC技术试点。试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场实验,依托于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主要推进各类物联网技术对接;另一部分是外场测试,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10多个城市同步推进测试工作。 中国联通在业务试点方面进展迅速,在上海部署了800多个基站,可以满足上海绝大部分区域业务接入的需求;另外在福州部署了200多个基站,完成了700多个水表改造工程。 中国联通将考虑同步推进NB-IoT和eMTC,因为中国联通认为这两项技术并不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未来eMTC将更多承载传统蜂窝网业务升级以及部分LPWN的需求。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联通将启动NB-IoT的商用建设。 在NB-IoT频率选择方面,中国联通将推进900MHz与1800MHz双频组网的方式,这项决策基于多方面考虑,既包括对中国联通900MHz频段清退压力的考虑,也包括对目前市场核心产业支撑情况的考虑。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覆盖方面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争取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产业聚焦的省会及重点城市规模覆盖、有潜在需求的城市提前布局。在核心网方面,中国联通将集中建设独立的NB-IoT虚拟化核心网,以实现核心网平滑升级。 除了NB-IoT和eMTC,中国联通还关注其他物联网技术,如LoRa。虽然目前从整个产业和商用的情况来看,LoRa商用有超前的趋势,但是LoRa在覆盖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LoRa可能会是蜂窝广域接入很好的补充。 业务探索集中在热点领域 在NB-IoT和eMTC试点之前,中国联通对NB-IoT未来可能会规模应用的区域做了调研,研究了各行业以及各省份的情况。经初步预测,NB-IoT以及eMTC业务需求的大规模爆发期可能会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规模爆发的领域更多集中在公共事业以及智慧城市方面,这两方面也是中国联通重点关注和业务试点集中的领域。 在智慧停车方面,2015年中国联通与华为、申迪集团(迪士尼国内合作方)共同签署了4.5G战略合作协议,在迪士尼区域建设了15个基站,为400个左右停车位部署了基于NB-IoT的地磁,提供智能停车服务。 在智慧照明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路灯端到端解决方案。NB-IoT技术将主要用于智能照明功能实现。目前中国城市照明路灯总盏数为9186356盏,据统计2015年智能路灯占全国路灯的比例仅有2%。在未来2年内,我国将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这有助于拉动智能照明市场的发展。 中国联通在智能燃气方面也进行了业务探索。目前燃气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阶梯收费实施难、抄表入户难、资金周转效率低、安全事故率高、数据准确率低、管理运维效率低、拖欠费用、篡改数据、人员管理难度大等。而中国联通在深圳推出的智能燃气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燃气的集抄系统由数字远传燃气表和燃气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组成,实现无人自动实时抄表,降低了人工抄表成本,提高抄表的实时性、准确性,还能实现燃气管网的实时监测、输差统计、能耗监测、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易于实现“一户一表”及“阶梯燃气价”。 在智慧井盖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井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的城市内井盖数量多达几百万个,用途涉及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多个行业。各行业有独立的井盖管辖权,但巡逻监管是城管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物权分离,管理难度极大。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井盖传感器安置在井盖底部,内置NB-IoT模块和GPS模块,体积小巧,施工方便,可以实时显示井盖的位置、状态是否正常以及井盖开启的倾斜角度。 中国联通还将持续关注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而在环境监控和工、农业领域目前还处在应用培育、孵化的阶段。 聚拢行业伙伴 构建产业生态 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运营商作为广域接入主要的承接者,虽然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但是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盈利困难的问题,如低ARPU值、超多海量接入点等。运营商也一直在探索物联网时代的盈利方式,以及如何拓展管道之外的价值。 中国联通网研院也在考虑如何聚合行业力量,因此以NB-IoT作为核心的抓手和切入点,构建了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组建开放实验室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推动产业完成整个物联网端到端业务的落地,所以实验室承接整个NB-IoT试用业务网络环境的对接工作,包括网络接入、终端模组测试、远程试验、业务孵化和体验等。 开放实验室对接全国31个省市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渠道以及客户资源,实验室是中国联通和业内合作伙伴一起落地物联网业务资源置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主要承接技术验证、产品验证、业务对接等工作,最主要的职能在于对合作伙伴的聚拢。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目前业内主流芯片厂商、网络厂商和平台厂商都处在开放实验室的生态环境中,主要做业务对接、孵化和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在中国联通已经完成的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孵化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与ABB、ofo以及小米的合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