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WA物联网+行业头条

LoRa电能表在变电所场合的应用-安科瑞任心怡
摘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电能依旧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来源。电力配电快速成长,也带来许多问题。在电表安装地点分布广,或布线紧密情况下,传统的有线通讯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随着无线通讯的大力发展,无线物联网表作为一种能够在设备、线路不方便接线以及获取数据时,及时提供数据的查看与参考的装置,在这些特殊的场所使用显得尤为方便和重要,而LoRa就是无线通讯技术中常见的。远程抄表已成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LoRa,电能表,无线通讯,可编程无线仪表 引言: 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LoRa技术无疑也是热门的技术之一。相比传统的仪表接线和读取数据的复杂和麻烦,无线技术的需求应运而生。伴随着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连接需求的发展,LoRa技术也给我们仪表的物联网无线解决方案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LoRa的开放性,在市场应用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业务模式。 1 、传统仪表与LoRa通讯仪表对比 现有电表通信方式主要通过RS485、以太网或者Profibus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需要专线连接,布线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而依靠4G,NB等无线通信技术虽然能减少布线成本,但是由于其通信范围只适合基站无线通信,造价成本高,所以也不适合电表安装地点分布广的场合。 使用LoRa通讯仪表,不仅拥有覆盖性广、通讯成本低、效率高、传输实时等特点,还能提高企业对抄表业务的管理规范化,解决了布线繁琐的痛点也解决了分布散难以管理的问题。 2 、应用场景 图1系统图 如图1,LoRa通讯仪表既可以通过有线通讯的方式接入监控主机,也可以通过LORA通讯的方式接入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或者其他云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对所有安装了电气安全类产品的场所进行维护管理。 如图2,3,在变电所抽屉柜中安装 LoRa通讯仪表,既能实时检测各个回路的电参量及电能,又免除了与系统后头的通讯连线,通过LoRa与进线柜网关通信,从而上传至后台。 图2 LoRa通讯仪表 图3 网关 3 、产品介绍 1 产品概述 PZ 系列可编程无线仪表包括 PZ72L-E4/HZKCTLR、PZ96L-E4/HZKCTLR 等多款产品,是本公司按 IEC 标准设计,与技术同步的综合电力监控仪表。该系列产品具有完整的三相交流电量测量、四象限电能计量、谐波分析、遥信输入、遥控输出等功能,主要用于对电网供电质量的综合监控诊断及电能管理。 仪表具有 RS485 通讯功能,方便用户进行用电监测、集抄和管理。采用兼容 Modbus-RTU 协议;可带 470MHz无线通讯;可带四路开关量输入/两路开关量输出;4 路 NTC 测温。根据不同要求,通过仪表面板按键,对变比、报警、通讯等参数设置和控制。 PZ 系列可编程无线仪表可广泛应用于仪表本身带有测量所有基本电参量的功能,另外为了解决接线多接线困难的问题,把LORA这一无线传输技术添加进了我们的表内。通过仪表和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当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和不易读取数据时,可直接采用我们这款PZ无线表。表上还可以选配测温,可测环境温度或者是抽屉柜内温度,避免因高温出现问题,另外可通过DO及时给超温提供响应,可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事故,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 下图是LoRa通讯仪表产品图片: 图4 图5 2 产品特点 LORA通讯功能。可通过本款PZ无线表和网关进行搭配,实时监测基础电参量,并通过网关和LORA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给后台或者云平台供分析查看。而且仪表没有多余的通讯线,当用电出现异常时,用户可直接查到数据并分析排查。 表内测温功能。仪表可选配4路NTC测温功能,可实时检测温度,出现温度异常可实时超温报警,并通过DO接口外接声光报警信号。 支持多路开关量输入输出。96外形的PZ无线表可外接4路开关量输入,可以检测断路器防雷器等的状态,提供一个状态监测。同时表上带的2路开关量输出,作为无源常开触点,同时可用作报警。 中文显示。表内设置以及显示为全中文,更方便用户设置和理解。 事件记录。表计带有16条事件记录功能,可以记录DIDO的动作状态以及动作时间,可对发生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追溯性。 电能质量。表计带有谐波监测功能,可检测2~31次总谐波以及分析谐波含量。 PZ无线表具有1路RS485接口,1路LORA无线通讯,支持Modbus-RTU和DL/T-645规约,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监控后台可以是安科瑞监控主机,也可以是安科瑞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或第三方监控软件或平台。 4、 结语 随着无线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也大力支持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将无线技术与传统计量表计相结合也是一个创新。科技的发展总是会给市场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这样的产品不仅可以通过传统表计的485通讯线连接,同时也可以使用LORA无线通讯技术来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 相信在规范和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传统电力仪表这方面也会紧跟时代,出现更多更先进智能化的产品,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 Read more.
维安达斯LoRa系列产品介绍(三)
来源:VOAN达斯 一、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 WS-886-LR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WS-886-LR是一款基于LoRa无线远距离通讯的高稳定性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探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WS-886-LR是采用阻燃工程材料外壳及优良的生产工艺加工生产而成,外形美观,工作稳定;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可广泛用于家庭住宅区、别墅、宾馆等存在可燃气体的场所进行安全检测;探测器使用220V交流供电,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性能特点 ● 采用LoRa无线通讯技术,远距离传输信号 ● 采用220V交流供电,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 支持自检功能,识别传感器状态 ● 采用程序算法,深度校准燃气浓度 ● 实时监测探测区域燃气浓度 ● 语音报警功能,燃气泄漏紧急情况可提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 自带DC12V电源输出,报警时可用于联动机械手或其他设备 规格及参数 Read more.
30家国产无线连接(蓝牙/WiFi/NB-IoT/LoRa)芯片厂商调研报告
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市场驱动着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时对无线连接芯片、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告选择四类在中国市场相对普遍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包括蓝牙、WiFi、NB-IoT和LoRa),分别对每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相关的国产芯片设计公司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汇总30家国产无线连接芯片厂商,对每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应用方案和目标市场逐一分析和展示。 蓝牙BLE带动TWS耳机和定位服务快速增长 若按蓝牙的应用类别划分,主要有音频流设备、数据传输、定位服务,以及Mesh网络等。 音频流应用包括:语音通话、收听音频/音乐、视听设备、智能语音控制。2019-2024年增长率为7%,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15.4亿个。其中,增长最快的当数TWS耳机。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0年全球蓝牙耳机总销量超过3亿部,其中真无线立体声(TWS)蓝牙耳机的销量增长了近90%。这一市场存量和渗透率仍然很低,全球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蓝牙耳机,因此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数据传输应用包括:运动健身体征数据测量、医疗保健、输入和控制、物联网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13%,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15亿个。 定位服务应用包括:物品标签、仓储货物管理、室内定位导航、访问控制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32%,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5.38亿个。 MESH网络包括:智慧家居、智能建筑和照明、工厂和医院监控系统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26%,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8.92亿个。 其中增长最快的应用类别是定位服务,2024年出货量将是2020年的4倍。具有测向功能的电池供电蓝牙设备将成为未来5年的市场亮点,可以支持这些功能需求的蓝牙射频芯片将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位于苏州的初创公司桃芯科技就专注于蓝牙AoX定位技术。 事实上,蓝牙是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最为集中的技术领域之一。在我们挑选的30家无线连接芯片厂商中,有20家拥有蓝牙或WiFi+蓝牙产品线。TWS耳机市场火爆的最大受益者当数恒玄科技,成立5年就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超过360亿元。 WiFi 6将在3年内成为主流 Wi-Fi技术每4-5年迭代升级一次,目前的主流是Wi-Fi 5。最新一代的Wi-Fi技术标准是IEEE 802.11ax,2018年发布时Wi-Fi联盟将其更名为Wi-Fi 6。前五代Wi-Fi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带宽提升,而Wi-Fi 6的优化性能体现在支持频段、最大调制节点增多、最大传输速率提升、MU-MIMO、OFDMA、节能等方面。 与5G类似,Wi-Fi 6适用于对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消费类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以及超高清视频和VR/AR等;服务场景,如远程医疗;人群密集场合,如机场、酒店、大型体育场馆等;工业环境,如智慧工厂、智能仓储等。 当前Wi-Fi设备仍然以Wi-Fi 5产品为主,Wi-Fi 6产品有望在2021年进入快速渗透期。根据Dell’Oro公司预测,2019年支持Wi-Fi 6的芯片出货量占总出货量10%,到2023年将达到90%左右,WiFi 6将成为真正的主流。 物联网是Wi-Fi 6的主要驱动力。根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数据,全球物联网Wi-Fi芯片2019年出货量约为5亿片,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高速成长。Wi-Fi MCU主要应用分布于智能家居中的家用电器设备、家庭物联网配件(例如电灯和插座)、工业物联网等。 在我们筛选的30家无线连接芯片厂商中,不但有博通集成和乐鑫科技专注于WiFi领域的上市公司,也有WiFi 6初创公司速通半导体、WiFi路由器芯片开发商矽昌通信,以及亮牛半导体和南方硅谷等国产WiFi芯片厂商。 LPWAN技术和市场仍在摸索中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是一种远距离、低功耗、低带宽的无线通信网络。多数 LPWAN 技术可以实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网络覆盖,解决物联网产业存在的终端功耗高、海量终端连接、广域覆盖能力不足和成本高等困难,适合大规模部署。 LPWAN并不特指某一种技术标准,而是各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组合,他们普遍拥有以下特点: 低功耗:电池寿命可长达 10 年; 远距离:覆盖范围广,可达几十公里,在城市环境中的工作范围通常也超过2km; 低数据速率:占用带宽小,传输的数据量少,通信频次低; 传输时延不敏感: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不高; 低成本:由于规模大要求部署的成本低。 LPWAN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也称为非蜂窝LPWAN;另一类是由3GPP主推基于授权频谱,采用蜂窝通信技术的EC-GSM、LTE Cat.1/0/M1(eMTC)、NB-IoT等,也称为蜂窝LPWAN。在众多LPWAN技术中,NB-IoT与LoRa是目前使用最多,也是争议最多的,常被用来互相比较,但其实他们在技术定位和应用领域都有区别。 目前国内主推NB-IoT,这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支持对现有蜂窝基础设施进行软件更新,例如升级现有的 LTE 和 GSM 基站。重复利用现有的 2G 或 3G频谱,可迅速地实现国内和国际的覆盖与部署。NB-IoT的芯片则没什么限制,大家都可以做,目前主要由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和联发科等企业主导。 […] Read more.
一文看懂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LoRaMESH应用方案
来源: 信驰达 LoRa全称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作为一种扩频调制技术,最早由法国一家创业公司Cycleo 推出,2012 年 Semtech 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这一调制技术封装到芯片中,基于 LoRa 技术开发出一整套 LoRa 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网关和终端上不同款的 LoRa 芯片。自此,基于LoRa 技术的产品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LoRa技术在世界范围生根发芽,慢慢浸透到了物联网应用的每个角落,LoRaWAN技术也在快速推广。 信驰达科技推出的LoRaMESH方案是基于Semtech的LoRa直序扩频通信技术与分布式数据采集的一种物联网解决方案。 信驰达科技LoRaMESH方案可做到低功耗、远距离、可扩展、易使用、好管理、多接口等行业客户所关心的需求。 一.产品形式 LoRaMESH产品分为云端、网关、节点、传感器。 1.云端 云端支持数据实时监控、后台数据计算和告警反馈。为客户定制化开发功能丰富的后台数据管理平台。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 2.网关 信驰达科技LoRaMESH网关实现从节点到云端的数据传输,无需自己搭建服务器。LoRaMESH自主研发网关,拥有4 x 1T1R通道,4 x PA/LNA。网关下属多节点数据加密传输,网关架构灵活多变,支持多种通信入网方式,包括RS485,网口,USB等。网关还支持GNSS定位功能,实时监控网关所在位置。 3.节点 LoRaMESH节点采用信驰达LoRa模块RF-AL42UH,其中内部的ASR6501芯片采用内核32bits 48MHz Cortex-M0+,拥有128KB Flash和16KB SRAM,功耗睡眠最低功耗 3.2 μA。 节点支持两种角色,中继节点和终端节点,中继节点可以转发终端节点的数据至网关,大大扩展了LoRaMESH的网络覆盖范围,极高的扩展性可以灵活多变地构筑网络,LoRaMESH网关最多支持16000个节点,比LoRaWAN支持更多的节点。 4.传感器 节点网关迅速组网,建立多层网络拓扑结构,节点还可支持多种传感器。加载温湿度传感器的节点部署在智慧农场中,可以实时收集环境数据,上传至云端供管理人员查看,节点加载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物联网场景当中。 LoRaMESH网络拓扑结构,从云端,到网关,再到节点,模板化LoRa网络一键搭建,降低搭建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二.组网形式 1.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1)星状网络拓扑结构: 星状网络常见于:LoRaWAN、Modbus、家用路由器。优点在于维护管理容易,重新配置灵活,但是扩展性差。 2)树状网络拓扑结构及MESH网络拓扑结构: 树状网络拓扑结构简单,构成明晰,故障查找方便。 3)Mesh网络 Mesh网络拓扑结构节点互联互通,利用率高,网络自愈性强。 3. LoRaMESH对比LoRaWAN 传统LoRaWAN组网方式属于星状网络,连接距离短、扩展性差。远端节点连接不稳定或者无法连接。 而信驰达LoRaMESH组网方式属于混合网络,连接距离远、扩展性强,远端节点通过中继节点稳定入网连接。 4.LoRaMESH对比ZigBee 对于同时拥有低功耗、大容量、低成本特点的信驰达LoRaMESH和ZigBee技术有什么区别呢? LoRaMESH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基于LoRa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 […] Read more.
Semtech的LoRa®器件用于监测超级马拉松参赛者的安全
来源:Semtech 6月9日消息,Everynet公司是一家基于LoRaWAN标准的网络运营商,同时也为物联网行业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网络运营和维护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解决方案。 Semtech的客户Everynet利用Semtech的LoRa®器件和LoRaWAN®标准所具备的定位和追踪功能,在意大利一年一度的Tor des Géants超长距离马拉松比赛中监测参赛者的安全。 Tor des Géants超级马拉松赛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赛事之一,参赛者要在150个小时以内的时间里跑完330公里的路程,其中海拔高度有变化的路段超过24000米,参赛者要每天24小时在其中连续跑几天,每次间隙休息最多只有20分钟。 黑暗、疲劳、寒冷和海拔高差都是非常危险的因素,要应对这种比赛,必须要有极高水平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有确保参赛者安全的设备。 “通过基于LoRaWAN的网络连接,Everynet能够简单而有效地为整个Tor des Géants区域提供网络覆盖,其中包括复杂的地形,而无需额外的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Everynet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Antonio Terlizzi表示,“将LoRaWAN标准强大的网络覆盖功能与可靠的追踪传感器相结合,可为赛事组织者提供准确、一致、实时的数据,以保障参赛者的安全,并有助于确保赛事的成功举办。” 连续四年,Everynet都利用基于LoRa的解决方案监测比赛过程中参赛者的位置,旨在帮助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每位参赛者都配备了一个基于LoRa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将实时地理位置数据传输到Everynet网关,这些网关部署覆盖了整个赛场。 赛事组织者选择了Everynet的基于LoRa的应用程序,是因为比赛地点位于意大利山区,蜂窝网络无法覆盖赛道。由于为每位参赛者都配备了一个基于LoRaWAN技术的传感器,即使在蜂窝网络无法接入或无法覆盖的地方,也能持续监测运动员的位置,并且能在危险情况下发送报警信号。LoRa设备的长距离覆盖功能和低功耗特性,在为期一周的比赛中提供了一致且可靠的参赛者位置数据,而且大多数设备在比赛结束时所使用的电量不超过其电池总量的30%。 将Everynet的应用程序用于Tor des Géants赛事后,工作人员已经能够在多种情况下直接进行干预,以确保参赛者的安全。 在2019年的比赛中,一名运动员由于寒冷和脱水导致身体不适,在赛场边缘停留了一段时间。幸运的是,他身上携带的追踪器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随即被高效的救援队及时救出,并转移到急救室。 Semtech的LoRa®器件简介 Semtech的LoRa器件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为电信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一整套所需的功能,以帮助他们在全球部署低成本且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产品和物联网服务。基于LoRaWAN®标准的物联网网络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部署。同时,Semtech是LoRa联盟(LoRa Alliance®)的创始成员,该联盟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物联网联盟。 Read more.
物联网的人对人通信:用LoRa DIY一部双向呼叫器
━━━━ 如今,我们有很多方式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Wi-Fi、蓝牙、Zigbee和蜂窝连接是比较常见的几种方式。不过还有一种较新的协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LoRa能够在中等距离范围内提供低功率、低带宽通信,通信距离为2到15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环境的复杂程度。 LoRa是为迅速发展的物联网而建立的,它使用扩频传输方式,将远程传感器和嵌入式设备与中心节点相连接。数据速率一般为0.3到27千比特/秒(kb/s),最高可达50 kb/s,传输距离越长,数据速率越低。 最初的LoRa主要用于机器间通信,后来,功率需求非常低的特点受到了其他应用发明者的喜爱。同某些人总想尝试新的硬件技术一样,我也在思考LoRa是否也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数据速率太低,无法实现语音通话,但能否在更古老的设备中发挥作用呢?我能不能制作一个LoRa双向呼叫器?虽然我是一名专注于天线分析的硬件工程师,但我对设计射频电路并不熟悉。所以我的第一步是购买2个安信可Ra-02 LoRa模块和2个基于ATmega328的微控制器,找出了我的电路实验板并进行了概念验证设计。不久,我就可以来回发送字母数字的字符串了,结果显示在一块84×48像素、原本用于诺基亚手机的液晶显示屏上。 当然,我们不能用电路实验板来进行现场试验,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印刷电路板的原型,复制实验板的设计,还带有电池和一些控制按钮。测试时正值德国冬季,天太冷,我和伙伴不愿意在户外跑太远,但我们验证了能够在相距1公里外进行通信。寒冷的天气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一个呼叫器由镍氢电池供电,另一个呼叫器由锂离子电池供电;镍氢电池能够很好地适应低温环境,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出现了电压下降,导致微控制器重启。 接下来,我要进行更精密的设计。更换屏幕的改进最明显,我把屏幕升级成为了一块128×64像素的液晶显示屏。此外,我还升级了微控制器。我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但又要兼容Arduino的生态系统。所以我采用了很多“post-AVR”Arduino微控制器中都使用的SAMD21 Cortex M0。 我还将安信可模块换成了更易买到的RFM95W收发器。最终的设计还包括了一个用于静音振动的呼叫器马达、一个3路导航按键和一个SD卡适配器。这个第二代印刷电路板的许多精调工作都是为了确保收发器与天线的连线具有最优的50欧姆阻抗,幸好我有天线分析方面的经验。传输线在印刷电路板的另一侧使用了接地层,因此通过印刷电路板的厚度计算后得知,我的连线需要达到1毫米宽。我还调整了连接天线座和收发器模块的接地层,尽量获得最佳高频特性。 此外,印刷电路板的阻焊层我选择了时髦的黑色,这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用来焊接表面贴装组件的回焊炉用的是红外线加热器,我首次尝试在电路板焊接元件时,黑色的阻焊层比我常用的绿色印刷电路板加热要快得多。结果是产生了过热焊点的金黄色污点,我成了时尚的牺牲品。 在调整并正确组装了全部元件之后,我开始进行测试,并发现开关按钮控制器有一个问题:按下电源开关后,稳压电源开始为SAMD21微控制器提供3.3伏的电压。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控制器没有在2秒之内收到处理器启动的确认信息,那么它就会切断电源,但是SAMD21需要2.5秒才能响应。仔细查看控制器的数据手册后,我找到了最终的解决方案。我在数据手册中发现了另一款可等待10秒的控制器。收到新的开关控制器后,我立刻用热风枪安装好了新的组件。 测试中又出现了另一个小故障:我连接到板载实时时钟的数据线颠倒了。添加实时时钟是为了记录当地时间,该实时时钟通过一个I2C连接装置与SAMD21连接。解决这个问题后,我制作的呼叫器完成了,我把它命名为“LoRaNicator”。 我对硬件设计比对编码更感兴趣,因此这个系统软件非常基础,仅限于用户之间交换文本信息。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将LoRaNicator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利用这种基础架构简单的低功率通信方式创造出更复杂的应用。另外,为了使LoRaNicator硬件扩展更加简便,我想尝试增加一组外部引脚,用于连接GPS或其他传感器等I2C设备。 作者:Aleksej Lazarev Read more.
LoRa智能组网芯片-快速上手指南与性能评测
一、LoRa智能组网芯片简介 ZSL42x系列是致远电子自主研发的LoRa智能组网芯片。该产品集成无线收发器,超低功耗MCU,射频收发匹配电路和滤波电路。支持自组网透传协议、LoRaNET、LoRaWAN、LinkWAN、CLAA等软件组网协议。且芯片支持二次开发,拥有256K字节Flash,32K字节SRAM,45个通用IO口,多个SPI,IIC,UART数字接口,内置ADC,DAC等模拟外设,支持AES-256硬件加密。 图1 LoRa智能组网芯片功能框图 射频性能参数: 1.工作频段:470~510MHz 2.发射功率:可调,最大21dBm 3.接收灵敏度:-148dBm(速率0.024kb/s), -125dBm(速率5.4kb/s) 4.休眠电流:0.9uA(最低电流),1.7uA(RAM保存,运行协议栈) 5.接收电流:4.3mA(MCU内核休眠) 6.发射电流:108mA(21dBm发射),65mA(17dBm发射) 图2 ZSL42x系列LoRa智能组网芯片 二、如何快速完成一包数据的收发? ZSL420-EVB是为用户快速上手开发ZSL42x系列LoRa芯片而设计的一款评估套件,搭配致远电子WirelessCfg上位机配置工具,可以快速实现芯片的参数配置、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ZSL420-EVB出厂默认使用的是自组网透传协议,支持AT指令操作,上手最简单。 以下为大家介绍的是最基础的数据收发操作,如需了解更多功能的使用方法,请前往我司官网或在公众号后台询问详细开发手册。 图3 ZSL420-EVB评估套件 1、设备连接 选择1块评估板1,通过USB转串口接口与PC连接,打开WirelessCfg配置工具,选择LoRa设备类型,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打开串口后连接设备即可。 图4 连接设备 2、设备配置 要使用评估板实现简单的点对点通信,只需要将两个节点的本地地址与目标地址交叉,并为他们配置相同的速率等级和通道号,修改后保存配置即可。可参考下图配置进行修改后保存。 图5 设备配置 3、远程添加设备 配置成功后,将评估板2上电,在配置工具中选择添加远程设备,通道和工作速率设置成与远程设备一致,设置合适的搜索时间,最后点击搜索即可查询到在线的远程设备。 图6 添加远程设备 搜索到远程设备后,双击远程设备,修改PanID、速率等级和通道号与评估板1相同,本地地址和目标地址与评估板1交叉,点击保存后,即可实现点对点的无线数据传输。 如需使用自组网、远程升级等高级功能,可前往我司官网或在公众号后台询问详细开发手册资料。 三、LoRa智能组网芯片实测数据 一般情况下,使用LoRa用户最关心的两个参数是“通信距离”与“功耗”,针对这两项参数我司也单独进行了测试,下面是测试方案及结论。 1、功耗测试 评估板预留有电流测试接口,将万用表或者电流探头接入电流测试接口即可测量芯片的电流消耗,以休眠电流为例,将跳线帽拔出后,按下休眠按键进入休眠模式,即可测量休眠电流,实测总消耗电流1.7uA。 图7 休眠电流数据 2、距离测试 在WirelessCfg配置工具的距离测试功能中,可以对两个节点进行拉距测试,开始测试后会持续收发数据,配置工具中将记录发包数、收包数等信息。 图8 开始通信测试 我们选取了最常见的在城市道路进行测试,配置速率等级6,实测在2.4km距离下能够正常通信,满足丢包率小于1%的要求。 实测环境道路中间有树木和车辆遮挡,在空旷环境下效果会更佳。 图9 拉距测试实际环境   来源:致远电子 Read more.
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场景下的多LoRaWAN网关组网
来源: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虽然LoRaWAN网关覆盖范围非常广,郊区能覆盖十几公里,市区能覆盖几公里,但是,有些特殊的应用场景,我们仍然需要网关能够覆盖更大面积。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网关的覆盖面积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使用其他LoRaWAN网关组网以增加覆盖面积。 多网关组网根据LoRaWAN网关的网络组织情况不同,可分为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和广域网多网关组网。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组网的上述两种方式的基本框架。 想要了解在腾讯云上怎样才能添加LoRaWAN网关,可参考如何在腾讯云上添加LoRaWAN网关 一、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 图1是LoRaWAN网关的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局域网场景是指,主网关和组网网关位于同一个局域网,相互可通过IP地址直接访问情况。本场景同样适用于OpenVPN 虚拟局域网。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网络配置简单,同一个局域网内网络环境相对稳定、安全,组网网关和主网关之间使用UDP方式通信。 图1 LoRaWAN网关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二、广域网多网关组网 图2是LoRaWAN网关的广域网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由于广域网下主网关和组网网关之间无法直接通信,因此,需要LoRaWAN网关将报文发布到MQTT Broker,再由其它网关进行订阅。因此需要在公网部署一台MQTT服务器(所有参与组网的LoRaWAN网关都可直接访问的服务器),将主网关和组网网关都连接到这台MQTT服务器进行通信。 图2 LoRaWAN网关广域网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所有终端需要同一个server管理,但是网关以及终端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广。所有组网网关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发布到MQTT服务器,相比于UDP传输数据更加的稳定、安全。主网关通过订阅MQTT服务器完成终端数据的处理。该方式使处于任意地域任意网络的网关都可以加入到主网关。 三、用于组网的LoRaWAN网关的选取 用于组网的网关,必须是内置NS也就是内置Server的LoRaWAN网关。比如RAK瑞科慧联的网关RAK7249或者RAK7258。 RAK7249标准固件版本:可实现城市5KM,郊区15KM的广域覆盖;支持以太网,WiFi,3G/4G(可选)链接NS平台支持自动切换;支持PoE供电,IEEE 802.3af/at兼容 class4,48V;最大可支持16个上行通道,2个下行发送通道;节点在网络范围内可自由移动,支持有效过滤非法节点;支持内嵌备用电池和太阳能供电。 RAK7258LoRaWAN室内网关:支持连接公共NS如TTN,支持连接客户自建服务器;支持网关内置NS服务器 结语 本文介绍了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组网的两种方式的基本框架,并介绍了各自的特点以及适合的应用场景。 如希望了解如何配置网关以实现上述组网,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文章。 Read more.
NB-IoT智能水表和LoRa智能水表我们到底该怎么抉择?
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我国大力发展智能水服务同时,许多智能仪表产品也随之诞生。以NB-IoT水表和LoRa水表为例,它们的技术相差不到两年,但功能却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很多人在选择时不知道是选择NB-IoT智能水表还是LoRa智能水表。两款水表各有优势,不知道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款水表的优点: LoRa智能水表 LoRa智能水表: 1.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LoRa扩频调制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可靠的无线抄表传输协议,可靠性高,系统扩展方便,安装维护简单。 2.目前,LoRa联盟在世界上有500多个成员,LoRa网络已经部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这些网络覆盖美国, 加拿大, 巴西,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众多LoRa联盟成员齐力的推动下,LoRa技术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备受期待。 NB-IoT智能水表 NB-IoT智能水表: 1.它结合了物联网技术覆盖面广、功耗低、安全性高的技术特点,有效解决了当前水表计量的数据准确性、实时性和便捷性问题。 2.因为NB-IoT是一个运营商业网络,不像LoRa网络,它属于企业独立网络。NB-IoT可以在通信基站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网络的构建不需要太多的工作量。运营商家就可以掌握这个数据通道进行计费,并增加接入终端的数量,这对业绩和政治成就都有好处。 3.在成本方面,它是NB水表的一大亮点。通信模块的成本非常低,希望每个模块能降低到5美元甚至更低,这有利于大量购买和使用。根据摩尔定律,成本可以在不到40个月的时间里降低到不到1美元,这在价格方面有很大优势,而消费者主要看重价格,这也是它能与LoRa水表竞争的原因。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无论您选择NB水表还是LoRa水表,都应由专人在尽可能咨询专业人士后推荐。由于属于能源计量与控制产品,涉及干家万户的用水成本,直接关系到给排水公司的利益,同时需要实现长期使用运营,因此在前期选择实用性强的水表很有必要。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方案

新天科技在LoRa无线抄表领域的新进展
新天科技创建于2000年,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和高速发展,新天科技已成为中国智慧能源、智能表及系统的行业领导者。新天的产品涵盖智慧能源及智能表两大类。其中,智慧能源包含智慧水务、智慧节水、智慧农业与水利、智慧热力、智慧燃气;智能表包含智能水表、热量表、智能气表、智能电表以及支持智能表运行的系统、配套设备及软件。 “成为世界智慧能源、智能表行业领导者”是新天的使命,传承“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的核心理念,新天将不断拼搏、锐意进取,创办一流的企业,创造一流的业绩,为中华民族高科技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智慧能源 智慧水务 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整合云计算、大数据和GIS地理信息、物联网技术,通过对从水源、水厂到管网、用户的监测数据采集监控感知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状态. 智慧计量全面管理解决方案是以“智慧计量全面管理平台”为核心,对供水管理流程中涉及计量的各类主体进行管理,并对其产生的计量数据信息采用“产生—收集—管理—优化”的理念进行过程控制设计,对给水过程中实时计量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和汇总,为掌握用户的用水规律、管网负荷工况提供数据来源,确保供水企业对计量水表、流量计的运行状态具备实时监管的措施,并融入漏损控制的思路和方法,来实现对供水企业计量工作的全面管理。 智慧节水 智慧校园节能监管系统由计量表具、数据采集及转换装置、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中转站、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组成。该系统主要用于对学校建筑能耗进行分类分项计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及节能指标管理。 地下水位水量智能监控系统运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机井等水利设施的地下水位、水量等信息,通过GPRS数据传输模块,远传输送到水利主管部门的管理平台中,水利管理部门对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下达水泵启停指令,控制用水、水量分配、水权交易等,实现科学利用地下水、科学灌溉和灌溉自动化。 城市水资源监控系统包括管理中心、水资源监控终端、智能水表和智能传感器等几个部分,通过对城市内的供水、输水、排水等进行监控,实现对水资源的系统化监控。 智慧农业与水利 大田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能够准确反映土壤的蓄水情况和实际含 水量。系统采用太阳能及蓄电池进行供电,24小时在线,每小时上报一次数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发送至网络数据 平台,根据软件平台设置的预警阈值,指导节水灌溉或自动灌溉。 智慧热力 智慧热力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集供热计量、室温控制、系统控制于一体化,将供热计量、分户控温及系统控制平台化统一管理,实现从热源、换热站、管网到热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的监控,达到供热计量智能化、住户用热自主化、系统调控自动化、政府监管科学化。提高供热系统的管理手段,实现供热系统的整体节能,调高调度效率,便于管理决策,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效果。 智慧燃气 计量是燃气企业对用户结算核心方式和效益来源,智能抄表平台以更加智慧的方法来进行抄表和计量管理,从而有效减少偷气现象和抄表人员开销、提升燃气费收益;并对燃气供应过程中实时计量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和汇总,为掌握用户的用气规律、管网负荷工况提供数据来源,确保燃气企业对计量表的运行状态具备实时监管的全面管理。 智慧表 智能水表 无线远传水表采用无线射频技术,集成微功率多通道嵌入式无线模块,实现数据无线传输。既可计量和存储用水量、实现远程抄控,又可自动检测电池状态、运行状态等信息,支持阶梯水价。具有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智能气表 无线远传气表及抄表系统,用于计量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同时具有远程抄控、远程调价、阶梯气价结算、在线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 智能电表 实时抄表功能、冻结抄表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设备档案管理、用户档案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报表查询打印、数据备份恢复等。单抄方式:管理中心设置好抄表任务后,系统即可自动地抄取指定区域的电能表数据信息,实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抄表功能。同时系统也支持手动抄表功能,可随时抄取电能表数据。 单抄+IC卡控制方式:除具备单抄方式的所有功能外,电能表还带有非接触IC卡电路和继电器,可实现IC卡预付费功能。管理部门可通过IC卡对电能表进行收费控制。 LoRa技术方案 2018年7月Semtech Corporation宣布为供热、燃气、用水和供电提供领先智能表计解决方案的企业新天科技,已将Semtech的LoRa 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技术)集成到其智能气表和智能水表中,以实现更先进的覆盖和分析。 “我们的表计解决方案在水务和燃气管理方面提供了最高的质量。通过使用Semtech的LoRa技术,数据通过我们基于云的应用实现了共享,这些应用都支持端到端的公用事业即时管理,”新天科技研发总监Dong Yide说道,“新天科技的客户包括许多中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因而我们能提供业内一流的可靠性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LoRa技术提供了一种结合了远距离和低功耗的、无与伦比的组合,可使得其每个网关能够比竞争性硬件处理更多的消息。这种精密度和性能的结合使我们的产品得以成功”。 新天科技的智能气表和水表解决方案使用LoRa技术,通过接入LoRaWANTM网络及 第三方应用发送数据,来远程测量和调整通过管道里的流量。通过一种简便的用户管理软件服务连接至新天科技的解决方案,可为公用事业管理者提供所有必需的功能,包括能够查看使用趋势和远程监控每块计量表的能力。然后,公用事业管理者使用这些数据对LoRa支持的设备进行编程,当达到某些阈值时,就可自动关闭或调整阀门。 Read more.
ofo 采用 Semtech 的 LoRa 技术来扩大共享单车的跟踪范围
摘要:SemtechCorporation宣布:中国领先的共享单车公司ofo正在将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技术)装备进其单车中,以补充其授权频谱连接选项来实现完整的网络连接,即使在偏远地区和密集建筑群中。 此家中国公司通过集成 LoRa 技术来跟踪单车位置并降低运营成本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马里奥—2017年10月18日–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领先供应商 Semtech Corporation(Nasdaq:SMTC)日前宣布:中国领先的共享单车公司 ofo 正在将 LoRa® 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 技术)装备进其单车中,以补充其授权频谱连接选项来实现完整的网络连接,即使在偏远地区和密集建筑群中。 ofo 目前在全球180多个城市中运营将近1000万辆共享单车,每日提供2500万次骑行服务。这些单车都配备了 GPS/GLONASS 追踪器,它们通过云将数据传输到网上应用中,从而允许 ofo 及其用户去锁定单车的位置。随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增长,LoRa 技术和 LoRaWANTM 开放协议为 ofo 提供了广域的可靠连接。 “ofo 是物联网(IoT)领域内的一位先驱,并已引领了 NB-IoT、NFC、BLE 和其它 IoT 技术的应用”ofo 联合创始人薛鼎说道。“在此基础上,随着我们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水平,ofo 将继续探索其它 IoT 解决方案。Semtech 的 LoRa 技术是最佳的选择之一,ofo 愿意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推动绿色骑行文化。” “凭借其全球互通性,LoRaWAN 开放协议的多种功能可与授权频谱网络实现互补,从而为偏远地区的客户提供全面完整的覆盖,”Semtech 无线和传感产品事业部副总裁黄旭东(Mike Wong)表示道。“远距离、低功耗和易于部署等特性对于像 ofo 这样正在全速扩展的公司是至关重要的,而 LoRa 技术就可提供所有这些功能。” 关于 Semtech 的 LoRa® 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 Semtech 的 LoRa 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该技术支持电信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在全球部署低成本且互通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块产品和物联网服务,并提供了所必需的功能组合。基于 LoRaWANTM 规范的物联网网络已经在超过60个国家实现部署。如希望了解更多关于 LoRa 如何实现物联网的信息,请访问 Semtech […] Read more.
LoRaWAN在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的系统应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将达到35%,届时将成为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所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和深化,物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解决方案、服务和产品,这当中当然也包括了养老服务。 近年来,国家密集发布与养老相关的政策,从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进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互联网+养老、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养老服务补贴、金融支持、税费优惠等各个方面都提供配套扶持政策。如,关于开展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工信厅联电子〔2018〕63号)、关于确定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民函〔2017〕252号)、《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民发〔2016〕179号)等。 躬远科技从信息化入手,以老人切实的生活需求为导向,整合养老产品和服务,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管理服务系统架构 可应用场景 老人智能防护 涵盖老人智能手表、智能胸牌、语音呼叫器、一键SOS报警器等设备,集成跌倒检测、运动量统计、精准定位、久坐提醒、吃药提醒等诸多功能; 可视化护理 对失能失智老人的7*24小时进行视频监控,防止意外发生、对公共区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布控,同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实现视频联动,当公共区间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老人摔倒,摄像头进行快速定位捕捉。并对事件进行完整记录。在大厅入户门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动态人脸捕捉和识别,对入住的老人可以无卡进入,并向其打招呼和温馨提示,同时生成进出门记录,对外人进入可以指示他到前台进行访客登记。既保护了中心的安全,同时给老人也提供了便捷;  智能操控 利用智能音箱通过语音对房间内的电器进行操控,包括开关灯、窗帘开合、空调控制、电视的开关和节目的切换、新风机的控制等等。让老人操作更加方便、尤其对独居的行动不变老人意义更大; 健康管理 智能床垫轻松监测老人睡眠情况,统计睡眠信息,大数据分析睡眠质量。异常情况播报。智能药盒,语音提示老人按时吃药; 居住体验 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包括温湿度、PM2.5、甲醛、CO、CO2、PBOC、漏水等配合新风系统,给老人提供全天候的智能体验; 室内精准定位 对整栋楼进行室内定位网络覆盖,包含定位服务器,定位基站和整合到智能胸牌的定位节点。同时对整栋楼进行3D建模,做出楼层的GIS地图。从而实现每个老人的精准定位; 室内应用产品展示 公共资产与人员管理 对于公共资产如:健身器材、护理设备、书籍、工具等进行定位与监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给护理人员佩戴智能胸牌或者智能手环可实现,移动考勤,运动轨迹,工作量统计,呼叫提醒等日常功能; 媒体娱乐与信息服务 CIBN智能电视及适合老人的内容服务:如东方大剧院、文艺院线、禅文化、中国城市、CIBN健康频道、智能音箱随时听音乐、戏曲、咨询、天气等各类信息; 食品安全与餐厅卫生 对厨房环境进行视频监控,燃气监控、危险品监控、食物存储环境检测,再结合产品溯源系统,让老人吃的放心。 公共区域应用产品展示 Read more.
使用LoRa技术推动智慧建筑转型
在商业地产(CRE)领域中,一种由硬件业务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范式转移,在LoRa和基于云的分析等技术支持下成为了可能。 高端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中,分析师一直在预测认为:物联网(IoT)将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高增长机会。 然而,直到最近集中出现了诸如低功耗无线连接、基于云的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才共同印证了这些预测。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各种IoT技术的融合将如何改变商业房地产(CRE)行业。 随着实时的、基于云的分析、报告和各种服务变得可行,使得商业地产所有者、物业经理和传感器制造商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建筑物内数百个或者更多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和信息所具备的能力可以支持不同商业模式的应用,因为实时的、基于数据的分析可以催生大量潜在的新型服务。 LoRa是一种低功耗、长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专门为应对物联网部署的挑战而开发。 例如,其极低的功耗使得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可以根据用途持续工作多年,而其远距离功能支持传感器在长达10公里或更长的距离内与网络通信。 此外,LoRa架构使得数百个传感器、执行器或者标签能够以一种更高性价比的方式连接到网络。 这种集长电池续航时间、长距离覆盖和大容量于一体的组合,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快速建立基于LoRa的网络,同时显着降低部署成本。 而且,也不像诸如Zigbee那样的网状网络或蓝牙LE和Wifi之类的短距离射频技术,LoRa不要求物业管理公司使用昂贵的建筑安装人员去部署这样的网络,或使用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去管理它。 当前趋势和未来发展 现状 在过去,商业房地产业主们已经看到了针对少量特定解决方案而部署的技术,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能效应用来降低运营费用。 很多公司主要使用迥然不同的建筑物管理系统(BMS)来完成这一工作,但是使用这些系统仍然需要涉及到大量本地的、手动的交互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并且每个应用多需要专用的基础架构。 某些垂直领域内的建筑物已经出现了一些折中性的集成化解决方案,以使建筑物更加节能。 这些系统通常需要更低程度的手动交互,并因为集中的数据而支持更快的决策,并可能与企业资源规划(ERP)、资产管理和商业智能(BI)工具结合在一起。 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系统更适合于新的建筑工程项目,但若要是改造现有的建筑物则会变得复杂且昂贵。 高级使用情况 以下使用场景是诠释如何利用新的IoT连接解决方案和相关基于云的数据分析,来为实际房地产所有者、住户及其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案例: – 精密表计:为整个建筑物部署的智能表计可以更精确地监控整个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而使用智能电插头可以让住户检测出高耗电设备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它们的功耗。 – 高效加热和冷却:使用传感器和智能恒温器可以监测室内/室外的空气温度、湿度和人员在房间中的出没情况。 然后,该项数据可用于智能地控制建筑物内的HVAC、取暖器和通风系统,以便它们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去为房间降温或者加热,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 维护:通过使用“预测性分析”和“随需应变”的服务,使用传感器可以大大降低维护成本。例如,可以监测水流和水面情况以便识别早期漏水,防止发生高额的损失。可以监控电梯电机和设备,以检测潜在故障的早期迹象。弄脏的窗户会变得模糊,从而触发自动清洁服务请求。垃圾桶可以通知运营商它们的装载状态,并在装满时要求清理。使用一个连网的墙上按钮,用户可以在洗手间需要清洁时提醒需要维护服务。当啮齿动物被捕获时,害虫捕获器可以提醒操作者,让它们在腐烂和排出臭味之前将其去除。 – 安全:建筑物中的智能传感器通过监测和报告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火灾报警、办公室空气质量报警、工业建筑物的危险化学物质检测、以及像建筑物遭受地震之后这类的结构完整性报告。 – 空间优化:实时占用、地理定位和行人流量数据可用于识别空间使用模式、允许空间利用率优化、基于实际使用数据来重新配置办公室和零售位置布局,以增加建筑密度的有效利用。 – 实时建议:通过访问转运数据也可用来直接向住户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建筑物经理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优化租用者之间的互动,以提高生产能力、分散高峰时段的工作计划,在战略位置提供目标性信息(例如安全性、特殊事件),并通过提供健康建议来改善住户健康。 – 可持续发展:新的趋势正在将社会责任置于公司治理的最前沿。 在美国,已经创建了B团队来认识社会的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项目报告是这个趋势的一部分,而像GRESB和GRI等标准的出现,将很可能成为智慧建筑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自动整合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报告并降低相关的成本。 下表是一个展示业主、租户和居民价值主张的例子。改装栏介绍了现有建筑物形成营业收入时间和采用这些解决方案进行改造的便利性。改装市场远远大于新建筑业务,并且提供了更快的收益潜力。然而,一些先进的解决方案更适用于新的建筑,因为它们需要将传感器更深层次地集成到建筑物中。 全面整合带来的优势 上述用例依赖于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来产生大量的数据,以及能够处理数据的、基于云的分析基础架构这两个方面。 通过充分利用可提供数据的方方面面,一种集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就可以提供比非集成方法多很多的内在信息和价值。 完全集成的系统可以在许多方面使用户受益。例如,连网的系统允许所有数据被自动的组合、分析和运行,以降低与手动及容易出错的流程相关的成本。此外,可用数据的广泛性为用户提供了有关行业和社会趋势的战略性见解,从而有助于决策制定、实现ERP集成并提供预测性分析。 为商业房地产行业创造价值 一种完全集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为商业物业运营商创造的价值如下: – 新的收入来源:直接营销、开发商对租客需求的深入见解、租户生产力提高、投资顾问 – 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降低公用事业费用,没有租户问题(例如:通过预测性维护,问题可以在出现之前就被解决),包括集成化解决方案增加了物业价值,而没有一个问题会最终导致业主以折扣的方式变卖建筑物。 – 估值:根据实际数据(不仅包括业主方面的信息,还有租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更精确和细致的估值 – 财务利益:为房地产估值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标准化的风险因素汇总。 为什么LoRa正在改变商业地产解决方案的游戏规则? LoRa连接解决方案的好处总结如下 – […] Read more.
物联网关键技术中的通信组网技术
一、LoRa 业界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无线节点达到500亿个,由于耗电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无线节点中只有不到10%的使用GSM技术。尽管电信运营商具有建设和管理这样一个大规模网络的最突出的优势,但是需要一个远距离、大容量的系统以巩固在依靠电池供电的无线终端细分市场——无线传感网、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安防设备和工业控制等方面的地位。对于物联网来说,只有使用一种广泛的技术,才可能使得电池供电的无线节点数量达到预计的规模。LoRa作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一种长距离通信技术,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中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节点容量大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目前,LoRa主要在全球免费频段运行,包括433MHz、868MHz、915MHz等。 LoRa技术具有远距离、窄带低功耗(电池寿命长)、多节点、低成本的特性,适合各种政府网、专网、专业网、个人网等各种应用灵活部署。 LoRa网络主要由终端(可内置LoRa模块)、网关(基站)、网络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四部分组成,如图10所示。应用数据可双向传输。 LoRa网络体系架构 传输速率、工作频段和网络拓扑结构是影响传感网络特性的三个主要参数。传输速率的选择将影响电池寿命;工作频段的选择要折中考虑频段和系统的设计目标;而在FSK系统中,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将影响传输距离和系统需要的节点数目。LoRa融合了数字扩频、数字信号处理和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性能较好。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是给待传输数据序列中增加了一些冗余信息,这样,数据传输进程中注入的错误码元在接收端就会被及时纠正。这一技术减少了以往创建“自修复”数据包来重发的需求,且在解决由多径衰落引发的突发性误码中表现良好。一旦数据包分组建立起来且注入前向纠错编码以保障可靠性,这些数据包将被送到数字扩频调制器中。这一调制器将分组数据包中每一比特馈入一个“扩展器”中,将每一比特时间划分为众多码片。LoRa抗噪声能力强。 LoRa调制解调器经配置后,可划分的范围为64~4096码片/比特,最高可使用4096码片/比特中的最高扩频因子。相对而言,ZigBee仅能划分的范围为10~12码片/比特。通过使用高扩频因子,LoRa技术可将小容量数据通过大范围的无线电频谱传输出去。扩频因子越高,越多数据可从噪声中提取出来。在一个运转良好的GFSK接收端,8dB的最小信噪比(SNR)若要可靠地解调出信号,采用配置AngelBlocks的方式,LoRa解调一个信号所需信噪比为一20dB,GFSK方式与这一结果差距为28dB,这相当于范围和距离扩大了很多。在户外环境下,6dB的差距就可以实现2倍于原来的传输距离。 物联网采用LoRa技术,才能够以低发射功率获得更广的传输范围和距离,而这种低功耗广域技术方向正是未来降低物联网建设成本,实现万物互联所必需的。 二、5G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在移动通信领域,新的技术每十年就会出现一代,传输速率也不断提升。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第二代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如GSM、CDMA。第三代3G技术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标准有WCDMA、CDMA2000、TD-SCDMA等。第四代4G技术,标志着无线宽带时代的到来,其通信速率也得到了大大提升。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方向,5G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的拓展。由于5G的到来,未来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在线游戏和云桌面等设备上的传输速率将会得到极速提升。从性能角度来说,5G目标是接近零时延、海量的设备连接,为用户提供的体验也将会更高。 5G网络将开启新的频带资源,使用毫米波(26.5~300GHz)以提升速率。之前的毫米波仅在卫星和雷达系统上应用;5G网络基站是大量小型基站,功耗比现在大型基站低,从布局上来看,基站的天线规模大增,形成阵列,从而提升了移动网络容量,发送更多的信息;5G采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第一次真正将智慧云和云端处理的有价值的信息传输到智能设备端。届时,手机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将借力云端获得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而不再局限于设备本身的配置。 2017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专业会议上,3GPP正式确认5G核心网采用中国移动牵头并联合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架构(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作为统一的基础架构。这意味着5G借力云端获得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5G网络真正走向了开放化、服务化、软件化方向,将有利于实现5G与垂直行业融合。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借鉴IT领域的“微服务”设计理念,将网络功能定义为多个相对独立可被灵活调用的服务模块。以此为基础,运营商可以按照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定制组网。 顶层设计、无线网设计、核心网设计等是5G整体系统的设计,其中顶层设计和核心网设计是系统架构的主要进行的标准项目,对5G系统架构、功能、接口关系、流程、漫游、与现有网络共存关系等进行标准化。 芯片商、通信设备商以及电信运营商为了抢占5G话语权,都开始布局5G技术。3GPP对5G定位是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容量,主要体现在毫米波、小基站、Massive MIMO、全双工和波束成形这五大技术上。 1.毫米波 频谱资源随着无线网络设备的数量的增加,其稀缺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采用的措施是在狭窄的频谱上共享有限的带宽,对用户的体验不佳。提高无线传输速率方法有增加频谱利用率和增加频谱带宽两种方法。5G使用毫米波(26.5~300GHz)增加频谱带宽,提升了速率,其中28GHz频段其可用频谱带宽为1GHz,60GHz频段每个信道的可用信号带宽则为2GHz。5G开启了新的频带资源。之前,毫米波仅用在卫星和雷达系统上,毫米波最大的缺点就是穿透力差,为了让毫米波频段下的5G通信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传输采用小基站解决这一问题。 2.小基站 毫米波具有穿透力差、在空气中的衰减大、频率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差等特点,由于波长短,其天线尺寸小,这是部署小基站的基础。未来5G移动通信将采用大量的小型基站来覆盖各个角落。小基站的体积小,功耗低,部署密度高。 3.MIMO技术 5G基站拥有大量采用MassiveMIMO技术的天线。4G基站有十几根天线,5G基站可以支持上百根天线,这些天线通过MassiveMIMO技术形成大规模天线阵列,基站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更多用户的信号,从而将移动网络的容量提升数十倍。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多输入多输出,这种技术已经在一些4G基站上得到了应用。传统系统使用时域或频域为不同用户之间实现资源共享,Massive MIMO导入了空间域(spatial domain)的途径,开启了无线通信的新方向,在基地台采用大量的天线并进行同步处理,同时在频谱效益与能源效率方面取得几十倍的增益。 4.波束成形 基于Massive MIMO的天线阵列集成了大量天线,通过给这些天线发送不同相位的信号,这些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在空间互相干涉叠加,形成一个空间上较窄的波束,这样有限的能量都集中在特定方向上进行传输,不仅传输距离更远,而且还避免信号的相互干扰,这种将无线信号(电磁波)按特定方向传播的技术叫作波束成形(beamforming)或波束赋形。波束成形技术不仅可以提升频谱利用率,而且通过多个天线可以发送更多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信号处理算法来计算出信号的传输的最佳路径,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 5.全双工技术 全双工技术是指设备使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频率资源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即通信上、下行可以在相同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在同一信道上同时接收和发送信号,对频谱效率是很大的提升。 从1G到2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在语音业务基础上,增加了支持低速数据业务。从2G到3G,数据传输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峰值速率最高可达数十Mb/s,完全可以支持视频电话等移动多媒体业务。4G比3G又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的传输能力,峰值速率可达100Mb/s~lGb/s。5G采用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峰值10Gb/s以上的带宽,用户体验速率可稳定在1~2Gb/s。5G还具备低延迟和超高密度连接两个优势。低延时,意味着不仅上行、下行传输速率会更快,等待数据传输开始的响应时间也会大幅缩短。超高密度连接,解决人员密集、流量需求大区域的用户需求,让用户在这种环境下也能享受到高速网络。5G支持虚拟现实等业务体验,连接数密度可达100万个/km2,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流量密度可达10(Mb/s)/m2,支持未来千倍以上移动业务流量增长。 移动通信不但要满足日常的语音与短信业务,而且要提供强大的数据接入服务。5G技术的发展可以给客户带来高速度、高兼容性。5G支持的典型高速率、低时延业务有以下两种: (1)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0消费者在体验VR业务时会感到眩晕,眩晕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时延导致的,5G时延极短,所以会减轻由时延带来的眩晕感,可以解决VR业务眩晕感。 (2)无人驾驶。5G的低延时对无人驾驶非常重要。5G具有更低的时延决定了驾驶系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对突发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例如,车速达到120km/h时,前后车的动作只有15ms的时差,需要在这15ms内做出足够快的响应(传感器监测环境传输数据,控制器接收数据进行计算,执行器开始执行),5G的时延是1ms,几乎接近实时反应。 三、NB-loT 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是loT领域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只需要180kHz的频段,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中。特点是覆盖广、速率低、成本低、连接数量多、功耗低等。由于NB-IoT使用的授权License频段,因此可以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这三种部署方式。 1.NB-IoT技术特点 1)多链接 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能提供50~100倍的2G/3G/4G的接入数。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延时不敏感业务、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低等优势。如目前运营商给家庭中每个路由器仅开放8-16个接入口,一个家庭中通常有多笔记本、手机、联网电器等,未来实现全屋智能、安装有上百种传感器的智能设备都联网就需要新的技术方案,NB-IoT多连接可以轻松解决未来智慧家庭中大量设备联网需求。 2)广覆盖 NB-IoT比LTE提升20dB增益的室内覆盖能力,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能力。如可以满足农村的广覆盖、地下车库、厂区、井盖等深度覆盖需求。如井盖监测,GPRS的方式需要伸出一根天线,来往车辆极易损坏,采用NB-IoT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3)低功耗 物联网得以广泛应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低功耗,尤其是一些如安置于高山荒野偏远地区等场合中的各类传感监测设备,经常更换电池或充电是不现实的,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工作几年是最基本的需求。NB-IoT聚焦小数据量、小速率的应用,因此NB-IoT设备功耗小,设备续航时间可达到几年。 4)低成本 NB-IoT利用运营商已有的网络无须重新建网,射频和天线基本上都是复用,如运营商现有频带中空出一部分2G频段,就可以直接进行LTE和NB-IoT的同时部署。 NB-IoT模组目前看仍然有点昂贵,另外物联网的很多场景无须更换NB-IoT,仅需近场通信或者通过有线方式便可完成。 NB-IoT±行采用SC-FDMA,下行采用OFDMA,支持半双工,具有单独的同步信号。其设备消耗的能量与数据量或速率有关,单位时间内发出数据包的大小决定了功耗的大小。NB-IoT可以让设备时时在线,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信令达到省电目的。 2.NB-loT的网络结构 1)核心网 蜂窝物联网(CIoT)在EPS(Evolved […] Read more.
拓宝科技:如何通过LoRa技术让智慧社区真正“智慧”?
2018年,支持物联网(IoT)低功耗广域网(LPWAN)开放标准LoRaWAN™的全球企业协会LoRa 联盟™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已有超100家的网络运营商部署了LoRaWAN,接入LoRaWAN网络的终端设备数量自年初以来增长至原来的3倍,显示了LoRaWAN网络技术应用的显著增长。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物联网连接量将达86亿,45%的终端将采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进行无线通信,其中LoRa占比达40%,LoRa已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事实标准。LoRa的名字是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它有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和多应用等特点,比2G无线通信距离还远,空旷环境下距离可达15Km,LoRa终端功耗极低,一颗电池可使用3-5年,同等条件下,需要的网关数量少,且不需布线,施工成本低,同时还支持多种多样的应用接入,在全球各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工业和农业领域。   截止到2018年初,全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规划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其中智慧社区是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上海静安区、浦东新区、普陀区2018年已开展大规模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城市的居住区、产业区,北京海淀区声称2019年要建设40个智慧社区,武汉市政府发布红头文件,要求2019年8月之前,在全市建设500个智慧平安社区,智慧社区在全国已形成燎原之势。   全国各地数量急剧增长的智慧社区,要求以通信网络建设为基础,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智慧、平安、健康、高效等多方面的应用,标准化、智能化地融合物业和业主的需求,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业主的需求需要解决,物业管理方需要盈利,那么基于LoRa技术的物联网创新应用,恰巧能够满足智慧社区的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智慧社区各个系统均是无线联网,那“万物互联”的智慧社区,到底有多智慧呢?   小编带你从上帝视角,探索智慧社区的“智慧”所在:   “鄂A8888,欢迎您回家”,远处传来一道语音提示,放眼望去,原来是车主回家了。该小区的停车系统拥有一套完整的功能,车辆识别,定位,车主信息校验,车位监控等。安装于小区车辆入口的雷达传感器,用于车辆到达触发,安装便捷、无需布线,触发精度高。小区消防通道和停车位的地磁、地锁,可以把通道和车位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网络平台,后台能够实时监控车辆通行情况、车位空置情况。     若是步行回家,小区也有很安全的门禁系统,无线门禁、门锁,不需布线,支持多种开门方式。住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进出社区,指纹解锁一键开启家门,也可通过手机远程对讲发送门禁及智能门锁临时密码,为访客开门。同时,门磁报警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可实时上传家里的门窗开关信息,确保室内环境安全。   门磁报警系统是保障室内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走进室内,各个安防、火灾报警设备也是重中之重。无线水浸报警器、无线感烟报警器、无线可燃气体探测器,各个防线的安家小卫士安装简单但功能却不简单,当报警器探测到异常信息时,同时利用本地声光警报、语音、短信、微信、App推送报警信息提醒用户。   室外的智能消防水监测系统为住户再添一道安全保险。设备自身可将采集到的消防水箱液位、消防栓水压等信息,通过LoRa无线网络远程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对上传的数据保存并处理。当有报警信息或故障信息发生时,通过监控中心平台、微信、短信、APP推送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切实做到消防隐患查得准、管得住、控得牢。   全新的社区管理模式不仅为社区建立起一层牢固的安全防护体系,也为居民的通行居住带来了更多便利。   智慧社区安全系数高,小区环境也是一流,居民生活幸福感爆棚。定睛一看,环境监测系统是大功臣。小区的温湿度、PM2.5、水质、甚至是垃圾桶的数据,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到管理者面前,实现社区全方位、无盲区的环境监管,以保证社区稳定的生态环境。     不知不觉天黑了,小区人来车往,路灯自动点亮。智慧路灯具有根据人、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远程抄表等功能,能够大幅节省电力资源,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节省维护成本。     智慧社区给业主带来便利、舒适的生活,同时物业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欣慰。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风吹或是日晒,智能抄表系统具有计量、运算、存储、诊断、无线远传等功能,抄表人员只需在办公室操作后台软件就可以抄取整个社区的水表、电表、气表数据以及远程控阀,具有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啥是佩奇?各种智能化场景,智慧社区都一一给你配齐!一天结束,智慧社区仍旧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安详而又宁静。   知否知否?多种多样的智能化设备集合而非大数据共享的“万物连接”,智慧社区并不拥有真的“智慧”,比如很多小区的门禁系统与停车系统是两个信息孤岛,各种设备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因此一张能覆盖整个社区室内、室外统一无线技术标准的泛在网络,是当下智慧社区的迫切需求。   针对物业和房地厂商的要求,拓宝科技以社区家庭为中心,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LoRaWAN技术,研制了LoRa网关系列产品,专为应付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信号覆盖,利用扩频通信的功耗低、覆盖广、密度高的优势,实现“万物互联”。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应用,广度覆盖还是密度覆盖,均可提供相应网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拓宝科技室内外网关结合使用,可实现整个社区LoRa网络的广域覆盖和深度覆盖融合。通过LoRa技术完成所有子系统联网,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人力效能,节省人力、物力、管理成本。   LoRa技术的低功耗、距离远、抗干扰,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农业信息化、环境监测、智能抄表、智能油田、车辆追踪、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消防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拓宝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顺应市场需求,让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即刻交付和互联,致力于给客户带来最好的服务——实现物业的高效服务、居民的便捷生活,融洽物业与业主的大小矛盾,智慧社区能够变得真正“智慧”。 Read more.
千呼万唤始出来,ART-Pi LoRa开发套件正式发售
描述   ART-Pi LoRa上线开售   随着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RT-Thread国产开源操作系统开始被大量开发者使用,成为目前国产RTOS中用户群最大的一个,开发者生态也最为活跃。   基于此,利尔达科技与睿赛德科技联合出品了一套面向物联网开发者的 LoRa 产品原型设计工具包——ART-Pi LoRa开发套件。   ART-Pi LoRa开发套件(EVKM0201)支持利尔达全系LoRa节点与网关模块,拥有丰富的可选配件,用户可按需选配,能非常方便地发挥开发者的创意,搭积木式快速打造基于LoRa、LoRaWAN等协议的产品原型,轻松实现多种物联网功能场景搭建。精心筹备数月,近日广受期待的ART-Pi LoRa终于在利尔达官网、利尔达淘宝旗舰店、睿赛德官方运营店等渠道正式上线开售。   优势特点   “利尔达科技与睿赛德科技联合设立研发团队,对市面上现有的物联网开发套件进行综合调研,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经多次实验后开发生产出具有多种优点、高性价比的ART-Pi LoRa开发套件,能满足物联网开发者、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   1 硬件兼容:支持ART-Pi、Arduino、树莓派等主流开源硬件。   2 系统稳定:搭载RT-Thread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内有成熟的平台,用户群体大,开发者生态活跃。   3 易于开发:通过成熟可靠的LoRa射频硬件,开发者可专注于应用开发。   4 云端服务:开放LoRaWAN云平台,便于接入设备,对数据进行管理维护。   5 LoRa技术:多年射频技术沉淀,可适配利尔达全系LoRa模组硬件。   6 开源平台:开源RT-Thread OS、开源LoRa / LoRaWAN 示例应用。   产品框架   ●LRS007多功能扩展板   根据ART-Pi开源硬件平台量身设计,预留了多种接口。可支持利尔达LoRa网关模组(PCIe接口)、LoRa SPI节点模组、LoRaWAN透传节点模组。   ●LoRa网关模组   采用新一代LoRa网关基带芯片SX1302,搭配SX1250射频前端芯片,可轻松搭建出高性能LoRaWAN网关。   *PCI-E接口加螺丝固定,即插即用,方便更换   *SPI接口,整体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小   *功耗低,发热少,对客户散热设计要求低   *板载高精度温度传感器(I2C接口)   *预留LBT(Listen Before Talk)功能   *更高的射频数据解调能力(支持SF5-SF12)   *支持国标、欧标、美标三个版本   ●RF开发板   采用STM32L4作为主控芯片,板子包含按键、LED灯、蜂鸣器、串口调试、显示屏等多种功能,预留外部IO,便于用户开发使用。   ●LoRa节点模组   LoRa节点模块转接板可用于搭配不同尺寸节点模块使用,目前可支持利尔达全系节点模组。(选型网址:wsn.lierda.com,点击链接即可直达)   ●LoRaWAN云平台   由利尔达科技集团自主设计开发的LoRaWAN云平台,用户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个性化完成设备管理与维护。   *支持LoRaWAN协议1.0.2   *支持CN470PEU868AS923等区域规范   *支持接入利尔达TEKTELIC等   *支持UDPTCP协议的LoRaWAN网关 […] Read more.
LoRa网关实现水表抄表无线远程数采方案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完善,同时结合LoRa网关实现远程无限的数据采集,轻松管理维护,十分方便。使用LoRa网关来实现水表抄表的数据采集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人工抄表有着数量多、分布广、误差大等缺点,同时也有些水表分布在偏远地区,抄表时间长、维护成本高,对人身安全也有威胁。 而在物联网应用广泛的的现在,借助LoRa网关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方案受到很多企业和员工的喜爱,可以覆盖广泛的距离,部署成本低,充分解决站点分散管理困难的问题,省心省力,性价比很高。 LoRa网关远程抄表工作原理 LoRa全称Long Range,即远距离的意思,是由美国Semtech公司发布的一种基于远距离扩频无线传输技术,其特点在于远距离和低能耗,对比其他无线网络传输更加具有性价比,在物联网领域发展迅猛,在智能工厂、污水治理、能源工厂等等领域都有使用,十分适合水表、电表、燃气表等远程抄表。 LoRa远程抄表系统由水表电表等仪器仪表组成的设备层、LoRa网关组成的采集层、上位机、云平台组成的应用层。通过对设备的协议解析,LoRa网关就能采集到设备实时产生的数据,数据化处理后就能上传到管理者手中的终端设备,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无需出门,只需要看看数据报表,导出数据信息就能完成工作,十分轻松。 LoRa网关远程数采的优势 组网简单,部署方便 可采用4G/WIFI/以太网等多种组网方式,只需要将网关设备挂载连接到设备上就行,适合数据量大的场景,如工厂、别墅、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等场景。 通信范围广,能耗低 LoRa网关的突出优势便是远距离和低能耗,最远可以支持12KM的范围,同时也支持垂直方向传输,可以一个网关无线采集到多个设备的数据,更能节约成本。 高效管理,轻松维护 实现自动抄表,数据实时传输,后台一目了然,减少人工抄表的误差和成本消耗,提高效率。更能接受异常数据通知,有针对性的进行维护。 来源:厦门物通博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ead more.
基于LORA技术的边防船舶识别技术解决方案
作者:杭州智统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RFID世界网 摘要:为加强边防船舶管理,用科技掌握港区船舶动态,提升出海船舶入出港签证率。结合边防实际,经过调研论证,建设边防船舶识别系统。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出海船舶现实动态转化为数据模式,以数据引导警务工作,既减少船管工作盲区,减轻现场检查、沿岸巡查等工作强度,又提升船管民警工作效率,提高基础信息化和科技强警水平。 边防船舶识别系统主要由船舶管理基站、船舶服务终端和船舶识别软件等组成。利用物联网技术,船舶服务终端定时向船舶管理基站发送包含船名号、经纬度等信息的无线电信号。船舶管理基站接收信号后,将其通过移动4G网或有线网络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船舶识别软件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转化为船舶定位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展现港区船舶动态,并短信通知民警和船方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基于 LORA技术的 边防船舶识别 技术解决方案 1.1 概述 为加强边防船舶管理,用科技掌握港区船舶动态,提升出海船舶入出港签证率。结合边防实际,经过调研论证,建设边防船舶识别系统。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将出海船舶现实动态转化为数据模式,以数据引导警务工作,既减少船管工作盲区,减轻现场检查、沿岸巡查等工作强度,又提升船管民警工作效率,提高基础信息化和科技强警水平。 边防船舶识别系统主要由船舶管理基站、船舶服务终端和船舶识别软件等组成。利用物联网技术,船舶服务终端定时向船舶管理基站发送包含船名号、经纬度等信息的无线电信号。船舶管理基站接收信号后,将其通过移动4G网或有线网络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船舶识别软件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转化为船舶定位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展现港区船舶动态,并短信通知民警和船方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1.1.1 系统特点 一是覆盖范围广。船舶管理基站覆盖范围10公里以上,一个基站基本能满足一个甚至多个港区船舶在港、入出港的管理需要。 二是续航能力强。船舶服务终端内置电池可供3年使用,防止船上供电设备关闭或故障导致信号中断、数据缺失。 三是系统易推广。船舶服务终端设备与其它系统终端相比,价格实惠低廉,易被渔船民接受,有利于系统认可后大范围推广应用。 四是有自主产权。该套船舶识别系统为自建,产生的数据为自有数据资产,避免了数据深度应用和功能拓展受制于人,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1.1.2 建设目标 针对我省沿海港岙口的特点,安装具有船舶定位、信息传输等功能的船舶服务终端和船舶管理基站。通过终端和基站进行信息传输和解析,运用到边防立体化智能防控平台海图模块进行可视化管控。实现边防派出所对在港船舶底数清、情况明;协助民警掌握在港船舶数量、入出港时间,对在港船舶实行精准检查;以短信形式提醒船舶入出港时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出港时反馈相关情况等功能,立体化转型升级出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模式。 1.1.3 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着眼全局设计,自下而上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实用化建设。先行试点建设,建成一个使用一个,视情全面推广。 (二)便捷使用原则。坚持“方便使用、易于维护”要求,设备安装便捷、组网快捷;终端信号发射功率稳定,不易丢失;数据查阅方便,传输快速,应用转化率高,实现出海船舶可视化管控。 (三)安全稳定原则。设备资源和数据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非认证的船舶服务终端和管理基站一律限制入网,认证的船舶服务终端和管理基站一律连接专用系统。强化系统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权限,船舶识别软件运行搭载保密协议,信号报文多种加密方式并用,确保设备安全管理、通信安全和数据保密。 1.2 项目 功能及 架构 1.2.1 项目功能说明 边防船舶识别系统是边防部门对沿海船舶管理的主要科技手段,具备通信、识别、定位、认证、运维等四大功能,实现对港内船舶有效管控,提升船管民警的工作效率。 (一)通信功能。借助LoRa通信、4G无线和有线网络,将在港船舶的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等报文信号,通过船舶管理基站和通信运营商,进行远距离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应用。 (二)定位功能。借助船舶服务终端的卫星模块,确定船舶地理经纬度信息,并向船舶管理基站进行发送,实现对船舶的精准定位和航行轨迹的记录。 (三)识别功能。借助船舶服务终端内LoRa通信模组,将终端预设内容(如船名号)、卫星定位数据和信息报送时间等信息编译成报文信号,定时向船舶管理基站发送。基站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推送给数据使用方,实现对船舶信息和轨迹的有效掌握。 (四)认证功能。船舶服务终端发送入网请求,船舶管理基站收到终端的数据后,上传至船舶识别软件。同意终端入网,识别软件对终端进行注册,建立长地址和短地址之间的联系,生成通讯密钥,并将密钥参数打包下发回基站。基站收到参数数据包后,下发回终端,完成终端认证,开始功能应用。通过信息认证,确保船舶识别信息的唯一性、安全性,防止第三方窃取和干扰识别信号。 (五)运维功能。船舶服务终端和船舶管理基站定时将设备运行情况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信息,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率。 1.2.2 系统架构 ?船舶服务终端将预设内容、地理位置和信息报送时间等信息编译成报文信号,通过LoRa通信模块定时将报文信号发送给船舶管理基站。 ?船舶管理基站接收到信号后,通过4G无线网络将信号传输到通信运营商服务器,对信号进行解译,还原成相关信息和数据。 ?通信运营商服务器通过专线网络,将解译出来的信息和数据传输到内外网交互平台内,由平台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内网信息和数据。 ?内外网交互平台将信息和数据上传到公安网内。 ?最后将信息和数据经由公安网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船舶识别软件调取后台服务器内信息和数据,开展功能应用。 1.3 系统构成 边防船舶识别系统分为船舶管理基站、船舶服务终端和船舶识别软件等三部分。 1.3.1 船舶管理基站 主要用于接受、传递船载终端信号。由太阳能蓄电、供电、LoRa通信、卫星定位、4G网关、有线网络等模块组成,安装在岸边。其中供电使用光伏板供电系统,支持有线以太网、4G(或5G)数据回传,同时可支持2500台船舶服务终端接入;基站整体架设满足IP65防护等级。 由于基站需要储存终端的数据,对这些终端进行实时的资源调度分配,因此对基站系统采用分层化设计来满足存储和处理能力的要求。 最底层选择高性能多线程处理器,确保海量终端的巨大处理量需求。固件层选择工业级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确保上层通信协议的实时性处理要求。建立高性能通信协议系统中间件,包含通信协议核心模块(如组包分片、ARQ等)。在此之上,建立超密集通信协议的MAC以及网络层核心协议。最后,建设4G无线或有线宽带网络,确保物理层和射频方面的传输高效。 1.3.2 船舶服务终端 […] Read more.

LPWA物联网+市场风向

更多…】

吉林移动明确NB-IoT网建设规划 支撑“大连接”战略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为满足更多场景的物联网部署需求,中国移动将同步推进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计划2017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NB-IoT的全面商用,全年智能连接数增加1亿户,总规模达到2亿户。中国移动将立足并全面推进“端-管-云”,携手产业打造最强的移动物联网生态系统。 未来,面向新型移动物联网,中国移动将为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最领先的移动物联网,以及更专业、更高效、更丰富的数字化新型服务。同时,将持续打造最强生态体系,为合作伙伴提供更优惠创新的政策,携手产业共同降低成本、扩大连接、创新应用。 中国移动提出的“大连接”战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明智选择,物联网的丰富应用会带来无尽的市场潜力。而物联网(NB-IoT)能力建设将是“大连接”战略基础。中国移动吉林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移动)全面贯彻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积极推动NB-IoT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并规划了未来几年频谱和网络建设计划。 明确网络演进及规划 截至2017年9月,吉林移动终端用户数已达1927.5万,其中手机终端用户数1921.9万(除去CPE、MiFi等终端用户),占吉林全省2016年常驻人口数2733万的70.32%,但三家运营商手机用户市场竞争惨烈,其业务创收能力日益衰减。因此,发展NB-IoT用户对吉林移动意义重大。 吉林移动现网的GSM站点是17609个,小区是45633个,而G网终端用户数在2017年10月已减少至640.5万,预计2018年底降低至460万。随着GSM网络业务与用户的迁徙,经无线资源精细化调整,可缩减载频资源,使频率复用度下降,释放G网频谱。从现阶段来看,900MHz的低频强覆盖特性正符合NB-IoT应用的广覆盖要求,GSM 900M网络可平滑演进为NB-IoT。 1.前期准备工作 吉林移动已组织各地市开展了NB-IoT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GSM网络900MHz频率重耕工作(先降配、后退频),城区单小区载频配置由4.33降低至3.31,城区高配小区占比由14.79%降低至7.51%。在日常及国庆“双节”期间,G网网络质量稳定。现网已满足吉林移动一期NB-IoT建设的1MHz频谱要求。因此,吉林移动确定将91号至94号频点供NB-IoT使用,90号频点用做隔离频点。吉林移动将于2017年11月底通过频率精细优化完成1MHz频谱的退频工作。 图1  吉林移动NB-IoT频谱规划 2.站点梳理规模 吉林移动已启动NB-IoT一期建设工作,预计全省建设规模为完成1117个NB-IoT站点建设。从厂家分割看,华为670个占比60%,中兴447个占比40%。从覆盖场景看,本期建设均为核心城区,未在县城、农村部署。从地市分布看,省会城市数量574个比例高达51.39%。从建设方式看,纯新建站点803个,共址站点314个。预计2018年吉林移动NB-IoT连接数最低达215万,现一期规模暂时无法满足2018年基本需求。 3.频谱重耕规划 吉林移动一期NB-IoT建设期间,GSM900M部分频段优先完成NB-IoT网络的演进,最终将保留4MHz左右带宽用于G网兜底,保障低价值用户的通信需求;未来在LTE FDD牌照下发后,吉林移动会考虑将原G网900MHz部分频谱用做LTE FDD,配合现网F频TD-LTE,形成双层保底4G网保障深度覆盖能力,主要承担VoLTE、即时通信、微博等低速率、低流量的数据业务;将原G网1800MHz全部频谱用于LTE FDD,配合D频TD-LTE站点,用作上行容量补充,并提供下行大数据、高速率的数据业务。5G网络主要用于核心城区,提供差异化数据网络服务。 图2  吉林移动未来几年频谱规划表 4.时间计划排期 吉林移动按照筹备、建设、提升三个大阶段,逐步完成NB-IoT网络规划数据制作、工程优化故障排查、站点集中性能保障、网络优化质量提升四个关键点工作。目前吉林移动已完成NB-IoT一期站点规划数据制作和厂家OMC网管系统升级,施工建设与工程优化并行进行中,计划于2017年底完成1117个NB-IoT站点建设、开通及单验工作。 预计2018年吉林移动发展物联网用户215万至400万,将推出了插入式、贴片式、二维码卡等多种形式物联网专卡,目前已与楼兰等多个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努力开创数字化产业新格局。届时,NB-IoT网络发展,将根据覆盖及用户分布滚动规划,以确保资源精准投放。 积极开展网络建设及优化 吉林移动通过结合成本效率、网络质量、无线设备厂家特性差异等因素确定了一期NB-IoT网络建设方式,分别为:GSM升级,TD-LTE升级、新建。其中BBU板方面,需升级GSM BBU站点295个,需升级TD-LTE BBU站点308个,新建BBU站点数514个;RRU板方面,需升级站点115个,需替换站点180个,新建站点数822个;天馈方面,G网复用站点297个,TD-LTE复用站点259个,独立天馈站点561个。 图3 吉林移动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 在优化方面,吉林移动NB-IoT网络筹备期以G网质量保障为主,按中国移动集团总部统一部署推进落实G网频谱重耕任务;NB网络建设期,完成GSM、TDD-LTE、NB-IoT、FDD-LTE等四网协同互操作模型探索;NB网络发展期,深入优化基于业务、覆盖、容量、感知等四网互操作策略。 面临五方面问题及挑战 在GSM900M频谱重后的NB-IoT网络演进建设过程中,原GSM网络信道资源、频率配置等频繁调整,势必会带来容量受限、干扰影响、感知投诉等一系列网络质量问题及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G网业务迁徙能力决定G网频谱重耕成效,不光是保障目前4G网络的深度覆盖能力,还需要市场引导、终端支撑。 二是G网频谱压缩后,由于无线信道资源缩减,导致网络对抗高话务冲击的能力下降,话务热点区域存在容量受限问题,节假日场景保障难度增大。以省会城市长春市城区为例子,按重耕后的理想配置,多处区域存在容量隐患问题,目前长春地区GSM900M高配小区比例仍然远超全省均值。 三是G网频谱压缩后网络频率复用度增大,会影响网络底噪抬升,造成网内干扰;此外,新建的NB-IoT网络由于隔离度不够,引入新的网外干扰。 四是NB-IoT与G网小区共天馈场景,由于NB-IoT站点覆盖能力较同频段GSM站点强20dB,优化的取舍矛盾将日益凸显。 五是因前期原G网小区下挂直放站信息管理不善,共站址升级为NB-IoT站点后会严重新入网站点质量。 总结 面对日益残酷的通信市场竞争,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的宗旨未曾改变,800M/900M低段频谱资源的强覆盖特性适用于NB-IoT网络的丰富应用,但是多网协同发展多业务并存开发给运营商网络运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规、建、优、维的网络基础能力将决定三家运营商的物联网起跑线。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2017年第30期) Read more.
5G风起,四大IoT迎风爆发!智能家居与电表高速增长
2018年,我国物联网(IoT)连接数从2017年的15.4亿飙升至30.63亿,几近增长了100%,增速喜人。而在这组数据背后,是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电表等物联网细分领域的高速增长。  2019年,随着5G脚步的日益临近,我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迎来高达76%的加速增长。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来自中信建设的IoT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详细剖析了智能家居、智能城市、车联网、网联无人机这四大IoT领域的新动向与新机遇。 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 一、政策加码,2018物联网发展超预期 步入2018年,物联网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仅从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来看,2015-2018年净增量分别为0.39亿、0.65亿、1.83亿、3.77亿,呈加速态势。预计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54亿,增长76%。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物联网被定义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确定为“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 除了消费物联网之外,物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内涵还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4G、NB-IoT、5G等)、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如智慧市政(水电煤能源、管网、路灯等),智慧交通、智慧安监等。 二、智能音箱大卖,智能家居发展步入新阶段 在过去两年里,智能音箱可能是最火的消费物联网领域之一。 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8200万台,同比增长152%,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巨头推动、强补贴(百度、阿里等大幅降价促销),二是消费者对智能音箱的认可度相对较高。 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亚马逊达36.22%、谷歌达27.20%、阿里巴巴达7.93%、百度达5.00%、小米达4.76%; 而根据Ganalys数据预测,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将达到1.6亿台,2020年、2025年达到2.25亿台、3.1亿台。 不过,智能音箱是AI语音交互的载体之一,作为一款智能硬件,可能成为爆款、成为智能家居入口,但更重要的作用可能是训练AI语音助手,强其技能,实现“卡位”,拓其应用场景,构建生态。 智能家居,将遵循“单品先智能化”(如智能家电、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电饭煲、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再“彼此联网协同”,最终实现整个智能家居应用场景的全系统智能化。 家居单品智能化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器,叠加在智能家居发展中“新型智能家居硬件的出现与普及”会带来大量新的智能控制器需求,该领域的主要ODM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而泰等。 随着智能音箱的爆发,智能家居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有望逐步形成。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数量为1.64亿户,市场规模为8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智能家居数量预计将达到2.93亿户,年消费额将达1550亿美元;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908亿元,预计2017-2021年GAGR为48.12%。 智能家居有望带来“现有家电/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和“新型智能家居硬件的出现与普及”。 三、智慧城市加速,NB-IoT三表有望放量 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城市类物联网应用占比达到23%,占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份额排第一。 截至2018年10月,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9%的县级城市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累计参与的地市级城市数量已达300余个,规划投资达到3万亿元,建设投资达到6000亿元。 中信建设预计,在智慧城市领域,政府+运营商双方合力下,NB-IoT三表(水、电、燃气表)更换、“三表智能化”有望成为2019年的发展重点。 1、智能电表国内渗透接近100%,预计未来增量主要来自新建住宅及替换,相对平稳; 2、智能水表国内渗透率约2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0年的渗透率可提升至43%; 3、智能燃气表(IC表/物联网表)渗透率大约在60%以上,其中以IC卡式为主,物联网表近两年渗透率快速提升。 在智能燃气表:“煤改气”政策强推下,燃气需求总量稳定上升,带来燃气表新需求。目前,当前物联网燃气表以2G为主,但在2G退网趋势下,NB-IOT燃气表2018年成熟走向商用,2019年有望爆发。 与此同时,NB-IoT作为基于授权频段的低功耗广域网蜂窝物联网技术,2019年起发展有望提速。NB-IoT最适合室内三表、地下管网、交通路网等应用,而这些正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场景。 不过,截至2018年底,我国NB-IoT基站约100万,连接数约5000万,距离工信部目标“规划2020年NB-IoT基站将达150万个,NB-IoT连接数将达6亿”仍有差距。 预计2019年三大运营商将会进一步完善NB-IoT网络建设,同时发力NB-IoT的用户发展,措施可能包括设定指标、加大补贴力度等。 四、5G在即,车联网市场迅速崛起 随着5G推进在即,更高速率、更多连接、更低时延、更高可的网络链接将为物联网的众多领域带来新机遇,其中车联网相对标准化,值得重点关注。 车联网将汽车组成数据互动网络,通过搭设大量的传感器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对包括车辆、公路、人、环境等信息进行感知和交换,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车辆管理的新一代车辆技术。 从体系上来讲:可分为“云-管-端”,而我们通常指的车联网就是指管,主流的技术包括:DSRC、C-V2X(基于蜂窝的车联网技术),前者起源于美国,发展较成熟,但属于短程通信,应用面相对较窄,后者为3GPP主导,发展相对早期,但属于广域连接技术,应用覆盖面较全。 车联网应用场景包括:远程监测、车载娱乐、智能控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前三个已经可以实现,终极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 目前,实现自动驾驶的路线有“网联化”、“自主式(即汽车电子化)”和“自主+网联化”三种,后者已经成为主流。 2018年11月,工信部明确车联网专用通信频段5905-5925MHz。2018年12月,工信部明确提出2020年要实现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2020年将为节点,车联网从示范商用走向规模商用。 不过,车联网的技术多且复杂,产业链较长,我们简单地将其分为三类:终端侧硬件技术、控制平台类软件技术、基础设施类技术。三类核心技术指引了未来车联网的投资方向。 与此同时,车联网产业链较长,涉及厂商众多,除了传统汽车产业链玩家之外,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也纷纷布局车联网。 五、5G打开网联无人机市场空间 在无人机方面,无人机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出租模式与销售模式。而无人机产业链包括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销售、服务与应用等。 4G基本满足对带宽和时延要求不敏感的无人机业务,但尚不支持高速率、低时延等特定场景需求,如直播、编队、自主飞行等。 在5G的推进下,大规模天线、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满足了绝大部分无人机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如直播、物流、巡检安防、测绘、农业等,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 智东西认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物联网以高于预期的速度维持着快速增长;而随着5G脚步的日益临近,2019年这一增速有望继续提升。不过物联网领域相对广泛,每一细分领域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单独分析。在智能音箱、智能汽车、智能三表等单品爆发的当下,看好智能家居、车联网、以及NB-IoT等物联网相关产业。 来源:智东西 Read more.
LoRa、NB-IoT物联网有关百度关键词搜索热度分析
从去年6月16日NB-IoT核心协议冻结至今过去了1年多的时间,整个世界见证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中国速度”,中国作为全球NB-IoT发展最快的国家再次得到证实,7月13日,中国电信的NB-IoT网络在首都北京正式商用,北京电信再次证实了此前各方渠道解读的NB-IoT套餐资费。从2015年开始逐渐成为热门的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成了物联网落地商用的重要推手,也肩负起一部分各类研究机构预测的百亿级连接数的重任。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产业界各类专业论坛、研讨会外,网络搜索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低功耗广域网络的热情,以及低功耗广域网络对物联网的影响。笔者拟通过网络搜索指数对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这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搜索引擎中的NB-IoT和物联网 当前的信息社会,一个产业的兴衰从网络搜索中能略见一斑。笔者本打算搜集一下全球各类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搜索数据,但限于可用的网络资源,只能采集到百度的搜索数据,当然国内低功耗广域网络资讯也主要是通过百度搜索,而且目前百度指数中仅公开收录了“NB-IoT”这一种LPWAN技术的关键词。因此,就用NB-IoT的搜索指数来代替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搜索指数。同时,为了考察NB-IoT在物联网中产生的效应,也对物联网相关指数进行研究。 百度指数中有“NB-IoT”这一关键词的数据是从2016年6月12-6月18日那一周开始的,整体的走势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2016年6月-7月出现一波NB-IoT搜索高峰,后面相对平缓,而从2017年2月开始,搜索指数明显高于2016年,而且今年6月开始有创新高。总体来看,搜索指数的趋势是越来越高。 2016年6月-2017年7月NB-IoT搜索指数 而相同的时间段里,“物联网”一词的搜索指数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联网”一词的搜索指数呈现两头高,中间平缓的状态。当然,因为物联网作为一个更广的概念,搜索的基数比较大,中间的一些小幅起伏在图中仅显示为平缓的趋势。 2016年6月-2017年7月物联网搜索指数 分别从两幅图来看,NB-IoT和物联网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看不出两个关键词的搜索指数走势非常明显的同步关系。若将每周搜索指数数据记录下来,将两个关键词的搜索指数从同一个图中展示出来,就形成以下图形: NB-IoT和物联网搜索指数对比 这样看来,“NB-IoT”和“物联网”的搜索趋势变化大部分时间是一致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NB-IoT产业化的进展对物联网市场的影响,NB-IoT的一些重大事件能够引起产业界和相关领域人们对物联网的更进一步的关注。 搜索指数峰值与NB-IoT重大事件 更进一步分析,两个关键词搜索指数有几个峰值,是几次重大事件非常典型的反映,如下图所示: NB-IoT搜索指数峰值  四个比较典型的峰值,背后都是有和NB-IoT相关的重大事件引起人们对其高度关注从而形成的热搜,总结起来分别为: (1)2016年6月期间的峰值,源于2016年6月16日NB-IoT核心协议冻结,NB-IoT成了那一个月中最为热门的词汇,产业界、金融界都在热捧,大量对NB-IoT普及的文章、技术资料、投资报告出现,进而也带动物联网搜索指数的大幅上升。 (2)2017年2月中下旬期间的峰值,源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先后宣布在江西鹰潭建成全国首个全域覆盖的NB-IoT网络,这一事件无疑成为国内NB-IoT商用的里程碑事件,搜索指数上升也是理所当然的。 (3)接下来的一次峰值在2017年5月中下旬,这源于中国电信在世界电信日(5月17日)宣布完成31万个NB-IoT基站建设,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这一消息无疑吸引全球物联网领域从业者的眼光。 (4)最近一次峰值从6月中旬开始延续至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以及NB-IoT系统频率使用要求,对NB-IoT产业发展标明了大力支持的态度;紧接着,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个NB-IoT资费套餐,加上网络的正式商用,让NB-IoT搜索指数再创新高,而“物联网”关键词也随着NB-IoT的热搜创新高。 物联网中的主角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年中物联网受到高度关注,有相当一部分关注目光是源于对于NB-IoT的关注。NB-IoT作为物联网里面的核心关键词,应该比物联网整体搜索指数增长更快。由于百度搜索指数是关键词搜索频次的加权,我们把NB-IoT搜索指数和物联网搜索指数数据以比例的形式呈现,发现NB-IoT与物联网关键词搜索指数对比是持续上升的。通过对数据进行趋势性预测的回归分析,形成一条趋势线,很明显NB-IoT与物联网搜索指数相比,其趋势是一直上升的。可以看出,NB-IoT正在成为物联网领域中的一个主角。 NB-IoT/物联网搜索指数比重趋势 另外,从近期“IoT”搜索的需求图谱来看,NB-IoT已成为其中强相关的最核心搜索的关键词。 物联网搜索需求图谱 当然,从搜索的来源词和去向词来看,NB-IoT仍然是占据最大比例的来源和去向搜索关键词。如下图所示,剔除“longgai”之类非法词汇后,NB-IoT在来源词和去向词中能够占到半数。 当然,在这些搜索词中,也看到了诸如“LoRa”、“eMTC”的搜索词,可见搜索者对于其他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也保持高度兴趣。 而在地域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对NB-IoT和物联网感兴趣的基本集中在相同的城市中,只是搜索指数略有出入,比较典型的是:深圳对于NB-IoT的搜索略高于上海,而对物联网的搜索略低于上海;杭州对于NB-IoT的搜索略高于广州,而对物联网的搜索略低于广州。总体来说,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位于物联网和NB-IoT搜索排名前五,这和相应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关系比较密切。 在年龄段分布中,可以看出,对于NB-IoT感兴趣更多集中在30-39岁之间,而对整个物联网感兴趣的则集中在30-49岁之间,相对于NB-IoT来说年龄范围更宽泛,这是否从侧面说明了对于新技术研发、应用和执行的主力集中在30-39岁之间? 一些推测 由于网络资源的限制,笔者仅以NB-IoT为主来研究了一下搜索指数。不过,低功耗广域网络其他技术在国内的应用速度也不慢,相信LoRa也可能形成如NB-IoT指数一样的趋势,但是热度可能低一些。因为NB-IoT的搜索热度是通过一些重大事件驱动的,政府发布的政策、大型企业重要事项的发布、创业明星的品牌效应都可以形成搜索热度,LoRa缺乏这样的大型事件,不过作为主要的对标对象,人们也会将其作为搜索知识点。 Read more.
通信行业投资机会报告:未来十年将率先迎物联网的终端红利期
来源:东方财富网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单从节点数量来看,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远远大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市场。目前物联网产业尚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十年将率先迎来物联网的终端红利期。 NB-IoT是基于E-UTRAN技术,使用180kHz的载波传输带宽,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一种蜂窝数据连接技术。2016年6月16日,3GPPRAN#72#次会议上,NB-IoT核心协议标准通过并冻结,成为窄带物联网标准技术。我国目前主要有CCSA和TAF进行NB-IoT及物联网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在通信标准进展上,2017年我国NB-IoT已经具备了规模商用的基本条件。 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是NB-IoT的四大特点,NB-IoT技术由FDDLTE技术演变而来,支持与LTE共同部署和独立组网部署:中国联通采用900MHz、1800MHz混合组网方式部署,中国移动目前只在900MHz2GGSM上部署NB-IoT,中国电信将800MHz作为部署NB-IoT的首选频段。目前在覆盖性能上900MHz频段要明显优于1800MHz频段,相关产业链1800MHz比900MHz落后半年左右,NBIoT建网成本从高到低以此为新建900MHz、升级1800MHz、升级900MHz。 任何单一一种无线连接技术不可能满足所有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业务需求。eMTC的关键能力在于其支持移动性并可以定位,而NB-IoT在对成本敏感和覆盖范围大的低端物联网应用领域更加具有优势。LoRa适合于运营商的政企专网建设和企业自建场景的应用。从技术上看,LoRa和NB-IoT暂时没有很大的优劣之别,在LPWA物联网市场两种技术均被视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远距离通信技术。 未来NB-IoT无线模块的市场价格与2G无线模块的市场价格接近,若NBIoT芯片单价未来达到7-14元,对应NB-IoT模组的单价长期区间预计将处于8-18元。从2017年到2020年NB-IoT模块新增的市场规模累计约120亿元,NBIoT芯片新增的市场规模累计约80亿元,基站设备升级所需新增投入至少约1000亿元。我国无线通讯模组厂商大多为中小企业,未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连接”是物联网生态建设的基石,只有当连接数形成一定规模后,物联网才能释放巨大的应用价值。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连接数和平台物联网卡数从2015年以来保持了快速增长,而且未来几年将继续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国内运营商积极推动NB-IoT网络建设,最晚2018年都将实现全面商用。 NB-IoT技术打开了对成本敏感和覆盖范围大的低端物联网领域应用市场,NB-IoT更适合静态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而eMTC未来可以在移动性上进行补充。公共事业、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定位追踪是NB-IoT目前商用进度最快的四大应用领域。 Read more.
Semtech成功举办2020 LoRa创新应用论坛
自组、安全、可控的LoRa网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近日,由Semtech公司主办的“2020 LoRa创新应用论坛”在第十四届(深圳)国际物联网展(IOTE 2020)期间顺利举行。来自LoRa生态链的模块和设备供应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物联网开发人员及垂直市场用户等共计500余人参加了论坛。Semtech全球市场推广及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张晖、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物联网业务副总裁Marc Pegulu、中国区市场总监甘泉发表演讲,阿里云、腾讯云及中兴克拉、利尔达、安美通等多家LoRa垂直应用厂商的代表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关于LoRa应用方案的演讲。 2020 LoRa创新应用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参会 本次论坛以“自组、安全、可控——LoRa网”为主题,通过20余场精彩演讲,分享了LoRa技术的最新进展,基于LoRa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LoRa生态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以及LoRa技术在智能家居和楼宇、智能公用事业、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物业、智慧校园等垂直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落地成果。 中国的LoRa芯片销售数量连年增长离不开LoRa生态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Semtech负责全球市场推广及亚太区销售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张晖为论坛致开幕辞。由于疫情原因,张晖先生无法亲赴现场,他通过视频方式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达了祝贺,并表示Semtech很骄傲可以为中国的科技龙头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和产品。张晖说道:“Semtech成立60年以来,一直秉承创新为本、客户至上的准则,为推动人类科技创新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十年来,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并持续为华为、中兴、小米、联想、海尔、腾讯、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领先企业提供我们的光信号处理、无线通信、智能传感、电源管理等产品。在Semtech的所有产品中,最耀眼的就是LoRa。LoRa进入中国已有五年,在广大物联网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LoRa已经在深植中国市场并开花结果,芯片销售量连年增长,为中国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品规模领先于全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以独立组网、商业模式灵活是LoRa网络的一大优势 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LoRa这一行业领先的物联网连接技术,正凭借其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低功耗、易部署等优势在物联网发展中焕发着强大生机。本次论坛上,Semtech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通过演讲对LoRa网络的三大优势——“自组、安全、可控”进行了深入介绍。他表示:“从自组角度看,LoRa支持独立组网,包括专网和私网等无线通信应用,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实际环境进行灵活的规划和部署,并且非常便于扩展,同时LoRa作为一种自组网络技术也获得了工信部52号公告的政策支持,不需要进行型号核准。从安全角度看,LoRa技术继承了扩频技术的优点,一般设备很难侦破和干扰到LoRa信号,而且LoRa网络的数据加密和传输始终在私网内部完成,数据一直掌握在用户手中,可以实现真正的安全。从可控角度看,用户通过LoRa技术可以灵活掌控网络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同时在功耗、使用寿命、成本、产品供应等方面,LoRa技术也为用户提供了高度的可控性。” 除了作为成熟的物联网连接技术,LoRa还可以提供地理定位功能,Semtech最新推出的LoRa Edge产品系列便是极具创新性的地理定位解决方案。Semtech中国区市场战略总监甘泉在论坛上发表了“LoRa Edge——创新的物联网地理定位平台”主题演讲,介绍了LoRa Edge的产品特点、工作原理、主要优势和应用领域,为与会的LoRa生态企业提供了新的产品和应用思路。 Semtech中国区市场战略总监甘泉介绍LoRa Edge “LoRa Edge的第一款芯片LR1110现在已经上市,这是一款集成度很高的芯片,集成了LoRa、GPS、北斗、Wi-Fi功能,既支持室内Wi-Fi定位,也支持室外GPS或北斗定位,而且拥有超低功耗和很高的安全性。可以说,这是一颗小而美的芯片。LoRa Edge 可以为室内和室外资产管理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目标应用市场包括工业、楼宇、家居、农业、交通运输和物流等领域。”甘泉介绍道。 绿米联创携手Semtech发布LoRa个域网(LoRaPAN)协议 随着Semtech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广LoRa技术,目前LoRa已经形成了非常健康的全球生态。Semtech物联网业务副总裁Marc Pegulu在其演讲中提到,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57个国家或地区部署了LoRa网络或LoRaWAN网络,已部署 80 多万个基于 LoRa 的网关和超过1.45亿个基于 LoRa 的终端节点,预计到2023年LoRa技术将支撑全球43%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解决方案。在中国,LoRa也拥有高度成熟的市场生态,Semtech和电信运营商、网络和云平台服务商、模块和设备厂商、应用和系统开发商甚至科研机构都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合作关系,多方携手推动了LoRa在中国的生态演进,进而推动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实现了加速发展。 阿里云智能产品专家徐涛介绍阿里云企业专用LoRa网络——Link WAN 本次论坛上,Semtech还邀请了多家LoRa生态合作伙伴发表演讲,阿里云、腾讯云、绿米联创、克拉科技、利尔达、慧联无限、有方科技等多家企业,围绕“基于LoRa的物联网平台”“LoRa个域网(LoRaPAN)”“LoRa在工厂/园区/物业的应用”“LoRa在新基建中的应用”“LoRa在表计行业的应用”等多个话题,介绍了基于LoRa技术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LoRa在物联网垂直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LoRa产业和生态的发展趋势及机遇。 腾讯云物联网资深架构专家郑冬冬介绍腾讯一站式LoRaWAN开发平台——IoT Explorer 当前,随着中国新基建政策的逐步推进,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物联网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LoRa技术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Semtech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市场提供快速、高效、稳定的支持,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持续推进LoRa生态的发展,为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乃至新基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6821.htm Read more.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技术纷争,NB-IoT/LoRa/eMTC谁主沉浮?
[导读]麦肯锡还预估,到2025年,物联网技术的潜在经济总量将达到11.1万亿美元。 物联网,是半导体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且发展异常迅速。据去年(2017年)年底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一份预测,汽车电子与物联网将是近年增速最快集成电路IC应用市场,这两类IC在2016年至2021年销售额增速将比IC市场整体增速快70%。此前,麦肯锡还预估,到2025年,物联网技术的潜在经济总量将达到11.1万亿美元。 图片来源:IC Insights 考虑到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远程抄表、环境监测、智能停车、位置追踪等)时,我们则更需要一种覆盖广、成本低、部署简单、支持大连接的物联网,因此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简称LPWAN)应运而生。并且,以这些应用场景为主导的物联网数量将占到物联网总连接数的60%。 市场之大、应用之广,这块蛋糕不可谓不诱人,这背后不仅是厂商之间的产品战斗,更是几大主流技术的江湖纷争。经过厮杀,有三大技术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梯队,那就是NB-IoT、LoRa和eMTC,它们已经各自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产业生态环境。 NB-IoT的顺势而为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蜂窝物联网),是专门为LPWA类物联网业务设计的全新技术,具备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通过牺牲速率和时延性能,换取更极致的物联网承载能力。 从发展历史上看,这个技术名称的确定都几经波折,并且有一个有名气的国内企业也频频出镜。 早在2013年初,华为与相关业内厂商、运营商展开窄带蜂窝物联网发展,并起名为LTE-M(LTE for Machine to Machine)。2014年5月,由沃达丰、中国移动、Orange、意大利电信,华为,诺基亚等公司支持的物联网超低功耗蜂窝系统项目在3GPP GERAN工作组立项,LTE-M的名字演变为Cellular IoT,简称CIoT。2015年5月,华为和高通共同宣布了NB-CIoT(Narrow Band Cellular IoT)方案。2015年8月,爱立信联合几家公司提出了NB-LTE(Narrow Band LTE)的概念。2015年9月,NB-CIoT和NB-LTE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NB-IoT。 随后在2016年NB-IoT R核心协议在RAN1、RAN2、RAN3、RAN4四个工作组均已冻结。 到了2017年11月份,有公开资料称全球已商用的NB-IoT网络达到21张,包括:VDF西班牙,德电荷兰,德电德国,挪威Telia,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韩国LGU+,KT,VDF荷兰,VDF爱尔兰,澳大利亚VHA,阿联酋ET,香港CMHK,新加坡M1,意大利TIM,南非Vodacom等。并表示,2018年将达到100张[1]。 不难看出,NB-IoT的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一方面得益于技术本身优势,比如:1,广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提高20dB,覆盖面积扩大100倍;2,它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NB-IoT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3,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低的模块成本[2]。 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动也是必不可少。 自2016年6月16日,NB-IoT 技术协议获得3GPP无线接入网(RAN)技术规范组会议通过以来,我国随后就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 NB-IoT 发展[3]。 2017年5月,工信部发布《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新编号中增加了物联网网号,将“140XX~144XX”明确为物联网网号。 2017年6月16日,工信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通知》对2017年到2020年的NB-IoT标准、NB-IoT设备、NB-IoT芯片、NB-IoT模组、NB-IoT测试、NB-IoT应用、NB-IoT网络的发展,部署了“定量”的任务。 2017年6月20日,工信部发布2017年第27号公告,从三方面明确了 NB-IoT 系统频率的使用要求。1,在频率使用方面,在不影响现有业务运行的前提下,运营商可以使用已分配的 GSM 或 FDD 方式的 IMT 系统频段来部署 NB-IoT,在频率配置方式上,运营商可根据需要选择带内工作模式、保护带工作模式或者独立工作模式。2,在射频技术指标方面, 公告对NB-IoT 系统宏基站射频技术指标进行了规范,并明确了终端射频技术指标参照相关行业标准。3,在基站管理方面,明确了建设NB-IoT基站须取得无线电台执照,同时对800MHz、900MHz、1800MHz和2100MHz频段NB-IoT系统基站的设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017年8月7日,工信部批准同意了部分单位提出的电信网码号资源有关申请,对2017年第10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颁发结果进行公示,其中就包括了物联网号段分配。 再从运营商部署进度和产业生态上看,三大运营商在NB-IoT的部署上也呈现加速模式。中国电信2017年6月底率先完成基于800MHz的 NB-IoT 网络部署,全网31万基站实现同步升级,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中国联通2017年5月15日在上海宣布建成 […] Read more.
阿里巴巴启动达尔文计划 天空物联网实测展现LoRa网络普惠魅力
9月19日下午,在2018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首席智能网联科学家丁险峰宣布启动达尔文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包括芯片、平台和微基站在内的全链路生态服务,全面推动广域物联网技术LoRa的覆盖与普及,实现让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LoRa网络的普惠连接,交付给企业客户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 图1:阿里云首席智能网联科学家丁险峰 图2:达尔文计划推动LoRa普惠连接 图3:阿里云天空物联网实测中的飞艇安装了LoRa天线和基站 阿里云天空物联网展现了从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上天入地,完整覆盖的物联网络。阿里云智能网络科学家丁险锋指出,物联网面临的问题比菜鸟的问题难度要大,比如深埋在地下的仓库车库,要穿透2米的水泥板,远离尘土的远郊发电厂和非洲大草原,部署网络非常困难,没有信号覆盖是很大问题。 如何解决物联网的问题?阿里云彻底打通低功耗广域网、全链路的技术链条,包括端测的芯片、模组,网关、物联网管理平台、网络运营商,应用提供商和第三方服务商。我们把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阿里已经和ASR公司合作推出业内最小尺寸的LoRa芯片,这颗芯片内嵌了阿里云和LoRa网的协议,与网络平台轻松打通;第二、ASR6501芯片获得Semtech公司LoRa芯片半导体知识产权IP授权,集成了一个MCU和LoRa基带,芯片的调制解调器覆盖了世界上所有出现的LoRa频段,从150兆赫兹到950兆赫兹;第三、工作电流可以大幅度简化电源管理的电路,直接可以在纽扣电池上续电,将通讯模组成本大幅度降低。 “LoRa网络的广域性、穿透性主要用于物与物的连接,在人不在的地方,边缘的地方,解决物联网的困扰问题。从4万米高空到地下20米,物联网都可以完全覆盖。” 丁险锋对LoRa网络实测表示满意。 云栖大会户外悬挂一架具有天空物联网LOGO的飞艇,搭载了LoRa网关,当它被启动时,现场的物联网设备立刻被飞艇上的信号连接,关闭时上几十种数据被关闭。这场演示是知识物联网的一面,阿里云希望为客户打造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络。为此,阿里已经和ASR公司合作推出业内最小尺寸的LoRa芯片,同时和广电系达成物联网深度合作,依托频谱资源、物联网全链路资源,快速、低成本的搭建物联网络。 阿里云还发布了Link WAN广域网物联网管理平台,支持LoRa协议,据了解,该平台最优秀的能力就是:两个人花一万元的成本,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把覆盖一个小区的物联网络的基站架起来。因为我们预先认证了网关,所以成本比较低,比普通网络降低70%的成本,同时交付时间大幅度降低,交付方式大幅度简化。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物联网项目,阿里云正在实践自己的承诺。 图4:阿里云用计算能力帮助工厂解决智能制造问题 据悉,9月20日,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IoT与ASR(翱捷科技)共同发布超小尺寸、采用超低功耗LoRa1262集成的单芯片ASR6501,,该芯片已获得Semtech公司LoRa芯片半导体知识产权(IP)授权。这款LoRa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对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推动LoRa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事实性标准之一。 本款芯片可以深度集成 LoRaWAN™,LinkWAN及AliOS Things,适用于表计类、智能城市、安防、智慧农业、智能物流、智能楼宇等多种物联网应用场景,从而为全产业链提供服务。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章鹰 Read more.
“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打造“上天入地”的物联网基站
云栖大会开始啦!首日直接“爆场”,看看这人山人海,真的是蔚为壮观! 不过今年,有个更壮观的东西,引得超多人围观拍照,就是它↓ 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 这是什么?玩过红警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斯洛夫空艇”的既视感?从“空艇”的文字来看:“天空物联网Lora站”。啥玩意?阿里云是要上天了吗? 天空物联网LoRa站到底是啥黑科技? 对于物联网(IoT)的概念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万物互联”的口号在2018年也是甚嚣尘上,但是毫无疑问未来“物物相连”的“物联网”必然是大势所趋的。那么今天阿里云放出的这么一个天空物联网是要干啥? 随着一声“启动”,大会上空悬停的飞艇上的LoRa物联网关被同时开启,接着现场的物联网设备迅速被飞艇上的信号连接。之后,一个菜鸟无人小车载着包裹,从地面去往地下20米的仓库,信号稳稳地来到等候在那里的用户面前。当他拆开包裹的一瞬间,主论坛数据大屏上立即显示包裹被打开。 Emmm?是否感觉像是穿越到了美国大片里?相当于在空中建立了一个工作站,随时发号施令,指挥下面的“小弟们”配合行动。原理上有点类似卫星了,只不过一个在太空,一个在天空。当然,现场展示的只是这个“大家伙”最基础的一个功能,真正让人震撼的是这个全新的天空物联的形态和模式,这意味着很多东西都能通过它来实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快递运送。小编简直不敢想象! 那天空物联网LoRa站此次大会又将会发挥什么作用呢?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丁险峰也给出了解释,““阿里云天空物联网”可以实现从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完整覆盖的物联网络,并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持续为大会服务。” 看到这个“大家伙”的诞生,小编仿佛看到中国科技的未来,膨胀万分!万物互联时代,中国一定会弯道超车,期待天空物联网LoRa站能够尽快使用并早日普及。 “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打造“上天入地”的物联网基站 图为:大会现场。 王刚 摄 图为: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 王刚 摄 图为: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 王刚 摄 Read more.
孙正义: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MWC 2017上发表演讲,分享了对未来30年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看法。 他认为,在未来30年里,超级智能一定会诞生。届时,所有的物都将相互连接,超级智能走进云端,并走进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客户服务、工业等等领域。人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1、运营商市场令人沮丧 过去5年,智能手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 不过,未来5年,智能手机的CAGR只有4%。这让人非常沮丧,不是吗? 接下来这张图是运营商的ARPU。 过去10年,运营商的ARPU下降了47%,不过据分析预测,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尽管ARPU在下降,智能手机接近饱和,但是,数据流量需求却在急剧上升,这意味着运营商的资本开支(CAPEX)将上升。 所以,运营商就会感到非常头痛。ARPU越来越低,数据流量需求越来越高,CAPEX也在上升,我们该怎么办? 我并不是到这里来抱怨的,大清早我们不应该这么沮丧,是吧! 所以,我今天来是要谈谈未来,谈谈我对未来30年的看法。 2、奇点将来,超级智能诞生 大家知道,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其投资重点就是AI和物联网领域。这个1000亿美元的基金,规模超过全球所有风险投资的总和,全球风投投资总和为650亿美元。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宣布以320亿美元现金收购了ARM。为什么我们花巨额投资,正是源于我们对未来30年的愿景和信念。 我现在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知道Singularity(奇点)这个概念?(一半人举手) 非常好,几年前,我在问同样的问题时,只有1%到2%的人举手。当然,在座的各位都是精英,如果我在大街上问,估计也只有2%的人知道这个概念。所以,这是一个很多普通人还不了解,或也不相信的概念。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定会发生。 我告诉人们要相信这事一定会发生。在座没有举手的人,你们要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就意味着电脑,或者说人工智能要超过人脑。我相信在未来30年这一天就会到来,就会成为现实。 当我们在讨论大脑的能力之时,我们通常会用IQ来衡量。普通人的IQ是100,爱因斯坦、达芬奇这样的天才的IQ大概在200左右。假如你的IQ达到200,你也就是天才,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的IQ达到了200(笑)。不管怎样,IQ为200的是天才,100的是普通人,相信在座各位的IQ都高于100(笑)。 不过,同样是IQ这个指标,30年后,电脑会达到多少?我认为是10000。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IQ高于200叫天才,那么IQ达到10000的家伙,我们该称呼它什么呢?超级智能。 人们可能完全无法想象IQ为10000的家伙有多聪明,但是,我认为这家伙在未来30年就会成为现实。 所以,“愚蠢”的人类,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们在谈人脑时,我们的大脑由神经元组成,神经元连接和断开,这其实是个二进制系统,分别代表“0”和“1”。这就是人脑的工作方式,这就是神经元如何记忆、思考、分类的方式。 芯片里有晶体管,也同样是按照这种方式工作的。我们的人脑里有多少“二进制系统”?人脑有300亿个神经元。那么,芯片里的晶体管数量什么时候会超过300亿?在20年前,我估计这事会发生在2018年,几年前我又重新估计了一下,结果依然是2018年。 如果这个估计前后或许有几年误差,这并不要紧。重点是,人类的大脑在2000年前,在4000年前,神经元的数量一直没有变过,和现在是一样的。我们大脑的“硬件系统”从未得到过改良,然而,芯片里的晶体管的数量在未来30年将成百万倍上升。 想象一下,当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它会比人脑更聪明吗?当然,我们还要将软件、算法等这些东西考虑进去,不仅仅是硬件的数量。如果在未来30年,这个“二进制系统”的数量是我们大脑的100万倍,IQ达到10000,我得说它比我们更聪明。 所以,我坚信在未来30年里,超级智能一定会诞生。这是有史以来的大事。 3、智能机器人改变世界 当这种超级智能嵌入机器人之中,就是智能机器人。尽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智能的东西,比如电脑、智能手机等,但这些东西都不能动。如果超级人工智能嵌入到可动的设备中,也就是机器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些智能机器人,或者说能移动的智能设备将无限繁衍,我们的汽车也会变成智能机器人,还有很多,会飞的、会游的、大的、小的、会跑的,各种形状的,两条腿的、四条腿的、百条腿的等等各种智能机器人。 我认为,未来30年,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包括智能汽车)会超过人口总量。 4、物联网的焦点:安全与连接 说到智能机器人,就得谈谈物联网了。如果单看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要超过人口总数根本不用等30年。我们刚刚收购了ARM,单单ARM一家公司,未来20年的物联网芯片发货量就超过1万亿,用不了30年。大家手里的智能手机,有99%的芯片来自ARM,今后将有80%的物联网芯片来自ARM。 有了ARM后,我可以和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看看未来10年我们要设计什么。所以,我现在比收购ARM前更了解这个行业。 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就要来了,并且它们都需要网络连接。有人说,电信市场饱和了,用户不再增长了,不不不,这是不对的。这只是智能手机的数量趋于饱和了,但是,未来20年,物联网芯片数量将增长到1万亿,而且它们都需要网络连接。这可不是小数目。 还得再提醒一下,这些物联网设备都是智能的,超级智能的。想象一下,未来我们穿的鞋子里植入一块芯片,这块芯片比我们的大脑还聪明。你能相信吗?我们还不如自己穿的鞋,还把它踩在脚下(全场爆笑)。这真是个有趣的世界,它正在到来。 所有的物都将相互连接,超级智能走进云端,并走进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客户服务、工业等等领域。这就是我收购ARM的原因。 收购ARM后,我每周都会和我们的工程师交流,我们主要聚焦关注两点:安全和连接。 为什么物联网安全如此重要? 因为有黑客啊!我们有个工程师,在等老婆吃午饭的时候做了一个测试,看看在他老婆到之前能黑多少监控摄像头?结果,他黑了120万个摄像头。他自己也难以置信,这也太简单了。当然,我们的工程师并不是个坏家伙,他这是在向公众警告,情况是多么危险,我们是时候认真考虑安全问题了。 黑客攻击事件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应该非常非常小心。所以,过去我们出货的ARM芯片都不够安全,现在我们非常关注安全,我们要保证社会所有一切都安全。 再举一个例子:汽车。 今天,一辆汽车里有约500块ARM的芯片,注意,是现在,就是今天路上的新车。我要说的是,没有一块芯片是安全的。我敢这样说,是因为这些芯片都是我们的(笑)。非常危险啊,同志们! 大家来看一段视频,这是我们的工程师做的一个测试。 汽车被黑客攻击之后,刹车完全不管用,汽车完全停不下来,方向盘也失去了作用… 这太恐怖了。尽管只是我们工程师的一个测试,他并不是一个坏家伙,但今天就有不少坏人正在当黑客。这非常吓人,如果我是个坏人,我就可以攻击社会,这非常危险(一脸严肃)。 过去的汽车是没有接入网络的,系统是封闭的,现在我们讲车联网,所有汽车接入网络,通过联网实现汽车检测、保养等。如果车联网无法保证安全,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这就是我们要在芯片中加入安全功能的原因。 是的,所有设备都不得不安全地连接,并接入云端,我们称这是为所有物联网设备加入一个“信任区”(TrustZone)。 我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连接。 我们先来讲讲NB-IoT。 大规模连接的物联网芯片需要更低功耗,更高性能。这是我们上周公布了具备高安全性能的NB-IoT芯片。对于NB-IoT芯片,可以应用于智能停车,安装在停车场的NB-IoT芯片可监测车辆,并连接到云端。通过云端,中心管理人员就可知道停了多少辆车,车位有没有满。 另外一个NB-IoT芯片的用例是智慧家庭。所有的家庭设备都会安全的连接到云端,并通过云端实现管理。 […]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企业

更多…】

苏州寻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寻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位置物联网领域13年,具备从室内到室外、从米级到厘米级的全栈式位置物联网能力,针对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电力能源、公检法司等领域,打造“工业互联网、大健康、ISV开放平台”三大主力品牌,赋能全行业生态伙伴,共创数字化产业新格局。截至目前已成功落地全国2300+案例,服务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寻息科技集研发、运维、生产、技术于一体全产业链运营。以博士后、博士、硕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来自物联网、大数据、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医疗信息化等领域,研发人员占比达50%。公司拥有45项软著、57项专利、20项重磅荣誉、41项国际和国内权威认证。   Read more.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技术开发咨询和提供云计算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基于物联网的结构状态与安全监测设备研发、生产及系统集成的高科技公司。 飞尚科技是全国领先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方案供应商,产品主要涉及预应力同步张拉系统、安全监测仪器、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振弦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以及相关的采集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等。 飞尚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预应力同步张拉,桥梁监测,边坡监测,隧道监测,基坑监测,尾矿库监测,水利大坝监测,特种设备监测,矿山六大安全系统。致力于发展针对结构安全的新型技术以及综合管理系统,以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为依托,逐步形成以软硬件设备供应、系统设计、集成、实施、评估为核心,提升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结构安全及工业监测提供专业产品及成套解决方案,给安全监测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 Read more.
南京首安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首安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河西新城,始创于2006年9月。公司集科研、施工、贸易于一体,专业从事公安、消防装备器材生产与销售;并长期与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保持科研项目合作开发。 目前公司采用最先进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做到无线物联通讯,全天智能值守,完善消防监管预案闭环,快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能节省20%以上的施工成本,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智慧消防品牌运营商之一。 首安公司公益事业部多年来秉承”社会的安全,我们的责任”为核心价值观,举办及参与社会公益消防安全讲座100余起,传递消防知识5万余人次,2015年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消防一懂三会四个能力融入安全讲座,针对九小场所提供消防安全经济智慧型解决方案。 公司秉承”优质、高效、重誉、服务”的企业理念,以”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为核心,坚持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塑造公安、消防装备配套服务行业里的标杆! Read more.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6086)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乃至国际最早一批专业从事物联网微功率无线通讯技术的高新科技企业,是中国自有知识产权创新型企业。公司致力于物联网微功率无线通讯模块、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云平台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公司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体系以及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秉承“诚信为本 开拓创新 专业专注 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已获得多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计算机软件著作等科技质量成果,公司产品取得FCC&CE国际认证和中国无线电型号核准证。 公司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水电气热等公用事业能源计量领域,旨在助推公用事业部门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营业收费系统、GIS管网系统、SCADA数据采集和检测系统、DMA独立分区计量系统以及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过滤、抽取和分析,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与国内多家地级市水司签署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项目研发协议,成为国内第一家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真正落地的企业。 依托公司技术研发实力,结合行业应用和发展趋势,将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延伸至能耗监控管理、智能路灯控制、消防安全、智能物流仓储、智能家居、银行智能管理设备、媒体智能互动设备、汽车检修设备、医院智能管理和智能交通等各个行业领域,并成功攻克了多项行业应用难题。 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公司历经十余年的积累和发展,成为微功率无线通讯行业领军企业。上海桑锐将不断进取,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强质量控制,实现公司的整体跨越式发展,为社会的低碳化、智慧化做出积极贡献。 Read more.
深圳中科爱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中科爱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中科爱讯致力于Wi-Fi应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推广服务。秉持“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聚焦前沿科技趋势,汲取国内外的技术优势,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通讯、医疗、零售、交通、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作为一个极具创新力的科技公司,我们专注于WiFi应用领域,围绕商业人群的核心需求精耕细作,为客户带来便利和增值。 公司除常年外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外,还汇聚了室内外定位技术领域的技术精英,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大力支持。团队拥有领先全球的室内外定位技术和云端大数据分析技术,同时有十多年的软硬件产品研发经验。 中科爱讯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和“高效、便捷、创新、专注”的价值观,以用户至上和创新打动客户,为客户带来体验极佳的产品和服务。 Read mor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大型通讯设备公众公司。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 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2014年,中兴通讯启动M-ICT万物移动互联战略,聚焦“运营商市场深度经营,政企价值市场,消费者市场融合创新”三大领域,并布局“新兴蓝海业务”。2015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以芯片、政企、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目前,中兴通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及企业网客户,智能终端发货量位居美国前四,并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 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公司在美国、法国、瑞典、印度、中国等地共设有20个全球研发机构,3万余名国内外研发人员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2016年,中兴通讯凭借19亿美元年度研发投入位居全球创新企业70强与全球ICT企业50强。目前中兴通讯拥有6.6万余件全球专利申请、已授权专利超过2.4万件。2010-2015年,中兴通讯连续6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三甲,2011、2012年蝉联PCT第一,2016年,中兴通讯芯片专利申请量国内首位、物联网专利持有量全球第三、无线充电专利全球TOP50。公司依托分布于全球的107个分支机构,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 中兴通讯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我们运用通信技术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我们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为实现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和救助行动,参加了印尼海啸、海地及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并成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关爱儿童专项基金”。 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致力于引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应对M-ICT时代更趋日新月异的挑战。 Read more.
宁波平衡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平衡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为导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技术型公司,公司专注于射频领域,核心研发团队均具有10年以上的射频研发经验。宁波平衡线电子科技公司定位服务型公司,不只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射频产品,同时也提供技术咨询,射频环境监测,天线系统测试等等技术服务。我们的宗旨是“诚信立足,合作共赢”。 我们的主要优势产品是 :1.LORA 射频模块,2.天线系统 3.无线数传模块 4.无线透传模块。5.无线抄表手持机 6.集中器 7.蓝牙数据采集器 等,这些产品可以方便的整合到各种应用系统中,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户需求。 Read more.
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维思无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专注于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二十多项。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为电力物联网系列产品:无线温度传感器、无线电流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基站、无线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器、智能避雷器、智能用电测控终端、汇聚控制器等30多种物联网产品。 2014年,公司研发中心已被认定为“浙江维思物联网核心技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公司致力于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产品研发,建立自有的知识产权体系,兼容国际标准的同时开发行业应用特需技术,坚持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发展路线,充分发挥研究开发中心的作用,加速本公司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研发满足市场需要、为用户带来价值的新产品。 维思人秉承创新求实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应用新信息技术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为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的末端信息获取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为科学生产调度与运维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未来维思更加关注信息技术为节能减排创造价值,维思将持续在工厂能效管理与需求侧响应、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方面长期开展应用研究,创新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不断为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提升用户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维思公司的前身是嘉兴巨龙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研发了国内第一套6万吨饲料厂全厂自动化生产测控网络和购销存管理系统,2000年开始转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公司之一。2003年研发了国内首套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并取得了有源RFID的发明专利。2003年开始研发无线温度传感器,并取得相关专利授权,2005年首批投入电力市场试用,2007年12月成立维思公司,专注于电力物联网研发与推广,2008年底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在嘉兴220kV百桃变投运,共安装了49个无线数据传输基站、416个无线温度传感器,迄今为止已经运行7年,大部分产品依然存活。2010年底国内首座物联网智能变电站-220kv西泾变投运,其中维思为变电站研发了整套物联网智能辅助系统,西泾变电站共布置温度监测、温湿度监测、磁控感应、水浸感应、震动感应等五大类479个物联网无线传感器和30套汇聚节点。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传感网监测网络,对影响变电站运行的二次设备运行环境温湿度、一次设备重要节点温度、变电站电缆层等低洼区域水位等因素实施全方位智能监测。并在传感网监测平台基础上整合消防、视频、采暖通风等设施的触发和运行信息,实现对变电站相关设备温度、环境、防误入间隔、水浸、安防等全景监控,并实现了近300项信息融合与联动告警、展示,提高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全部设备正常运行至今有5年。 维思公司还参了2010年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3006-005-02《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国家电网公司2012信息化项目《物联网区域应用示范项目》,2013年无锡电力公司《无锡一流配网物联网应用试点工程》的承建等。 维思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电力物联网的产品供应商,参与了自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绝大多数物联网应用科技项目,在国内电力物联网市场占有市场领导地位,参与了国家电网大部分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与知识产权体系,全部技术均为独立创新的领先技术。 维思公司迄今为止发运了超过50k个有源RFID,超过50k个各类电力无线传感器,超过5k套汇聚节点。维思公司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滚动发展,从注册资金200万元起步发展到实有资本1100余万元,拥有2项发明与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种产品线,拥有完整的产品快速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进入2015年,维思进入了产业腾飞的快速发展轨道,维思人期望与产业界同行携手合作,共推物联网产业腾飞,也敞开胸怀迎接外部资本进入共同打造技术领先、质量优良的物联网系统研发制造旗舰企业。 Read more.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Tpson)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将电流指纹技术实现在终端进行计算的AI企业。 拓深科技汇聚高通(美国)研究院核心成员,有卓越的研发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消防AI预警和电力能源利用解决方案。 目前拓深科技在杭州、硅谷、上海、南京、成都均设立了研发机构,合作伙伴遍布全国各地,随着影响力不断提升,拓深科技以电力AI SAAS服务联通更好的世界。 合作伙伴   荣誉奖项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专利

更多…】

三合一控制开关
公开号 CN206181492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1144461 公开日 2017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0月21日 发明者 易健民 申请人 富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一种三合一控制开关,其具有设于璧面的一基座,该基凹设一插槽,该基座内设有一电性连接一末端装置的控制回路,又,该插槽电性连接于一市电回路;一电源控制装置,具有一组接壳及一开关按键,该组接壳对应插设于该插槽并电性连接于该市电回路,又,该组接壳内设置有一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具有语音控制、电路导通控制及无线通讯的功能,另,该开关按键及该无线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回路;藉此,使用者能选择语音声控、无线控制或手动控制,藉以达到提供不同年龄层或行动不便使用,并具有使用上的多元化便利性与家庭智能化的效用。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5月17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H05B37/02 Read more.
一种天然气流量无线采集前端
公开号 CN105955137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445245 公开日 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 2016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 2016年6月21日 发明者 吕忠贵 申请人 成都国光电子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天然气流量无线采集前端,包括以下:通讯模块,与智能流量计对接,用于将流量数据传输至MCU;MCU,用于调控所有的模块,并接收通讯模块所传输的数据信息,且对该数据信息进行整合;LORA无线模块,用于整合后的流量数据的大范围传输;电源,用于提供稳定工作电压;DC/DC变换器,用于转换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匹配智能流量计的供电电压;统一扩展接口,用于扩展MCU与外部模块的连接途径。本发明的安装位置距离智能表距离很短,这个长度之区间的连接电缆长度引入的感应脉冲很小,不足以对智能流量计构成威胁;使用电池供电,不需要外部电网,安全性能高,直接避免了雷击通过电网引入脉冲。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6年9月21日 C06 Publication 2016年12月14日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5B19/042, G08C17/02 Read more.
基于LoRa技术的杆塔倾斜状态监测系统
公开号 CN106403896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835437 公开日 2017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 201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 2016年9月20日 发明者 夏伟涛, 肖桂龙, 谢晓燕, 李平锋, 冯隽桃, 陈品良, 闭德锋, 董波 申请人 佛山市威格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杆塔倾斜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杆塔的状态数据传输采用LoRa无线通信方式,包括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和集中控制器,终端节点包括设置与杆塔上的倾斜度传感器、第一单片机、第一LoRa模块和电源一,路由节点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LoRa模块、太阳能收集模块二和电源二,集中控制器包括第三单片机、第三LoRa模块、太阳能收集模块三和电源三;所述的单片机和LoRa模块均通过I2C连接,第二LoRa模块与多个第一LoRa模块组成星型结构,多个第二LoRa模块与第三LoRa模块无线通信,实现自组网通信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比于同类型的产品,性能更加优越。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2月15日 C06 Publication 2017年3月15日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 Read more.
一种适用于地下仪表无线信号传输的装置
公开号 CN206133908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1111837 公开日 2017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0月9日 发明者 郑华章, 朱晓, 郑有为, 韦长兴, 邓锦峰 申请人 深圳汉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下仪表无线信号传输的装置,涉及无线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处理服务器、若干个数据采集器、若干个中继器和若干个计量仪表,每个数据采集器采集用于采集相对应的计量仪表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信号最强的中继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无线通信交互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MBUS采集模块、数据采集单元、LORA无线电模块、电源模块和微处理器。该装置具有读数准确、功耗低、穿透及抗干扰能力强、发射距离远、自动组网等优点。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4月26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8C17/02 Read more.
一种天然气管网在线监测系统
公开号 CN206311143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1490167 公开日 2017年7月7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2月30日 发明者 李荣书, 胡桂青, 蔡晓军, 庞惠来, 董志强, 李长江, 佟少强, 连军政 申请人 威海拙诚燃气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管网在线监测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燃气管道监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使用寿命短和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设有用于检测天然气阀门井数据的探测装置、用于汇总数据并存储的收集装置、以及用于处理数据并下发关阀指令和向外发送信息的上位机系统;探测装置安装在阀门井内部,收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与探测装置、上位机系统连接;探测装置设有单片机、MEMS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输入端分别与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输出端与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燃气管道监测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7月7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1D21/02 Read more.
一种基于lora的水利信息采集与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号 CN106325128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783070 公开日 2017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 201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 2016年8月30日 发明者 王宏刚, 李永, 王晓鹏 申请人 中兴长天信息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利信息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LORA的水利信息采集与控制方法,通过水利信息传感器获取水利信息,水利传感器获得的水利信息进行滤波和放大,然后通过A/D转换器传输给LORA水利信息采集节点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信号处理单元将水利信息发送给LORA网关。采用上述方法和结构后,本发明通过水利传感器检测水利信息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然后通过LORA水利信息采集节点的信号处理单元发送给LORA网关,实现LORA的水利信息采集与控制。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1月11日 PB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5B19/04 Read more.
无线贴膜盾及移动终端设备
公开号 CN205486121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0188529 公开日 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 2016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 2016年3月11日 发明者 闵晓琼, 简永杰, 段义军 申请人 上海方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贴膜盾及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主体;无线通讯协议安全模组,位于主体的表面或内部;软性电路板,位于主体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软性电路板表面或内部形成有天线及连接触点;天线与无线通讯协议安全模组相连接;连接触点包括第一连接触点及第二连接触点,第一连接触点位于主体第一表面的软性线路板的表面或内部,第二连接触点位于主体第二表面的软性电路板的表面或内部,第一连接触点与第二连接触点经由主体内部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将U盾的功能转移到移动终端上,确保了在移动终端上进行网上交易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置U盾,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度、更大的可扩展性和适用范围。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6年8月17日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6Q20/38, G06F21/34 Read more.
一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
公开号 CN203630251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320856663 公开日 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 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 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 杨小青 申请人 盛发电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包括CPU、故障检测电路、RF收发芯片以及电源模块,故障检测电路、RF收发芯片均连接至CPU,电源模块为上述各模块供电,故障检测电路接于电力线路上,用于检测该电力线路的电流或者电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CPU,CPU对该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过RF收发芯片发送出去。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的电路结构进行改进,使用LORA智能低功耗、长距离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在现有取电技术下实现5KM以上的远距离通讯,再加上无线接力传输的通讯协议,从而可以一种经济的、可靠的方案来实现故障指示器的远程通讯。同时,采用互感取电和电池取电两种取电方式,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6) 1.一种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CPU、故障检测电路、RF收发芯片以及电源模块,故障检测电路、RF收发芯片均连接至CPU,电源模块为上述各模块供电,故障检测电路接于电力线路上,用于检测该电力线路的电流或者电压,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CPU,CPU对该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过RF收发芯片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F收发芯片采用型号为SX127X的RF收发1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PU采用C8051单片机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互感取电电路,该互感取电电路接于电力线路,进行互感取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取电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感应单元、整流单元、升压单元和稳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池充放电电路和电池,电池与电池充放电电路双向连接。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国际分类号 G01R31/00 法律事件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4年6月4日 C14 Grant of patent […] Read more.
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号 CN105741526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198542 公开日 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期 2016年4月1日 优先权日 2016年4月1日 发明者 刘文峰, 王辅宋, 谢镇, 王飞, 刘付鹏, 刘国勇 申请人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应用于结构安全健康监测行业。它包括一体化采集终端和与其相对应的Lora传感器采集模块;一体化采集终端它包括FPGA控制器、Lora通信模块、Lora侦听模块、微控制器、声光报警器、LCD信息显示器;每个Lora传感器采集模块通过一体化采集终端上的独立的Lora通信模块进行一一对应的数据通信;FPGA控制器分别与Lora通信模块、Lora侦听模块和微控制器连接;声光报警器与微控制器连接,LCD信息显示器与微控制器连接。实现多测点的同步采集,提高所有传感器测点的采集频度,从而提高对高支模的监测可靠性和实时性。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7) 1.一种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体化采集终端(7)和与其相对应的Lora传感器采集模块(8); 一体化采集终端(7 )它包括FPGA控制器(1)、Lora通信模块(2 )、Lora侦听模块(3 )、微控制器(4)、声光报警器(5)、IXD信息显示器(6); 每个Lora传感器采集模块(8)通过一体化采集终端(7)上的独立的Lora通信模块(2)进行一一对应的数据通信; FPGA控制器(1)分别与Lora通信模块(2)、Lora侦听模块(3)和微控制器(4)连接; 声光报警器(5)与微控制器(4)连接,IXD信息显示器(6)与微控制器(4)连接。 2.一种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 每个Lora传感器采集模块(8)通过一体化采集终端(7)上的独立的Lora通信模块(2)进行一一对应的数据通信,同时一体化采集终端(7)的FPGA控制器(1)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声光报警器(5)报警或IXD信息显示器(6)显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体化采集终端需要使用FPGA进行对多个Lora进行数据通信可逻辑控制,实现并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数据汇总到FPGA内部后,FPGA再将并行数据通过高速串行接口发送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微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解析和与预警值判断,当测量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启动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同时微控制器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显示到现场的IXD信息显示器上进行数据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FPGA控制器(1)通过对Lora通信模块(2)进行数据交互实现系统的并行同步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高支模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 Read more.

LPWA实验室学习资料

更多…】

使用LoRa Smart Blocks Development Kit来创建LoRaWAN网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用群登科技(Acsip)的LoRa Smart Blocks Development Kit 来创建LoRaWAN网络,开发工具包含LoRa智能型积木组件及正文 Gemtek Indoor Gateway。 群登这套LoRa智能型积木组件采用通过LoRa Alliance、CLAA、Actility等多重认证的S76S/S78S LoRa模块,透过感测板(Sensor Board)、LoRa板(LoRa Board)及电池板(Battery Board)来组合成一积木式套件,一举满足LoRa物联网应用开发的三大重点:主控板、LoRaWAN及电源需求,进一步降低进入物联网领域的门坎,协助Maker们快速熟悉LoRa Smart Blocks,轻松利用这些软硬件智能积木,组合搭配出各式各样的物联网应用,让Maker轻易完成概念性验证(Proof of Concept),加速物联网产品上市时程。 LoRa开发工具包 LoRa开发工具包应用 LoRa Smart Blocks方案的感测板采用使用者最为熟悉,且软、硬件整合功能强大的Arduino开发板,让使用者得以在此开发平台上轻易地与各种Sensor进行整合。LoRa 板则是采用群登号称全球体积最小的S76S LoRa通讯模块,透过UART接口将感测板的Sensor讯号由LoRa模块传送至Gateway及云端平台。积木式套件另提供电池板,可使LoRa开发板自备电源,使得供电方式更为弹性,方便户外测试更为便利。 LoRa Smart Blocks 套件主要积木组件规格如下: 1.LoRa Board :S76S – Semtech 公司的SX1276 2. Sensor Board (compliant Arduino UNO) MCU: ATmega328P ,提供GPIO/I2C/ADC/UART 开发环境: Arduino 传感器:内建SHT30高精度温湿度感测、MC3630 mCube 3轴加速器,二种传感器均为I2C界面,Address分别为0x45、0x6C 程序刻录:AVR ISP(透过ICSP 连接Arduino UNO SPI接口,Arduino […] Read more.
了解LoRaNET,看这一篇就够了!
本文作者:ZLG致远电子 现在市面上的LoRa协议各式各样,LoRaWAN、CLAA、LinkWAN都各有千秋。对于LoRa应用而言,稳定可靠是关键,本文将带你详细了解ZLG致远电子LoRaNET协议。 LoRaNET协议是ZLG致远电子基于LM400TU核心模块自主开发的LoRa组网协议,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痛点,做了一系列创新与优化,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直接上干货! 一 认识LoRaNET? LoRaNET是ZLG致远电子开发的一款支持二次开发的LoRa组网协议,基于可二次开发的LM400TU硬件模块,方便快捷!LoRaNet SDK 使用 AMetal 软件平台,它提供了一些基础组件,对大部分片内硬件资源进行了良好地抽象封装,使用外设时仅需简单配置、调用API、无需关注底层硬件操作! 二 相关特点 LoRaNET采用LoRa扩频调制技术,实现低发射功率远距离通信; 基本数据包收发模式:单播,组播,广播; 地址宽度16bits;(这下不用担心节点地址不够用了) 通信速率0.3-19.2kbps可设,编码率可调; 低功耗唤醒机制,间隔开启接收; 每个数据包可携带210字节的数据,支持4级中继; 使用基于 AES-128 的校验方式,安全! 三 LoRaNET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网络? LoRaNET协议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不同的组网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组网模式。 1、数据采集型应用 这是由集中器、少量路由、大量终端构成的星型网络,如下图所示: 图1 LoRaNET数据采集网络 该型网络的特点如下: 自动探测组网; 采集命令由集中器发起,有轮询采集、分组批量采集; 使用固定树型路由,要求各节点间相对位置固定; 由于数据采集均由集中器发起,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低的场合。 总结一下:有路由、集中器主动采集、节点位置相对固定、实时性低 2、突发上报型应用 由集中器、终端组成的星型网络,其特点如下: 支持自动探测组网,不支持路由; 由终端主动的向集中器上报,适用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使用确认应答机制,丢包时自动重发,直到成功或超时; 失败重发机制中包含信道冲突退避机制,避免网络阻塞; 使用两个信道,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应答数据包传输。 总结一下:无路由、终端主动上报、数据传输丢包重发、实时性高。 3、分时上报型应用 由集中器、终端组成的网络,特点如下: 支持自动探测组网、不支持路由; 允许配置上报时间,集中器可以发起定时广播,使网络中的设备保持时间同步; 各终端在指定的上报时间分时上报数据; 空中唤醒较少,可用于低速率的远距离通讯场合。 总结一下:无路由、终端分时上报、数据传输丢包重发、集中器广播保持时间同步! 4、LoRaNET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都是干啥的? 集中器 集中器是网络的入口点,起到网关的作用,通常通讯命令均由集中器发起,终端、路由被动响应这些通信命令。 终端 终端设备是LoRaNET中被控制,被数据采集的设备,终端与集中器或路由组成星型网络。 路由 […] Read more.
LoRa节点睡眠状态功耗异常如何排查问题?
LoRa节点睡眠状态功耗(也称之为休眠状态功耗,或者待机功耗)应当是极低的,比如瑞科慧联的产品RAK4200+SHTC3组成的LoRa温湿度传感器,其使用ST的低功耗MCU,可以使LoRa节点不采集传输数据的时刻,待机电流可以降至4uA! LoRa节点,待机功耗,排查故障 当LoRa节点在睡眠状态的功耗异常过高时,有可能是LoRa节点出了一些故障,或者需要我们修改一些设置。 我们可以首先检查代码MCU是否进入睡眠模式,例如stm32系列,为了保持RAM内容,需要进入stop模式。 接着,可以考虑检查MCU外设代码,当MCU进入睡眠模式前,应该关闭所有外设,例如串口、ADC、定时器等。需要检查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候,这些外设是不是已被关闭。 还可以考虑检查LoRa节点的芯片代码,看LoRa芯片是否进入sleep模式。 还有一个最容易忽视的点,就是需要检查RF开关芯片信号脚是否失能。如果忘记关闭RF开关,通常会有百微安量级的漏电。相对比正常的几个uA的待机功耗,这种百微安量级的漏电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如果LoRa芯片采用有源晶振,需要拉低有源晶振的供电引脚。 Read more.
华为NB-IoT物联网开放开发指南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华为为NB-IoT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指导,便于合作伙伴轻松地自助完成基于华为NB-IoT的相关产品集成对接,催熟NB-IoT领域行业应用厂商、传感设备厂商等合作伙伴建设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1. 开放能力总述 针对端到端的NB-IoT开发,华为提供多种开放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集成。在芯片\模组、基站资源受限时,提供SoftRadio进行端到端基本功能调试。华为提供海思NB-IoT芯片、基站网络和Ocean Connect IoT连接管理平台。合作伙伴可以基于芯片\模组进行设备开发、基于IoT连接管理平台进行APP应用的开发。对于华为的产品部分,提供了完整的开放能力。  ●    基于SoftRadio的软件调试:在无NB-IoT芯片/模组以及基站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SoftRadio进行端到端的上层应用调试。 ●    基于模组的AT命令开发:当合作伙伴获取到模组后,可以根据模组的用户手册进行端侧设备的开发和调试。  ●    基于芯片的Huawei LiteOS开发:当合作伙伴获取到芯片后,可以根据芯片的用户手册进行端侧设备的开发和调试。  ●    基于Ocean Connect IoT连接管理平台开发:合作伙伴可以根据IoT平台北向提供的开放API,进行APP应用的开发和调试。 2. SoftRadio 2.1 SoftRadio 背景 Device以及APP应用开发与调试过程中,Open Lab是最重要的锚点,连接厂家device和海思芯片/模组接入NB-IoT网络,同时连接IOT平台以及APP server。由于NB-IoT的标准协议在16年6月底冻结,NB IoT的芯片/模组还没有规模生产、同时华为Openlab资源紧张,给产业链合作伙伴的device以及APP应用的开发调测增加了成本,同时导致调试效率低下。  面临的问题: ●    产业链合作伙伴  1. 联调成本高:开发者合作伙伴没有网络环境,无法自行开展E2E验证,需要到Openlab现场调测,另外不同模块的人员悉数到位,成本高。 2. 联调次数多:需要在线分别联调,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关联,联调4次。  3. 效率低:出现问题,可能需要返厂修改,路途时间长,效率低。  4. 串行验证:软件和硬件调试相互依赖,无法并行验证。 ●    华为  1. 场地和人员受限:合作伙伴多,Openlab场地和支持人员成为瓶颈。  解决方案:  考虑用一个软件版本,来代替NB-IoT Chipset/Module,同时屏蔽NB IoT Air Interface,提供一条通路直接到IoT平台,合作伙伴在自己家里就可以远程连接到华为IOT平台,进行终端和APP应用的开发以及端到端调测,实现offsite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硬件限制,这就是SoftRadio。 ●   […] Read more.
LoRa快速全面入门
物联网应用中的无线技术有多种,可组成局域网或广域网。组成局域网的无线技术主要有2.4GHz的WiFi,蓝牙、Zigbee等,组成广域网的无线技术主要有2G/3G/4G等。这些无线技术,优缺点非常明显,可如下图总结。在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产生之前,似乎远距离和低功耗两者之间只能二选一。当采用LPWAN技术之后,设计人员可做到两者都兼顾,最大程度地实现更长距离通信与更低功耗,同时还可节省额外的中继器成本。 图1 LPWAN技术对比和LoRa技术的定位 LoRa 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目前,LoRa 主要在全球免费频段运行,包括433、868、915 MHz等。 LoRa技术具有远距离、低功耗(电池寿命长)、多节点、低成本的特性。 图2 LoRa技术特点 下图以美国情况为例,从灵敏度、链路预算、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发送电流、待机电流、接收电流、2000mAh电池使用寿命、定位、抗干扰性、拓扑结构等参数上比较了Sigfox、LTE-M、ZigBee、WLAN、802.11ah和 LoRa的区别。 图3 LoRa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LoRa网络构成 LoRa网络主要由终端(可内置LoRa模块)、网关(或称基站)、Server和云四部分组成。应用数据可双向传输。 图4 LoRa网络体系结构 LoRa联盟 LoRa联盟(LoRa Alliance)是2015年3月Semtech牵头成立的一个开放的、非盈利的组织,发起成员还有法国Actility,中国AUGTEK和荷兰皇家电信kpn等企业。不到一年时间,联盟已经发展成员公司150余家,其中不乏IBM、思科、法国Orange等重量级产商。产业链(终端硬件产商、芯片产商、模块网关产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中的每一环均有大量的企业,这种技术的开放性,竞争与合作的充分性都促使了LoRa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繁盛。 图5 LoRa联盟 LoRa在中国 中国LoRa应用联盟(China Lora Application Alliance,简称CLAA)是在LoRa联盟支持下,由中兴通讯发起,各行业物联网应用创新主体广泛参与、合作共建的技术联盟,旨在共同建立中国LoRa应用合作生态圈,推动LoRa产业链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建设多业务共享、低成本、广覆盖、可运营的LoRa物联网。 2016年12月中国LoRa物联网产业运营联盟正式揭牌成立[3]  ,意味着LoRa这一LPWAN(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在国内将进入到大规模商用部署阶段,也意味着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LoRa商用市场。鹏博士、Semtech、中科智城、中兴通讯、诺基亚上海贝尔、云帝斯等十多家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 相比其他技术,LoRa成本低、功耗低,技术成熟,尤其是其产业链最为完善,国际上的商用案例也更加丰富。但LoRa在中国发展却缓慢,虽然LoRa模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行业,但由于缺乏基础网络和技术人才的支撑,产业生态无法形成闭环。在物联网基础较发达的中国台湾,例如台湾清华大学等已经开始为学生提供基于LoRa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学习班[4]  。反观国内大学目前的物联网专业,还鲜有开设LoRa技术及应用的课程,虽然目前民间技术网站的学习热情正在逐步高涨的,例如国内的LoRa应用站已经开始整合翻译LoRa技术资料,甚至筹备针对物联网专业大学生的LoRa实验室课程等。 网络部署 目前LoRa网络已经在世界多地进行试点或部署。据LoRa Alliance 2017年公布的数据,已经有30多个国家开始建网,15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试点。中国AUGTEK在京杭大运河完成284个基站的建设,覆盖1300Km流域;美国网络运营商Senet于2015年中在北美完成了50个基站的建设、覆盖15,000 平方英里(约38850平方千米),预计在第一阶段完成超过200个基站架设;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Comcast宣布采用LoRa技术,首先将在费城和旧金山地区完成网络部署,并提供计量相关(抄表等)、环境监测相关(温湿度、污染、噪声监测等)和追踪定位相关等服务。法国电信Orange宣布在2016年初在法国建网;荷兰皇家电信kpn宣布将在新西兰建网,在2016年前达到50%覆盖率;印度Tata宣布将在Mumbai和 Delhi建网;Telstra宣布将在墨尔本试点…… 图6 LoRa全球网络部署 LoRaWAN协议 LoRaWAN是 LoRa联盟推出的一个基于开源的MAC层协议的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标准。这一技术可以为电池供电的无线设备提供局域、全国或全球的网络。LoRaWAN瞄准的是物联网中的一些核心需求,如安全双向通讯、移动通讯和静态位置识别等服务。该技术无需本地复杂配置,就可以让智能设备间实现无缝对接互操作,给物联网领域的用户、开发者和企业自由操作权限。 LoRaWAN网络架构是一个典型的星形拓扑结构,在这个网络架构中,LoRa网关是一个透明传输的中继,连接终端设备和后端中央服务器。网关与服务器间通过标准IP连接,终端设备采用单跳与一个或多个网关通信。所有的节点与网关间均是双向通信,同时也支持云端升级等操作以减少云端通讯时间。 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是在不同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基础上完成的,数据速率的选择需要在传输距离和消息时延之间权衡。由于采用了扩频技术,不同传输速率的通信不会互相干扰,且还会创建一组“虚拟化”的频段来增加网关容量。LoRaWAN的数据传输速率范围为0.3 […] Read more.
博立信(Polysense)发布全国首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物联网套件项目计划
2017年7月28日,博立信(Polysense)科技公司今天宣布推出首个针对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物联网LoRa套件项目计划。 “LoRa通讯和传感大学物联网项目计划”将为大学生和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最先进的通信和传感技术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教育学习的机会。 其开创性计划将着重于使用LoRaWAN™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协议。 LPWAN是一种专为万物互联所设计的,采用低功耗、长距离、低速率通信的无线组网技术。 本次公告源自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举办的首次物联网联合研讨会。为期一天的活动聚集了学生、院系教授及业界相关单位。大家确定了研讨议题,并依托博立信(Polysense)的LoRaWAN WxS 8800终端传感器、LoRa基站和iView云端数据平台系统构建了解决方案。 据研究与市场调查,2016-2022年预测期间,低功耗广域网市场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90.03%。“低功耗广域网的市场规模和它所能带来的新型应用机会是巨大的,” 吴云桥,博立信(Polysense)中国总裁,介绍: “通过教育培训和提供尖端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并进一步促进了物联网的理念发展和应用创新。 我们对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所表现出的热情、创造力及设计水准而感到惊讶。”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平博士说:“鉴于大规模的 LPWAN物联网革命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尚未有效地将这些新型技术纳入其研究领域。“因此,与诸如博立信(Polysense)等LPWAN物联网领域的公司一起合作,是获取新兴LoRaWAN技术实践经验的难得机会。我们相信与通用传感组合使用的LoRa等LPWAN技术在计量,检测, 及在线实时监测领域都将有划时代的应用。我们期待在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能有进一步的合作。” 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LoRa通讯和传感大学物联网项目计划”能够为参与各方带来共赢: 获得与LoRaWAN技术领导者协同工作的机会。 获得综合集成,基于标准应用的产品套件包。 获得可用于技术评估和研究的折扣样品。 参与大学课题发稿、案例研究、及研讨会等项目计划的机会。 每个套件包括:1套交钥匙软件;5或10个传感器可组合配置的WxS 8800传感器终端;包含用于外部传感器连接的多用途接口(MPI);1个LoRa室内或室外网关;以及1个Polysense iView开放云数据管理平台的用户许可证;该套件能够为一系列物联网应用提供学习、实验和研究的必要条件: 建筑物、桥梁、隧道、铁路、石油平台的结构健康监测(SHM),如:高精度的振动、倾斜、位移、裂纹。 精准农业应用,如:葡萄园、高尔夫球场、茶园。监测包括温度、湿度、地表面光照与气压及地表下方的土壤水分检测(体积含水量,盐度,PH值) 工业4.0的机械状态监测和预防性维护监测 资产跟踪,GPS /北斗定位服务和加速度计资产安全保护 工业园区或重要设施的周界安防,如:PIR运动检测,声学检测,有毒和爆炸性气体检测(如电力和化工厂) 森林、公园、工业园区(电厂和化工厂)、历史遗迹、与隧道的火灾探测及实时监测 智能城市应用,如:街道噪声,环境质量,路灯控制,停车场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务部部长,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元勋教授说:“我们很高兴加入博立信(Polysense)的大学物联网项目计划,它再现了我们为学生和研究人员获取前沿科技而提供真实实践经验的教育使命。“我们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渴望与LoRaWAN技术的创新领导者一同工作,完成那些富有想象力创新研究,从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全学生们的知识体系。” Read more.
LoRa基础知识汇总,看完一篇就入门!详解最常用的Class-B模式
LoRa协议架构图。 (燚智能物联网产品开发大讲堂点评:普通物联网用户知道有Class ABC就足够了,协议部分LoRa模组厂和网关厂家已经做完了。) LoRaWAN是为LoRa远距离通信网络设计的一套通讯协议和系统架构。 LoRa的协议架构分层图 LoRaWAN 网络架构 LoRaWan的架构 可以看到一个LoRaWAN网络架构中包含了终端、基站、NS(网络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这四个部分。基站和终端之间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由于LoRa的长距离特性,它们之间得以使用单跳传输。在终端部分官方列了6个典型应用,有个细节,你会发现终端节点可以同时发给多个基站。基站则对NS和终端之间的LoRaWAN协议数据做转发处理,将LoRaWAN数据分别承载在了LoRa射频传输和Tcp/IP上。 (燚智能点评: LoRa的架构和手机差不多:终端+基站的模式。LoRa都是星形网络,没有mesh网络。LoRa设备要通过网关的4G、Wifi、网线等接入公网。其中“LoRa模块+网关+数据中转传输”部分,已经有大量成熟解决方案。 MCU连接LoRa网络,跟连接2G和NB-IoT网络的方式是类似的,重新照着模块AT指令写一遍就好了。如果上FreeRTOS之类的小系统,大部分网关厂家有参考代码可以直接搬过来用。) LoRa实际应用的几个参数: (燚智能点评:市区普通场景用NB-IoT足够了,山里的牧场、科考队之类的用LoRa比较好,范围足够大。功耗上看多久上报一次数据,1000mAh的电池支撑LoRa定位器工作几个月肯定没问题。都用上LoRa了,相信数据发送频率和数据量都不会有多大的,所以容量、速度这些参考一下即可。) 传输距离:市区2~5公里,郊区15公里。 工作电流:仅射频收发器,睡眠时0.2uA,接收时10mA,发送时120mA@+20dBm,20mA@+7dBm,发送时的工作电流与发射功率有关。 节点容量:上万(tens of thousands),与节点的数据发送频率有关。 速率:中国,250bits/s ~ 11kbits/s(LoRa调制),50kbits/s(FSK调制),LoRa调制最大速率相当于串口9600波特率,FSK调制最大速率相当于串口57600波特率。 频谱:中国,779MHz ~ 787MHz。 Class ABC三个模式,用好LoRa的关键! Class A 上下行的时序图,目前接收窗口RX1一般是在上行后1秒开始,接收窗口RX2是在上行后2秒开始。(燚智能点评:终端有数据了,就上报,顺便收一下服务器下发的指令。终端没数据的时候,服务器下发不了指令。适合用在智能井盖、智能垃圾桶、传感器等场景,你可以几天才发一个数据上去,省电的很。) LoRa Class-A Class C 和 A 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 Class A 休眠的期间,它都打开了接收窗口RX2。(燚智能点评:几乎随时都可以接收数据。只干活不睡觉,功耗自然就高了。考虑到10mA级别的接收电流,不是长供电的设备最好别用这个模式。) LoRa Class-C Class B 的时隙则复杂一些,它有一个同步时隙beacon,还有一个固定周期的接收窗口ping时隙。如这个示例中,beacon周期为128秒,ping周期为32秒。(燚智能点评: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就跟NB-IoT的eDRX模式差不多,隔几十秒收一个数据。其他时候都在休眠。功耗低、服务器下发数据延时也不大。适合定位器、开关等场景。既不用接电,也能够“还算及时”的控制设备。) LoRa Class-B Class B用的最多,也最复杂,看一下B模式的技术细节: (燚智能物联网产品开发大讲堂:总结下来就两句话:终端和基站约定一个时间下发数据,终端和基站依靠beacon信号校对时间,确保约定的时间不会错位。下文的节点是终端设备、NS是数据服务器、网关就是LoRa基站) ClassB的目的是使得节点具有在预定时间打开接收窗口(称之为ping slot)的能力。一个支持ClassB的网络,所有的网关都必须同步发送beacon。 NS选择哪个网关来发起下行,基于节点的最后一次上行的RSSI,因此,节点在移动并检测到收到的beacon(节点可以识别出收到的beacon来自于哪个网关)发生变化时,节点必须发起一次上行(通常发一个空的上行帧)强迫NS更新NS下行路由(NS->某网关->节点)。 节点工作在Class B之前,下面信息必须告诉NS:节点ping-slot默认周期、DR(数据速率)、频道。 […] Read more.
物联网之LoRa开发与应用四(LoRaPingPang系统设计)
深入了解LoRa技术原理 内容概要: 1、LoRa扩频通信原理 2、LoRa关键技术参数 3、LoRa数据收发任务 模拟无线通信: 数字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传播方式:地波传播(低于2MHz)、天波传播(2MHz~30MHz)、直线传播(30MHz以上) 无线通信传播路径:反射、散射、衍射 无线通信噪声: 扩频通信技术:从各种类型的噪声和多径失真中获得免疫性 扩频通信算法:C表示信号质量 扩频通信原理:用户数据和扩频数据异或得到发送数据,增加了信号带宽,提高了信号质量 信号带宽(BW): 增加BW,可以提高有效数据速率以缩短传输时间,但是 以牺牲部分接受灵敏度为代价。对于LoRa芯片SX127x,LoRa带宽为双边带宽(全信道带宽),而FSK调制方式的BW是指单边带宽。 扩频因子(SF):原本使用1位来表示的信号变成多位来表示这个信号,提高信号的通讯质量 LoRa采用多个信息码片来代表有效负载信息的每个位,扩频信息的发送速度称为符号速率(Rs),而码片速率与标称的Rs比值即为扩频因子(SF,SpreadingFactor),表示了每个信息位发送的符号数量。 编码率(CR):提高信号质量的冗余,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编码率(或信息率)是数据流中有用部分(非冗余)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编码率是k/n,则对每k位有用信息,编码器总共产生n位的数据,其中n-k是多余的。 LoRa采用循环纠错编码进行前向错误检测与纠错。。使用该方式会产生传输开销。 LoRa关键技术参数: LoRa符号速率Rs计算:Rs=BW/(2^SF) LoRa数据速率DR计算:DR= SF*( BW/2^SF)*CR LoRaWAN主要使用了125kHz信号带宽设置,但其他专用协议可以利用其他的信号带宽(BW)设置。改变BW、SF和CR也就改变了链路预算和传输时间,需要在电池寿命和距离上做个权衡。 LoRa参数设置: LoRa数据发送序列: 数据发送流程:(1)LoRa模块标准模式—>(2)发送模式—>(3)将数据写入发送队列—>(4)发送数据—>(5)等待发送完成(判断数据是否发送完成,如果发送完成则再次进入标准模式,如果还有数据需要发送,则进入第三步) LoRa数据接收序列: 数据接收流程: Radio事件任务:(官方固件提供的事件处理的任务) LoRa固件相关代码:初始化时的参数设置 和 事件处理函数 ​​sx1276-LoRa.c // Default settings tLoRaSettings LoRaSettings = //设置LoRa参数 { 870000000, // RFFrequency 20, // Power 9, // SignalBw [0: […] Read more.
LoRa节点设备如何上电并入网到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前言 前面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如何在阿里云上添加LoRa节点设备如何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添加自己的LoRa节点设备。然而,仅仅是在阿里云上添加LoRa节点设备,该LoRa节点设备在阿里云上显示的仍然是“离线”,要使得该设备在阿里云上的状态变成“在线”,就需要将该LoRa节点设备上电、并设置入网。 本文介绍如何将LoRa节点设备上电、并设置入网。 一、将LoRa节点设备上电 1、将LoRa节点设备与天线、电源等配件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我们以RAK5205节点为范例,介绍如何将LoRa节点设备上电。按照下图所示节点上的标识,给设备连接上天线、GPS 天线、电池、电源。 图1 RAK5205与配件连接示意图 2、串口调试 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并打开相应串口,通过USB 给设备上电,按下板上的 RST 键。串口调试工具可自行百度搜索下载,或使用瑞科慧联提供的串口工具。 图2 RAK瑞科慧联串口工具界面示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 出厂时RAK5205节点设备参数已配置OK。设备三元组出厂是配置好的,尽量不要修改。 如果需要修改,RAK5205 节点设备上电后可以通过 AT 命令配置参数。AT命令的使用方法如下: AT+CDEVEUI=1234567890123456 //设置DevEui AT+CAPPEUI=1234567890123456 //设置AppEui AT+CAPPKEY=12345678901234561234567890123456 //设置AppKey AT+CSAVE //保存修改的配置 AT+CDEVEUI? //查询DevEui AT+CAPPEUI? //查询DevEui AT+CAPPKEY? //查询DevEui 3、修改LoRa节点上报传感器数据的方式 RAK5205节点设备会自动上报传感器数据,可以通过如下命令修改默认配置: AT+CDUTYCYCLE=180 //设置传感器数据默认上传间隔为 180s AT+CGPS=1,100 // 打开GPS,并设置GPS搜索卫星超时时间为100s AT+CGPS=0 //关闭GPS AT+CSAVE //保存修改的配置 修改完后,重新上电就会自动Join和发送传感器数据到阿里云IoT平台了。 二、节点入网 1、节点自动以OTAA方式入网 节点三元组信息出厂已设置进去,RAK5205节点设备上电后会自动以 OTAA 的方式入网,如图3所示。 图3 […] Read more.

LPWA实验室学习视频

更多…】

LoRa在线视频课程01-LoRa技术概述(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技术概述(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1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2-LoRa市场及应用概述(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市场及应用概述(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2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3-LoRaWAN介绍(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WAN介绍(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3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4-LoRaWAN生态(主讲:甘泉)
<p>【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a href=”http://imglib.lpwap.com/video/ganquan/lesson04.mp4″>下载播放</a>】</p> <p>课程名称:LoRaWAN生态(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4集/共10集)</p> <p>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p> <p><code class=”plain plain”></code></p>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5-LoRaWAN第5期课程(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WAN第5期课程(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5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6-LoRa室内应用(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室内应用(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6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7-LoRa硬件芯片、调制、测试(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硬件芯片、调制、测试(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7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8-LoRa定位技术、IOTE回顾(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定位技术、IOTE回顾(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8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9-LoRa创新应用总结、信道容量、工作距离、电量计算(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创新应用总结、信道容量、工作距离、电量计算(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9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