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WA物联网+行业头条
LoRa电能表在变电所场合的应用-安科瑞任心怡
摘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电能依旧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来源。电力配电快速成长,也带来许多问题。在电表安装地点分布广,或布线紧密情况下,传统的有线通讯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随着无线通讯的大力发展,无线物联网表作为一种能够在设备、线路不方便接线以及获取数据时,及时提供数据的查看与参考的装置,在这些特殊的场所使用显得尤为方便和重要,而LoRa就是无线通讯技术中常见的。远程抄表已成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LoRa,电能表,无线通讯,可编程无线仪表 引言: 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LoRa技术无疑也是热门的技术之一。相比传统的仪表接线和读取数据的复杂和麻烦,无线技术的需求应运而生。伴随着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连接需求的发展,LoRa技术也给我们仪表的物联网无线解决方案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LoRa的开放性,在市场应用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业务模式。 1 、传统仪表与LoRa通讯仪表对比 现有电表通信方式主要通过RS485、以太网或者Profibus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需要专线连接,布线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而依靠4G,NB等无线通信技术虽然能减少布线成本,但是由于其通信范围只适合基站无线通信,造价成本高,所以也不适合电表安装地点分布广的场合。 使用LoRa通讯仪表,不仅拥有覆盖性广、通讯成本低、效率高、传输实时等特点,还能提高企业对抄表业务的管理规范化,解决了布线繁琐的痛点也解决了分布散难以管理的问题。 2 、应用场景 图1系统图 如图1,LoRa通讯仪表既可以通过有线通讯的方式接入监控主机,也可以通过LORA通讯的方式接入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或者其他云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对所有安装了电气安全类产品的场所进行维护管理。 如图2,3,在变电所抽屉柜中安装 LoRa通讯仪表,既能实时检测各个回路的电参量及电能,又免除了与系统后头的通讯连线,通过LoRa与进线柜网关通信,从而上传至后台。 图2 LoRa通讯仪表 图3 网关 3 、产品介绍 1 产品概述 PZ 系列可编程无线仪表包括 PZ72L-E4/HZKCTLR、PZ96L-E4/HZKCTLR 等多款产品,是本公司按 IEC 标准设计,与技术同步的综合电力监控仪表。该系列产品具有完整的三相交流电量测量、四象限电能计量、谐波分析、遥信输入、遥控输出等功能,主要用于对电网供电质量的综合监控诊断及电能管理。 仪表具有 RS485 通讯功能,方便用户进行用电监测、集抄和管理。采用兼容 Modbus-RTU 协议;可带 470MHz无线通讯;可带四路开关量输入/两路开关量输出;4 路 NTC 测温。根据不同要求,通过仪表面板按键,对变比、报警、通讯等参数设置和控制。 PZ 系列可编程无线仪表可广泛应用于仪表本身带有测量所有基本电参量的功能,另外为了解决接线多接线困难的问题,把LORA这一无线传输技术添加进了我们的表内。通过仪表和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输,当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和不易读取数据时,可直接采用我们这款PZ无线表。表上还可以选配测温,可测环境温度或者是抽屉柜内温度,避免因高温出现问题,另外可通过DO及时给超温提供响应,可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事故,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 下图是LoRa通讯仪表产品图片: 图4 图5 2 产品特点 LORA通讯功能。可通过本款PZ无线表和网关进行搭配,实时监测基础电参量,并通过网关和LORA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给后台或者云平台供分析查看。而且仪表没有多余的通讯线,当用电出现异常时,用户可直接查到数据并分析排查。 表内测温功能。仪表可选配4路NTC测温功能,可实时检测温度,出现温度异常可实时超温报警,并通过DO接口外接声光报警信号。 支持多路开关量输入输出。96外形的PZ无线表可外接4路开关量输入,可以检测断路器防雷器等的状态,提供一个状态监测。同时表上带的2路开关量输出,作为无源常开触点,同时可用作报警。 中文显示。表内设置以及显示为全中文,更方便用户设置和理解。 事件记录。表计带有16条事件记录功能,可以记录DIDO的动作状态以及动作时间,可对发生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追溯性。 电能质量。表计带有谐波监测功能,可检测2~31次总谐波以及分析谐波含量。 PZ无线表具有1路RS485接口,1路LORA无线通讯,支持Modbus-RTU和DL/T-645规约,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监控后台可以是安科瑞监控主机,也可以是安科瑞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或第三方监控软件或平台。 4、 结语 随着无线技术的大力发展,我国也大力支持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将无线技术与传统计量表计相结合也是一个创新。科技的发展总是会给市场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这样的产品不仅可以通过传统表计的485通讯线连接,同时也可以使用LORA无线通讯技术来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 相信在规范和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传统电力仪表这方面也会紧跟时代,出现更多更先进智能化的产品,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 Read more.
维安达斯LoRa系列产品介绍(三)
来源:VOAN达斯 一、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 WS-886-LR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WS-886-LR是一款基于LoRa无线远距离通讯的高稳定性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探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WS-886-LR是采用阻燃工程材料外壳及优良的生产工艺加工生产而成,外形美观,工作稳定; Lora高智能可燃气感可广泛用于家庭住宅区、别墅、宾馆等存在可燃气体的场所进行安全检测;探测器使用220V交流供电,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性能特点 ● 采用LoRa无线通讯技术,远距离传输信号 ● 采用220V交流供电,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 支持自检功能,识别传感器状态 ● 采用程序算法,深度校准燃气浓度 ● 实时监测探测区域燃气浓度 ● 语音报警功能,燃气泄漏紧急情况可提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 自带DC12V电源输出,报警时可用于联动机械手或其他设备 规格及参数 Read more.
30家国产无线连接(蓝牙/WiFi/NB-IoT/LoRa)芯片厂商调研报告
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等新兴市场驱动着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时对无线连接芯片、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告选择四类在中国市场相对普遍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包括蓝牙、WiFi、NB-IoT和LoRa),分别对每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相关的国产芯片设计公司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汇总30家国产无线连接芯片厂商,对每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应用方案和目标市场逐一分析和展示。 蓝牙BLE带动TWS耳机和定位服务快速增长 若按蓝牙的应用类别划分,主要有音频流设备、数据传输、定位服务,以及Mesh网络等。 音频流应用包括:语音通话、收听音频/音乐、视听设备、智能语音控制。2019-2024年增长率为7%,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15.4亿个。其中,增长最快的当数TWS耳机。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0年全球蓝牙耳机总销量超过3亿部,其中真无线立体声(TWS)蓝牙耳机的销量增长了近90%。这一市场存量和渗透率仍然很低,全球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蓝牙耳机,因此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数据传输应用包括:运动健身体征数据测量、医疗保健、输入和控制、物联网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13%,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15亿个。 定位服务应用包括:物品标签、仓储货物管理、室内定位导航、访问控制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32%,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5.38亿个。 MESH网络包括:智慧家居、智能建筑和照明、工厂和医院监控系统等。2019-2024年增长率为26%,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8.92亿个。 其中增长最快的应用类别是定位服务,2024年出货量将是2020年的4倍。具有测向功能的电池供电蓝牙设备将成为未来5年的市场亮点,可以支持这些功能需求的蓝牙射频芯片将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位于苏州的初创公司桃芯科技就专注于蓝牙AoX定位技术。 事实上,蓝牙是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最为集中的技术领域之一。在我们挑选的30家无线连接芯片厂商中,有20家拥有蓝牙或WiFi+蓝牙产品线。TWS耳机市场火爆的最大受益者当数恒玄科技,成立5年就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目前市值超过360亿元。 WiFi 6将在3年内成为主流 Wi-Fi技术每4-5年迭代升级一次,目前的主流是Wi-Fi 5。最新一代的Wi-Fi技术标准是IEEE 802.11ax,2018年发布时Wi-Fi联盟将其更名为Wi-Fi 6。前五代Wi-Fi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带宽提升,而Wi-Fi 6的优化性能体现在支持频段、最大调制节点增多、最大传输速率提升、MU-MIMO、OFDMA、节能等方面。 与5G类似,Wi-Fi 6适用于对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消费类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以及超高清视频和VR/AR等;服务场景,如远程医疗;人群密集场合,如机场、酒店、大型体育场馆等;工业环境,如智慧工厂、智能仓储等。 当前Wi-Fi设备仍然以Wi-Fi 5产品为主,Wi-Fi 6产品有望在2021年进入快速渗透期。根据Dell’Oro公司预测,2019年支持Wi-Fi 6的芯片出货量占总出货量10%,到2023年将达到90%左右,WiFi 6将成为真正的主流。 物联网是Wi-Fi 6的主要驱动力。根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数据,全球物联网Wi-Fi芯片2019年出货量约为5亿片,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高速成长。Wi-Fi MCU主要应用分布于智能家居中的家用电器设备、家庭物联网配件(例如电灯和插座)、工业物联网等。 在我们筛选的30家无线连接芯片厂商中,不但有博通集成和乐鑫科技专注于WiFi领域的上市公司,也有WiFi 6初创公司速通半导体、WiFi路由器芯片开发商矽昌通信,以及亮牛半导体和南方硅谷等国产WiFi芯片厂商。 LPWAN技术和市场仍在摸索中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是一种远距离、低功耗、低带宽的无线通信网络。多数 LPWAN 技术可以实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网络覆盖,解决物联网产业存在的终端功耗高、海量终端连接、广域覆盖能力不足和成本高等困难,适合大规模部署。 LPWAN并不特指某一种技术标准,而是各种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组合,他们普遍拥有以下特点: 低功耗:电池寿命可长达 10 年; 远距离:覆盖范围广,可达几十公里,在城市环境中的工作范围通常也超过2km; 低数据速率:占用带宽小,传输的数据量少,通信频次低; 传输时延不敏感: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不高; 低成本:由于规模大要求部署的成本低。 LPWAN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等技术,也称为非蜂窝LPWAN;另一类是由3GPP主推基于授权频谱,采用蜂窝通信技术的EC-GSM、LTE Cat.1/0/M1(eMTC)、NB-IoT等,也称为蜂窝LPWAN。在众多LPWAN技术中,NB-IoT与LoRa是目前使用最多,也是争议最多的,常被用来互相比较,但其实他们在技术定位和应用领域都有区别。 目前国内主推NB-IoT,这种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支持对现有蜂窝基础设施进行软件更新,例如升级现有的 LTE 和 GSM 基站。重复利用现有的 2G 或 3G频谱,可迅速地实现国内和国际的覆盖与部署。NB-IoT的芯片则没什么限制,大家都可以做,目前主要由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和联发科等企业主导。 […] Read more.
一文看懂基于LoRa无线通信技术的LoRaMESH应用方案
来源: 信驰达 LoRa全称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作为一种扩频调制技术,最早由法国一家创业公司Cycleo 推出,2012 年 Semtech 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这一调制技术封装到芯片中,基于 LoRa 技术开发出一整套 LoRa 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网关和终端上不同款的 LoRa 芯片。自此,基于LoRa 技术的产品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LoRa技术在世界范围生根发芽,慢慢浸透到了物联网应用的每个角落,LoRaWAN技术也在快速推广。 信驰达科技推出的LoRaMESH方案是基于Semtech的LoRa直序扩频通信技术与分布式数据采集的一种物联网解决方案。 信驰达科技LoRaMESH方案可做到低功耗、远距离、可扩展、易使用、好管理、多接口等行业客户所关心的需求。 一.产品形式 LoRaMESH产品分为云端、网关、节点、传感器。 1.云端 云端支持数据实时监控、后台数据计算和告警反馈。为客户定制化开发功能丰富的后台数据管理平台。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 2.网关 信驰达科技LoRaMESH网关实现从节点到云端的数据传输,无需自己搭建服务器。LoRaMESH自主研发网关,拥有4 x 1T1R通道,4 x PA/LNA。网关下属多节点数据加密传输,网关架构灵活多变,支持多种通信入网方式,包括RS485,网口,USB等。网关还支持GNSS定位功能,实时监控网关所在位置。 3.节点 LoRaMESH节点采用信驰达LoRa模块RF-AL42UH,其中内部的ASR6501芯片采用内核32bits 48MHz Cortex-M0+,拥有128KB Flash和16KB SRAM,功耗睡眠最低功耗 3.2 μA。 节点支持两种角色,中继节点和终端节点,中继节点可以转发终端节点的数据至网关,大大扩展了LoRaMESH的网络覆盖范围,极高的扩展性可以灵活多变地构筑网络,LoRaMESH网关最多支持16000个节点,比LoRaWAN支持更多的节点。 4.传感器 节点网关迅速组网,建立多层网络拓扑结构,节点还可支持多种传感器。加载温湿度传感器的节点部署在智慧农场中,可以实时收集环境数据,上传至云端供管理人员查看,节点加载不同的传感器可以应用在不同的物联网场景当中。 LoRaMESH网络拓扑结构,从云端,到网关,再到节点,模板化LoRa网络一键搭建,降低搭建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二.组网形式 1.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1)星状网络拓扑结构: 星状网络常见于:LoRaWAN、Modbus、家用路由器。优点在于维护管理容易,重新配置灵活,但是扩展性差。 2)树状网络拓扑结构及MESH网络拓扑结构: 树状网络拓扑结构简单,构成明晰,故障查找方便。 3)Mesh网络 Mesh网络拓扑结构节点互联互通,利用率高,网络自愈性强。 3. LoRaMESH对比LoRaWAN 传统LoRaWAN组网方式属于星状网络,连接距离短、扩展性差。远端节点连接不稳定或者无法连接。 而信驰达LoRaMESH组网方式属于混合网络,连接距离远、扩展性强,远端节点通过中继节点稳定入网连接。 4.LoRaMESH对比ZigBee 对于同时拥有低功耗、大容量、低成本特点的信驰达LoRaMESH和ZigBee技术有什么区别呢? LoRaMESH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基于LoRa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 […] Read more.
Semtech的LoRa®器件用于监测超级马拉松参赛者的安全
来源:Semtech 6月9日消息,Everynet公司是一家基于LoRaWAN标准的网络运营商,同时也为物联网行业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平台、网络运营和维护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解决方案。 Semtech的客户Everynet利用Semtech的LoRa®器件和LoRaWAN®标准所具备的定位和追踪功能,在意大利一年一度的Tor des Géants超长距离马拉松比赛中监测参赛者的安全。 Tor des Géants超级马拉松赛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赛事之一,参赛者要在150个小时以内的时间里跑完330公里的路程,其中海拔高度有变化的路段超过24000米,参赛者要每天24小时在其中连续跑几天,每次间隙休息最多只有20分钟。 黑暗、疲劳、寒冷和海拔高差都是非常危险的因素,要应对这种比赛,必须要有极高水平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有确保参赛者安全的设备。 “通过基于LoRaWAN的网络连接,Everynet能够简单而有效地为整个Tor des Géants区域提供网络覆盖,其中包括复杂的地形,而无需额外的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Everynet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Antonio Terlizzi表示,“将LoRaWAN标准强大的网络覆盖功能与可靠的追踪传感器相结合,可为赛事组织者提供准确、一致、实时的数据,以保障参赛者的安全,并有助于确保赛事的成功举办。” 连续四年,Everynet都利用基于LoRa的解决方案监测比赛过程中参赛者的位置,旨在帮助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每位参赛者都配备了一个基于LoRa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将实时地理位置数据传输到Everynet网关,这些网关部署覆盖了整个赛场。 赛事组织者选择了Everynet的基于LoRa的应用程序,是因为比赛地点位于意大利山区,蜂窝网络无法覆盖赛道。由于为每位参赛者都配备了一个基于LoRaWAN技术的传感器,即使在蜂窝网络无法接入或无法覆盖的地方,也能持续监测运动员的位置,并且能在危险情况下发送报警信号。LoRa设备的长距离覆盖功能和低功耗特性,在为期一周的比赛中提供了一致且可靠的参赛者位置数据,而且大多数设备在比赛结束时所使用的电量不超过其电池总量的30%。 将Everynet的应用程序用于Tor des Géants赛事后,工作人员已经能够在多种情况下直接进行干预,以确保参赛者的安全。 在2019年的比赛中,一名运动员由于寒冷和脱水导致身体不适,在赛场边缘停留了一段时间。幸运的是,他身上携带的追踪器报告了这一异常情况,随即被高效的救援队及时救出,并转移到急救室。 Semtech的LoRa®器件简介 Semtech的LoRa器件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为电信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一整套所需的功能,以帮助他们在全球部署低成本且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产品和物联网服务。基于LoRaWAN®标准的物联网网络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部署。同时,Semtech是LoRa联盟(LoRa Alliance®)的创始成员,该联盟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物联网联盟。 Read more.
物联网的人对人通信:用LoRa DIY一部双向呼叫器
━━━━ 如今,我们有很多方式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Wi-Fi、蓝牙、Zigbee和蜂窝连接是比较常见的几种方式。不过还有一种较新的协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LoRa能够在中等距离范围内提供低功率、低带宽通信,通信距离为2到15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环境的复杂程度。 LoRa是为迅速发展的物联网而建立的,它使用扩频传输方式,将远程传感器和嵌入式设备与中心节点相连接。数据速率一般为0.3到27千比特/秒(kb/s),最高可达50 kb/s,传输距离越长,数据速率越低。 最初的LoRa主要用于机器间通信,后来,功率需求非常低的特点受到了其他应用发明者的喜爱。同某些人总想尝试新的硬件技术一样,我也在思考LoRa是否也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数据速率太低,无法实现语音通话,但能否在更古老的设备中发挥作用呢?我能不能制作一个LoRa双向呼叫器?虽然我是一名专注于天线分析的硬件工程师,但我对设计射频电路并不熟悉。所以我的第一步是购买2个安信可Ra-02 LoRa模块和2个基于ATmega328的微控制器,找出了我的电路实验板并进行了概念验证设计。不久,我就可以来回发送字母数字的字符串了,结果显示在一块84×48像素、原本用于诺基亚手机的液晶显示屏上。 当然,我们不能用电路实验板来进行现场试验,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印刷电路板的原型,复制实验板的设计,还带有电池和一些控制按钮。测试时正值德国冬季,天太冷,我和伙伴不愿意在户外跑太远,但我们验证了能够在相距1公里外进行通信。寒冷的天气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一个呼叫器由镍氢电池供电,另一个呼叫器由锂离子电池供电;镍氢电池能够很好地适应低温环境,但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出现了电压下降,导致微控制器重启。 接下来,我要进行更精密的设计。更换屏幕的改进最明显,我把屏幕升级成为了一块128×64像素的液晶显示屏。此外,我还升级了微控制器。我需要更大的计算能力,但又要兼容Arduino的生态系统。所以我采用了很多“post-AVR”Arduino微控制器中都使用的SAMD21 Cortex M0。 我还将安信可模块换成了更易买到的RFM95W收发器。最终的设计还包括了一个用于静音振动的呼叫器马达、一个3路导航按键和一个SD卡适配器。这个第二代印刷电路板的许多精调工作都是为了确保收发器与天线的连线具有最优的50欧姆阻抗,幸好我有天线分析方面的经验。传输线在印刷电路板的另一侧使用了接地层,因此通过印刷电路板的厚度计算后得知,我的连线需要达到1毫米宽。我还调整了连接天线座和收发器模块的接地层,尽量获得最佳高频特性。 此外,印刷电路板的阻焊层我选择了时髦的黑色,这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用来焊接表面贴装组件的回焊炉用的是红外线加热器,我首次尝试在电路板焊接元件时,黑色的阻焊层比我常用的绿色印刷电路板加热要快得多。结果是产生了过热焊点的金黄色污点,我成了时尚的牺牲品。 在调整并正确组装了全部元件之后,我开始进行测试,并发现开关按钮控制器有一个问题:按下电源开关后,稳压电源开始为SAMD21微控制器提供3.3伏的电压。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控制器没有在2秒之内收到处理器启动的确认信息,那么它就会切断电源,但是SAMD21需要2.5秒才能响应。仔细查看控制器的数据手册后,我找到了最终的解决方案。我在数据手册中发现了另一款可等待10秒的控制器。收到新的开关控制器后,我立刻用热风枪安装好了新的组件。 测试中又出现了另一个小故障:我连接到板载实时时钟的数据线颠倒了。添加实时时钟是为了记录当地时间,该实时时钟通过一个I2C连接装置与SAMD21连接。解决这个问题后,我制作的呼叫器完成了,我把它命名为“LoRaNicator”。 我对硬件设计比对编码更感兴趣,因此这个系统软件非常基础,仅限于用户之间交换文本信息。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将LoRaNicator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利用这种基础架构简单的低功率通信方式创造出更复杂的应用。另外,为了使LoRaNicator硬件扩展更加简便,我想尝试增加一组外部引脚,用于连接GPS或其他传感器等I2C设备。 作者:Aleksej Lazarev Read more.
LoRa智能组网芯片-快速上手指南与性能评测
一、LoRa智能组网芯片简介 ZSL42x系列是致远电子自主研发的LoRa智能组网芯片。该产品集成无线收发器,超低功耗MCU,射频收发匹配电路和滤波电路。支持自组网透传协议、LoRaNET、LoRaWAN、LinkWAN、CLAA等软件组网协议。且芯片支持二次开发,拥有256K字节Flash,32K字节SRAM,45个通用IO口,多个SPI,IIC,UART数字接口,内置ADC,DAC等模拟外设,支持AES-256硬件加密。 图1 LoRa智能组网芯片功能框图 射频性能参数: 1.工作频段:470~510MHz 2.发射功率:可调,最大21dBm 3.接收灵敏度:-148dBm(速率0.024kb/s), -125dBm(速率5.4kb/s) 4.休眠电流:0.9uA(最低电流),1.7uA(RAM保存,运行协议栈) 5.接收电流:4.3mA(MCU内核休眠) 6.发射电流:108mA(21dBm发射),65mA(17dBm发射) 图2 ZSL42x系列LoRa智能组网芯片 二、如何快速完成一包数据的收发? ZSL420-EVB是为用户快速上手开发ZSL42x系列LoRa芯片而设计的一款评估套件,搭配致远电子WirelessCfg上位机配置工具,可以快速实现芯片的参数配置、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ZSL420-EVB出厂默认使用的是自组网透传协议,支持AT指令操作,上手最简单。 以下为大家介绍的是最基础的数据收发操作,如需了解更多功能的使用方法,请前往我司官网或在公众号后台询问详细开发手册。 图3 ZSL420-EVB评估套件 1、设备连接 选择1块评估板1,通过USB转串口接口与PC连接,打开WirelessCfg配置工具,选择LoRa设备类型,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打开串口后连接设备即可。 图4 连接设备 2、设备配置 要使用评估板实现简单的点对点通信,只需要将两个节点的本地地址与目标地址交叉,并为他们配置相同的速率等级和通道号,修改后保存配置即可。可参考下图配置进行修改后保存。 图5 设备配置 3、远程添加设备 配置成功后,将评估板2上电,在配置工具中选择添加远程设备,通道和工作速率设置成与远程设备一致,设置合适的搜索时间,最后点击搜索即可查询到在线的远程设备。 图6 添加远程设备 搜索到远程设备后,双击远程设备,修改PanID、速率等级和通道号与评估板1相同,本地地址和目标地址与评估板1交叉,点击保存后,即可实现点对点的无线数据传输。 如需使用自组网、远程升级等高级功能,可前往我司官网或在公众号后台询问详细开发手册资料。 三、LoRa智能组网芯片实测数据 一般情况下,使用LoRa用户最关心的两个参数是“通信距离”与“功耗”,针对这两项参数我司也单独进行了测试,下面是测试方案及结论。 1、功耗测试 评估板预留有电流测试接口,将万用表或者电流探头接入电流测试接口即可测量芯片的电流消耗,以休眠电流为例,将跳线帽拔出后,按下休眠按键进入休眠模式,即可测量休眠电流,实测总消耗电流1.7uA。 图7 休眠电流数据 2、距离测试 在WirelessCfg配置工具的距离测试功能中,可以对两个节点进行拉距测试,开始测试后会持续收发数据,配置工具中将记录发包数、收包数等信息。 图8 开始通信测试 我们选取了最常见的在城市道路进行测试,配置速率等级6,实测在2.4km距离下能够正常通信,满足丢包率小于1%的要求。 实测环境道路中间有树木和车辆遮挡,在空旷环境下效果会更佳。 图9 拉距测试实际环境 来源:致远电子 Read more.
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场景下的多LoRaWAN网关组网
来源: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虽然LoRaWAN网关覆盖范围非常广,郊区能覆盖十几公里,市区能覆盖几公里,但是,有些特殊的应用场景,我们仍然需要网关能够覆盖更大面积。 那么,有没有办法提高网关的覆盖面积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使用其他LoRaWAN网关组网以增加覆盖面积。 多网关组网根据LoRaWAN网关的网络组织情况不同,可分为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和广域网多网关组网。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组网的上述两种方式的基本框架。 想要了解在腾讯云上怎样才能添加LoRaWAN网关,可参考如何在腾讯云上添加LoRaWAN网关 一、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 图1是LoRaWAN网关的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局域网场景是指,主网关和组网网关位于同一个局域网,相互可通过IP地址直接访问情况。本场景同样适用于OpenVPN 虚拟局域网。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网络配置简单,同一个局域网内网络环境相对稳定、安全,组网网关和主网关之间使用UDP方式通信。 图1 LoRaWAN网关局域网内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二、广域网多网关组网 图2是LoRaWAN网关的广域网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由于广域网下主网关和组网网关之间无法直接通信,因此,需要LoRaWAN网关将报文发布到MQTT Broker,再由其它网关进行订阅。因此需要在公网部署一台MQTT服务器(所有参与组网的LoRaWAN网关都可直接访问的服务器),将主网关和组网网关都连接到这台MQTT服务器进行通信。 图2 LoRaWAN网关广域网多网关组网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所有终端需要同一个server管理,但是网关以及终端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广。所有组网网关通过MQTT协议将数据发布到MQTT服务器,相比于UDP传输数据更加的稳定、安全。主网关通过订阅MQTT服务器完成终端数据的处理。该方式使处于任意地域任意网络的网关都可以加入到主网关。 三、用于组网的LoRaWAN网关的选取 用于组网的网关,必须是内置NS也就是内置Server的LoRaWAN网关。比如RAK瑞科慧联的网关RAK7249或者RAK7258。 RAK7249标准固件版本:可实现城市5KM,郊区15KM的广域覆盖;支持以太网,WiFi,3G/4G(可选)链接NS平台支持自动切换;支持PoE供电,IEEE 802.3af/at兼容 class4,48V;最大可支持16个上行通道,2个下行发送通道;节点在网络范围内可自由移动,支持有效过滤非法节点;支持内嵌备用电池和太阳能供电。 RAK7258LoRaWAN室内网关:支持连接公共NS如TTN,支持连接客户自建服务器;支持网关内置NS服务器 结语 本文介绍了利用LoRaWAN网关内置的Server来组网的两种方式的基本框架,并介绍了各自的特点以及适合的应用场景。 如希望了解如何配置网关以实现上述组网,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文章。 Read more.
NB-IoT智能水表和LoRa智能水表我们到底该怎么抉择?
在过去的两年里,在我国大力发展智能水服务同时,许多智能仪表产品也随之诞生。以NB-IoT水表和LoRa水表为例,它们的技术相差不到两年,但功能却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很多人在选择时不知道是选择NB-IoT智能水表还是LoRa智能水表。两款水表各有优势,不知道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款水表的优点: LoRa智能水表 LoRa智能水表: 1.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LoRa扩频调制无线传输技术,以及可靠的无线抄表传输协议,可靠性高,系统扩展方便,安装维护简单。 2.目前,LoRa联盟在世界上有500多个成员,LoRa网络已经部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这些网络覆盖美国, 加拿大, 巴西,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众多LoRa联盟成员齐力的推动下,LoRa技术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备受期待。 NB-IoT智能水表 NB-IoT智能水表: 1.它结合了物联网技术覆盖面广、功耗低、安全性高的技术特点,有效解决了当前水表计量的数据准确性、实时性和便捷性问题。 2.因为NB-IoT是一个运营商业网络,不像LoRa网络,它属于企业独立网络。NB-IoT可以在通信基站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网络的构建不需要太多的工作量。运营商家就可以掌握这个数据通道进行计费,并增加接入终端的数量,这对业绩和政治成就都有好处。 3.在成本方面,它是NB水表的一大亮点。通信模块的成本非常低,希望每个模块能降低到5美元甚至更低,这有利于大量购买和使用。根据摩尔定律,成本可以在不到40个月的时间里降低到不到1美元,这在价格方面有很大优势,而消费者主要看重价格,这也是它能与LoRa水表竞争的原因。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无论您选择NB水表还是LoRa水表,都应由专人在尽可能咨询专业人士后推荐。由于属于能源计量与控制产品,涉及干家万户的用水成本,直接关系到给排水公司的利益,同时需要实现长期使用运营,因此在前期选择实用性强的水表很有必要。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方案
基于LoRa无线传输技术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相关应用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大棚种植而言,单靠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耗力费时,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工误差。通过物联网系统,首先可释放管理者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同样的人工可管理数倍的大棚,精准化管理可提供农作物品质,增加收益。 系统通过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实时环境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由中心平台系统将最新监测数据与预先设定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与进行比较,如发现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与预设数值有了偏差,计算机会自动发出指令,智能启动与系统相连接的通风机、遮阳、加湿、浇灌等设备进行工作,直到大棚内环境数据达到系统预设的数据范围之内,相关设备才会停止工作。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按照作物的需要精准的水肥供给,有效节约水肥的使用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以及过量使用对土地造成的损害。同时,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化肥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无线通讯技术LoRa技术特点: LoRa 作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一种长距离通信技术,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isco、IBM、Semtech、Microchip等正在积极推广LoRa技术。 LoRa的优势在于技术方面的长距离能力。LoRa技术在高性能、远距离、低功耗,支持大规模组网,测距和定位等方面突出的特点,使得“终端+网关”成为物联网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种理想的技术选择。 气候环境参数采集: 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环境温湿度、光照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等。 土壤环境参数采集: 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土壤水份、土壤盐分、PH值等。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设定温室内各种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当环境信息未达到预先制定的条件时,自动启动温室内的相关设备。目前涵盖水阀智能精准控制系统、精准放风智能控制系统、高精度智能卷帘机控制系统、智能补光灯控制系统、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智能遮阳控制系统、智能高功率控制系统、智能融合系统等。 农业监控系统: 借助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实现对农业生产现场气象、土壤、水源环境的实时监测,并对大棚温室的灌溉、通风、降温、增温等农业设施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结合视频直播、智能预警等强大功能可帮助广大农业工作者随时随地掌握农作物生长状况及环境变化趋势。 Read more.
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 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
一、系统简介 “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是一套基于GTiBee协议及无线云传感网通讯系统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及绿色生态管理。该系统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多功能采集节点,以及无线云传感网组网系列设备等组建农业智能化生产与监测专用的无线云传感网, 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到云数据管理中心,通过特定的算法建立云数据库,并为农业管理部门及农户提供生产管理依据。此外,农户可在自己的管理权限范围内,对农业生产现场(如农业大棚、大田、水产品养殖场等)进行实时监测、设备远程控制、节能管理以及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使用管理,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生态管理。 目前,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农业本身就是绿色的,所以绝大多数智能农业的项目普遍关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而很少关心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事实上,虽然农业本身是绿色的,但农业生产并不是绿色的,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农机设备均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在设计思想上,与现有的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不同,该系统在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的同时,还尽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智能化、绿色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及绿色生产管理。 “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示意图 “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界面示意图 二、系统构成 1、物联网通讯的基础技术:物联网核心底层GTiBee 的通讯协议 2、传感数据采集及农用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空气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等多种无线传感监测设备,以及节能灌溉水阀、自动施肥设备、自动喷淋设备、能耗管理设备等多种远程自动控制设备; 3、无线云传感网网络组网传输系统:包括智能中继、智能AP接入网关、智慧基站等网络接入设备; 4、无线云传感网通讯管理云平台及客户端通讯管理软件:无线云传感网服务器端通讯管理软件和GUI客户端通讯管理软件,实现无线传感网采集节点的信息与云数据管理平台的对接。 5、无线云传感网数据管理云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现场信息的实施监测、农作物或养殖产品的生命状态分析、历史记录信息查询、异常状态报警,以及农机设备的远程控制、工作状态监测、故障分析报警等。 6、农业专家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技术,并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知识发现、优化模拟、虚拟现实等多方面高新技术,汇集农业领域知识、模型和专家经验等,采用合宜的知识表示技术和推理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向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7、绿态农业管理系统:依据农业生产现场监测数据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决策,在保证农作物或养殖产品正常生产的环境下,对农业生产现场的施肥、饲料添加、农药喷淋、农机设备的能耗等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减低整个系统的能量消耗。 “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结构图 三、系统技术优势 1、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GTiBee协议、无线云传感网核心技术; 2、支持单个、分组、广播级无线智能控制; 3、支持多级自动中继组网; 4、支持动态组网,多级路由; 5、支持现场数据采集; 6、系统采用针对“智慧绿态农业/花卉大棚环境云监测物联网系统”无线采集节点多的特殊情况,采用专利防碰撞算法,可以保证数百个目标同时快速100%可靠读取,可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苛刻要求; 7、系统采用按需工作方式,没有信息外泄与监听的可能; 8、采用数据认证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 9、采用消息认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10、采用了广播指令加系统修正的方式确保时钟同步; 11、准确可靠的农业专家系统,确保农作物或养殖产品处于优良成长状态,可提高产出率; 12、专业的农业专家提供诊断服务,当农作物或养殖产品存在潜在的病态时,农业专家和系统会第一时间通知农户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3、完善的自诊断体系,当任何作物、养殖产品或农机设备发生异常时,系统会及时通知农户及相关农业专家; 14、 绿态节能管理,可使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了解详情,请拨打咨询电话4008110966 Read more.
大棚中安装无线灌溉系统后的巨大变化
张叔家里有农业大棚,据他而言,自从家乡年轻人外出务工,喜欢在家种地的年轻人不多之后,农村的土地荒废不少,张叔便把土地承包起来弄了大棚。在打发时间的同时,还能够赚钱给儿子补贴家用。为了能够节约水资源,还特地听人推荐,引进了先进设备。但是听起来高大上的设备却有着很多缺点。 为了让自己的菜长更好,张叔时不时的就去棚里看一下菜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情况,在需要浇水的时候,还需要一一打开灌溉的阀门,虽然实现了节约了水资源,但是这一趟趟下来,让年入半百的张叔觉得很累,经常感叹“钱不好挣啊”。 确实,在种植领域,要么就种得好、种的多赚钱,要么就品种选得好才能赚钱。张叔正好属于前者,面积大,时不时地围着大棚转,如果有片区域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自己的收益。张叔这时候就在考虑,如果能够再方便一点就好了。等到大棚蔬菜丰收卖出之后,尝到甜头的张叔,再也忍不住了,要把自己的灌溉设备升级一下。 24小时监测土壤湿度,数据实时查询 好货不怕晚,自从张叔用了仁科的农业四情测报平台,升级了无线灌溉,才体会到国货科技的力量。自从有了农业四情测报平台,张叔再也不用经常跑来跑去,身子骨着实硬朗许多。 通过在自己大棚中安装LORA温湿度采集器、LORA土壤温湿度采集器,LORA光照度采集器,LORA485数据采集器、LORA网关、LORA阀门控制器后,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可以利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通过LORA网关以4G/以太网/RS485方式上传至农业四情测报平台上,从而实现实时数据查看和对设备集中管理功能。 一个农业四情测报平台,可以接入多个测点,并且可以设置每个采集器的上下限阈值,一旦土壤水分少于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不需要人工进行操控,系统便可控制开关阀门进行灌溉。并且,如果张叔想要自己手动控制灌溉,或者定时灌溉也可以,这样的方便的系统就是张叔想要的。 并且LORA无线灌溉功耗低,采集器内置大容量电池,续航最长可达三年,无需经常更换,并且在农业四情测报平台中,大屏显示了各个测点的位置及信息,还有电子地图可以查看,超限告警功能,历史数据查询下载,打印,实现远程管理,足不出户一键控制。不仅可以登录电脑端,也可以登录手机端进行控制。 为什么大棚距离张叔家这么远,在不布线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数据传输和操控呢?这是因为LORA无线灌溉,使用的是LORA无线传输技术,通讯距离最远可达视距3000米,农业四情测报平台与各路采集器之间的智能联动,实现了精准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节约了时间人力成本,在大棚上耗费的时间少了,张叔也有时间去串串门,聊聊天了,不止收入增加了,生活品质也上去了。 而且无线灌溉不仅仅可以在大棚中使用,像农业大田,果园菜园,花卉苗圃,城市公园景区,市政道路绿化,高尔夫球场都可以使用。当然了,不同环境所需的要求不同,方案肯定也不同,我们不用追求一致性,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来源: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Read more.
方案 | 经典的LoRa无线节能组网
LoRa无线通信协议的优势是距离远却能做到低功耗、但最大的不足就是传输速率慢、鉴于LoRa的长距离和低速率,数据采集器和iNode无线节点,它们可以组织成星型组网,如果保留的slot过少,需要重新分配slot。 一、 典型的LoRa无线网络 LoRa(Long Rang)无线通信协议是一种长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最大的优点是距离远(空旷距离可达15kM),同时低功耗;当然,它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传输速率慢、它最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比如在户外或跨楼宇(多楼层)采集:用水、用电、温湿度、一氧化碳、烟雾报警等。 鉴于LoRa的长距离和低速率,锐米通信设计:iDC10(DataConcentrator)数据采集器和iNode无线节点,它们可以组织成星型组网,一种典型的无线网络拓朴如上图所示。 iDC10和iNode基于“单跳”通信,这样可以节省iNode宝贵的电能,特别适合于电池供电的场合;iDC10能根据iNode的数目、通信速率和负载将时间划分成slot(时隙),这种时分复用的方法可以最大化利用带宽,避免冲突;iDC10自组织和维护网络,无须用户的配置,简单易用。 二、 带宽的最大化利用 我们先看一个“竞争与冲突”的网络通信协议,如下图所示,有3个节点:#i、#j和#k,它们使用LBT(Listen Before Talk)侦听信道空闲的方式“竞争”接入网络、从通信时序图可以直观地得到2点: ① 冲突带来能量的损失,更多的延时和后续冲突,如#k本来想在TI时刻发送数据帧,因为检测到冲突,它延时到Tk时刻才能通信。 ②冲突会浪费通信带宽,当LBT检测到冲突时,它将使用“随机延时退避”算法,这样一来通信时间将被“碎片化”,有一些通信带宽将无法得到利用。 时分复用的原理如下图,它是一个严格的“按部就班”的机制:通信节点在分配给自己的slot(时隙)里发起通信,通信带宽得到最好地利用。 时分复用技术也有自己的“软肋”: ① 扩展性不强、随着加入网络的节点越来越多,slot将会更少,因此需要设计算法来保留一部分slot作为“下发通信和信标”使用;如果保留的slot过少,需要重新分配slot。 ② 时钟漂移带来冲突、尽管晶振在人们的眼中已经很“精确”了,但是生产工艺,温度和老化,还是会让个体产生精度差异、这种漂移会让节点通信发生冲突,导致时分复用算法失败。 为应对上述挑战,锐米通信巧妙地使用了“安全距离”算法,它根据节点数目和时钟最大漂移系数来计算slot的合理值、在校时方面,设计了“节点主动上传”的秒级校时,“采集器唤醒”和“信标帧”的毫秒级校时。 三、 最佳的节能设计 iDC10在唤醒iNode通信中使用了LoRa的CAD(Channel AcTIvity DetecTIon)功能,它是实现LBT技术的节能利器、如下图所示,CAD分成2个阶段:IDDR:从空中捕获一个symbol时长的信号,功耗与RX模式相等,即12mA;IDDC:分析这个symbol信号,检查信道是否空闲,功耗是RX模式的一半(关闭了RF,仅数字计算)。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很多情况下节点都在“白白侦听”(随时准备唤醒进入RX状态,而实际上信道空闲)而消耗能量,谁能“尽可能快”地侦听,谁就更节能。 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使用CAD快速侦听,比单纯去接收一个地址是否是自己的数据帧,要节省3~4倍的电能。 四、 简单易用与低成本 iDC10和iNode的网络组织仅需要一次,且自动完成、只有一个条件,先将iDC10上电,配置好参数(如:iNode数目,上报数据长度,上报时间间隔等)、将各iNode上电后,它们会主动与iDC10申请入网,这时是“竞争”模式,原理如下图所示。 一旦组织好网络后,iDC10和iNode将保存网络信息,不受重新上电的影响、同时,有些iNode会加入或退出网络,iDC10将维护分配和回收网络地址。 当iNode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按“自身slot”时刻传送到iDC10后,iDC10将“透明转交”给用户系统,再由用户系统进行存储和加工。 Read more.
LoRa加持 座头鲸网关式智能产品赋能冷链物流
本文来源: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王晓涛报道 新一轮的冷库和冷链建设,恰逢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LoRa等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冷链物流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数字显示 目前我国水产品、肉类、果蔬冷链运输率分别为69%、57%、35%,而发达国家平均达到80%~90%。座头鲸(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座头鲸”)致力于将“定位+通信+感知”能力嵌入每一个智能终端,通过提供“云管端”硬件、软件产品及服务,实现其全球一流产地数字化及全程冷链智能数据运营商的目标。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座头鲸将LoRa等最新物联网技术,与其在物联网智能硬件、定位导航和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相结合,自主开发了覆盖冷链产业全流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AI+冷链全域智能管控系统”。内嵌的ZTJ-LINK通信协议基于LoRa进行,可以实现硬件设备间的自动识别、去中心化自动鉴权和无人工干预自组网,有效规避系统内空口碰撞和对其他通讯系统的干扰。 为满足行业内行政监管和溯源确权等需求,协议还建立有数据双向确认、校验、重传和补传等机制,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由于LoRa具有覆盖范围广、功耗低和部署灵活性强等技术特征,因而在包括冷链在内的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座头鲸基于LoRa技术的“鲸镖”网关式智能产品,由主设备和基于LoRa的无线探头(无线联网传感器)组成,可应用于冷冻、冷藏车货物运输、冷冻仓库货物存储、无人商店、便利店、水果商超等诸多场景。该智能产品具有三方面优势:优秀的无线穿透特性、可满足高并发的需求、设备具有低功耗免维护特性。 同时,LoRa还具有“自组、安全、可控”的应用特点,为用户免除打孔布线等工作,节省了时间和开销,实现即装即用;用户也可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部署内置或外置联网探头,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监控。 借助LoRa的低功耗、远距离、穿透性强等特性,在100-200平方米的仓库内只需放置一个探头,就可对温湿度进行准确采集;即使是在冷链车内,凭借强大的穿透性,对车内数据也能实现实时采集,确保信息的稳定传输。LoRa传感器还具有超长的待机时间,在2-3年内无需对探头进行维护,避免了人工巡视和设备维护,降低了人工成本。 此外,LoRa的地理定位功能也为“鲸镖”智能设备赋能,一键将设备开启后,不仅可以监控货物实时状态数据、温湿度,还能监控货物运输中的位置、路径图等信息,并将其上传至“鲸镖”管理平台,使用户能够实时了解货物的状态信息。 除了可以帮助用户降低初始投入和运营费用,基于LoRa的“鲸镖”系列产品还可以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现货物被拼货、转包,冷链车关闭冷机等违规情况,可及时进行纠正,事后可导出报告,帮助用户分析运营成效,规避潜在风险,降低潜在成本。 座头鲸的“鲸镖”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和管理平台凭借上述优势,在乳制品、冷链运输行业以及超市、便利店等众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正大、蒙牛、养乐多、罗森、紫燕百味鸡、宜家、盒马鲜生、花加和天天果园等多家企业已采用了“鲸镖”智能产品。 据悉,座头鲸未来还将利用LoRa等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除继续推进“鲸镖”系列产品在仓库、货运、门店等场景中的应用外,将在蔬果大棚、水产养殖池、畜牧场站等领域做进一步扩展,为更多的客户提供简便易用且经济高效的产品。 Semtech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表示:“用创新技术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是Semtech的愿景,我们很高兴能与座头鲸这样具有共同愿景的创新公司合作,推出基于LoRa的‘鲸镖’网关式智能产品,不仅为冷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而且提升了最终用户的生活品质并助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国冷链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而LoRa具有的低功耗、远距离、易部署、穿透性强和支持定位等特点将继续为冷链物流添加创新动能。” Read more.
无线计量电表-LoRa无线传输
产品概述 无线计量电表配套的互感器均为开口式互感器,可穿刺取电,实现不断电安装,AEW100与AEW110之间通过lora无线传输,现场可避免布通讯线的麻烦,AEW110具有主站、从站工作模式,可赋予本身不具备无线功能的仪表无线传输的能力。从这些特点不难看出,AEW方案非常适用于运维改造等项目或者不方便布通讯线的场合。AEW100 无线计量模块主要用于计量低压网络的三相有功电能,具有 RS485 通讯和 470MHz 无线通讯功能,方便用户进行用电监测、集抄和管理。可灵活安装于配电箱内,实现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负荷的分项电能计量,统计和分析。 产品特性 无线计量电表主要功能 无线计量电表电气特性 无线计量电表外形尺寸 互感器D20尺寸 互感器36尺寸 安装说明 Read more.
LoRa网关实现水表抄表无线远程数采方案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越来越完善,同时结合LoRa网关实现远程无限的数据采集,轻松管理维护,十分方便。使用LoRa网关来实现水表抄表的数据采集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人工抄表有着数量多、分布广、误差大等缺点,同时也有些水表分布在偏远地区,抄表时间长、维护成本高,对人身安全也有威胁。 而在物联网应用广泛的的现在,借助LoRa网关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的方案受到很多企业和员工的喜爱,可以覆盖广泛的距离,部署成本低,充分解决站点分散管理困难的问题,省心省力,性价比很高。 LoRa网关远程抄表工作原理 LoRa全称Long Range,即远距离的意思,是由美国Semtech公司发布的一种基于远距离扩频无线传输技术,其特点在于远距离和低能耗,对比其他无线网络传输更加具有性价比,在物联网领域发展迅猛,在智能工厂、污水治理、能源工厂等等领域都有使用,十分适合水表、电表、燃气表等远程抄表。 LoRa远程抄表系统由水表电表等仪器仪表组成的设备层、LoRa网关组成的采集层、上位机、云平台组成的应用层。通过对设备的协议解析,LoRa网关就能采集到设备实时产生的数据,数据化处理后就能上传到管理者手中的终端设备,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无需出门,只需要看看数据报表,导出数据信息就能完成工作,十分轻松。 LoRa网关远程数采的优势 组网简单,部署方便 可采用4G/WIFI/以太网等多种组网方式,只需要将网关设备挂载连接到设备上就行,适合数据量大的场景,如工厂、别墅、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等场景。 通信范围广,能耗低 LoRa网关的突出优势便是远距离和低能耗,最远可以支持12KM的范围,同时也支持垂直方向传输,可以一个网关无线采集到多个设备的数据,更能节约成本。 高效管理,轻松维护 实现自动抄表,数据实时传输,后台一目了然,减少人工抄表的误差和成本消耗,提高效率。更能接受异常数据通知,有针对性的进行维护。 来源:厦门物通博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ead more.
LoRaWAN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智慧电厂物联网监测解决方案
来源:厦门星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作为技术密集型生产工厂,不可抗因素多,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其中锅炉四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泄爆事故占比最高、影响最大。四管泄漏不仅直接导致停机停炉、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甚至会直接造成机组管理人员的人身伤害,因此锅炉防磨防爆管理工作的好坏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工作人员安全、电厂整体效益的重要前提。 浙江某火力发电厂 浙江某火力发袭自百电厂拥有两个12层锅炉设备系统,2021年以前采用传统游标卡尺人工操作模式监测锅炉文章抄膨胀等,但由于蒸汽锅炉的工家号作环境、高温、振动和污染等因素对数据监测精确性造成了严重影响,故传统的游标卡尺测距模式无法高效保障锅炉安全: 1.精度低,且依赖主观经验,安全性无保障; 2.标尺受环境影响,损坏快,不得不经常重新校准或更换; 3.操作麻烦且需要经常由专门人员负责数据采集和维护,成本高; 4.防磨防爆数据体量大且过于分散,数据利用率低; 5.锅炉空间结构复杂,图档资料多,难翻阅、易丢失; 6.检修策划的工作开展困难,容易出现漏检忘检现象; 7.不具备及时性,断电后方可维护。 传统游标卡尺测距模式 星纵智能助力电厂构筑全方位的安全屏障 结合浙江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情况,星纵智能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了智能锅炉监测解决方案,赋能火力发电厂管理升级。 通过在锅炉每层监视点上部署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膨胀系数等相关数据进行智能监测,然后利用LoRaWAN网关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客户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大屏、电脑或者手机App实时了解到锅炉膨胀变化,当锅炉膨胀系数超过设置的阈值时,立即上报告警信息,监控中心可及时采取行动措施,消除潜在威胁。 星纵智能智慧电厂物联网监测解决方案,无需与所测量材料接触,完美解决了数据精度问题,全面提升了火力发电厂的智能化管理,为电厂构筑了全方位的安全屏障。 1、“智能感知+联动报警”提高安全保障 通过“设备智能感知+联动报警”,实时获取精准、及时的数据监控,有效预防电厂因设备问题产生的安全隐患,保障锅炉平稳运行,全面提升电厂锅炉防磨防爆管理业务水平,减少泄露事故发生概率。 2、“无线部署+智能运维”高效降低成本 全套设备部署非常简单便捷,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和强度,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全程采用智能化监测方式,大大释放人力,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3、“平台联动+可视化分析”实现智能管理 可联动线上平台,全方位了解电厂锅炉膨胀系数变化等历史情况,全面实现电厂的数据可视化管理。 4、轻松结合其他传感器,满足业务变化需求 可轻松结合更多LoRaWAN传感器,适应电厂不断变化的业务管理需求。 Read more.
克拉物联中标衢州智能停车二期项目
近日,克拉物联喜中衢州智能停车二期项目。此次项目是一期项目的延续,其建设将覆盖延伸至衢州更多的区域,有助于衢州市智慧城市建设。 克拉物联(衢州)有限公司是中兴克拉科技在衢州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兴克拉科技四省区域总部。公司聚焦LPWAN物联网端到端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交付,提供专业的网络规划咨询及运维等服务,业务范围主要涵盖浙、赣、闽、皖四省。 智慧停车是18年克拉物联入驻衢州以后的第一个项目,该系统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城市运营级智慧停车系统。进出衢州市停车场,不用停车取卡,扫码便可自动付款,助力衢州开启无感支付停车时代。 01 衢州模式 衢州智慧停车综合应用了窄带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实现了停车场的无人化、支付的电子化、管理的远程化、监管的透明化、运营的数据化。在即将到来的5G 时代,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将得到空前的发展,智慧停车平台将不断演进和迭代,满足新时代对衢州城市静态交通的要求。 02 商业模式 在商业上,我们联合招行投资建设该项目,为衢州市政府节省了数百万元运营系统及设备的投资费用。可以说,衢州市智慧停车项目在运营管理、商业模式和技术架构上都实现了全国领先。而现在,我们正将衢州市智慧停车项目在全国复制、推广,为公司及衢州创收。 03 技术方案 在技术上,该系统综合应用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实现了停车场的无人化、支付的电子化、管理的远程化、监管的透明化、运营的数据化。将停车业务云化上移至市政务云,实现无人值守、无感停车,即降低运营成本,又方便市民出行和停车,同时配合市区停车规划建设,缓解交通拥堵。 静态交通平台结构 通过如上图所示,本智慧停车平台同时也是物联网平台,具备综合接入多种停车场智能设备的能力,实现停车数据的全域采集,将现有无序的停车现状过度到通过智慧停车平台以及互联网应用,有序停车。有利于后期扩容,实现集中运营。 04 客户价值 • 利旧+智能化改造 • 支持智慧停车多种业态 • 支付无感、多维化 • 无人值守、智能管理 05 建设成效 • 运营管理人员能在办公室实时了解停车经营数据,以及了解现场管理情况; • 打造业内领先的无人值守停车场,形成新的管理模式,为客户节约管理成本; • 改造和利旧老系统及其设备,保护客户前期投资。改造一批以前厂家所提供的停车场智能化系统、路侧地磁系统和诱导屏系统无缝接入新智慧停车平台系统,保护市政府前期停车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同时,免费使用市政府无线LoRa 物联专网,新收费路段的地磁通过物联专网接入智慧停车平台系统; • 丰富的缴费方式,方便车主泊车。支付方式有无感支付,微信公众号支付、扫码支付和反扫码支付,以及支持招商银行的移动支付。 克拉的智慧停车除在衢州有应用外,在南京、上海、盐城等地都有成功案例,已完成5万+智能车位建设和改建。 项目洽谈,欢迎联系: 克拉物联市场经理 姚旺 电话:15869050580 邮箱:yao.wang@zte.com.cn Read more.
LPWA物联网+市场风向
【更多…】
阿里云的物联网野心几何?一场围绕LoRa展开的战役
一场更大规模的物联网圈地战已打响。 阿里、Google、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已加入LoRa联盟阵营。 3月28日,阿里高调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物联网是继电商、云计算、物流、金融之外第5大战略领域,是阿里业务的主赛道。 8月17日,中国铁塔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为阿里巴巴的物联网建设提供站址资源。 9月1日,联通物联网公司、中兴克拉、Semtech三方共同发布联通“LoRa连接管理平台”。 国内多个广电运营商已经开始建设或规划建设LoRa网络的城市级全网覆盖。 9月19日,阿里云物联网战略再次提速,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正式启动“达尔文计划”,宣告全面推动LoRa覆盖与普及。 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向未来“万物智联”这块巨型蛋糕,LoRa强势来袭。作为背后的强力推手,阿里的野心几何? 阿里+广电:你有频谱我有钱,大家一起万物联 你有频谱我有钱,大家一起万物联。在美国,有一个类似“阿里+广电”的神组合,那就是被业界广泛预测和看好的亚马逊与Dish联手建NB物联网,Dish拥有700M频段,亚马逊有钱有生态有商业落地,两家联姻简直无敌。 阿里会不会与广电合作呢? 他们真的走在一起了。 9月20日,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万物智联峰会上,北京歌华有线、东方明珠、华数传媒、四川广电网络与阿里云IoT联合宣布,在LoRa网络和物联网服务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广电有频谱资源,有网络资源,阿里有平台,有生态,两家都怀有一颗“LoRa智联万物”的野心,可谓优势互补珠联璧合,无疑将快速、低成本地部署LoRa物联网,加速生态扩张和商业落地。 这次合作令人无限遐想,仿佛已看见一张LoRa大网已经徐徐铺开。 在今年的杭州云栖大会现场,阿里毫无掩饰地向人们表露了这颗野心。 在大会现场,一艘上空悬停的大型飞艇格外引人注目,艇身赫然印着“天空物联网LoRa站”几个大字,飞艇上的LoRa物联网关与地面上的4个LoRa微基站组成“LoRa天空物联网”,覆盖菜鸟一个20万平方米的园区,实现从地面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的立体式覆盖。 阿里打造的这个“LoRa天空物联网”,可谓煞费苦心,目的就是宣告要打造一张低成本、弹性部署和覆盖广的LoRa物联网,充分彰显LoRa技术的优势。 但建网不是阿里的强项,这种脏活累活互联网巨头们也肯定不会傻到自己干,选择广电、铁塔这样的合作伙伴是必然,其实,阿里的这个“LoRa天空物联网”是在告诉伙伴们:基于阿里云平台,可实现灵活的、便捷的、简单的、惠普的广域物联网连接哦。 So,阿里要打造一个怎样的平台? 阿里:云、边、端通吃 与手机时代不同,物联网的价值链太广,从芯片、终端、平台到应用,没有哪一家企业能通吃独享,唯有合作推动生态规模。 阿里也一样,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强项在哪里,哪些做,哪些不做? 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IoT的一张图,清楚的回答了这个“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问题。 如上图,云平台、边缘、端,也就是物联网数据流向的中间部分,是阿里要做的。 平台: Link Platform、Link Develop、Link Market三大平台,对应设备管理平台、开发平台、应用使能平台等,开发者利用Link Platform上的基础能力,在Link Develop上完成一站式开发,在Link Market输出应用和解决方案,这就形成一个从开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 边缘:Link IoT Edge边缘计算产品。 端:阿里AliOS Things操作系统。 阿里的云平台能力和操作系统不用多说,反正就是不断完善、越加稳定嘛。说说边缘计算,因为在本次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了一个重磅合作… 9月20日,阿里云IoT宣布与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充分整合各自在云以及边缘计算上的能力,为全球企业带来云边一体化边缘计算产品。 物联网时代,云正在从中心走向边缘,全世界都盯着“边缘计算”。 面向未来车联网、无人机、智能制造、新零售等各种应用,由于需要实时分析和处理更多的数据,而数据通过网络长途传输到云端处理既耗时又耗网络资源,还会遇上安全性、数据隐私等麻烦,同时,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延伸,与云计算生态互补,还能推动物联网边缘侧应用创新,于是,云巨头、运营商、乃至铁塔公司等都已磨刀霍霍进军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被称为英特尔物联网战略的三板斧之一,阿里已发布了自己的边缘产品,两者合作,又是一个强强联合。 自此,阿里依托于自身优势,构建了一个云、边、端一体的物联网体系,从而让数据和计算能力在网络里无缝流动起来,犹如给网络的整个躯体注入了动能和智能,真正实现从物联网演进到智联网。 芯片:拿什么治LoRa“芯痛”? 芯片是LoRa的痛。LoRa最早由美国Semtech推出,Semtech是一家IC设计公司,LoRa芯片核心IP由Semtech垄断,其采用通过委托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的商业模式,因此业界普遍担心这种单一供应商模式存在断货风险,尤其是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之下。 不过,这一担忧正在缓解。 9月20日,阿里云IoT与Semtech正式签署了LoRa IP授权协议,并联合ASR发布了国内首款LoRa系统芯片ASR6501。 阿里获得LoRa IP授权后,意味着可以基于LoRa IP进行芯片开发,自己或找代工企业生产LoRa芯片,使未来基于IP的LoRa芯片越来越多,从而在国内开启LoRa芯片多供应商的格局。 综上可知,阿里的物联网战略已野心毕露:依托于云管边端一体化平台、与Intel边缘计算强强联合、LoRa芯片解决方案,以及与广电、铁塔等在网络资源等方面合作,全面推动LoRa生态。 现在,每个家庭都有WiFi,将来,每个企业都将有LoRa。这是阿里发出的口号。 […] Read more.
央视聚焦ofo智能锁 全面推动NB-IoT技术落地
11月15日,ofo小黄车登上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在节目中展示了共享骑行的便利与智能锁解锁的快捷。这种发轫于中国,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式创新,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整个信息产业结构的再升级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一路披荆斩棘,飞速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瞩目。尤其随着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从模仿发展到自主创新,引起全球关注并学习,“中国速度”早已惊艳了全世界。 “缺芯之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中国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在芯片技术、高端装备智造等技术领域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始终要面对在高端芯片领域的“缺芯之痛”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 自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将集成电路放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首位以来,打造集成电路制造创新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和材料经历了从无到有,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羽翼渐丰…… 工信部《物联网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再次明确,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强化产业生态布局,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动行业发展。 目前物联网行业已经逐步摆脱过去的瓶颈阶段,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产业链各个方面成本的下降,物联网的发展再次驶入快车道。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蜂窝物联网的连接数可以达到17亿,全球的规模可以达到47个亿,未来几年,即使在蜂窝物联网领域,增长也是持续高速增长的。 如今,物联网进入2.0阶段,也可以称为IoT阶段,加之政府政策的出台,整个物联网产业环境持续向好。 物联网需要解决的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问题,对网络有着差异化的要求,其中有大量分布在低功耗、广域网的业务范围。随之诞生了NB-IoT这种革新性技术,让众多芯片原厂和模块厂家都在积极响应和纷纷布局,将NB-IoT上升到公司的一大战略,以高通、爱立信为例的全球尖端芯片供应商,都已围绕NB-IoT发布了各自的发展方略以及展开相关产业的实验,抢占先机,研制出自己的专利产品。 专利之争渐入白热化 一直以来,技术专利是各家运营商的必争之地,而实际则是利益之争。 以高通为例,自CDMA在1985年被高通民用化之后,便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构建了专利墙。因此,高通在CDMA标准专利相较于其他厂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优势,处于引领者的地位。 自CDMA进入中国起,中国电信以及电信手机用户深受其害。高通以专利授权费、专利反授权、高通税和卖基带送SOC的方式,在2014年实现收入264.9亿美元,净利润79.9亿美元,其中一半来自中国。 2016年11月19日,在美国内华达州结束的3GPP RAN1#87会议上,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确定了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码(极化码)作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中国再一次突破科技“无人区”,“拿下”5G时代。 5G短码的确定,意味着被美国高通和法国Turbo统治的3G、4G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未来的全球通信技术标准,将由中国企业参与制定。 华为在5G技术的攻坚过程中,不负众望,打破了专利上的壁垒,实实在在地攻破了世界通信领域的一大要塞,让中国企业的话语权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华为还是NB-IoT标准制定者之一。 华为不断发力部署物联网市场,推广NB-IoT网络,发展业务,在全球20多家运营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Gartner公司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市场空间将达到1.9万亿美元。未来2-3年内,运营商可以基于4.5G网络孵化窄带物联网业务(NB-IOT)。 ofo助力NB-IoT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落地 据悉,从今年年初开始,ofo与华为就共同致力于推动以NB-IoT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落地。2月,ofo与中国电信、华为共同宣布,三方将联合研发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锁,6月,该产品正式在北京商用。 不久前,在德国柏林举办华为欧洲生态大会上,ofo与沃达丰、华为达成合作,在欧洲部署搭载NB-IoT智能锁的小黄车,推动当地智慧城市建设。 ofo小黄车作为行业内首家商用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企业,不断普及及推广NB-IoT智能锁的,将加速推动NB-IoT物联网技术在全球落地。 Read more.
SigFox与LoRa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上的比较
多年来,Sigfox和LoRa是LPWAN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虽然公司背后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原理完全不同,但Sigfox和LoRa适用的应用场景非常相似:移动网络运营商(例如中国电信等)采用他们的技术在城市进行低功耗,广域网的进行物联网部署,也就是常说的LPWAN。 然而,近年来,随着新竞争者进入市场,即窄带物联网,也就是NB-IoT,LoRa依然风生水起,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广泛使用,而Sigfox的市场份额停滞不前,似乎正在苦苦挣扎。从技术角度来看,Sigfox在美国的网络性能并不像欧洲那么好,在中国就更差了些,Sigfox是一家法国公司。这部分是因为它在US-900 MHz中使用的频段容易受到高水平的干扰; 并且由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空中时间限制(400毫秒),这削弱了链路并限制了Sigfox在美国可以覆盖的面积。 由于Sigfox的商业模式依赖于网络运营商租售的提成收入,利润率并不高。最重要的是,Sigfox最近经历了很大的人事变动,这表明在留住顶尖人才方面需要做一些努力。 另一方面,LoRa虽然可预见的时间内,将会继续保持增长,单它是一项有严格细分市场的通讯技术,尤其是随着NB-IoT和LTE-M等其他技术的上市,已经没有可能完全吞下低功耗广域网市场。 总而言之,物联网连接的重点似乎发生了变化。Sigfox和LoRa仍然是竞争对手吗?是的。但是现在人们并不专注于网络技术,他们专注于应用场景。这些技术已被降级到应有的位置,它们是工具,仅此而已。 尽管如此,LPWAN不会很快就会被取代,这使得对Sigfox vs. LoRa的讨论仍然具有一点热度,我们就用这一篇文章来总结一下,SigFox与LoRa在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上的区别。 技术原理 SigFox Sigfox是一种窄带(或超窄带)技术,它使用称为二进制相移键控的标准无线电传输方法,它采用非常窄的频谱并改变载波无线电波的相位以对数据进行编码。这允许接收器仅在一小片频谱中接收信号,从而降低噪声的干扰。它需要廉价的无线终端和相对复杂的基站来管理网络。 Sigfox支持双向通信功能,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相对较好,但其从基站到终端的容量受到限制,并且费用也高。这是因为端点上的接收器灵敏度不如昂贵的基站那么好。 截至2017年底,Sigfox已在超过36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17个国家覆盖全国),并计划在2018年将这一数字增加到60个。 LoRa 相比于Sigfox,LoRa是一种具有更宽频带的扩频技术,通常为125 kHz或更高。其频率利用编码增益来提高接收器灵敏度。 LoRa比SigFox所使用的频谱款,理论上干扰相对就更多。然而,lora信号通过编码增益,使得这部分因为提高带宽导致的噪声显著降低。 SigFox和LoRa的资费差不多,但与SigFox昂贵的硬件不同,lora的终端设备和基站更便宜一些,这是因为你可以在lora的基站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芯片。虽然LoRa基站往往比终端设备贵,但与SigFox的基站相比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SigFox与LoRa的应用场景 由于Sigfox与LoRa技术上的技术特点上的不同,其所适用的应用场景就有所差别。 最典型的区别是,Sigfox需要移动服务商的基站设备,在移动信号覆盖不到的偏僻和地下区域,例如采矿和隧道挖掘等地下作业、山区、西北无人区的工矿业等,这种情况Sigfox无法使用。而LoRa不必通过运营商的基站,因此没有地域限制,你可以自己搭建和管理网络,而且成本低。举例来说,地下停车场 如果由于对称链接需要真正的双向性数据传输,LoRa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如果您需要命令和控制功能,例如电网监控,LoRa是最佳选择。 使用Sigfox,您可以使用双向命令和控制功能,但要正常工作,由于非对称链接,网络密度需要更高。因此,数据量小并且发送频率低的应用,Sigfox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这些微小的差异,Sigfox和LoRa服务于类似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是针对865和868 mHz之间的欧洲频段而设计的,并且它们都面临着进入美国监管市场的挑战。目前正在取得进展,两种技术都在努力达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通讯标准。 商业模式 SIGFOX Sigfox商业模式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该公司拥有其所有技术专利,从后端数据和云服务器到终端设备。但区别在于SigFox本质上是端点的开放市场。只要商定了某些业务条款,Sigfox就会将其终端技术提供给硅制造商或供应商所需的任何产品。意法半导体,Atmel和德州仪器等大型制造商生产Sigfox芯片。Sigfox认为保持低应用成本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Sigfox终端使用商用MSK无线电,它们相对便宜。你可以花几块钱购买一块模块,所以Sigfox的合作伙伴并没有从硬件本身挣到利润。Sigfox通过让网络运营商向客户转售其技术堆栈支付服务费来赚钱。换句话说,Sigfox放弃了硬件方面的利润,但将软件和网络作为服务出售。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实际部署网络并充当网络运营商。在法国和美国就是这种情况; 当你在那里购买窄带物联网服务时,你将会在Sigfox网络上运行。 Sigfox的最终目标是让世界各地的大型网络运营商部署其网络。它已经筹集了3亿多欧元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具有很大的全球影响力。Sigfox自2009年以来一直存在(比该领域几乎所有其他技术活的都长),它可能是物联网中最具狼性的通讯技术了。 Sigfox认为,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来部署网络并从中收取少量服务费,而不是在终端销售昂贵的硬件。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如果你想部署一个Sigfox网络,你必须直接使用Sigfox,没有其他选择。此外,在一个区域中只能部署一个Sigfox网络。 LoRa LORA联盟有不同的策略,他们的网络管理方式是开放的,您可以签约并加入lora联盟,任何硬件或网关制造商都可以制造LoRa模块或网关。但是唯一为LoRa制作芯片的公司是Semtech。其他制造商生产的系统级封装设备内部采用的也是Semtech的芯片。因此,虽然生态系统本身是开放的,但它确实有不开放的元素。 关于LoRa的开放标准的一个好处是它的灵活性带给它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会由特定的公司驱动。在实践中,这确实会导致开发速度变慢,因为您正在通过联盟制定标准。 LoRa联盟认为开放性会带来活力,因此成员们强调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联盟并构建硬件来支持它。这里的关键是采用LoRa的公司如何获得价值。就像Sigfox一样,LoRa联盟希望网络运营商部署LoRa网络,但他们也希望私营公司和初创公司使用lora。为此,他们围绕漫游网络展开了一些讨论。围绕这一想法的业务和技术尚未充实,因此接下来的步骤之一将是弄清楚如何允许从公共网络漫游到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到专用网络。 Read more.
物联网接入技术:NB-IOT与LoRa之争
中国LPWAN市场已形成NB-IOT与LoRa两大技术阵营。NB-IOT自提出以来备受国家及运营商的青睐,工信部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站规模要达到150万,连接数要超过6亿。三大运营商自2017年便积极部署NB-IOT网络,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且还在不断的建设之中。因2017年12月工信部印发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导致2018年上半年LoRa在国内的发展备受争议,但随着广电,铁塔及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相继加入LoRa阵营,无疑又为LoRa在国内的发展注入一支“强心剂”。那未来两种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究竟如何呢? NB-IOT(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LoRa(long range)是国内主要发展的物联网LPWA技术。国家政策、工作频段、技术特性、网络环境及应用场景需求等因素均会影响两种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但未来必将形成以NB-IOT为主LoRa为辅共同促进LPWAN共同发展的局面。对于方案提供商及应用企业来讲,在部署网络时要基于网络环境及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技术。 ▌NB-IOT是国际标准,LoRa是工业实用标准 LPWA技术是专为低速率,低功耗,广覆盖及大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而设计,目前主流的LPWA技术有NB-IOT、eMTC、LoRa和sigfox。其中NB-IOT由通信行业最具权威的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并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属于国际标准; LoRa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Semtech公司手中,属于企业私有技术。 ▌NB-IOT与 LoRa之争 NB-IOT工作频段由国家分配,价格贵,但能提供相对可靠的服务质量 无线电频谱即无线电波,是介于3HZ到30GHZ之间的电磁波,是一种有限不可再生资源,世界各国政府都将频谱列为国家所有,监管且有偿使用。 国内三大运营商所使用的NB-IOT频段由国家统一分配,不存在被清频的风险。无线环境相对比较干净能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而LoRa在国内使用的470-518MHz是工信部分配给广电的频段,在2017年12月印发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该频段可用于无线电抄表,但对发射功率,频点等有限制要求且若对当地广播业务产生干扰要停止使用,该要求若正式使用将对LoRa发展产生致命打击。目前业内采用与地方广电合作的方式推广LoRa技术,但毕竟不合符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要求,若国家重新分配该频段则存在被清理的风险。无线环境复杂,干扰较大,通信质量无法保障。 NB-IOT比LoRa更适合高速率且通信频繁的应用场景 NB-IOT与LoRa设计理念与实现传输的方式不同导致通信能力有所差异。LoRa是专为低功耗而设计,采用异步传输方式,终端不需要实时与基站保持同步从而降低了终端功耗,但每次通信需要携带同步信号因此增加了频率资源开销导致频率利用率低;NB-IOT是基于4G的蜂窝通信技术,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最优的频率利用率以提升传输速率,采用同步传输方式,通信时不需要携带同步信号从而减小频率开销提升了频谱利用率,但需要实时与基站保持同步增大了终端功耗。因NB-IOT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故能提供比LoRa更高的传输速率, NB-IOT上行峰速的理论值是LoRa的5倍。 在不需要通信时终端会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功耗,基站只能在终端苏醒时才能下发命令导致下行时延高,为满足不同场景对通信频次的需求,LoRaWAN定义了ClassA、ClassB、ClassC三种终端工作模式,休眠期依次递减,功耗依次递增;NB-IOT规定了PSM, eDRX及DRX三种工作模式,功能与LoRa的三种终端工作模式类似,通过休眠来降低功耗,但在性能方面NB-IOT能提供更小的下行时延,相较于LoRa更合适频繁通信的应用场景。 NB-IOT属于运营商网络,LoRa可按需灵活部署,成本自己控制 受限于网络运营牌照和业务许可,只有运营商有资格在全国建设一张NB-IOT网络并运营,国内暂时没有一家企业具备在全国建设一张LoRa WAN网络并运营的资格与能力,目前企业不需要申请就可以在小范围内部署私人LoRa网络,若规模部署需要获得政府许可。因此NB-IOT属于运营商网络,可实现连片覆盖,更适合终端地域分布广泛且有移动性的分散型应用场景。对于终端静止且较为集中的行业性应用场景,NB-IOT与LoRa均能满足需求,应基于网络环境及个性化需求进行选择。 NB-IOT与LoRa应用场景分析 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可将LPWA技术的应用场景细分为公共事业,消费与医疗,智慧工业,智慧楼宇,农业与环境,智慧物流与智慧城市七大垂直市场。因不同的物联网场景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不同,故部署网络时需基于网络环境及具体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 ▌NB-IOT为主LoRa为辅,共同推动LPWAN发展 万物互联将带来百亿级连接, LPWA技术作为广域物联网的主力主要应用于七大垂直领域,应用场景具有极强的差异性且行业特征明显,单一技术不能满足所有的场景需求,未来两种技术必定在竞合之间找到各自定位,最终呈现以NB-IOT为主LoRa为辅协同发展的局面。目前两种技术在国内聚焦的行业领域相同,已落地应用场景重叠严重,两种技术的推动者应基于技术特性集中火力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真正打开LPWA技术的应用空间。 Read more.
从LoRa说起,物联网产业生态应该如何发展
LoRa与NB-IoT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两大物联网连接技术,因为技术性能的相似性经常被进行对比,在历经数年的发展之后,两者产业发展现状已经开始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NB-IoT因为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以及运营商大规模补贴“催熟”之后,模块成本已经很低,这对于终端应用而言无疑是一道福音,尤其是2G退网的背景之下,NB-IoT将会承担起低速率蜂窝连接的重任。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面上大规模部署的物联网项目并不多,零散碎片化的企业级物联网应用是当今物联网需求的主力,这类需求给LoRa等可以独立组网的物联网连接技术很大的发挥空间。 4月11日,在Semtech主办的“LoRa生态发展及创新应用论坛”上,笔者获悉,目前LoRa产业链整体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产业的成熟度也在日益增加,Semtech副总裁兼无线和传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Alistair Fulton在大会上表示,目前全球已部署超过9000万个LoRa节点,在网络部署方面,70多个国家,100多家网络运营商部署了LoRa网络,并且最近几年LoRa的市场体量一直保持着一倍以上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LoRa已经成为一种市场选择的主流物联网连接技术。 Semtech副总裁兼无线和传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Alistair Fulton 01 物联网的实现不仅仅是需要单一的技术, 而是完整的生态 从事物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物联网技术也同样包罗万象,而在网络上,常常会看到通过某种技术就可使实现物联网应用的报道,这其实是不现实的。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覆盖到物联网的各个层次,只能在某些环节切入物联网业务,比如说通信传输、传感器、云平台等等,然后基于公司的优势领域,向外拓展集成,才能更好地匹配市场用户的需求,拓展物联网业务。 因此,不难看出,物联网的落地应用实现,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进行相应的支撑。当然,对于某种单一物联网技术而言,想要其发展壮大,也必须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才行。 02 一个健康完整的物联网生态链, 是什么样的形态? 一个理想的物联网生态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一家企业而言,首要目的是盈利,所以,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能不能壮大,关键是能不能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有利可图,当然,不排除政策的刺激作用,但产业想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就要符合盈利这一基本市场规律。在这个层面,LoRa产业链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因为LoRa的主要应用是企业级应用,其组网灵活性以及性能特点能够让它成为这个领域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而同样的,LoRa方案供应商在项目中加入了大量的定制化开发,可以获得较高溢价,对于用户而言,LoRa也是市面上最具性价比的方案,这也是LoRa产业链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个健康的产业链第二个要求就是玩家足够的多,参与的企业类别足够的丰富。这个条件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就是,当参与者足够的多,才能在方案应用端形成更多的个性化产品与方案,满足物联网碎片化的市场需求。 第二层意义就是参与者众多就意味着开放,意味着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用户也能有更多的选择,整个产业链才会更有活力。 市场上有很多反面的案例,当一项新型技术出现之后,即使在技术端能够有比较优越的表现,但是因为参与者少甚至是独家垄断,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而LoRa产业在这个层面的表现很不错,目前国内LoRa产业链的参与者保守估计有数千家,其中不乏有联通、阿里、腾讯、中兴通讯、广电等巨头玩家。从类型上来说,有模组、基站硬件供应商,有整体方案供应商,有表计、定位器、可穿戴产品等各类终端应用商,有网络运营商等等,即便在早期饱受质疑的芯片端,目前Semtech已经在给更多的公司授权IP,市面上也将会出现更多芯片选择。 03 总结 翻开国内LoRa产业链的发展历史,虽然时间才不过短短数年而已,但是却经历了一路的跌宕起伏,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IoT产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产业力量,这足以彰显这个产业的成长性以及可持续性,其产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银匠 Read more.
5G风起,四大IoT迎风爆发!智能家居与电表高速增长
2018年,我国物联网(IoT)连接数从2017年的15.4亿飙升至30.63亿,几近增长了100%,增速喜人。而在这组数据背后,是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电表等物联网细分领域的高速增长。 2019年,随着5G脚步的日益临近,我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迎来高达76%的加速增长。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来自中信建设的IoT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详细剖析了智能家居、智能城市、车联网、网联无人机这四大IoT领域的新动向与新机遇。 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 一、政策加码,2018物联网发展超预期 步入2018年,物联网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仅从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来看,2015-2018年净增量分别为0.39亿、0.65亿、1.83亿、3.77亿,呈加速态势。预计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54亿,增长76%。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物联网被定义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确定为“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 除了消费物联网之外,物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内涵还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4G、NB-IoT、5G等)、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如智慧市政(水电煤能源、管网、路灯等),智慧交通、智慧安监等。 二、智能音箱大卖,智能家居发展步入新阶段 在过去两年里,智能音箱可能是最火的消费物联网领域之一。 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8200万台,同比增长152%,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巨头推动、强补贴(百度、阿里等大幅降价促销),二是消费者对智能音箱的认可度相对较高。 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亚马逊达36.22%、谷歌达27.20%、阿里巴巴达7.93%、百度达5.00%、小米达4.76%; 而根据Ganalys数据预测,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将达到1.6亿台,2020年、2025年达到2.25亿台、3.1亿台。 不过,智能音箱是AI语音交互的载体之一,作为一款智能硬件,可能成为爆款、成为智能家居入口,但更重要的作用可能是训练AI语音助手,强其技能,实现“卡位”,拓其应用场景,构建生态。 智能家居,将遵循“单品先智能化”(如智能家电、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电饭煲、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再“彼此联网协同”,最终实现整个智能家居应用场景的全系统智能化。 家居单品智能化的核心是智能控制器,叠加在智能家居发展中“新型智能家居硬件的出现与普及”会带来大量新的智能控制器需求,该领域的主要ODM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而泰等。 随着智能音箱的爆发,智能家居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有望逐步形成。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数量为1.64亿户,市场规模为8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智能家居数量预计将达到2.93亿户,年消费额将达1550亿美元;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908亿元,预计2017-2021年GAGR为48.12%。 智能家居有望带来“现有家电/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和“新型智能家居硬件的出现与普及”。 三、智慧城市加速,NB-IoT三表有望放量 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城市类物联网应用占比达到23%,占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份额排第一。 截至2018年10月,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9%的县级城市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累计参与的地市级城市数量已达300余个,规划投资达到3万亿元,建设投资达到6000亿元。 中信建设预计,在智慧城市领域,政府+运营商双方合力下,NB-IoT三表(水、电、燃气表)更换、“三表智能化”有望成为2019年的发展重点。 1、智能电表国内渗透接近100%,预计未来增量主要来自新建住宅及替换,相对平稳; 2、智能水表国内渗透率约2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0年的渗透率可提升至43%; 3、智能燃气表(IC表/物联网表)渗透率大约在60%以上,其中以IC卡式为主,物联网表近两年渗透率快速提升。 在智能燃气表:“煤改气”政策强推下,燃气需求总量稳定上升,带来燃气表新需求。目前,当前物联网燃气表以2G为主,但在2G退网趋势下,NB-IOT燃气表2018年成熟走向商用,2019年有望爆发。 与此同时,NB-IoT作为基于授权频段的低功耗广域网蜂窝物联网技术,2019年起发展有望提速。NB-IoT最适合室内三表、地下管网、交通路网等应用,而这些正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场景。 不过,截至2018年底,我国NB-IoT基站约100万,连接数约5000万,距离工信部目标“规划2020年NB-IoT基站将达150万个,NB-IoT连接数将达6亿”仍有差距。 预计2019年三大运营商将会进一步完善NB-IoT网络建设,同时发力NB-IoT的用户发展,措施可能包括设定指标、加大补贴力度等。 四、5G在即,车联网市场迅速崛起 随着5G推进在即,更高速率、更多连接、更低时延、更高可的网络链接将为物联网的众多领域带来新机遇,其中车联网相对标准化,值得重点关注。 车联网将汽车组成数据互动网络,通过搭设大量的传感器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对包括车辆、公路、人、环境等信息进行感知和交换,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车辆管理的新一代车辆技术。 从体系上来讲:可分为“云-管-端”,而我们通常指的车联网就是指管,主流的技术包括:DSRC、C-V2X(基于蜂窝的车联网技术),前者起源于美国,发展较成熟,但属于短程通信,应用面相对较窄,后者为3GPP主导,发展相对早期,但属于广域连接技术,应用覆盖面较全。 车联网应用场景包括:远程监测、车载娱乐、智能控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前三个已经可以实现,终极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 目前,实现自动驾驶的路线有“网联化”、“自主式(即汽车电子化)”和“自主+网联化”三种,后者已经成为主流。 2018年11月,工信部明确车联网专用通信频段5905-5925MHz。2018年12月,工信部明确提出2020年要实现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2020年将为节点,车联网从示范商用走向规模商用。 不过,车联网的技术多且复杂,产业链较长,我们简单地将其分为三类:终端侧硬件技术、控制平台类软件技术、基础设施类技术。三类核心技术指引了未来车联网的投资方向。 与此同时,车联网产业链较长,涉及厂商众多,除了传统汽车产业链玩家之外,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也纷纷布局车联网。 五、5G打开网联无人机市场空间 在无人机方面,无人机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出租模式与销售模式。而无人机产业链包括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销售、服务与应用等。 4G基本满足对带宽和时延要求不敏感的无人机业务,但尚不支持高速率、低时延等特定场景需求,如直播、编队、自主飞行等。 在5G的推进下,大规模天线、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满足了绝大部分无人机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如直播、物流、巡检安防、测绘、农业等,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 智东西认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物联网以高于预期的速度维持着快速增长;而随着5G脚步的日益临近,2019年这一增速有望继续提升。不过物联网领域相对广泛,每一细分领域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单独分析。在智能音箱、智能汽车、智能三表等单品爆发的当下,看好智能家居、车联网、以及NB-IoT等物联网相关产业。 来源:智东西 Read more.
Semtech以新一代LoRa平台支持物联网未来发展
全新的芯片组系列产品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同时将功耗降低了50%,从而使LoRa成为了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解决方案的事实标准性选择 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领先供应商Semtech Corporation今日宣布推出其新一代的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RF)技术(LoRa技术)芯片组,这些新产品中的先进技术可以支持客户去开发更多创新的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应用范例。通过满足任何类型无线射频环境对高性价比和可靠传感器到云端连接的各种需求,全新LoRa芯片组的新功能和更高性能将显著改善物联网(IoT)传感器应用的性能和功能,从而满足对超低功耗、更小尺寸和长距离无线连接的需求,并缩短最终产品的开发周期。 新一代的LoRa射频技术将Semtech业界领先的链路预算提升了20%,同时将接收器电流(4.5 mA)降低了50%,并提供了一个高功耗的+22 dBm选项。这将使基于LoRa的传感器实现电池续航时间延长多达30%,并且能够去覆盖放置于室内和室外深处的传感器;从而将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内,通过将LoRa技术集成于其应用中去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包括健保和医药、媒体与广告、物流/货运、以及资产追踪等等领域。 此外,新的平台带有一个命令接口,使开发人员仅用10行代码就可以设置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从而简化射频配置和缩短开发周期,使用户能够专注于其应用本身。新的芯片组比现有产品的占位面积缩小了45% ,可以非常灵活地针对采用LoRaWAN全球开放标准的各种应用需求进行配置。这些芯片组也支持FSK调制,以兼容传统的协议并提供帮助它们转向LoRaWAN™开放协议的方案,从而使其能够尽享LoRa技术所提供的所有性能优势。 “LPWAN物联网应用正形成大规模的商用转化,在智慧城市、智能楼宇、医疗保健、物流和农业等领域内已经从测试转向了大规模部署,”Semtech副总裁兼无线与传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Marc Pegulu表示:“随着Semtech着力推动最后一公里连接上的创新,LoRa技术正在支持层出不穷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并巩固了LoRa作为LPWAN事实平台的地位。” 供货 此次推出的三款全新器件包括SX1262 (+22dBm)、SX1261 (+15dBm)和SX1268(+22dBm,中国频段),它们的样品均已提供给先导客户和伙伴,并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面向不同地区的开发工具和配套软件届时也将同时提供。 LoRa技术的新功能包括: 接收模式的功耗降低了50% 覆盖范围扩大了20% +22 dBm发送功耗 大小缩减了45%:4mm x 4mm 全球连续频率覆盖:150-960MHz 带有命令实现的简化用户接口 为支持密集网络推出的全新SF5扩频因子 协议兼容现有已部署LoRaWAN网络 Read more.
重庆市携手SKT以IoT技术打造智慧城市
重庆市拟定透过ICT技术建构智慧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计画。法新社 南韩SK电信凭着物联网(IoT)LoRa技术,进军大陆远距瓦斯检测市场.SKT日前为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燃气,中国移动等签订事业合作备忘录(MOU)。重庆燃气为重庆市瓦斯业龙头,约对450户家庭供应瓦斯,重庆都市瓦斯市占率达70%。 重庆市拟定透视ICT技术建构智慧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计画,加强与腾讯,Hikvision等合作,而本次的事业合作,因采用了LoRa联网技术,可望使计画提前实现。 完成计画的事业效益性验证后,SKT与中国移动在重庆市开始建设LoRa网路,在2019年前将以重庆燃气客户为对象,普及智慧瓦斯表。智慧瓦斯表可利用电脑或智慧型手机远距确认瓦斯使用量,并管理瓦斯是否有外泄等相关安全。 除瓦斯远距检测事业外,SKT未来也将以架构好的物联网为基础,确保大数据并进行分析,朝着提供针对大陆客制化的物联网服务等拓展事业版图。 SKT与Ecolant等南韩创投企业合作,在重庆市SK海力士(SK Hynix)园区正门路边设置可感应行人动作的智慧路灯,展开重庆市最初的物联网示范服务。该示范服务将能使物联网服务效果广传,除瓦斯远距检测外,在能源节约等多个领域也可望引进物联网服务。 SKT物联网事业部长官车仁赫(音译)表示,在大陆市场继瓦斯远距检测,智慧路灯事业后,将再提供老人及儿童位置确认,汽车位置追踪等多元物联网服务,以透过物联网收集的大数据为基础,制造创造获利的事业典范。 Read more.
绑定广电,LoRa焕发第二春
4月10日消息(张海龙)LoRa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运营商大力发展NB-IoT生态应用争抢物联网市场,后是征求意见稿差点要了LoRa的命。 不过,从去年开始,LoRa的水逆好像过去了,不仅和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为自己的生态引入一大强援,而且还在广电行业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通过与阿里、广电的合作,LoRa不仅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坐拥470-510MHz,700MHz等频谱资源的广电可为LoRa提供频谱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LoRa的频谱困扰。 广电+LoRa正在狂奔 对于广电来说,在全国一张网尚未形成,5G建设还未开始的现实下,采用具有产业链成熟,建设成本低,应用生态丰富等特点的LoRa技术来实现“智慧广电”无疑是最佳选择。 尤其是在广电业务增长缓慢,物联网业务潜力巨大的情况下,广电正急迫的希望通过LoRa物联网技术来尽快建立“智慧广电”。 早在去年,阿里云峰会上,北京歌华有线、东方明珠、华数传媒、四川广电网络与阿里云IoT联合宣布,在LoRa网络和物联网服务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将依托频谱资源、物联网全链路资源,快速、低成本地搭建物联网络。 而在不久前的CCBN 2019期间,广电和阿里便发布“开拓者”计划。据悉,阿里云将联合广电系统共同打造“智能城市运营商”这一全新角色,未来承接城市的智能化运营。该计划将扶持100家“智能城市运营商”,通过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闪电交付,同时共享阿里生态为城市智能化提供丰富的方案,通过大数据实现运营商业化。 目前,贵州广电已与阿里云于今年签署协议,基于智能城市物联网平台提供的技术工具,实现了数字城市的多要素联动及数字生命体成长。目前,贵州全省8个地市合计14万智能燃气表数据已经上线,后续,贵广还将在国土、交通、乡村、环保等领域持续挖掘城市数据的商业价值。 东方明珠2018年与阿里云共同打造“智联普陀”城市物联网平台,为70多个委办局、10个街道、200多个居委会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覆盖上海普陀区55平方公里,120多万人,实现了30万个传感器的统一接入。 阿里云智能IoT城市业务总经理杜浔在发布仪式上表示,广电系统作为驻地网运营商,非常了解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诉求,天然具备成为“智能城市运营商”的条件。阿里云在智能城市治理上上沉淀了丰富的技术能力和生态体系,将有助于广电系统全面升级。杜浔表示,智能城市的核心是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外,如何让城市成长并产生更多价值也是至关重要的,“开拓者”计划将帮助渠道商、集成商和运营商扩展新的业务域,让政府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不断补齐短板 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上,无论是广电,还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选择LoRa除了看到物联网市场的巨大潜力外,也看到越来越完善的LoRa生态的潜力。 在LoRa技术研发上,Semtech不断推出相关解决方案,简化LoRa的物联网应用开发、部署和管理。Semtech还推出LoRa Cloud地理定位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地构建采用多模式定位功能(包括Wi-Fi、GNSS和基于LoRaWAN的地理定位)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而无需承担从头构建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开发复杂性,降低方案商与系统集成商的开发成本,并对解决方案的性能进行优化。 在生态上,Semtech还将LoRa芯片 IP授权给阿里云,丰富芯片种类。在平台上,依靠中兴克拉、阿里云等合作伙伴,LoRa正为业界提供简单、开放的应用平台。 例如,阿里云IoT的“达尔文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包括平台、芯片和微基站在内的全链路生态服务,交付给企业一张自有可控的物联网,从而全面推动LoRa的覆盖与普及。在平台上,阿里云IoT在云端打造了三大物联网平台,构筑了一个“云上闭环”:开发者利用Link Platform上的基础能力,在Link Develop上完成一站式开发,并在Link Market上沉淀为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易,形成一个从开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未来将持续打造云管边端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加速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 另外,中国铁塔铁塔、中国联通以及多地广电公司也开始针对LoRa产业进行布局,进一步促进LoRa在各行业应用的落地。在过去一年中,LoRa在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园区、智慧安防等领域形成大量落地用例,目前全球大量的垂直行业中已形成300多个应用场景。 截至2018年底,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持续增长,已累计部署约8000万个LoRa终端节点,年增长率达到60%,其中,近半增长来自中国。 不难想象,随着广电、阿里的发力,LoRa在国内正在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企业
【更多…】
上海利永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利永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微功率无线通讯,无线自组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定向开发服务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公司数年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效率,高度专业的研发以及销售团队。用心支持,专注无线是我司对广大新老用户不变的承诺。 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企业,我司为各类客户提供了周密,可靠的定制化服务,并适时的推出常规化产品。产品基于Silicon、Labs、Semtech、TI等品牌公司的主流芯片研发设计。现有产品涵盖Sub 1G模块、LORA模块、ZIGBEE模块、GPRS DTU、蓝牙模块、WIFI模块、NB-IOT模块等系列。已累计推出SI1000系列、SI4432系列、SI4438系列、SX1276系列、SX1278系列、CC1101等系列的射频前端及透传组网产品。衍生产品包括系统化配备的M-BUS采集器、GPRS采集器、DTU、集中器等。 上海利永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水、电、气、热表的无线集抄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电气火灾监控;无线智能路灯控制;无线同步(流水)闪烁道钉灯、指示牌;工业衡器;人员定位;无线遥控器;智能家居;企业用电节能管理等诸多领域。我司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稳定、系统的产品应用方案。同时,公司还代理各类无线厂家模块,为客户提供最周全,最稳定的方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Read more.
珠海中慧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中慧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仪表通信和计量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成为领先的智能计量及通信解决方案一流供应商,公司总部设立在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珠海。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的人才团队,硕士学历以上高级人才占员工35%以上。中慧与中国电力科学院、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威胜集团、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高校广泛开展技术和“产、学、研”合作并取得累累硕果,2010年,中慧SW1726复位芯片获得珠海市科学技术和专利优秀奖;2011年获得第六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办的中国芯“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称号;2011年11月获得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2012年7月, 中慧“智能电网通信网络产业化——电力线载波及配套系统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珠海市众多优秀企业及高端项目中脱颖而出,公司成功荣获2012年珠海市战略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政府资助。目前,中慧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等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2011年7月,总投资过千万元的“中慧科技园”,在珠海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建成开园,成为中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依托“中慧科技园”为载体,2012年3月,公司再次投资500万元, 在科技园区建立了高标准的测试中心,下设4个专业实验室,即:电磁兼容实验室、环境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力线通信环境仿真实验室。测试中心符合国家及行业测试标准,可对电力通信和路由组网技术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该实验室是国内首家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仿真及测试实验室,较好的解决了在实验室环境下电力载波芯片的评估问题。 中慧自主研发的SWNP27O、SWNP421系列电力载波芯片,全面兼容270K、421K电力载波,并在湖南、广西、云南、山西、河南、吉林、江西等省广泛应用。SWMW470微功率无线通讯模块,采用自组织无线网络,成功应用于山东、广西、四川等省的智能电表、水表及燃气表的远程数据传输。G60、G590E移动通信终端(GPRS)等产品,自2009年起,先后在威胜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内知名智能电表制造和电力企业大规模验证和应用,公司业务发展迅速。 Read more.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广西捷佳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公司创始人和法定代表人为温标堂。 主营业务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节水灌溉技术研发的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是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引入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并集成全球先进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结合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为大型农场提供解决方案,搭建了 “互联网+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体系。 技术核心 我司引入以色列先进灌溉技术,与耐特菲姆、多若特等以色列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集全球滴灌技术之大成”为中国农业领域提供全球最先进的高效智能节水灌溉装备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销售的产品涵盖压力补偿滴灌管、碟片过滤器、电磁阀等百余种。 我司有非常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捷佳润智能管理系统”,目前已经研发至2.0版,还将不断更新迭代。 业务团队 我司拥有一支来自国内知名农业学校和农业专业门类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为客户提供从地形测绘、灌溉设计指导、灌溉工程施工安装、技术培训到完善售后服务一条龙“交钥匙”工程,并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设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灌溉系统和温室,并负责培训灌溉系统操作人员。 案例概况 我司为客户打造了数以千计的精品项目,赢得了包括广西金穗投资集团公司、广西路桥、华润五丰、联想佳沃、金富田等客户的青睐,其中:自2008年为广西金穗投资集团提供产品服务以来,累计为该集团实施了近6万亩香蕉、甘蔗等作物的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系统工程,该系统多次获得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的专题报道,自治区、南宁市等各级领导多次到现场参观考察,还吸引了近百名农场主到实地观摩,成为了蜚声国内的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系统样板工程,另外,公司还辅助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在全区近百个县市区建立了高效水肥一体化示范点。目前,公司已在广西、四川等地实施了超过40万亩的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已遍布全广西100多个县市区及整个大西南,涉及的作物类型涵盖了香蕉、甘蔗、柑橘、葡萄、火龙果、猕猴桃、柠檬、蔬菜、罗汉松等数十种。伴随着广西香蕉产业向老挝布局的发展步伐,公司迅速将业务版图拓展到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并在短短的1年时间里在老挝实施了近2万亩香蕉智能高效水肥一体化工程。 企业文化 广西捷佳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秉持“让农业更轻松快乐”的价值观,“品质为先,卓越服务,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以高品质的产品、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标准的安装、优质的售后服务,为广大客户实现“更少投入,更大效益”。 企业荣誉 我司已拥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公司2013年获得了“中国水利灌排协会乙壹级”资质,2014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广西科技进步奖;2015年获得“广西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认定,并与广西大学合作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基地”;2016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行业总决赛第三名;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获首届中国智慧农业年度峰会匠农杯“2016十佳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称号。 Read more.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作为工业互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服务工业领域企业类用户,提供从感知控制、互联互通、边缘计算到ZWS-Paas云平台的产品与系统化方案,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ZLG致远电子有700余名员工,其中近50%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推动行业进步,创造社会价值。 Read more.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2011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275),注册资金1.67亿元。总部位于重庆市,目前拥有1所研究院、6家子公司,员工600余人,是一家在大安全领域内拥有技术、产品、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完整技术链和产品链、具备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运维服务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大安全、大环保”,以矿山、环保、管网为重点,利用自身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打造安全服务与安全云、智慧城市、环保云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互联网+安全、智慧城市、环保智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Read more.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电科院”)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始创于1961年,2009年9月由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是广西电网公司的分公司。主要职责是履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委关于电力行业技术监督的授权,承担对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技术监督,负责电网公司技术服务、技术信息、科研开发、技术培训、实验室的营运及电力行业标准量值传递和实验室检测校准等工作,对广西电网乃至南方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负有重要的技术责任。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广西电力系统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测试手段先进的企业,设有高电压、电力系统、电能计量、水电技术等12个专业和高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11个专业技术检测中心。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试验研究设备和重点实验室,涵盖电力、电气、热工、金属、机械、环保等领域。 广西电网是南方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重要支撑,已跨入超高压、大容量、高参数、高自动化的现代化大电网行列。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广西北部湾区域大开发,广西经济迈入了高速发展快速通道,广西电网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为广西电科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Read more.
深圳市蓝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蓝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行业领先的行业公网对讲、存量社区智能硬件、LTE集群通信专网、工厂洁净车间、大型安防监控和建筑智能化系统供应商。 蓝森行业公网对讲产品涵盖三防智能手持终端、管理调度台、公网对讲云平台,可以为传统行业对讲、巡更管理、考勤管理、人力资源调度、设备资产管理等,提供一体化的移动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蓝森是业内首家专门提供存量社区智能硬件解决方案的公司。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所谓的白银时代,存量社区的智慧化必将是整个产业的未来,其解决方案也必然是迥然于20年来的传统增量市场的。 公司成立十多年来,在智慧社区、建筑智能化及安防监控、工厂洁净车间、LTE无线通信专网(有1400M/1800M频点合法授权!)等设备和系统研发、生产、集成、规划设计、专业承包施工、系统运维、定制开发及系统增值服务方面成绩卓越,致力于为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酒店商场、学校医院、工厂矿山、港口码头、海关边检、公安交警、军事基地等行业用户,提供智能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这是我们提供软硬件系统应用的核心力量。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森行业公网对讲产品和存量社区智能硬件,公司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兴通讯等科研院所,分别在智慧社区、港口码头、海关边检等多个行业的智能化产品、系统及工程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并得到了用户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公司从成立开始,就一直秉承将世界最新技术、管理方法与中国市场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倾其全力服务于客户,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建立一支技术力量精、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产品研发团队和项目管理服务团队,全力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等制度化建设,已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真诚为你! 蓝森科技同客户一起创造价值!”。公司始终遵循诚信和专业的服务原则,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客户一起为社会创造更大辉煌。 Read more.
深圳市瑞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瑞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群射频爱好者组成的电子公司,地点在广东深圳。当初专门从事设计和制造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紧凑的短距离射频模块,无线智能的数据链路以及家庭自动化和自动抄表解决方案。我们已经成为低功耗ISM波段的产品在国内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产品的特点在于:高品质,高性价比和易于集成。产品频段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免许可的ISM频段:169/433/470/868/915 MHz和2.4G)。 我们提供嵌入式无线收发器,嵌入式无线模块,工业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计量适配器,USF射频棒,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家居云数据的传输系统,天线和定制的电子解决方案。 公司理念 科技现代的社会,信息的大量交互传输,很多领域和地方都需要无线方式来完成,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身边的产品和服务都慢慢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环保,公司基于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环境,实现智能生活、智能科技、智能人生的目标奋斗、努力。 RF标准 蓝牙2.0 /4.0(低能),ZigBee / IEEE802.15.4,ZigBee智能能源,无线M-Bus,FCC,GSM / GPRS。 应用领域 瑞诺信息无线射频产品被用于各种工控业,例如油田、矿井数据传输,无线智能计量,智能家居,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智能访问控制,医疗保健以及家庭/楼宇自动化等领域。 Read more.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大型通讯设备公众公司。公司通过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 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2014年,中兴通讯启动M-ICT万物移动互联战略,聚焦“运营商市场深度经营,政企价值市场,消费者市场融合创新”三大领域,并布局“新兴蓝海业务”。2015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以芯片、政企、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目前,中兴通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主流运营商及企业网客户,智能终端发货量位居美国前四,并被誉为“智慧城市的标杆企业”。 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公司在美国、法国、瑞典、印度、中国等地共设有20个全球研发机构,3万余名国内外研发人员专注于行业技术创新。2016年,中兴通讯凭借19亿美元年度研发投入位居全球创新企业70强与全球ICT企业50强。目前中兴通讯拥有6.6万余件全球专利申请、已授权专利超过2.4万件。2010-2015年,中兴通讯连续6年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三甲,2011、2012年蝉联PCT第一,2016年,中兴通讯芯片专利申请量国内首位、物联网专利持有量全球第三、无线充电专利全球TOP50。公司依托分布于全球的107个分支机构,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灵活定制能力、日趋完善的交付能力赢得全球客户的信任与合作。 中兴通讯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我们运用通信技术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我们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为实现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和救助行动,参加了印尼海啸、海地及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并成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关爱儿童专项基金”。 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致力于引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应对M-ICT时代更趋日新月异的挑战。 Read more.
LPWA物联网+推荐专利
【更多…】
智能井盖系统及其组网通讯监测方法
公开号 CN106522279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1011998 公开日 2017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1月17日 发明者 赵成斌, 张华 , 冯蓓艳, 孙博, 陆海陵, 洪祎祺, 徐澄吉, 陈涌泉, 郑雨翔, 张秋琼, 蔡徐平, 袁伟刚, 朱瑾, 李雯, 王进军 申请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其包含:为每个井盖分别配置检测线圈和电子防盗装置,所述的电子防盗装置设有固定阈值及水位传感器,当对应的检测线圈断开和/或井盖倾斜和/或井盖振动位移和/或井下水位高度超过规定值,电子防盗装置发出报警信号;超级手机号码用户;监控中心,包含服务器;多个传输模块,自动组网连接对应的电子防盗装置,该多个传输模块与所述的多个电子防盗装置共同组成井盖前端系统;每个传输模块分别包含中继器以及无线集中器,各个无线集中器自动登录监控中心服务器并根据监控中心服务器、超级号码手机用户发出的系统组网配置命令建立无线集中器与中继器之间、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组网配置关系。其优点是:可实时监控现场情况和数据,提高人员利用率。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3月22日 C06 Publication […] Read more.
一种基于wifi的远传燃气表采集器系统
公开号 CN206179200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1157621 公开日 2017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0月31日 发明者 江海波, 肖海 申请人 成都前锋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远传燃气表采集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存储器模块、无线模块、WIFI模块、USB‑OTG模块、卡操作模块以及RTC模块。MCU分别与电源模块、存储器模块、无线模块、WIFI模块、USB‑OTG模块、卡操作模块、RTC模块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WIFI模块实现采集器系统与用户手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以USB‑OTG模块为辅助,数据格式简单,传输速度快,可适应不同手机的操作需求,连接没有限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5月17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8C17/02, G01F15/06 Read more.
网关及其数据上传方法
公开号 CN107071757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710317441 公开日 2017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 2017年5月5日 优先权日 2017年5月5日 发明者 解冰, 赵文东 申请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关及其数据上传方法,属于网关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网关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数据而产生额外流量和费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网关数据上传方法中的网关包括相互连接的WiFi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而该网关数据上传方法包括:WiFi模块在接入点模式下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存储WiFi模块接收的数据;当存储的数据量达到预设阈值时,WiFi模块切换至终端模式,搜索WiFi源并获取搜索到的WiFi源的信息,WiFi源的信息包括WiFi源的标识;移动通信模块将网关标识和获取的WiFi源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移动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管理中心的WiFi源的密码;WiFi模块根据WiFi源的密码连接至相应WiFi源,并通过WiFi源上传存储的数据。 权利要求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H04W48/08, H04W24/08, H04W88/16, H04W88/10, H04W88/06, H04W48/16, H04W8/00 Read more.
采用光电技术读数的LoRa扩频无线远传燃气表
公开号 CN206146482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0786317 公开日 2017年5月3日 申请日期 2016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 2016年7月26日 发明者 王文军, 秦婉婉, 吴旭江 申请人 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用光电技术读数的LoRa扩频无线远传燃气表,包括保护外壳、机芯组件、电机阀、底座、智能控制模块、上盖、功能按钮、光电直读计数器和电池仓,所述的保护外壳内设置有计量机芯,计量机芯上方设置有电机阀,计量机芯、电机阀和保护外壳组成燃气表整机,燃气表整机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智能控制模块、光电直读计数器、密封圈和电池仓,光电直读计数器设置在智能控制模块右侧,所述上盖上设置功能按钮。本实用新型抗干扰性强,信息保密性好,具有抗衰落、抗多径干扰能力,具有多址能力,易于实现码多分址,直接读取燃气表计数器字轮的数字,不存在累计误差,计量稳定、准确、可靠,日常工作无需供电,实现零误差。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5月3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G01F15/06 Read more.
一种智能燃气表监控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公开号 CN106169234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750503 公开日 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 2016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 2016年8月29日 发明者 张廷显, 黄秉润, 章亮, 许军, 林恒华 申请人 常州维格电子有限公司 Read more.
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多功能安全网关设备
公开号 CN206389388 U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授权 专利申请号 CN 201621314830 公开日 201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2月2日 发明者 吕海波, 廖原, 王煜, 石军, 丁建华 申请人 北京博大光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1), 法律事件 (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一种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多功能安全网关设备,包括:FPGA处理单元,网络通信单元,传感网通信单元,数据及存储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FPGA处理单元包括FPGA核以及多个FPGA逻辑,网络通信单元包括多个网络通信模块,分别通过FPGA逻辑与FPGA核心连接;传感网通信单元包括多个无线传感网模块,分别通过FPGA逻辑与FPGA核心连接;数据及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器;电源管理单元为多功能安全网关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多信道的射频数据能够实时和并行接入,可实现多路传感网数据的实时和并行处理;实现传感网数据的多种不同方式上网,满足有线和无线场合的布网需求;通信中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可实现安全通信需求。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8月8日 GR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H04L12/66 Read more.
太阳能辅助供电的LoRa传感装置
公开号 CN106506030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976404 公开日 2017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1月8日 发明者 罗旗舞, 李时杰, 何怡刚, 史露强, 何威 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2),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太阳能辅助供电的LoRa传感装置,包括能量获取与管理单元、数字单元、LoRa单元;能量获取与管理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充电器、线性稳压器、超级电容器、锂电池、1号肖特基二极管和2号肖特基二极管;数字单元包括MCU和数据采集单元;LoRa单元包括LoRa射频芯片和射频天线;能量获取与管理单元同时给数字单元和LoRa单元提供能量;数字单元用于传感器信息采集、处理及传输,将传感器信息封装成原始传感数据包,并将原始传感数据包传输给LoRa单元;LoRa单元用于接收数字单元传输过来的原始传感数据包;所述LoRa单元采用基于扩频技术的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传输距离可达15km。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3月15日 C06 Publication 2017年4月12日 SE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H02J7/34, H04B1/40 Read more.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公开号 CN106792844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1033253 公开日 2017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 2016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 2016年11月18日 发明者 符子建, 东向利, 董胜龙, 籍慧琴, 董海健 申请人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3),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智能表,该方法包括:如果识别到存在待传输的数据包,根据自身保存的至少两个频段的信息,确定第一频段,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频段中任意两个频段不同;采用所述第一频段发送所述数据包;当通过所述第一频段未接收到发送成功的确认信息时,选择第二频段,并采用所述第二频段发送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不同。本发明数据传输过程中应用了至少两个频段,两个频段为不同的频段,这就解决了智能表在定时上传数据时发送频段使用冲突而数据不能正常传输的问题。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7年5月31日 PB01 2017年6月23日 SE01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国际分类号 H04W76/02, H04W24/04, G08C17/02 Read more.
Fpga实现的基于多频无线联网模组的智能头显设备
公开号 CN106209324 A (PDF专利下载) 发布类型 申请 专利申请号 CN 201610830272 公开日 2016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 201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 2016年9月18日 发明者 杜晶, 张弦, 陈清甫, 王兆民, 李颖, 钟谨徽 申请人 幻视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导出引文 BiBTeX, EndNote, RefMan 分类 (4), 法律事件 (2)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欧洲专利数据库 (Espacenet)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FPGA实现的基于多频无线联网模组的智能头显设备,包括:智能头显设备本体和封装于智能头显设备本体内部的FPGA控制芯片,其中,FPGA控制芯片用于实现多频无线联网模组,微控制器通过外部接口接收来自外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数据的不同需求配置相应的无线协议,根据配置后的无线协议,向射频转换开关发送控制指令;射频转换开关根据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切换至相应的射频模块,由射频模块输出射频信号,以实现对应的无线协议发送数据。本发明通过网络配置实现一种或多种协议同时进行无线网络传输,并且采用FPGA设计,结构简单,资源消耗量小。 权利要求 日期 代码 事件 说明 2016年12月7日 C06 Publication 2017年1月25日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专利引用 非专利引用 分类 法律事件 […] Read more.
LPWA实验室学习资料
【更多…】
LoRaWAN 基础知识与关键技术
摘要: LPWAN与LoRaWAN的关系 LPWAN或称LPN,全称为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或者LowPower Network,指的是一种无线网络。这种无线网络强调低功耗与远距离,通常用于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组网。 LPWAN与LoRaWAN的关系 LPWAN或称LPN,全称为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或者LowPower Network,指的是一种无线网络。这种无线网络强调低功耗与远距离,通常用于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组网。因为低功耗与低速率的特点,这种网络与其他用于商业,个人数据共享的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等)有着鲜明的区别。 应用中,LPWAN可使用集中器组建为私有网络,也可利用网关连到公有网络上去。 LPWAN因为跟LoRaWAN名字类似,再加上最近的LoRaWAN在IoT领域引起的热潮,使得不少人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事实上LoRaWAN仅仅是LPWAN的一种,还有几种类似的技术在与LoRaWAN进行竞争。 图1 LPWAN与其他无线网络相比 概括来讲,LPWAN具有如下特点: 双向通信,有应答 星形拓扑(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中继器,也不使用Mesh组网,以求简洁) 低数据速率 低成本 非常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通信距离较远 LPWAN适合的应用: IoT,M2M 工业自动化 低功耗应用 电池供电的传感器 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抄表,街灯控制等等 LoRaWAN与LoRa的关系 同样是因为名字类似,不少人将LoRaWAN与LoRa两个概念混淆。事实上LoRaWAN指的是MAC层的组网协议。而LoRa只是一个物理层的协议。虽然现有的LoRaWAN组网基本上都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但是LoRaWAN的协议也列出了在某些频段也可以使用GFSK作为物理层。从网络分层的角度来讲,LoRaWAN可以使用任何物理层的协议,LoRa也可以作为其他组网技术的物理层。事实上有几种与LoRaWAN竞争的技术在物理层也采用了LoRa。 图2 LoRaWAN网络分层(图中物理层使用LoRa,但是要注意物理层与MAC层独立,至于无线频段,图中使用的ISM频段,但从技术角度来讲也可使用其他任何频段) LoraWAN的主要竞争技术 市场上存在多个同样使用LoRa作为物理层的LPWAN技术,例如深圳艾森智能(AISenz Inc.)的aiCast。aiCast支持单播、多播和组播,比LoRaWAN更加复杂完备。许多LoRaWAN下不可能的应用因此可以实现。 Sigfox使用慢速率的BPSK(300bps),也有一些较有前景的应用案例。 NB-IoT(Narrow Band-IoT)是电信业基于现有移动通信技术的IoT网络。其特点是使用现有的蜂窝通信硬件与频段。不管是电信商还是硬件商,对这项技术热情很高 关键技术LoRa简介 LoRaWAN的核心技术是LoRa。LoRa是一种Semtech的私有调制技术(2012收购CycleoSAS公司得来)。为了便于不熟悉数字通信技术的读者理解,先介绍两个常见的调制技术FSK与OOK。选用这两个调制方式是因为: 这两个是最简单、最基础、最常见的数字通信调制方式 在Semtech的SX127x芯片上与LoRa同时被支持,尤其是FSK经常被用来与LoRa比较性能。 OOK OOK全称为On-Off Keying。核心思想是用有载波表示一个二进制值(一般是1,也可能反向表示0),无载波表示另外一个二进制值(正向是0,反向是1)。 图3 OOK时域波形 在0与1切换时也会插入一个比较短的空的无载波间隔,可以为多径延迟增加一点冗余以便接收端解调。OOK对于低功耗的无线应用很有优势,因为只用传输大约一半的载波,其余时间可以关掉载波以省功耗。缺点是抗噪音性能较差。 FSK FSK全称为Frequency Shift Keying。LoRaWAN协议也在某些频段写明除LoRa之外也支持(G)FSK。FSK的核心思想是用两种频率的载波分别表示1与0。只要两种频率相差足够大,接收端用简单的滤波器即可完成解调。 […] Read more.
LoRa射频信号接收的整体框架
LoRa整体框架图 射频信号的接收流程 射频—>中频—>基带,下面按照图中标的序号开始介绍: 1、天线接受射频信号后,(经过声表面滤波器转换,将电波转换成电信号),得到高频信号 2、高频信号需要经过低噪声放大器LNA(也叫高频头吧?)处理,将信号放大,同时,信号被转换成差分信号,差分信号经过混频器,和内部振荡源混频,得到正交的中频信号(I/Q);(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滤波器和放大器,把信号转换成ADC可以识别的范围,具体我也讲不清楚) 3、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正交中频信号通过ADC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4、再就是降频 5、接着整波;(当然也有自动频率校准(AFC)、自动增益控制(AGC)啥的处理) 6、降频后的信号经过LoRa解调器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即原始信号,由原始信号得到数据包 7、将数据包放到LoRa的接收数据缓冲区(即FIFO的RX区) 8、MCU通过SPI接口访问寄存器,寄存器RegFifo(0x00)读取接收缓冲区的数据 Read more.
物联网之LoRa开发与应用三(LoRa人机界面开发)
文章要点: 1、TFT液晶屏工作原理 2、TFT液晶屏驱动开发 3、TFT人机界面开发 TFT液晶屏工作原理 内容概要: 1、TFT液晶屏显示原理 2、1.44寸TFT液晶屏工作原理 3、1.44寸TFT液晶屏硬件设计 TFT液晶屏如何显示: 颜色深度: Color 介绍 : ① R,G,B三基色组合形成各种颜色。 ②能显示的颜色数由RGB的数字信号的位数来决定。(8bit 数字信号刚好能显示16.7M种颜色) 以3bit为例数字信号为例: For 3 bit : 23(R) * 23(G) * 23(B) = 256 colors For 6 bit : 26(R) * 26(G) * 26(B) = 262144 colors(242K) For8 bit: 28(R) * 28(G) * 28(B) =16777216 colors(16.7M) For10 bit: 210(R) […] Read more.
LoRa与NB-IoT的现状如何
LoRa与NB-IoT,这两种LPWAN技术都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少等特点,都适合低功耗物联网应用,且都在积极扩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那么,LoRa与NB-IoT的现状如何呢? LoRa与NB-IoT的现状如何 一、LoRa:易于建设和部署的低功耗广域物联技术 LoRa的诞生比NB-IoT要早些,2013年8月,Semtech公司向业界发布了一种新型的基于1GHz以下的超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LongRange,简称LoRa)的芯片。其接受灵敏度达到了惊人的-148dbm,与业界其他先进水平的sub-GHz芯片相比,最高的接收灵敏度改善了20db以上,这确保了网络连接可靠性。 它使用线性调频扩频调制技术,即保持了像FSK(频移键控)调制相同的低功耗特性,又明显地增加了通信距离,同时提高了网络效率并消除了干扰,即不同扩频序列的终端即使使用相同的频率同时发送也不会相互干扰,因此在此基础上研发的集中器/网关(Concentrator/Gateway)能够并行接收并处理多个节点的数据,大大扩展了系统容量。 线性扩频已在军事和空间通信领域使用了数十年,因为其可以实现长通信距离和干扰的鲁棒性,而LoRa是第一个用于商业用途的低成本实现。随着LoRa的引入,嵌入式无线通信领域的局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一技术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低成本的通讯系统。 LoRa主要在全球免费频段运行(即非授权频段),包括433、868、915MHz等。LoRa网络主要由终端(内置LoRa模块)、网关(或称基站)、服务器和云四部分组成,应用数据可双向传输。 二、LoRa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大的改善了接收的灵敏度,降低了功耗 高达157db的链路预算使其通信距离可达15公里(与环境有关)。其接收电流仅10mA,睡眠电流200nA,这大大延迟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基于该技术的网关/集中器支持多信道多数据速率的并行处理,系统容量大。 网关是节点与IP网络之间的桥梁(通过2G/3G/4G或者Ethernet)。每个网关每天可以处理500万次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假设每次发送10Bytes,网络占用率10%)。如果把网关安装在现有移动通信基站的位置,发射功率20dBm(100mW),那么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可以覆盖2公里左右,而在密度较低的郊区,覆盖范围可达10公里。 3—基于终端和集中器/网关的系统可以支持测距和定位。 LoRa对距离的测量是基于信号的空中传输时间而非传统的RSSI(ReceivedSignalSterngthInd-ication),而定位则基于多点(网关)对一点(节点)的空中传输时间差的测量。其定位精度可达5m(假设10km的范围)。 这些关键特征使得LoRa技术非常适用于要求功耗低、距离远、大量连接以及定位跟踪等的物联网应用,如智能抄表、智能停车、车辆追踪、宠物跟踪、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等应用和领域。 三、LoRa应用:国外如火如荼,国内略显冷清 一种通讯技术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除技术本身要有特定的优势外,还需要背后阵营强力支持,其中产业联盟就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LoRa也不例外。 2015年3月LoRa联盟宣布成立,这是一个开放的、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将LoRa推向全球,实现LoRa技术的商用。该联盟由Semtech牵头,发起成员还有法国Actility,中国AUGTEK和荷兰皇家电信KPN等企业,到目前为止,联盟成员数量达330多家,其中不乏IBM、思科、法国Orange等重量级厂商。 LoRa的产业链中(包括终端硬件产商、芯片产商、模块网关产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的每一环均有大量的企业,构成了LoRa的完整生态系统,促使了LoRa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繁盛。 目前LoRa网络已经在世界多地进行试点或部署。据LoRa联盟年初的数据是有9个国家开始建网,56个国家开始进行试点;截至目前最新公布的数据,已经有17个国家公开宣布建网计划,120多个城市地区有正在运行的LoRa网络,如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等等国家,荷兰、瑞士、韩国等更是部署或计划部署覆盖全国的LoRa网络。 LoRa技术在国外发展如火如荼。不过就国内来看,LoRa的应用似乎并不多,目前可看到的公开应用是国内AUGTEK公司在京杭大运河开展的LoRa网络建设,据悉目前已经完成江苏段的全线覆盖。 其实国内从事LoRa模块和方案开发的厂商并不少,除AUGTEK,还有洲斯物联、思创汇连、普天通达、八月科技、NPLink、门思科技、利尔达、通感微电子、上海雍敏、武汉拓宝、博大光通、唯传科技、三凡信息等等众多公司。 LoRa易于建设和部署,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公司的关注和跟进。例如深圳某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从事LoRa模块、网关和整体方案的开发。例如可实时显示停车位分布状况的停车场监控系统、实现无线土壤检测的智能农业系统、防止盗猎的南非Kruger国家公园犀牛保护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部署时间都非常快,例如上述的停车监控系统,覆盖面积10km*10km,部署了6个LoRa网关,支持终端规模3000个,部署时间仅需两周。不过这些项目都是为国外而开发的。 四:NB-IoT将导致LoRa消亡? 作为华为和众多运营商力推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NB-IoT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LoRa和NB-IoT之争的话题不曾间断。Nb-iot联盟成员之一的沃达丰,其某位高管甚至公开表示了“NB-IoT将导致LoRa消亡”的观点。 面对这样一个有强劲后台的后起之秀,LoRa真的会被其取代吗? 而相关行业人士认为,从技术上看,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式之分,从应用范围上来看,两者其实很多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NB-IOT采用的是运营商统一部署覆盖全国的网络进行收费运营的方式,而LoRa可以让企业搭建属于自己的网络实现业务运营。虽然NB-IoT受到了运营商的强力支持,不过并不代表LoRa就会被轻易取代。 LoRa与NB-IoT的现状如何,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个大概的了解。目前, LoRa与NB-IoT 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各方投入和共同发展。 Read more.
玩转LoRa物联网之天线选型
天线的性能在LoRa物联网中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应用中,仅仅知道A天线比B天线好使,距离更远,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A比B好使,从而在应用中没有选择的方向。而在LoRa天线的介绍中,基本有以下参数:阻抗、驻波比、增益、频率、频率带宽等参数,都代表什么,如何选择?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几个不同的参数。 LoRa玻璃钢天线 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因为目前市场大部分的标准的阻抗值均为50Ω,这个使用是基于约定俗成的习惯。 驻波比: 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标识完全匹配。一般市面上的天线驻波比一般<1.5即可。 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天线增益越大越好。 LoRa吸盘天线 在确定参数之后就能理解就市场上的弹簧天线、玻璃钢天线、小吸盘、铜棒天线、胶棒天线等不同形态的天线,选择时其实形态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天线的参数以及现场的环境,比如内置的天线,受制于尺寸,一般用弹簧天线,当然需要根据外壳的结构和材质重新匹配天线。而在室外网关,建议一般用玻璃钢天线,室内的节点吸盘、胶棒均可。 LoRa 433MHz 弹簧天线 Read more.
LoRa笔记03 LoRa sx1276 sx1278空中唤醒研究
一、前言 前面在无线节点的空中唤醒技术解析中由浅入深地对空中唤醒技术做了讲解,讲地非常好,建议大家多看几遍(卧槽,谁又砸砖头!)。这篇笔记将讲LoRa节点的空中唤醒具体应用。 我正在学习LoRa和LoRaWAN,基本按照 官方资料+梳理解析+相关源码 的方式来记录笔记,相信对不少同行者有所帮助,可点此查看帖子LoRa学习笔记_汇总。 本文作者twowinter,转载请注明作者:http://blog.csdn.net/iotisan/ 二、官方资料 1. CAD 模式介绍 When in CAD mode, the device will check a given channel to detect LoRa preamble signal CAD的功能的主要介绍是在4.1.6. LoRaTM Modem State Machine Sequences 中的 Channel Activity Detection 小节。在前文的空中唤醒的原理中,已经提到CAD功能是LoRa调制的一个特色,比普通RSSI检测方式要强大得多。 随着扩频调制技术的应用,人们在确定可能低于接收机底噪声的信号是否已经使用信道时,面临重重挑战。这种情况下,使用RSSI无疑是行不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信道活动检测器(CAD)来检测其他LoRaTM信号。图11显示了CAD的流程: 2. 操作原理介绍 信道活动检测模式旨在以尽可能高的功耗效率检测无线信道上的LoRa前导码。在CAD模式下, SX1276/77/78快速扫描频段,以检测LoRa数据包前导码。 在CAD过程中,将会执行以下操作: - PLL被锁定。 - 无线接收机从信道获取数据的LoRa前导码符号。在此期间的电流消耗对应指定的Rx模式电流。 - 无线接收机及PLL被关闭,调制解调器数字处理开始执行。 - 调制解调器搜索芯片所获取样本与理想前导码波形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这样的关联关系所需的时间仅略小于一个符号周期。在此期间,电流消耗大幅度减少。 […] Read more.
从边缘计算到边缘智能 还有多少“边缘”的路要走?
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这个酷概念虽然正逐渐被人熟知,但在应用领域却刚刚起步。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出现在云端,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走进人们生活,对于本地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云计算在应对大规模业务具有优势,但这种集中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在万物互联时代似乎“过时了”。难怪Gartner认为边缘计算正在吃掉云。 有调研机构预计,未来79%的IoT流量将通过网关接入,50%的网络流量将来自物联网,而物联网将贡献超过500亿的连接。值得一提的是,会有40%的IoT流量在边缘进行处理。 对IoT而言,边缘计算技术的实现,意味着许多控制将通过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减轻云端的负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 OICT多场景融合 落地应用成关键突破口 在中国,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正在努力推动三种技术的融合,也就是OICT的融合(运营Operational、信息Information、通讯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对于边缘计算,计算对象主要定义的了四个领域:设备域、网络域、数据域、应用域。 目前出现的纯粹IoT设备,跟自动化的I/O采集相比较而言,有不同但也有重叠部分。那些可以直接用于在顶层优化,而并不参与控制本身的数据,是可以直接放在边缘侧完成处理。 在传输层面,直接的末端IoT数据、与来自自动化产线的数据,其传输方式、机制、协议都会有不同,因此,这里要解决传输的数据标准问题。 在OPC UA架构下可以直接的访问底层自动化数据,但是对于Web数据的交互而言,这里会存在IT与OT之间的协调问题,尽管有一些领先的自动化企业已经提供了针对Web方式数据传输的机制,但是,大部分现场的数据仍然存在这些问题。 数据传输后的数据存储、格式等这些数据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包括数据的查询与数据交互的机制和策略问题都是在这个领域里需要考虑的问题。边缘计算的应用是目前最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领域的应用模型尚未有较多的实际应用。 从产业价值链整合角度,ECC提出边缘计算的产业价值,即CROSS,在敏捷联接(Connection)的基础上,实现实时业务(Real-time)、数据优化(DataOptimization)、应用智能(Smart)、安全与隐私保护(Security),为用户在网络边缘侧带来价值和机会。 在技术与商业的双重驱动下,边缘计算产业将持续走向纵深,但是边缘计算因为横跨OT、IT、CT多个领域,且涉及网络联接、数据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多个产业链角色,如何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之间的互通和互操作,各个产业如何合理分工、有序协作,这些都是边缘计算在各个行业应用落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赋予边缘计算以智能 实现IoT多样生态 在物联网边缘部署简单的应用逻辑,无法满足多姿多态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在靠近应用场景的地方,必须部署一定的智能,才能在物联网边缘构建起健硕的应用生态。 智能边缘计算提出了一种新模式:利用云大规模进行安全配置、部署和管理边缘设备,并根据边缘设备类型和场景进行智能分配,让物联网的每个边缘设备都具备数据采集、分析计算、通信、以及最重要的智能,实现智能在云和边缘设备间的流动。 边缘计算本质就是“贴地”的云计算。边缘计算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继承云计算的智能。就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理论上已经能做到这一点。针对某一种应用,云计算在学习了足够多的应用场景后,可先进行精简,再部署具有智能的边缘网络,从而形成了边缘智能。 这样,即使脱离云计算的支撑,边缘智能也能够实现该应用场景的大部分智能。当边缘计算成为边缘智能,可使得局域、边缘的物联网系统具备自治自律的行为能力。自给自足的算力和智能,将使得物联网应用可以摆脱“云计算”而相对独立地运营。 “大智能”在云端,“小智能”在边缘,仍是长期趋势。边缘计算领域,英特尔、ARM这些顶层设计厂商都在将技术逐步进行落地,完成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软件层面的开源IoT系统和硬件层面的智能网关,正在补足技术短板,各大厂商也都相继建立合作组织共同发展边缘计算。不管是云计算还是AI,最终的落点都是用户,无论什么技术都不会被简单替代,只有相互依存才会造就参差多样的技术生态。 Read more.
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LoRa远距离无线技术
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是物联网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热点,由于其低功耗、广域的特点,非常适合于物联网大规模的部署。在中国制造2025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低功耗广域网应用将会越来越多。下面可以从几个方面了解一下低功耗广域网: 近距离和远距离:常见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通信距离一般几十米,若要覆盖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网络,则部署成本会较高。而低功耗广域网无线通信距离可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无线通信距离的增加,为物联网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补上了物联网无线通信距离的短板,为物联网大规模的应用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数据速率和低数据速率:电脑、手机上网浏览网页、视频等应用需求追求的是高数据速率,速度越快越好。而另一方面,物联网的一些应用中,数据速率并非越快越好,通讯频次低,传输的数据量也非常少,如抄表、停车场管理等。 电源和低功耗:高数据速率带来的是高功耗,需要有充足的电源供应。而低功耗广域网的数据速率低,终端节点仅需要少量的电能就可以维持工作,这样就可以使用电池供电或其他的能量收集的方式供电,这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使终端节点可以大规模地接入网络。 公网和私网:相对于电信运营商遍布全国的网络,地功耗广域网方兴未艾。电信网络运营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低功耗广域网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可以参考,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低功耗广域网的建设相对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说成本小很多,可以以较小的投入搭建起一个小的运营网络来,可以做一些项目的商业化运营。但若要大面积铺设网络,覆盖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还是离不开电信运营商的参与和支持(如现在的铁塔公司)。若把电信网络的称之为“公网”,商业化运营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则可称为“私网”或“小网”,在小范围内独立化商业化运营,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 “私网”的运营商。 低功耗广域网正在重塑着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在一些创新的应用中,正在由产品向服务发展演进。对于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应用,颠覆也好,改变也罢,物联网领域正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 Read more.
【典型案例】LoRa无线模块在温控器中的应用实例
其实无线技术很早就已经在热计量等领域有过不少的尝试,但为何迟迟未得到很好的普及? 早在2005年,国家就发文推广对供热按用热量进行计量收费管理的制度,但历经十几年,由于分户计量实施难度大,技术门槛高,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原因,进展缓慢,其实该情况不仅存在于热计量,在许多温控仪表、能源计量、能效管理的类似应用中同样存在。无线技术的推出,包括433、zigbee等无线方案的逐步完善,才逐步解决此类问题,而LoRa技术的发布,其在室内复杂环境的传输优势,彻底改变了入户难、施工难、监控难等诸多问题。 图1 无线热计量系统拓扑结构图 LoRa无线传输方案的优势 其实在能源计量、能源管理,通信方面的布线都非常困难,无线传输是占绝对优势的解决方案,目前行业内很多采用RS-485、M-bus等方案也逐步采用无线进行替代,实现系统归一化,而在无线传输方面,LoRa方案在该领域又具备了更多的优点: 1、无线通讯,有效解决户了大楼复杂环境的施工布线、安装维护不便等问题,具有安装及维护简便、施工免布线、节约施工成本、缩减施工周期等优点; 2、LoRa无线扩频技术,具备-148dBm的接收灵敏度,比起传统470MHz传输,拥有超过两倍的通信距离和覆盖面积(温控面板基本可以覆盖上下五层楼),大大减少网关数量和施工成本; 3、LoRa采用ISM频段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城市环境内的众多无线信号已经非常拥挤,都会对无线通讯产生很强的干扰作用,LoRa融合了数字扩频、数字信号处理和前向纠错编码,有效保证无线通讯稳定可靠和抗干扰能力; 4、超低功耗设计,采用电池供电的温控器,使用寿命可长达3~5年。 LoRa模块应用案例 图2 LoRa无线模块在温控器中的应用实例 案例方案 节点方案: 温控器与网关之间的通信采用LoRa无线模块ZM470SX-M,模块采用超小尺寸(15.0mm×15.0mm)设计,具备低功耗、远距离等特性。由于温控器产品可能涉及埋墙等方式的应用,对于LoRa天线方面的布局有一定要求,ZLG致远电子还为客户提供各种天线布局方面的协助服务,为客户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提供有效的保证。 图3 LoRa模块ZM470SX-M 图4 温控产品结构框图 网关方案: ZLG致远电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出了智能无线网关Iot-3968,以ARM9为核心,采用两路MiniPCIE接口设计,并提供多种可选配的无线接口模块(采用MiniPCIE接口设计,包括Wi-Fi、ZigBee、LoRa、GPRS/3G/4G等),方便客户快速搭建合适自身行业的智能物联网网关产品。 图5 Iot-3968智能无线网关 Read more.
LPWA实验室学习视频
【更多…】
LoRa在线视频课程01-LoRa技术概述(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技术概述(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1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2-LoRa市场及应用概述(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市场及应用概述(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2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3-LoRaWAN介绍(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WAN介绍(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3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4-LoRaWAN生态(主讲:甘泉)
<p>【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a href=”http://imglib.lpwap.com/video/ganquan/lesson04.mp4″>下载播放</a>】</p> <p>课程名称:LoRaWAN生态(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4集/共10集)</p> <p>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p> <p><code class=”plain plain”></code></p>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5-LoRaWAN第5期课程(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WAN第5期课程(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5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6-LoRa室内应用(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室内应用(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6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7-LoRa硬件芯片、调制、测试(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硬件芯片、调制、测试(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7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8-LoRa定位技术、IOTE回顾(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定位技术、IOTE回顾(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8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
LoRa在线视频课程09-LoRa创新应用总结、信道容量、工作距离、电量计算(主讲:甘泉)
【如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直接播放下列视频,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播放】 课程名称:LoRa创新应用总结、信道容量、工作距离、电量计算(LoRa在线视频课程第9集/共10集) 主讲:Semtech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