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连接需求的发展,LPWA技术也给中国物联网市场带来了大量新的商业机会。物联网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低功耗的传感器和云计算,前者让大量应用变成了可能,后者让感知具有智能化,使各类应用变成现实。随着低功耗传感器和云计算的逐渐发展成熟,大量的应用需要低功耗、远距离、低成本的方案,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以LoRa、NB-IoT等为代表的LPWAN技术在这三方面的特点正好补齐了物联网发展中的短板。
LPWA物联网应用站通过本栏目为您整理和收集的LPWA最新市场与商机信息,帮助您了解LPWA物联网市场行业动态,分析行业方向与前景,传播企业品牌方案和实际客户需求,也帮助LPWA从业者把握这些市场机会。
基于LoRa的智能水表有助于自动抄表
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领先供应商Semtech Corporation日前宣布:Nova Veolia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优化资源管理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Birdz,继续使用LoRa®器件和LoRaWAN®通信协议来推动其智能表计的未来部署。 “凭借其深度室内覆盖和远距离、低功耗等特点,Semtech的LoRa技术非常适用于智能水计量表解决方案之中,” Birdz首席执行官Xavier Mathieu 说道。 “基于LoRa的计量表传感器可被部署在室外或室内现有的基础设施中,并且可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提供强健的连通性。Birdz提供了在网络中集成物联网服务和设备的能力,如漏水检测仪、消防栓监控器和水质检测探头等。通过使用基于LoRaWAN®的网络,我们将提供更广的覆盖范围并扩展现有的网络,以通过连接更多的设备来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 Birdz的智能表计解决方案可提供远距离连接并报告使用数据。公用事业公司可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Birdz日前宣称,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在法国部署超过300万块LoRa智能水表。 2015年,Eau du Grand Lyon(法国)通过使用Birdz的集成了LoRa技术的智能水务传感器(表计和噪声相关器)实现了一个智能水务网络。全新的水务管理方法为Eau du Grand Lyon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识别、定位和加快修复了输水网络中1,200个新出现的漏水问题 凭借输水网络的性能改善,每年可节约100万立方米水 水务网络的效率在四年内总体增长了8%,从2014年的77%增至2018年的85.2% “凭借其具有远距离、低功耗等功能,智能表计成为了LoRa技术最成功的垂直应用市场之一。通过使用LoRa技术来实现一个智能计量表基础设施,可支持公用事业公司更快、更有效地收集数据,从而简化部署成为更智能、可持续的解决方案,”Semtech无线和传感产品事业部公用事业市场总监Rémi Demerlé说道。 Read more.
结构监测成低功耗广域网新宠!
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具有的超低功耗、更广覆盖、超大连接、低成本、高穿透等特点。 过去两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据GSMA的统计数据,到2020年,整个物联网行业将具备更大发展能力,其中LPWAN的应用连接数将占到物联网广域连接数的6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产业的智能化升级,LPWAN在智能停车、智慧出行、智能安防、智能抄表、智能环境监测、结构监测等创新应用方面都有落地案例出现。或许,在结构监测上的应用还没有被大家熟知,但是其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智能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LPWAN应用主要分为两大主流阵营,一是由3GPP主推的基于授权频谱,采用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NB-IoT,二是LoRa、SigFox等基于非授权频段的应用。其中,LoRa和NB-IoT的应用是主流。而在结构监测中,LoRa的应用相对较多,这是因为,相对于SigFox、NB-IoT等,LoRa产业链较为成熟、商业化应用较早。而且LoRa在稳定性、穿透性、抗干扰能力方面也较好,适合于采集频率较低的结构指标监测。 精细化监测的必要性 安全重于泰山,尤其对于桥梁、隧道、楼宇、轨道等结构物来说,进行精细化监测,保障其安全稳定,提前预知突发灾害的发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浪潮已渐渐消退,各种结构物都开始进入长期的运营使用阶段。但是,在各种自然界的不确定外力加载(如风、地震、基础沉陷等等)下,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各种结构物超载疲劳运营现象普遍出现。 然而,前期的设计、施工并不能确定结构物是否正常运营,必将需要一种更实时、快捷的方式对运营状态进行全面的精细化监测,尤其是对已经服役多年的老旧结构物。 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络具有的超低功耗、更广覆盖、超大连接、低成本、高穿透等特点不仅能满足不同结构物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大连接、高穿透等的监测需求,而且能为其提供精细化监测解决方案。 LoRa网络主要由终端(内置LoRa模块)、网关(或称基站)、服务器和云四部分组成,应用数据可双向传输。 针对结构监测环境的复杂性和高穿透等需求,LoRa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其痛点。 1.高穿透性、远距离、低功耗。 由上图可以看出LoRa高达157db的链路预算使其通信距离可达15公里,且穿透性极强。其接收电流仅10mA,睡眠电流200nA,这大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高穿透性、远距离传输的特点解决了桥梁、隧道等内部震动监测信号在穿透多层混凝土结构或者岩壁后变弱的问题。低功耗的特点在提高设备持续长久安全监测稳定性之外,也减少了设备维护和结构巡检次数,从而提高了安全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2.基于该技术的智能网关支持多信道多数据速率的并行处理,系统容量大。 网关是节点与IP网络之间的桥梁。每个网关每天可以处理500万次各节点之间的通信(假设每次发送10Bytes,网络占用率10%)。如果把网关安装在现有移动通信基站的位置,发射功率20dBm(100mW),那么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可以覆盖2公里左右,而在密度较低的郊区,覆盖范围可达10公里。这种大范围的覆盖对于隧道、桥梁等远距离,多节点的监测尤为重要。 3.基于终端和网关的系统可以支持测距和定位。 LoRa对距离的测量是基于信号的空中传输时间而非传统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erngth Ind-ication),而定位则基于多点(网关)对一点(节点)的空中传输时间差的测量。其定位精度可达5m(假设10km的范围)。从而保障监测数据的精准性。 4.低成本、易于部署 LoRa是基于非授权频谱的技术,基础设施和节点(终端)部署成本低,能为结构监测大规模的应用降低大量成本。LoRa网络技术可以满足行业客户协议细节调整的需求,可快速帮助客户低成本地建设局域网以实现业务运营,同时不仅能适应分散性应用需求,还能很好地满足行业性应用需求。而通过运营商部署广域物联网的NB-IoT则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物联网推动下的结构监测市场前景广阔 相比于传统的结构健康监测手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解决了全方位监测难、部署难度大、成本高等难题,而且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机遇。比如,在楼宇的建设和维护中,若在施工阶段就部署低功耗广域网络,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状态,能及时发现楼宇的裂痕、古建筑的倾斜等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中国结构监测的市场刚刚起步,结合着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未来五年内会滋生出数十亿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现有建筑物的逐步老化,市场还会越来越大。鉴于传感器的生命周期一般为8年左右,所以也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市场。如果新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就采用物联网结构监测方案,那么整个市场无疑会扩大很多。 例如,一座普通200米左右桥梁监测费用10万左右,每公里隧道监测费用5万左右,每公里地铁监测费用5万左右,一座体育场馆监测费用100万左右,高层建筑监测费用30万左右。 据统计,截止2015年,国内现有大小桥梁70多万座,隧道8000多座(总长度4000多公里),地铁总长度超过3000公里,大型体育场馆上千座,老旧建筑,高层建筑数量庞大,未来都有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的需求。同时日益增多的地质灾害也是一个庞大的监测市场。 LPWAN在结构监测中的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根据小编的调研和走访情况,并结合应用落地场景及实际效果分析来看,浩坤科技关于桥梁和隧道监测的应用案例符合需求,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分析如下: 1.桥梁工程精细化监测解决方案。 桥梁工程健康检测就是在桥梁正常运营过程中,在桥梁的关键结构部位布设结构整体状态传感器和局部状态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的整体和局部行为。其主要目的为: a) 对桥梁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对桥梁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智能评估,为桥梁在突发事件下或结构使用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维修或关闭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并为桥梁的运营安全管理积累原始性数据。 b) 根据监测数据,对桥梁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做到防范于未然,同时为桥梁维修加固提供依据。 c) 监测数据反馈给设计院,可以对桥梁设计进行优化,达到节约投资,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可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构件实时受力,以及脚手架支撑体系杆件的受力、倾斜等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2.大准铁路隧道结构检测(浩坤科技LoRa应用落地案例) 大准铁路所处地形主要为丘陵与山岳,地质情况局部有软土与风积砂,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段。洪水、沙尘暴、冰凌冲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以及结构的逐年老化,严重威胁着大准铁路的安全运行。 由于该铁路承担着准能煤炭外运的重任,运输任务繁重,天窗期少之又少,必须一种安装快捷,维护简单的物联网方式来解决结构监测的布设要求。 以LoRa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凭借其低成本、低功耗、易于建设和部署、远距离无线传输的特征,十分适合该结构监测场景的应用! 结语: 虽然,在土木工程领域,结构监测的门槛并不低,但是若能抓住低功耗广域网络这一机遇,及早部署相关网络,采集汇总数据,形成更有价值的智慧城市大数据!那么,在千亿级的结构监测市场上面,必然会有极大的优势。 Read more.
LoRa未来将如何影响国内物联网生态的发展前景
大约从2014年起,国内首批企业开始研发LoRa相关产品,至今经过5年的时间,LoRa已经从一个小范围使用的小无线技术成长为物联网领域无人不晓的事实标准。从目前的市场结构看,国内已有上千家企业参与到LoRa产业生态中,呈现出大中小型企业、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参与的格局。 虽然网络上和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相关的资料非常丰富,但各类媒体和平台对于部分基础概念仍然有一些混淆。由于业界对相关业务讨论时习惯性使用LoRa这一名称,使得在很多场合中提到LoRa这一词汇时的内涵远远超出其涵盖的范畴。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物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LoRa对国内物联网生态的影响以及在国内发展前景如何? 基于近期进一步的调研,笔者认为可以从技术和供应链体系、产业生态结构、产品多样化和互补性等多个角度来考察LoRa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美国之外的技术和供应链体系 LoRa作为一种线性调频扩频的调制技术,最早由法国几位年轻人创立的一家创业公司Cycleo推出,2012年Semtech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在不久后将这一调制技术封装到芯片中,开启了LoRa芯片产品化之路。 不过,仅仅一个基于LoRa调制技术的收发芯片远不足以撬动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多家厂商发起的LoRa联盟,以及推出不断迭代的LoRaWAN规范,催生出一个全球数百家厂商支持的广域组网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广泛的产业生态。而推动这一生态的相关技术标准、产品设计、应用案例等都是多个厂商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些是形成目前庞大产业生态更为关键的元素,而它们并不属于Semtech 单个公司所有,比如LoRaWAN规范是一个全球多个厂商共同参与的开放标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一规范进行产品开发和网络部署。 在不少宣传文案中,由于对产业体系的不了解,很多文章往往将LoRa上升到了代表整个产业生态的高度,这样显然是以偏概全的认知。即使是对LoRa这一技术有所认知,不少从业者也存在着误区,这可能与LoRa的研发和供应链体系很少为外人所知有关。 由于最初由法国公司Cycleo推出,LoRa技术起源于法国。据笔者了解,虽然2012年Semtech收购Cycleo,基于该技术的研发以及芯片产品的设计是在瑞士进行的,由Semtech注册在瑞士的Semtech (International) AG公司来运作,可以说LoRa的IP和研发归属地依然是在法国和瑞士。 在芯片设计完成后,后续的供应链各环节也是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的。例如,LoRa芯片晶圆生产是在台湾台积电进行的,此后的封装测试环节是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完成。 因此,从IP到研发到整个供应链来看,虽然Semtech是美国公司,但LoRa的所有环节都是在欧洲和亚洲完成的。 在过去这段时间中,由于中美之间博弈的需求,国内多家科技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遭受源于美国相关技术的“断供”,诸如ARM这样的非英国公司也在此之列,这源于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根源在美国的技术,包括IP和相关核心技术,如果美国成分超过25%就会被计入属地比重而受到管辖。 而反观LoRa,作为一个单一的技术,其IP、研发、生产各个环节都不在美国属地,因此不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据笔者了解,2018年国内LoRa芯片出货量达到数千万片。在所有采购LoRa芯片的厂商中,最大的是少量几家模组和表计厂商,采购量大约为200万片左右不等,大部分基站厂商对基站芯片的采购量一般都不会超过1万片。除此之外,国内有大量分散的模组、终端厂商也会直接采购LoRa芯片,虽然都是小批量,但加总起来规模可观。 仅仅从LoRa芯片的需求角度来看,国内的LoRa芯片需求呈现分散化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参与LoRa产业生态的行业较多,很难形成垄断性的需求方;另一方面,相应模组、终端的进入门槛不高,很多中小型团队和终端厂商也可以快速推出LoRa硬件产品。这是一个充分竞争性的市场,若少数厂商因为某些原因不能获得LoRa芯片供货,其他厂商也会快速补齐其缺口。 正如笔者上一节中所述,仅仅靠LoRa调制技术和Semtech的芯片远远不能驱动广泛的产业生态,国内的LoRa产业生态更多是在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举例来说,2018年深圳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IoT推出了面向LoRaWAN网络管理的平台LinkWAN,加速用户低成本地进行LoRaWAN网络部署和管理,从2019年起,阿里云IoT宣布进入LoRa 2.0,推出各类“开箱即用”的物联网方案;2019年5月22日,在昆明召开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期间,腾讯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开发者社区平台——Tencent Things Network,这一平台能够面向开发者提供LoRaWAN网络服务+腾讯特色的各类资源。 作为LoRa联盟董事会成员的中国企业,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将LoRa作为其物联网布局的重要入口,然而其主推的LinkWAN平台和TTN平台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显然,两大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平台是对核心网和应用加速而设计,这些与LoRa调制技术本身的关系并不大。Semtech也在相继推出定位、开发者加速平台等服务,不仅仅是一个芯片提供商的角色,类似的国内外已有多家为开发者、应用厂商提供各类服务支持的平台。LoRa相关产品灵活性较强已成业界共识,不仅仅在于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主部署网络,还在于各类开发者能够选择多个平台,快速得到开发支持。 对于大部分模组、终端、系统和应用厂商来说,它们对于各种技术是中立的,选择何种技术路线大部分是一种纯市场化行为。LoRa芯片是支持整个产业的重要底层元器件,但整个产业结构的形成还要靠多种力量共同努力,这种力量在国内已经形成,而且这种力量并非LoRa芯片厂商能够左右。 多样化的供给格局和产业互补性 面对万物互联的大市场,数万的出货量形成的连接数仅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未来百亿级连接数中通过各类通信方式接入也是多种多样,在这个大市场面前,不同的技术标准没有必要盯着对方那么一点空间,而应去开拓新的市场。 对于采用一项技术带来的整体产业安全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该类技术的供给格局和替代性去判断。一方面,当形成多样化的供应商体系时,市场竞争的因素使得各类厂商尽力开展各种创新,给用户更多的可选项;另一方面,用户采用的某项技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正常供应,是否有成熟替代性技术就非常重要了,这种替代性方案并非不成熟的“备胎”,实际上也是给用户更多选项。当各类产业面对着多种选择性时,其产业安全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从LoRa产业生态来看,其供应商格局是一个大量企业竞争性的格局。且不说国内已有众多基于LoRa的解决方案商、模组商、终端商,就LoRa芯片的供应商来看,目前已经从单一供应商转变为多供应商的格局。 具体来说,Semtech本身作为芯片厂商,在国内会通过代理渠道销售推广封装后的LoRa芯片,但此种方式直接销售的是仅带有LoRa收发功能的产品,作为一个通用性产品,客户需要自行去做一些定制化工作。除此之外,LoRa芯片供应还有两种方式,增加了芯片供应商数量,包括: 第一,Semtech也直接销售LoRa晶圆(不带封装)给某些重要的合作伙伴,例如台湾群登科技、ASR、深圳国民技术等公司,这些公司通过SiP技术把MCU和其他比如安全芯片和LoRa封装在一起,再自行销售SiP芯片; 第二,Semtech通过授权的方式,将LoRa IP授权给国内厂商ASR和海外的意法半导体(ST)两个厂商,这些厂商可以自行利用LoRa IP设计生产自己的芯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推出差异化芯片。 这两种方式实际上给予了这些厂商更多创新的空间,它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定制不同SiP芯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在这些操作方式下,用户可以有多种选择性,不会有受制于单一供应商的风险。 在与其他技术关系方面,作为物联网领域另一主流的通信标准,LoRa目前已经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正如阿里提出进入LoRa 2.0时代,LoRa客户向着长尾市场发展,其场景也由室外进入室内。 近年来,小型、室内LoRaWAN网关的普及,在国内LoRa生态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作为应对无线电管理政策可能性风险的措施,发展小范围应用,在室内部署的网关更多覆盖局域范围,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强监管;其次,大量工厂、园区已经有很多应用场景出现,由于仅需在小范围内的部署,很多情况下室内网关比较合适;再次,在NB-IoT网络部署盲区或信号不足的地方,进行专门的网络优化成本高、难度大,LoRa室内网关具有快速补盲的作用,与NB-IoT共同配合完成一些项目,是目前很多落地项目的常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给用户一个选择性。 增加选择性是打破垄断、提升产业安全的核心方式,不论从供应商体系,还是可替代的角度,LoRa都给予用户多种选择性,而基于此带来的应用价值或许更值得关注。 我们不妨从笔者接触过的一个案例来看看物联网的价值所在:一家做水利信息化的公司,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部署了山体滑坡和河流水位的传感器,由于项目所在区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供电和通信网络的条件,故采用LoRa来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在LoRa基础上增加了多跳自组网的功能,使得传感器数据能穿透山体和茂密树林传输到数十公里外的回传设备上,此后公司考虑用LoRa+卫星的方式实现传感器数据上传。在一次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的情况下,该项目成功的采集到堰塞湖水位情况,为抢先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保障下游多个村庄的安全。回头来看这个应用,传感器、LoRa模块、基站、管理平台等软硬件是有价的,使用LoRa模块和基站不多,但挽救下游村庄数百人性命是无价的,这才是物联网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对于LoRa价值的判断应该更聚焦于基于其应用带来的价值,无需将目光局限在LoRa本身。 总结来看,不论从技术供应链体系、产业结构还是选择性角度,LoRa依然是一个市场化行为为主导的技术选项,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对于LoRa供求各方产生的影响很小。采用LoRa通信的物联网项目中包含非常多的技术和元素,很多价值远远超过通信本身,未来发展中,业界应该更多聚焦于应用价值的创造,聚焦于市场化行为和商业模式,少一些无谓的操心。 Read more.
LoRa在中国还有发展的机会吗
目前在全球已经有100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网络运营商部署了LoRa网络,全球部署的LoRa节点超过9000万个,LoRaWAN已经成为物联网尤其是低功耗广域网的事实标准。在中国,两次《征求意见稿》不但没让LoRa销声匿迹,反而伴随着阿里、腾讯、铁塔、联通等巨头的加入,产业生态愈加强大。 中美贸易战中,我们看到作为IP供应商的ARM也对华为实施断供情况,而在LoRa产业链中,处于其核心地位的LoRa芯片仅有美国Semtech公司生产或者授权生产,贸易战无疑会给LoRa在中国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贸易战之后,LoRa在中国还有机会吗? 第一部分:LoRa生态链及其中国力量 从技术上看,LoRa仅仅是物理层的一种调制技术,为了能够将LoRa技术更好的推广,Semtech(LoRa技术拥有者)主导成立的LoRa联盟(LoRa Alliance)制定了以LoRa技术为基础的组网、端到端的通信业务的协议标准—LoRaWAN。在LoRa联盟成员的努力下,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共部署了超过9000万个LoRa节点,成为一种市场选择的主流物联网连接技术,LoRaWAN更形成了“LoRa芯片-模组-传感器-基站或网关-网络服务-应用服务”完整产业链。 LoRa芯片是整个LoRaWAN产业链的起点和核心,而LoRa芯片的底层技术的核心专利掌握在Semtech公司手里,芯片或模组企业通过Semtech授权IP进行LoRa芯片开发或者直接采用Semtech芯片做SIP级芯片开发。目前,全球仅有意法半导体(STM)和阿里云IOT(芯片由ASR实现)两家获得LoRa的IP授权,其它如微芯科技(Microchip)、深圳华普、国民电子、群登科技等通过获得LoRa晶圆的方式,推出SIP级芯片或者模组。 LoRaWAN是以MAC层为主的一套协议标准,提供了多信道接入、频率切换、自适应速率、信道管理、定时收发,节点接入认证与数据加密、漫游等特性。有了这个标准之后,LoRaWAN就变成一种网络技术,可将其用于不同的协议和不同网络架构。 目前,中国有包括中兴通讯、腾讯、阿里巴巴、中国联通、铁塔公司、贵州广电等重量级玩家加入LoRa物联网领域,其中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以最高级别会员身份加入LoRa联盟。 阿里巴巴不仅获得Semtech的授权,可以开发LoRa芯片,把芯片导入光宝科技、海华科技等模组大厂,更开发了LinkWAN核心网管理平台,改变目前LoRa管理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平台合力,对整个LoRa的网关和节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核心网平台; 腾讯在深圳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个LoRaWAN网络,为各种物联网应用和终端用户(如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从设备、边缘到云端的LoRaWAN一体化解决方案; 联通物联网公司也表示联通正在打造一个基于LoRa的统一云化核心网或者LoRaWAN连接管理平台,在偏远地区、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考虑LoRaWAN业务的落地; 以克拉科技为主导力量的中国LoRa应用联盟(CLAA)其联盟成员已经增加到了1200多家。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已经深度参与到LoRaWAN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尤其在应用落地方面,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和CLAA成员的努力,2018年中国市场LoRa芯片出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已成为LoRa产业生态最大的市场。 第二部分:布局LoRa对于巨头们的意义 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场景的应用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一定是以场景化的解决方案为基础,以应用服务为拓展,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又需要统一的平台来赋能。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云-管-端”的格局。 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而言,低ARPU的物联网终端带来的流量收益已不能满足其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开始一方面向下延伸到终端及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布局物联网平台,管理连接量庞大的物联网设备以及赋能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打通“云-管-端”,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物联网时代的特点; 对于传统互联网巨头而言,在物联网时代,其运营的数据与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来源有质的区别,虽然作为第三方超级平台的提供者而言,对各种接入方式没有区别,但要想保持其在云端的优势,也需要加强在管和端的影响力,保证其数据来源的稳定性。尤其是有实力的企业如腾讯、阿里,更在乎的是自由和主控权,现在看来,他们也有实力参与到这些环节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布局NB-IoT还是LoRa,都是其增强对数据入口及管道掌控的一种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信、互联网、IT等巨头虽然处于不同领域,但在物联网布局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而各跨界巨头在物联网业务的竞争力在于对生态的经营和数据的把控,作为物联网入局相对稍晚的互联网巨头来说,从LoRa生态作为入口是一个较好的路径选择。在高度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中,通信层成为整个产业中最可能实现标准化的领域,互联网企业相对于在移动蜂窝技术深耕几十年的高通、爱立信、华为等玩家在NB-IoT、eMTC 以及 5G 等物联网标准,很难参与进来,更不用说有重大贡献和掌握话语权了。 LoRaWAN 作为一个问世时间较短且相对简单的开放标准,新入局的互联网巨头相对容易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加入LoRa联盟中可以为其参与广域物联网网络标准打开一扇门,是互联网巨头布局物联网产业生态的很好的切入点。 第三部分:贸易战之后,LoRa在中国还有机会吗 从使用场景上来看,LoRa因其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组网灵活等诸多特性与物联网碎片化、低成本、大连接的需求十分的契合,因此被广泛部署在城市照明、智慧管网、智慧社区、智能家居和楼宇、智能表计、智慧农业、智能物流等多个垂直行业。这其中不乏涉及到国民经济数据的场景,如城市照明、智慧农业、智能表计等,其系统运营的稳定性和数据的保密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LoRa芯片及核心技术的唯一垄断,一直都是LoRa在中国发展的“痛点”,Semtech虽然通过授权IP,开启LoRa芯片国产化以及多供应商的进程。但我们在不清楚其授权模式以及LoRa IP后续演进路径的情况下,应对这个乐观也应该持谨慎态度。 如果说去年美国政府对中兴进行芯片禁售是美国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试探,那么今年美国政府把华为、海康、大疆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并进行断供,可以看作是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乃至中国的全面开战,是美国企图遏制中国产业升级的第一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LoRaWAN生态,有一种置整个产业于火山口的感觉。万一将来LoRaWAN在中国有一定的连接规模,输送着大量的国民经济数据之后出现芯片断供或者停止授权,又或者芯片中存在“后门”,造成大量的中国数据外泄,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衡量的。 一直以来,LoRa技术以及LoRaWAN规范因为灵活、低成本部署的优势,成为国内大量非运营商用户的优先选择,尤其是不少政企行业用户因为业务特征,倾向于自主、可控的专用网络。 在笔者看来,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在LoRaWAN产业链上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有一定的商业成绩,不太可能因为底层芯片技术的问题而放弃掉之前的大量投资和努力,放弃可能会导致一批中小规模企业的倒闭或者裁员; 贸易战之后,中国势必加快产业升级进程,而LoRa技术及其产业链企业是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政策方面也不太可能明确阻止LoRa在中国的发展; 同时,我们暂时也看不到有什么力量有动机阻止Semtech“断供”中国的LoRa芯片和授权,但我们不得不考虑芯片或者IP中有可能存在“后门”问题,毕竟LoRaWAN擅长部署的场景中包含了涉及到国民经济数据的场景。 以此看来,LoRa在中国的发展不会因为贸易战问题而搁置或者大幅变缓,但其优先布局的领域必然是智慧社区、智能楼宇等场景,而非智慧城市、智能表计、智慧农业等涉及到国民经济数据的场景。 与此同时,中国芯片企业也在积极的开发LoRa底层的可替代技术(据上海磐启微电子的副总告诉笔者,他们的ChirpIOT TM 扩频调制+相位调制技术可以代替LoRa TM及FSK系列,自家的LoRa-like 芯片19年即可推出可测终端),绕过Semtech的技术专利,实现和LoRaWAN的兼容,保证底层技术不完全受制于人。 Read more.
选择物联网协议:深入了解LoRa,Cat-M和NB-IoT
选择正确的物联网协议对您企业的物联网项目可能意味着一切。 自1982年第一台非官方的物联网(IoT)设备——卡内基梅隆汽水机问世以来,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了。该设备被改装成向一群大学生报告其饮料余量,这些学生希望得到冰凉的可乐,但是他们往往到了汽水机后发现饮料没有了。几十年后,物联网还没有走出发展阶段,也没有实现我们所期待的大规模潜力。但这即将改变。 在过去的10年中,物联网技术变得更加经济有效。设备本身成本更低、更节能、体积更小、并且越来越优化,以填补物联网架构中的特定角色,从而创造新的业务成果。在接下来的20年里,我们可以将多达一万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我们连接的设备数量越多,我们能够通过物联网发现和实现业务改进的机会就越多。 现在,所需的技术已接近成熟,功能性物联网实施正在逐渐增加。物联网服务和系统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入市场,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架构、功能集和应用程序。虽然在投资物联网硬件或完整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但要了解物联网传感器可用的协议,以及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商业决策者如何做出最佳的协议选择,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选择物联网(IoT)协议 物联网协议是物联网系统节点所使用的网络语言,对部署的整体可行性至关重要。该协议规定了物联网解决方案通信的范围、格式和复杂性,并在确定成本和功能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因此,如果您对部署自己的物联网感兴趣,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协议—— 一个符合您需求和规模的协议?这里有两个主要因素需要考虑: 电源:传感器是否需要电池电源支持工作数天、数月或数年?它们需要多久报告一次?是否考虑使用一次性设备、或者是否可以使用可更换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连接性:通信需要覆盖的范围,以及每条消息需要发送多少数据?网络提供商是否能够保证您的连接需求? 如果物联网部署的需求随着实际应用场景而下降,通常会表明他们应该考虑哪些协议以及预期的成本。最小且要求最低的物联网设置——用于连网的家庭或办公室——可以在普通的Wi-Fi网络上运行,所有组件都可以持续供电。近距离网络连接的其他选择是Zigbee、Z-Wave和蓝牙。 在功耗、范围和成本方面,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需要少量数据传输的农场、校园或城市等较大的区域来说,独立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是完美的解决方案——LoRaWAN和SigFox是两种最受欢迎的LPWAN。当谈到覆盖区域和跨越边界时,像NB-IoT或Cat-M这样的蜂窝协议可能看起来更实用。 让我们来看看LPWAN的具体实例,以及蜂窝物联网部署,以帮助了解哪些选项有助于未来的物联网优势和成长。 使用LPWAN运行优化区域网络 如果您管理大型项目,如建筑项目、炼油厂、或任何需要在广阔的区域上跟踪人员、设备和危险条件的类似操作,您可能已经考虑过启动自己的物联网部署。也许您经营着一家工厂或仓库;也许您负责监管牧场或其他农业区;也许您维护一个大型学校或政府园区。所有这些都是物联网似乎有望产生持久业务影响的行业——创造更高效的流程、节省资金并创造新的收入。对于连接面积大于单个小型建筑物的网络,LPWAN通常是最有意义的。 如果您部署像LoRaWAN这样的LPWAN而不是连接到蜂窝式物联网,那么您很可能会支付相同或更少的费用,并且您将在部署中拥有更多元素。虽然成本效益模型会根据您的业务模式而有所不同,但LPWAN通常会为您提供所需覆盖区域的专有区域网络:您拥有所有设备、网络和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 如果您搭建自己的LPWAN,您将负责监控、支持、维护和维修所出现的故障,您还必须确定如何防护您的网络安全。出于这些原因,强烈建议您部署包含整个解决方案的LPWAN。这意味着由一家公司创建传感器、网关、云和应用程序,而不是零散地组装在一起。其优点在于,一切都是预先集成的,旨在安全地协同工作,而且当您需要支持和维护时,您将始终知道该打电话给谁。 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与蜂窝数据包不同,LPWAN传输并不总是等待接收确认。这可能是一种好处,也是一种负担:您可以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在系统上获得更多流量,但有时您会因网络拥塞而丢失数据。 两种最流行的LPWAN协议是LoRaWAN和SigFox。其中,LoRaWAN和LoRa技术近年来增长最快,并且未来五年的增长潜力巨大。但这并不能低估SigFox,它主要在欧洲启动和运行,而且每台设备的功耗比要LoRaWAN低。SigFox的数据有效负载也比LoRaWAN小,使得更低的功耗成为可能,但也限制了SigFox用户使用LoRa技术所提供的某些行业和关键功能,如支持执行器和现场更新。 对于LoRa和LoRaWAN来说,最简单的例证是它们的广泛支持、多功能性和前景。超过500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加入了LoRa联盟。LoRa技术不断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物联网方法和新应用实例。 利用蜂窝协议驾驭远程物联网 想象一下,您负责为全市或全省范围的医院、零售商、机场或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可以从一致的清晰视图中获益;或者想象一下,您参与了备灾或环境监测,需要分析来自跨区域传感器和数据源的信息;也许您经营一家租赁公司,可以使用一种方法在不可预测的广阔空间内紧密跟踪您的设备和车辆。对于那些在广阔地域中经营,或者在他们无法合法地建立网关的领域,蜂窝协议将是首要选择。 虽然可能会出现其他技术,并在仍在发展中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似乎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两个协议是CAT-M和NB-IOT。 在这两者中,窄带物联网(NB-IoT)的电池效率更高,并且可能以较低的订阅价格提供。它提供了低功耗的通信和与LoRa配置文件更紧密匹配的数据大小,从而简化了希望涵盖LPWAN和蜂窝使用案例的物联网提供商的跨传感器的兼容性。 相反,Cat-M将允许更高的数据速率和低延迟通信,如果用户需要从他或她的物联网设备收集大型文件或将大量更新推送到物联网端点,这可能是至关重要的。Cat-M将允许低质量语音,并将更多地用于真正的实时应用,如智能车辆。 蜂窝物联网协议提供了一种在区域、全国甚至跨大陆范围内利用物联网数据的方法,而无需预先建立网关来创建覆盖区域。相反,可以利用供应商现有的基站传输物联网数据。这也意味着您的物联网将具有与蜂窝网络相同的盲点,并且如果网络连接中断(出于维护、订阅限制、紧急情况或其他原因),您的物联网也将中断。尽管如此,部署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往往超过了依赖蜂窝网提供商的成本和局限性。 期待 NB-IoT和Cat-M协议的普及程度还有待观察。两者的推出都是相对较新的,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两者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蜂窝供应商的计划。最终,NB-IoT的低功耗通信将以适当的成本为大多数人所青睐,并最终使其他蜂窝协议相形见绌。但是,LPWAN和LoRaWAN仍然会存在,特别是那些想要覆盖大面积或拥有专有网络的公司。 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物联网公司转向与协议无关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您无需选择某个协议来部署哪个物联网解决方案。您的传感器可以支持多协议。当您考虑部署物联网并着眼于未来的兼容性时,请注意您可以考虑哪些协议,并选择一个对您的规模、功耗和连接需求以及技术的未来更有意义的协议。 Read more.
物联网生态圈和LoRa行业现状分析
物联网是高度碎片化的市场,需要各种高、中、低速的连接技术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随着5G商用牌照的颁发,中国5G进程大大提速,解决了车联网等物联网应用中缺乏高速率、低时延连接技术这一难题。而作为低速率、广覆盖连接技术的代表,LoRa尽管前期在国内的发展一路磕磕绊绊,但到底也还是站稳了脚跟。 据了解,LoRa(Long Range),是由美国Semtech公司推出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低功耗窄带远距离通信技术。而LoRaWAN协议,是一种标准开放的低功耗广域网规范,其在数据链路层定义媒体访问控制(MAC),并且能满足物联网设备的多种需求,是由国际LoRa联盟(LoRa Alliance)进行维护的。 根据国际LoRa联盟(LoRa Alliance)官网的信息,目前,全球有100多家网络运营商在超过100个国家进行了LoRa网络的部署。 Semtech无线和传感器产品事业部总监Vivek Mohan表示,基于LoRaWAN的大规模网络部署,已经成为全球物联网应用中一个日益重要的趋势。 谈到LoRa在国内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CLAA物联网生态圈(CLAA IoT Ecosystem)的构建。该生态圈是在国际LoRa联盟(LoRa Alliance)支持下,由克拉科技主导,各行业物联网应用创新主体参与的产业共同体。雷锋网了解到,截止2019年7月1日,CLAA联盟企业成员已达1300多家。 克拉科技,作为中国运营级LoRa产业链的一员,脱胎于中兴通讯。旗下有系列化网关产品、定位终端、通用传感装置平台GSP/SSP等产品,并主导产业联盟及CLAA生态圈标准制定。 自2016年12月29日,克拉科技正式落户苏州高新区以来,其已形成了总部在苏州,研发中心在南京,以及四省业务区域中心为衢州这样的格局。此外,位于苏州的ZXCLAA全球运维中心是为其分布在全球的CLAA区域网络提供服务支撑。 CLAA物联网生态圈 CLAA物联网生态圈,自2016年1月成立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从LoRa芯片、模组、终端、系统集成商到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广泛参与的产业共同体。 在目前1300多家的CLAA联盟企业成员中,芯片模块、终端传感和系统集成商企业较多,例如:克拉科技、Semtech、利尔达、唯传科技等;运营服务企业,则有贵州燃气、腾讯和联通、中安云网、东方有线等。 公开资料显示,现阶段,LoRaWAN网络已遍及国内各个省市,涉及的应用类型达300+。例如克拉科技,其参与组建的LoRaWAN网络分布的省市有:贵州、深圳、济南、天津、上海等50+,垂直行业有电力、消防、社区管理、市政、停车管理、交通、农林和油田等300多个。 雷锋网了解到,LoRaWAN网络的部署方式和商业模式非常灵活。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CLAA主要有四种业务合作模式: · 独立运营商: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支持客户建网,并与CLAA共享物联网互联互通费用; · 大型合作伙伴:通过参股,CLAA负责建网,多城市大范围覆盖,CLAA承担运维费用; · 中小型客户:通过采购设备,CLAA协助建网,城市级或区域级覆盖,客户承担运维费用; · 专业渠道商:通过采购设备,自行微客户建网,协助客户运营,客户承担运维费用。 根据项目需求的不同,LoRaWAN网络规模会有很大差异。既有大到省、市级的网络覆盖,也有小到几个街区大小的网络覆盖。 在省级的CLAA网络覆盖案例中,克拉科技为中安云网在贵州省有组建LoRaWAN网络应用,并提供窄带物联网络系列化网关、网规网优工具、云端CLAA物联网平台运维服务,以及CLAA生态圈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的支撑。目前,中安云网已经启动贵阳市CLAA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今年内完成全省CLAA网络的组建,首期将为贵燃集团的7.5万燃气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同时开展城市物联网应用的接入。 就公共事业领域来看,目前有80多家智能表计的企业加入该联盟并支持CLAA协议,主流燃气表企业超80%是CLAA物联网生态圈的正式成员。 在LoRaWAN网络的局部覆盖案例中,这些项目一般有街道社区、农业、工厂、油田等。 2018年,克拉科技在上海南码头街道对辖区内27个老旧小区开展的智慧社区改造项目,将物联网技术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通过智能传感器,实现对智能车辆的管控、公共过道烟雾探测、室外污水井盖探测、平安志愿者的智能管理以及老人居室防烟雾监测等。 除了上海南码头街道的这个项目,腾讯和克拉科技在深圳也开展了基于LoRaWAN网络的智慧社区项目。雷锋网了解到,目前这个网络的网关数量已达近600个,覆盖面积约为500多平方公里,主要区域为深圳南山区和龙岗区。 CLAA物联网生态圈秘书长兼克拉科技总经理刘建业表示,目前来看,在众多LoRaWAN网络的行业应用中,电力、消防、社区管理、停车管理、交通等领域是比较热门的。例如电力行业,现阶段在上海、江苏、武汉等省市都在开展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试点,并且全国已经有几十个项目在运作过程中。 MSP多业务统一平台架构解析 ZXCLAA全球运维中心,这是为分布在全球的CLAA区域网络提供服务支撑,确保平台和接入侧设备能实现端到端的及时预警和响应,并进行7*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服务。 作为该运维中心的核心,MSP多业务统一平台(Multi-Service Platform),是基于CLAA生态标准,结合云端技术,把网关和终端接入到这个平台里面,并对接入的各种设备提供管理服务以及数据分析功能。 刘建业表示,“MSP目前是一个大型的平台,我们的平台设计可以在云端部署,能够满足千万级甚至于上亿的传感器的接入和连接管理,也能提供小型化、专网的部署方式,实现特定场景下,少量传感器的低成本、小型化的接入。” MSP多业务统一平台可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InfiLink连接管理平台、InfiBoss运营管理平台、 InfiCombo应用管理平台和InfiData数据分析平台,其具体情况如下: · InfiLink 连接管理平台 :采用基于SOA的分布式服务架构来实现,整个系统由配置注册中心,服务能力组件,消息总线组成。采用智能ADR技术提升网络容量,对于LoRa网络来说,SF每提升一级,容量大概提升1倍。 · InfiCombo 应用管理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InfiCombo系统的模块化研发、服务化部署。其平台功能是为通过CLAA联盟规范的各种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并实现插件化快速部署、加载界面及菜单定制和扩展;支持各类数据库,支持私有云、公有云;能进行子系统和多系统数据分析;能进行跨系统能力开放、联动策略定义、规则引擎自动处理等。 · Infiboss 运营管理平台:其分为应用功能层、应用框架层、系统支撑层,以及API及工具层。微服务架构实现InfiBoss系统的模块化研发、服务化部署。分布式存储保证高可用性和冗余。 · InfiData 数据分析平台:该板块是2018年11月发布的一个新的平台功能,它是由数据接收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加工层、数据呈现层组成,分别完成对大数据的接收、转换清洗、存储,按照分析模型加工处理、其最终结果通过可视化技术来呈现。 […] Read more.
物联网中哪些创新技术值得我们去关注
物联网,或称IOT,是指通过嵌入在设备和物理对象中的微型计算系统进行互连,并使这些设备能够交换数据,而无需人为干预,从而增加了将真实世界集成到计算设备中的机会。 我们现在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连网设备——在我们的家里、汽车里和办公室里。物联网技术还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创造了惊人的集成。Gartner预测,到2020年,95%的新电子产品将配备物联网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它将需要新的技术和规则,而这些技术和规则将对企业、组织和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10种最引人注目的物联网创新技术。 1、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是一种多层技术,由硬件、软件、连接和用户界面组成,可实现并促进连网设备的管理、数据流、通信、应用功能和自动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专注于物联网或具有某种物联网元素,例如,SAP Cloud Platform提供了创建物联网应用所需要的一切。甚至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也创造了一个物联网集成系统,使几乎每个人都能访问物联网数据。 2、物联网操作系统 传统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Mac iOS或Linux,不是为物联网软件和应用程序设计的,所以无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这就产生了物联网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被设计在物联网设备上运行。 由于并非每一个物联网应用都是针对所有操作系统而开发,因此物联网领域的工作方式多种多样。物联网技术为各种开源和商业操作系统提供了广泛的支持。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Windows IoT、Ubuntu Core、Android Things、Fuchsia OS和RIOT等。 3、物联网设备管理 物联网设备管理是管理、配置和监控设备固件和软件以及诊断、更新、安全和连接的过程。物联网设备管理正在迅速成为一个机会领域。 Orbis Research在2017年发布了一份题为“全球物联网(IOT)设备管理市场细分、规模、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报告,该报告发现,到2022年,北美有望引领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市场,并将其推高至9.58亿美元。此外,同一年,该报告指出,基于PaaS和SaaS的物联网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将引领市场,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1亿美元。 4、物联网的实时事件流处理 事件流处理(ESP)是一组技术,涉及可视化、数据库、中间件和处理语言,旨在帮助构建事件驱动的信息系统。需要实时流处理来处理来自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5、近距离物联网网络 包括Wi-Fi和蓝牙在内的近距离无线网络目前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主导该领域。在了解近距离物联网网络时,以及考虑近距离网络时,功耗、成本和网络连接是最重要的。 6、广域物联网网络 广域网,是在大的地理区域上扩展电信和互联网网络。未来,新兴广域网标准可能主导物联网连接。通过低功耗广域网、卫星或蜂窝连接,可实现具有无线连接的广域网设计。 7、物联网标准 互联网标准是指关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与方法论的技术规范,并且在互联网的某些或所有部分都很有用。虽然物联网标准仍在发展中,但有一些标准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物联网技术行业的主流,其中包括6LoWPAN、Contiki和Sigfox。 8、物联网生态系统 物联网生态系统是由企业和供应商组成的商业社区,也是由通过网络向物联网设备发送请求或命令的实体组成。物联网生态系统有望使成本更加合理,协议更容易访问和更安全。物联网生态系统预计将在几年内对几乎所有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9、物联网安全 安全问题是物联网时代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网络攻击不再仅仅是增加,而是在全球数字基础设施中非常普遍。随着物联网产品的普及以及物联网产品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安全将成为物联网创新的最重要领域。然而,如果不能正确了解和实施,它也可能成为物联网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10、物联网处理器 处理器是处理计算机指令的逻辑电路。不同的物联网设备使用特定类型的处理器来定义它们的众多功能。处理器的选择对物联网设备有着重要影响。 企业应该准备好应对物联网技术的新兴创新,并在物联网日益重要的同时,随时了解这些创新的各个方面。 (来源:物联之家网) Read more.
Semtech的LoRa技术连接伊斯坦布尔机场数千个资产
基于LoRa的传感器可跟踪资产的位置、状态和使用情况以降低机场的运营费用 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领先供应商Semtech Corporation(Nasdaq:SMTC)日前宣布:土耳其领先的、基于LoRaWAN®协议的物联网(IoT)解决方案提供商Skysens Teknoloji AS.(以下简称“Skysens”)已将Semtech的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技术)集成到伊斯坦布尔机场的智能资产跟踪解决方案之中。 “部署基于SemtechLoRa技术的解决方案仅需极少的基础设施和极低的成本,可以实现全面监测一系列广泛的机场应用,”Skysen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urakPolat说:“机场的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可监测基础设施,但无法监督资产的当前状况、位置、运行状态或是否需要维护。LoRa技术支持Skysens去连接整个伊斯坦布尔机场的应用,以进行有效的数据监测,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并创建一个更智能、更安全的机场。” 伊斯坦布尔机场的面积为7650万平方米,目前每年为超过1亿人次的乘客提供服务,预计在机场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为大约2亿人次的乘客提供服务。Skysens部署了由3000个基于LoRa的传感器组成的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并计划在机场建成后总共部署10,000个传感器。此外,Skysens还提供基于LoRaWAN的网络和应用于连接机场的传感器,它们也将被其他机场租户和航空公司采用。伊斯坦布尔机场利用Skysens基于LoRa的定位传感器来监测车辆、人员和行李的位置,而无需GPS定位。Skysens基于LoRaWAN的网络基础设施可满足室内和室外应用的需求,实现了互联互通和有效的项目管理。来自基于LoRa的传感器数据通过支持预测性的维护、高效和准确的资产监控以及能耗的降低等多个方面降低了机场的运营费用。所有数据监测和分析均可通过Skysens自己的云物联网平台完成。 “Semtech的LoRa技术使管理人员能够同时跟踪成千上万个资产的状态、数据和分析,该功能使其成为伊斯坦布尔机场最佳的物联网解决方案,”Semtech无线和传感产品事业部物联网业务副总裁Marc Pegulu说。“借助LoRa技术,Skysens能够简化开发并加速产品上市,成功捕获来自不同机场应用的数据。这些数据使机场管理人员能够更高效地监测他们的车队和能源使用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降低成本。“ 关于Semtech的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 Semtech的LoRa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该技术支持电信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在全球部署低成本且互通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产品和物联网服务,并提供了所需的功能组合。基于LoRaWAN®规范的物联网网络已经在超过100个国家实现部署,同时Semtech也是LoRa Alliance™的创始成员,该联盟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物联网行业组织。如希望了解更多如何用LoRa实现物联网的信息,请访问Semtech的LoRa网站。 Read more.
LoRa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多场景应用
物联网浪潮依旧在不停的翻涌,物联网应用对定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LoRa作为一种窄带无线技术,是用来实现地理定位的,LoRa定位技术多场景应用也是它的特点。 据研究,到2020年底,物联网将有超过15亿台连接设备。其中约三分之一将严重依赖地理数据,60%应用将可能包括地理数据。物联网应用对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以资产跟踪等应用为甚。 LoRa的特别性在于,只要终端节点与网络通信,就可以得到地理位置数据,对物料清单和功耗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基于LoRa的地理位置可以工作在室外和室内,精度取决于地形和基站密度。 LoRa定位的原理 作为一种窄带无线技术,LoRa是使用到达时间差来实现地理定位的。 而要了解LoRa定位如何工作,就要来看看从终端节点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步骤。LoRa定位的前提是所有的基站或网关共享一个共同的时基。 当任何一个LoRaWAN终端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包时,会被其所在网络范围内的所有网关接收,并且每个报文都将会报告给网络服务器。所有的网关都是一样的,它们一直在所有信道上接收所有数据速率的信号。 这意味着在LoRa终端设备上没有开销,因为它们不需要扫描和连接到特定的网关。 传感器被简单地唤醒,发送数据包,网络范围内的所有网关都可以接收它。 LoRa定位的特点 最低功耗:传感器中没有位置任务的处理;发送位置数据不需要“空中时间”;可以使用尽可能小的LoRaWAN数据包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最低成本:传感器中没有GNSS或其他硬件; 更小的电池,因为没有使用传感器电源来获取位置; 最小尺寸,包括电子部分,电池,外壳。 最低环境影响:传感器硬件最小化(包括电子部分、电池、外壳尺寸等); 许多传感器安装一个终生电池。 LoRa定位的应用场景 1.智慧城市和交通监控 汽车应用中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可用于事故跟踪和通知,以及预测性维护需求。具体位置的数据有助于算法做出更好的预测。 2.计量和物流 定位功能在物流中有各种应用。 包括垃圾桶、回收库、气罐或任何其他任何容器的填充率监测。 数据可用于自动优化收集路线并节省运营成本。 此外,地理位置可用于资产跟踪实现更有效的库存管理。 3.农业 LoRa定位目前用于家畜跟踪。 通过跟踪牛并监测它们的健康,例如,你可以更快更容易地照料生病的牛。 在一个大牧场上,了解病畜的具体位置可以明显地提高反应时间。 LoRa地理位置还应用在建筑、保险和消费行业等,用于跟踪高价值资产,如建筑材料、保险商品、宠物甚至人等! 目前,全球两大主流物联网网络NB-IoT与LoRa在中国迅猛发展,有关部门统计一千多款物联网应用产品已落地中国各省。据悉,70%的企业积极寻求成熟、可靠且快速落地的物联网产品,多数企业向福州市协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采购NB-IoT和LoRa物联网解决方案,采购包括LoRa网关、烟感、水监测、红外探测、定位、排插等数十款物联网产品,另外代开发NB-IoT和LoRa物联网产品,以便快速圈地开展物联网业务,跻身全国各地市物联网龙头。“世界物联网发展看中国”形势正逐渐形成。 Read more.
LoRaWAN认证扩大项目助力LoRaWAN设备快速部署
近日,LoRa联盟宣布扩大其LoRaWAN认证项目。增强的认证测试套件符合LoRaWAN网络运营商的要求,经认证的设备质量高、覆盖范围广、可立即使用,适用于任何网络。LoRaWAN认证扩大项目为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最终用户提供了便利,省时省力。 设备制造商只需通过一致性、互操性和RF测试的单一认证流程即可。为了进一步加快认证流程,LoRa联盟还推出了一项重要的会员福利—LoRaWAN认证测试工具(LCTT)。 LCTT是一种预认证测试工具,用于设备进行正式认证测试之前。设备制造商将LCTT安装在自己的工厂,可提前进行全面测试、复原测试、调试等,大大节省了厂家的时间及金钱并简化了测试流程。LoRa联盟预计未来几个月将为成员全面提供LCTT工具。 LoRaWAN规范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络协议,旨在通过区域、国家或全球网络将电池设备无线连接到互联网,并实现关键物联网要求如双向通信、端到端安全、移动性和本地化服务等。该规范定义了设备到基础设施物理层参数和LoRaWAN协议,因此设备通过了认证程序,制造商之间就可以实现无缝互操性。 LoRaWAN规范由LoRa联盟开发维护,网络运营商不需在LoRaWAN认证设备上执行额外的网络测试。尽管LoRaWAN规范定义了技术实施,但没有定义任何商业模型或部署类型(公共、共享、私有、企业),因此行业用户提供了创新和区分使用方式的自由。 今年5月,韩国eWBM公司宣布其安全模块已通过北美地区的LoRaWAN产品认证,成为LoRa联盟成员中少数在四个不同地区(韩国、欧洲、日本、北美)获得认证的公司之一。德国IMST GmbH的模块iM880顺利通过了LoRaWAN认证,并投入到最大的LPWAN市场之一,印度。作为物联网高增长潜在市场,印度正在积极部署LoRa网络。 LoRa联盟的CEO Donna Moore表示,欧洲LoRaWAN网络运营商最近强制要求只能在其网络上使用LoRaWAN认证设备,这强调了我们设备测试和认证项目的稳健性。此外,这个要求是对LoRaWAN协议成熟度的认可,也是市场对获得LoRaWAN认证设备的期望。 Donna还表示,LoRa联盟的关键作用是确保所有LoRaWAN设备通过复杂而严格的测试套件,并向安装人员和最终用户保证质量和性能。随着全球数百万台LoRaWAN设备快速部署,LoRaWAN认证标志着为市场提供了设备将按预期运行的信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LoRa已经从LoRaWAN试验和概念验证阶段转化到大规模部署阶段,特别是在智能计量市场。据预计到2023年将安装13.4亿台计量表计,近一半将用于水务公用事业市场。北美水计量市场是首批大规模部署LoRaWAN设备的市场之一,已有数十万台水表在2019年投入使用。LoRaWAN为水务市场提供了明显的优势,包括增强的AMI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支持额外的水和废水自动化计划的能力。 Read more.
危机即转机,阿里、腾讯入局 LoRa 都做了什么?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 5G 商用牌照。随后,华为、中兴等产业链厂商表态将全力支持 5G 商用。 据华为官方信息,其已经在中国 40 多个城市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开展了 5G 规模商用试验,包括城区、室内、高速公路、地铁等多场景实测,均已达到商用标准。5G 作为物联网行业最重要的连接技术,其带来的不止是网速的飞升,更是网络接入能力的提升。 然而,在物联网网络层的多种连接技术里,不仅需要速率和稳定性更高的 5G 技术,也需要低功耗、远距离、大连接的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其中,LoRaWAN 以其独特的灵活性有别于其它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 尽管 LoRaWAN 网络有着优于其它 LPWAN 技术的特性,相比较而言,在 LoRa 联盟和众多科技巨头的护航下现阶段其发展态势良好,但谁又能料想到,就在一年半以前,LoRa 的组网应用在国内一度面临生存危机:针对工信部的一封征求意见稿,行业人士反应很大,可能给 LoRa 组网带来限制。 关于 LoRa 和 LoRaWAN 提到 LoRaWAN,就不得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 LoRa。据公开资料显示,LoRa 属于物理层的一种调制技术,采用线性调制扩频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接收灵敏度,实现了比其它调制方式更远的通信距离。 LoRa 技术最初来自于法国公司 Cycleo 研发的一种创新的半导体技术,后来,Cycleo 被美国公司 Semtech ( 升特 ) 收购以后,Semtech 公司基于这个 LoRa 技术开发出一整套 LoRa 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网关和终端上不同款的 LoRa […] Read more.
阿里云与慧联无限发布首款LoRa室内安防套装产品 可30秒内完成安装
6月11日,阿里云联合深圳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基于Alibaba Cloud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的新产品——守护精灵安防套装,这是自阿里云今年提出LoRa2.0概念以来,所落地的首款针对于长尾市场的LoRa套装产品。该套装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安全防盗需求,可实现店铺防盗、办公场所安全、危险区域人员进出防控、家庭安防、独居人士安全预警等功能。 据了解,该安防套装包含一部LoRaWAN小型网关以及无线门磁、红外感应仪和紧急求助按钮三款终端传感器。由于采用LoRa技术,该套装实现了免布线,所有传感器设备均内置电池,无需外接电源,只需将网关进行取电通网即可。该套装产品最大的特点便是极简安装,只需要30秒,用户就可完成全设备安装,所有套装设备无需配网即可自动连接。 另外,该套装完全打通支付宝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将安防设备与自己的账号相关联,直接在小程序里实现布防和撤防。完成安装后,如果监测到室内发生异常事件,会通过LoRaWAN将异常情况上报至阿里云平台,再通过支付宝推送或短信和电话等方式对用户进行第一时间告警。阿里云方面表示,除了套装预置的三款传感设备,未来会扩展接入多达200款以上的各式传感设备,解决室内场景更多的痛点。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表示,作为平台提供方,阿里云不仅帮助LoRa从业者在原有的市场深耕,还会帮助他们在长尾市场和室内场所进行创新探索。而这款室内安防套装产品,从芯片、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物联网平台,再到支付宝小程序都获得了阿里的全方位技术使能,目前该套装已经在阿里云官网首页及物联网市场上线。 据悉,LoRa(Long Range Radio)是semtech公司创建的低功耗局域网无线标准,它最大特点就是在同样的功耗条件下比其他无线方式传播的距离扩大3-5倍,实现了低功耗和远距离的统一。阿里云在今年提出了LoRa2.0概念,第一次把LoRaWAN的应用引入到了室内,此次发布的套装产品,也将成为阿里在LoRa长尾市场的深度探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