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网络结构入门

LoRa是专门设计用于物联网无线传输的流行技术之一,LoRa网络规范有LoRa物理层技术(非开放技术由semtech提供)和LoRAWAN(MAC多媒体接入层)开放层协议。
协议层次
LoRa整个网络协议层次如下,Application为应用层,常见的LoRaWAN协议即为LoRaMAC协议,协议定义的终端类型有ClassA、ClassB、ClassC三种类型,其主要差别ClassA上行触发下行接收窗口,只有在上行发送了数据的情形下才能打开下行接收窗口;ClassB定义ping周期,周期性进行下行数据监测;ClassC尽可能多地监测下行接收,基本只有在上行发送时刻停止下行接收;协议要求每个终端必须支持ClassA,而B、C为可选功能,同时在支持ClassC功能的终端上无需支持classB类型。LoRa的物理层未开放,借助一些资料可以大致理解下其物理层技术;LoRa的设计使用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亦即非授权免费频段。

网络结构
LoRa整体网络结构分为终端、网关、网络服务、应用服务几个功能,一般LoRa终端和网关之间可以同过LoRa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而网关和核心网或广域网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TCP/IP协议,当然可以是有线连接的以太网,亦可以为3G/4G类的无线连接。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LoRaWAN采用了长度为128比特的对称加密算法AES进行完整性保护和数据加密。

星型拓扑结构

LoRaWAN中Server模块可以细分为Join server、Application server和Network Server,只是按照功能来划分,实际中可以是一个物理整体。Join Server用于终端设备的请求网络服务能力时的激活流程,Netwrok Server负责和网关及终端的MAC数据交互,Application Server为应用层服务端。规范提供的参考网络模型如下
at home景

roaming场景

与NB-IoT效果对比
主要类比下类型功能实现,来方便理解,不对性能等做比较。ClassA只有上行发送了之后,下行才能发送数据,类比于NB-IoT模块处于PSM(Power Saving Mode)模式下时,只有终端上行发送了数据,网络才能下发数据给终端,此种场景下需要网络具有缓存数据能力;ClassB模式下,有点类似NB-IoT的DRX、eDRX模式,NB模块的eDRX最大可以配置到2.9小时,而LoRa的接收周期最大128s;ClassC类型终端除了上行发送时间外可以一直接收,更接近于NB-IoT的连接态。
---------------------
作者:小炉灶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DreamBitByBit/article/details/79889561

说明:LPWA物联网应用站(LPWAP.com)通过公开互联网收集、整理并转载有关LPWA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以供广大LPWA应用开发者和爱好者共同学习交流和参考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本站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并衷心感谢您的付出,由于本站采纳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原创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放在本站,请及时通过以下留言功能通知我们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您希望保留文章在本站,但希望文章末尾提供对作者的致谢或者产品、网站交换链接的,也请将需求写入以下留言栏中,谢谢您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万物互联的未来美好生活!

您的留言或需求: